編者按:近日娛樂圈頻頻爆出吸毒醜聞,吸毒已經成為娛樂圈所謂正常的社交方式,就像可樂和啤酒一樣。不禁聞之令人膽寒。衷心感嘆,沒有價值觀的圈子,果然真亂!
國際禁毒日,張元難敵毒癮,抓個現行,一聲嘆息;編劇寧財神,第一次暴露其癮君子的身份,觀眾更是愕然!
這些年,與世界接軌,吸毒一項,似乎也在其中。羅琦、滿文軍、謝東、孫興、蕭淑慎、張一白……這還只是被抓的,以一斑窺全豹,娛樂圈內的吸毒者,恐怕絕非這麼幾個而已。
還是那句老話:貴圈真亂!
如飛蛾撲火般
2010年7月5日,周迅前男友賈宏聲從他居住的北京安苑北裡小區7樓跳下,落地時砸中一輛停在地面的黑色轎車,當場身亡。
自殺?他殺?眾說紛紜。與什麼有關?感情?生活壓力?還是毒品?撲朔迷離。在自傳性質的電影《昨天》中,賈宏聲曾講述自己吸毒的經歷。
在2009年,毒品也曾經在娛樂圈鬧得沸沸揚揚,滿文軍夫婦聚眾吸毒的大幅標題剛剛從各大網站上偃旗息鼓,日本玉女掌門人酒井法子又因為吸毒鋃鐺入獄自毀形象,引起輿論一片譁然。吸毒者前赴後繼,大有死了我一個自有後來人的架勢,考驗大眾對於明星人品和「毒品」的雙重忍耐力。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明星會成為毒癮的高發人群?
在西方,毒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特別是1960年代的嬉皮士運動時曾風靡一時。二戰擊碎了善良的普通西方人的心,猶太人中的懷疑論者開始大聲質問:「如果有上帝,當您看到奧斯維辛上空的滾滾濃煙時,您為什麼無動於衷?」信仰的轟然崩塌在唯物主義者看來可能是讓他們棄暗投明的一次好時機,可是在唯心主義者看來,則無異於釜底抽薪,他們相信,他們自己就是時代的棄嬰。現實生活像卡夫卡描寫的冷酷,要擺脫這殘酷的人生,似乎只有把注滿嗎啡的針頭插入自己的靜脈之中,醫治自己病態而無助的心靈。毒品確實可以暫時讓他們忘記煩憂,在那短暫的瞬間,世界忽然變成了無邊無際的海洋,抑或如天堂般的溫暖,讓自己在性愛中達到亢奮狀態,或者就沉溺在毒品製造的幻覺中隨波逐流。但是可惜,它是那麼短暫。「垮掉的一代」中吸食毒品的作家不在少數,最著名的,就是幻覺中寫作《裸體午餐》和《吸毒者》的威廉·伯羅斯,他曾這樣描述戒毒時的痛苦:「我躺在窄窄的木長椅上,輾轉反側。全身赤裸,微微發腫,扭曲著,被毒癮折磨得僵硬的肉體正令人生疼的溶化。」
對於明星來說,在高強度的演藝生活中本身就要承受常人難以承受的壓力,而在風光之後,不論是過氣了不得不退居二線,還是急流勇退見好就收,像酒井法子那樣,從萬眾矚目的偶像派明星變身為一個家庭煮婦,心理產生巨大落差也是可以預料的事。這時就要看這位當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夫教子儘管輕鬆,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著年華老去無所事事,遙想當年風光無限,只能空自嗟嘆。於是,有人出軌尋歡,有人則像酒井法子那樣,用吸毒來麻痺自己的神經。這是他們這一代明星的宿命嗎?還是所有意志不夠堅定的明星和普通人在毒品這可怕的誘惑面前都要面對的生死抉擇?
難道不能更好的活著嗎?
---
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根源弘關注,根源弘定期舉行各種抄經共修(佛經、傳統文化經典,身心靈經典)。希望我們一起過好此生。
微信號:gyhong999
免費請經網址,淘寶店鋪:根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