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成棟 梁現瑞 陳碧紅 張彧希 王代強 羅之颺 攝影 郝飛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有哪些特點?12月7日在成都舉行的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新聞發布會上,新任省委新聞發言人、省委常委、秘書長王一宏給出答案。
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體現了堅定踐行「兩個維護」的高度自覺。王一宏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央規劃建議,為謀劃我省「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五中全會閉幕後,省委及時召開一系列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分層分類開展宣傳宣講,在此基礎上認真籌備召開本次全會,堅持把深入貫徹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鮮明主線貫穿全過程,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充分展現了省委堅定貫徹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的高度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二是一張藍圖繪到底,彰顯了持續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堅強戰略定力。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實施「一幹多支」發展戰略以來,主幹引領帶動、多支競相發展、幹支協同聯動的局面加快形成,全省區域協調發展水平顯著提升。這次全會從實施國家戰略的高度、以更大空間尺度進一步審視全省區域經濟布局,重點在做強成都主幹和極核功能、建設區域中心城市、促進區域協同3個方面深化拓展了「一幹多支」發展戰略。這與省委十一屆三次、七次全會對五大經濟區以及各市(州)的發展定位和功能定位,共同構成了四川推動高質量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生產力布局,體現了一致性、保持了連續性,也富有極強的針對性,充分體現了省委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戰略定力和實幹精神。
三是審時度勢抓關鍵,展現了觀大勢謀大事的強烈機遇意識和擔當精神。全會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四川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對四川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總體謀劃和系統部署,推出一系列具有支撐性引領性帶動性的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大改革,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奠定堅實基礎。這些戰略性、創新性舉措,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有利於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塑造競爭新優勢,推動四川更好開啟新徵程、邁向新目標、續寫新篇章。
四是集思廣益聚共識,匯聚了全省上下的智慧和力量。王一宏透露,彭清華書記親自擔任全會文件起草組組長,親自研究審議《建議》稿的總體框架、基本思路、指導原則和重要內容,為文件起草把關定向。省領導牽頭重大問題研究,省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專題調研,省政協廣泛開展協商議政,各民主黨派積極建言獻策,省直有關部門分領域形成系列課題調研成果,為文件起草提供了重要支撐。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調動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參與積極性,先後召開4場專題座談會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依託網際網路、新媒體廣泛徵集公眾意見。全會期間,與會同志踴躍發言、熱烈討論,提出許多好的意見建議。這是充分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體現了省委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優良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