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有一個瘦小的籃球手,在高中畢業後,參加了籃球名校杜克大學的訓練營,並想加入這所名校,但是當時的杜克大學的老K教練和他的團隊認為庫裡太過於瘦小根本適應不了NCAA的強度,所以杜克大學拒絕了他。
然後這個籃球手選擇了戴維森學院,大一賽季,庫裡以場均21.5分成為SEC聯盟的最佳新人和得分王。大二就帶領球隊殺進了NCAA的八強,並且以賽季159顆三分球打破了NCAA的三分記錄。並在當年09年狀元布雷克格裡芬帶領的俄克拉荷馬時砍下42分。到這裡,可能大家都猜到了這個瘦小的籃球手,這個籃球手就是史蒂芬庫裡,在他的生涯裡,仿佛就是逆襲的劇本,在大學就是這樣。後來的NBA也是。
庫裡在未進NBA之前,沒有一個專家看好,這全部因為庫裡選秀報告中足有15條缺點,這在歷史巨星中他也是第一個。庫裡的最強模板是邁克畢比。最差模板是:簡奈洛帕戈。這個模板可以看出,專家們都認為庫裡最多是一個全明星球員,根本沒有巨星的潛質。
庫裡選秀缺點如下:不是真正的組織控衛,容易失去控制,籃選擇性糟糕,一號位二號位搖擺不定,防守能力存在疑問,橫向移動不足,防守不同位置的多樣性不足,上線低,最多是替補或者首發邊緣的角色、大學的比賽不足以說明他的實力、運動能力普通、身體太小、臂展不足、容易受傷、依賴外線投籃。如果光看這些缺點,那麼庫裡參加CBA的選秀都有可能落選。
不過還有一份更歧視庫裡的報告,史蒂芬沒什麼潛力,也別指望他當老大,因為他沒什麼實力。當然如果現在再來看這份報告那是足足打了專家的臉。
不過庫裡瘦小的身體確實他的缺點,這讓那些專家不看好他在NBA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NBA的強度時NCAA大學聯賽所不能比擬的。庫裡剛開始在NBA的前倆年在新秀中就還算出色,這也要佩服勇士管理層的眼光,選擇了不被專家看好的球員確實需要勇氣。2012年勇士與庫裡續約。之後的庫裡每個賽季都有提升。
在2015年的時候,這個黑馬闖了出來,他的三分球打破了常規賽記錄,並且那一年的他輕輕鬆鬆的就拿下了NBA的總冠軍,因為他的打法太適應小球時代,並且他的變態準,在聯盟中沒人能限制他,這樣會持球投三分的球員十在可怕。
之後的故事,大家也都應該耳熟能詳了,第二年的他雖然沒有衛冕但是常規賽打破了公牛的72勝紀錄,第三年的他又再次奪冠。他在NBA的逆襲也讓他一躍進入歷史級巨星的行列。
就是這樣一個瘦小籃球手,擁有15項缺點的選秀報告,當年被杜克大學拒絕,如今已經是聯盟最強的最準的三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