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夏日限定」《陳情令》,讓多少人忘不了,出不來,意難平。到目前為止,視頻播放量還在每天上升,已經超過84億。劇情、演員、角色、服化道......每一個環節都透著炙熱、認真、堅定和精益求精的態度。
細節決定成功,僅從肖戰飾演的魏嬰和王一博飾演的藍湛的服化道,就可以看出來這部劇的爆款潛質。50集的電視劇,魏嬰前前後後一共換了20套衣服,王一博一共10套衣服。一個以黑色係為主,一個以白藍色為主,要做出這麼多不同款式、不同花樣、不同意義的衣服,那麼材質、紋路、色差、細節等方面,都要達到精益求精,貼合、烘託人物當時的境遇和心情,甚至暗示出人物的命運。
有很多觀眾對電視劇最後的結尾都意難平,其實導演真的已經盡了全力貼合原著和觀眾期待。你要好好看看魏嬰和藍湛的最後那套衣服,就能明白真正的大結局。
我們先說說魏嬰的衣服。魏嬰的20套衣服,在一般電視劇裡就算非常多的了,主要也是因為《陳情令》中魏嬰的命運多舛,波瀾起伏比較大,所以用衣服的變化昭示人物的不斷改變。
魏嬰一共有兩套淺色衣服,分別是雲深不知處聽學時和重生時穿的莫玄羽的衣服。尤其是那套白色的藍家校服,廣袖束腰長袍,白衣翩翩、灑脫不羈的少年郎,渾身上下都透著天真與驕傲。這段時光是魏嬰第一世裡最後的快樂時光,那時他還是心如赤子單純,不染半分塵埃。
這個系列的藍家校服有個非常用心的細節,就是通過不同的家族標誌物的紋樣來區分每個人的身份。比如魏嬰的左右肩膀處是藍色的蓮花紋樣,金子軒的則是金色的金星雪浪紋樣,聶懷桑的則是青色的獸面刺角紋樣。
魏嬰有三套深藍色系的衣服。魏嬰與藍湛一起下山尋找陰鐵時穿了一套深藍色的束袖衣袍,搭配紅色裡衣,彰顯著魏嬰的年少輕狂。
血洗蓮花塢時,魏嬰穿了一套深藍與灰色交雜的束袖衣袍,有大片的不規則渲染圖案,昭示著當時狀況的混亂和狼藉。
射日之徵後魏嬰在蓮花塢與師姐摘蓮蓬時,穿了一套深藍色的普通衣袍,配紅色裡衣,簡單大方。暗示了人物希望再回到過去時光的心情。
然後還有三套深灰色系的衣服。灰色是黑色和白色之間的過渡色,也預示著魏嬰逐漸改變的一個過程。在溫氏教化司聽訓時,他穿了一套灰色為主體,配搭黑色的飛肩束袖衣袍。亂葬崗生活時,是兩套灰色系的粗布衣服,也揭示了生活的窘迫。
魏嬰一共有十二套黑色系的衣服,但在材質、紋路、款式方面變化多端,形成了五彩斑斕的黑的感覺。
在抓捕薛洋去不淨世時,是一套帶暗銀色花紋的飛肩束袖黑色錦袍。黑色底加灰色反光材質的中衣,水波紋圖案。顯得很穩重認真。
玄武洞中時,是一套黑色與深藍色交織的束袖衣袍。這套衣服的特點是肌理紋樣很多,似乎也預示著魏嬰坎坷、波折、多舛的命運。
剖丹時,是一套黑色飛肩束袖披風長袍。這是魏嬰唯一一件帶披風的衣服,做工非常繁複。三層飛肩和披風都增加了沉重壓抑的感覺,暗示著魏嬰擔負的巨大責任和壓力。
從亂葬崗出來時,穿一套黑、褐、深藍混合的飛肩束袖衣袍,採用拼接混搭的手法。這是全劇最複雜的一套衣服,衣服的複雜暗示著人物的複雜,修煉了詭道術法和陰虎符的魏嬰,不再是那個心無旁騖,爽朗愛笑的少年,他心事重重,命運難料,回不到過去,又看不清未來。
這套衣服從裡到外幾層面料的肌理全部不同,甚至左右兩邊的袖子都不一樣。紅色的裡衣,格紋墨藍色的中衣,外袍上有樹木年輪的圖案,增加了滄桑感。右邊的袖子是與中衣一致的墨藍色格紋漆光面料,左邊袖子是純黑色加白色珠釘裝飾。
而且從這裡開始,魏嬰之前一直戴的發冠取掉了,僅用一根紅色的絲帶紮起一束馬尾,象徵著紅絲帶即使掉在泥潭裡,也還是紅色的。
百鳳山圍獵時,是一套黑色、褐色為主的飛肩束袖衣袍,搭配紅色裡衣和黑底白色條紋的中衣。
血洗不夜天時,穿一套純黑色鑲紅邊的束袖衣袍。黑紅搭配,突顯魏嬰黑化後的邪魅之氣,黑色沉重悲傷,紅色熱血熱心,兩相衝突中昭示著人物無奈的命運。
忘羨重逢後一直是一套全黑色衣袍,用灰色和暗金色點綴,反光的面料強化了質感,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觀音廟決戰時,穿一套純黑色飛肩束袖衣服。用深淺不同的黑色和不同的肌理,製造出豐富的層次感和質感。並利用有光澤的面料,讓光線照上去後產生不同的感覺,襯託的魏嬰氣場十足。
下面重點要說魏嬰的最後兩套衣服,一套是瀑布邊飲酒,一套是懸崖邊獨奏。很多朋友都說瀑布邊合奏飲酒應該是大結局,是魏嬰雲遊歸來後兩人團聚。其實不然。因為魏嬰在小樹林裡、與藍湛合奏、見聶導、瀑布飲酒時全穿的是一套黑色與灰色的衣服,黑色裡衣,黑色外袍,外袍上面有銀灰色的不規則圖案。注意看胸前,是全黑的,沒有圖案。注意看肩膀和袖子,也是有橫著的大塊圖案,袖子是有黑色護腕的。
而且魏嬰在喝酒時對藍湛說:「我真的沒有想到你會去當仙督。」這樣的話只會在魏嬰剛剛知道藍湛將要做仙督時說,不可能是魏嬰雲遊回來藍湛已經當了很久的仙督時再說的。
那麼最後一幕,魏嬰在懸崖邊吹笛子時,穿的是一套黑灰色的衣服,黑色裡衣,深灰色外袍,外袍上點綴著流暢的銀灰條紋。注意看胸前,是有很多道銀灰條紋的。注意看肩膀和袖子,有皮質寬鑲邊,一直延伸到袖口代替了護腕。如果這是兩人山頂剛分別時,那魏嬰沒有必要剛分別就換一身衣服吧,而且之前兩人已經合奏過,也沒必要再吹一遍。
所以,這裡就是真正的大結局,魏嬰雲遊歸來,在山頂吹笛子,藍湛跑過來,喊了一聲「魏嬰」,happy ending!這一點,在下面我們分析藍湛的衣服時,也可以得到證實。
藍湛的衣服一共十套,以白色和藍色為主,突出含光君的雅正端方,澤世明珠。其中白色系的衣服有七套。
雲深不知處聽學時,是一套白色廣袖長袍,搭配捲雲紋的中衣,白色裡衣的領口處有一圈湖藍色鑲邊,流露出青澀的少年感。
玄武洞時,穿一套純白色的廣袖長袍,還加了一層透明有花紋的網紗,顯得仙氣十足。
射日之徵時,是藍湛唯一一套白色飛肩廣袖長袍,面料有豎條紋肌理。飛肩款式可以襯託出藍湛在戰場上的霸氣。
在血洗不夜天時,是一套白色長款馬甲束袖薄衫。在整個長袍的外面加了一件長款馬甲罩衫,因為面料輕薄如紗,上面還有方格紋圖案,在打鬥的時候更添仙氣和靈動感。
大梵山忘羨重逢時,是一套氣場非常強大的白色廣袖外袍,有波紋肌理,加淡藍色與銀色點綴。這件外袍的袖子非常寬大,厚重精緻,烘託出藍湛的氣質內斂,沉穩大氣,貴不可言。
觀音廟時是一套白色網格紋面料的廣袖長袍,搭配了藍色的裡衣和灰色的中衣,剛好從網格紋中透出一些深沉的色彩,拂去了純白色的單薄感。
山頂分別時,穿了一套拖地長袍,採用了「內藍外白」的配色。一共四層,湖藍色的裡衣,白色的中衣,湖藍色的外袍,白色鏤空帶花紋的紗質外披。袖子和衣擺處仍然能透出裡面的藍色。領邊的流蘇珠串給這套「仙督服」增加了奢華感,卻華麗而不張揚,低調有內涵。
藍湛的藍色系衣服一共三套。與魏嬰下山尋找陰鐵時,是一套淺藍色的束袖錦袍,純白色的裡衣和同樣淺藍色的中衣,領口處的捲雲紋一白一藍,極富層次感。肩膀處的飄帶,讓魏嬰抓起來沒商量。
亂葬崗時期,藍湛穿一套淺藍色束袖錦袍,胸口處有捲雲紋圖案。搭配白色裡衣和領口處有捲雲紋的銀白色中衣提亮。首次出現的藍色腰封也格外好看。
很多觀眾都說藍湛是九套衣服,其實還有第十套,只不過沒有在劇中出現,而是出現在了花絮裡。同樣在山頂的場景,藍湛一身湖藍色的廣袖外袍,搭配白色裡衣,白色腰封和護腕,看起來神清氣爽,仙氣十足。而且花絮裡的魏嬰,穿的正是他的第二十套衣服,說明導演應該有拍一個魏嬰雲遊歸來,兩人山頂重聚的大團圓結局,只可惜沒有播。
《陳情令》帶給我們記憶是深刻的,影響是深遠的,即使身處泥濘,也要有仰望星空的勇氣。忘羨一曲遠,曲終人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