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有影視劇製作能力的電視臺和電影公司,就想著拍攝它。金庸小說卷帙浩繁、氣勢恢宏,其文化意蘊很難在一部電影裡容納下來。而將想像性的「小說」轉化為具象性的「電影」,也難以滿足所有觀眾的想像力。但是和小說相比,電影更能展現金庸筆下那個群雄爭霸、氣吞如虎的江湖。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 第10《飛狐外傳》93
製作:麥當雄公司 導演:潘文杰
還原度:★★★★
觀賞性:★★★☆
一向以拍攝黑社會題材電影見長的麥當雄,在90年代初期的武俠片浪潮裡,製作了本片。影片劇情以行俠和愛情為主,依照流行趣味來改造原著,對古代人物進行現代演繹。影片將原著裡胡斐的喜劇風格放大,把長得不太美、蕙質蘭心的程靈素,安排大美女李嘉欣來演繹,性格則被塑造得十分潑辣。程靈素和袁紫衣爭風吃醋、胡斐夾在其中左右為難的場面,形成不小的戲劇衝突。
片中袁紫衣剛出場時,調皮搗蛋,還符合原著裡的描寫。但到後來她卻變成情慾的象徵,不斷與胡斐展開挑逗與引誘。本片將武俠小說裡的傳統文雅女性進行通俗化表現,充斥著喜劇油滑和感官刺激。原著裡迴腸盪氣的情緒、人生奈何的傷感,則被淡化了。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 第9《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94
製作:永盛公司 導演:錢永強
還原度:★★★
觀賞性:★★★
本片是選取原著裡篇幅不大的天山派情節改編而成。但是,武林中武功最高的天山派,竟然成了多角戀、同性戀的所在,這改編得也算是離經叛道了。在武術設計上,天山派的武功被表現得像是法術一樣,較為單調。
全片最大的亮點,是集結了三位絕代佳人。因為本片導演錢永強,雖然不太知名,卻擅長拍攝女性題材電影,也算得上是葉偉信的師傅。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 第8《新碧血劍》93
編導:張海靖
還原度:★★★☆
觀賞性:★★★★
本片是由香港的電影人與內地製片廠合拍。和原著相比它有三大變化,一是把原著裡的大格局歷史背景取消,整個劇情發生在溫家堡附近。二是把袁承志的身份由南七省武林盟主變成一個小捕快。三是讓金蛇郎君起死回生,神化了金蛇劍,並虛構了一把碧血劍。
影片的最精彩之處是兩場武打,其一是影片開頭不久`五毒教在樹林裡搶金蛇劍,空中轎子的設計很別致。其二是片尾決戰,在廣東取景拍攝的水車激戰、劍掀水浪,在美麗的景區裡實現這些極富想像力的武功。《新碧血劍》雖然改編自金庸小說,但在短短一個半小時裡,即表現了寶劍、盟主、美人、兄弟,這些武俠片裡最常用的主題。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 第7《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93
編導:劉鎮偉
還原度:★★★
觀賞性:★★★★☆
《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這兩部姊妹篇電影,前者只是借用了原著裡的人物名字,後者則至少還講了些發生在江湖上的事。在劉鎮偉電影中獨特的烏託邦似的小世界裡,十大巨星以武俠小說裡的名字,演繹了一出調侃武俠電影的鬧劇。所有人的行事都出人意料、瘋瘋癲癲。這其中又以四個人的形像最為顛覆,包括英俊、瀟灑、雪白、乾淨的丐幫少幫主洪七,眼神銷魂、變成香腸嘴還正經搞笑的歐陽峰,纏著真心人要他說「我愛你」、不時飆幾句英語的段王爺,以及見到男人胸大就兩眼放光的同性戀周伯通。
喜劇、鬧劇、滑稽劇,粵語、普通話、英語、閩南語、山東話,電影的名字叫《東成西就》,倒不如叫《東拼西湊》更合適。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 第6《楊過與小龍女》83
製作:邵氏公司 導演:華山
還原度:★★★★★
觀賞性:★★★☆
在七八十年代,邵氏公司拍攝了二十多部金庸電影,本片是其中比較晚期的一部。這些電影都是在邵氏影城拍攝,取景地點不是在片場裡,就是在那幾座熟口熟面的山坡上。這不足以表現金庸筆下那個縱橫捭闔的江湖。但是本片勝在對原著的忠實度這一方面,劇情詳盡得簡直像在拍電視劇。
飾演小龍女的翁靜晶年輕粉嫩,但造型略嫌花哨。直到經過了著名的「失身」情節後,才一改造型、白衣如雪。飾演楊過的張國榮演技稚嫩,不過也演繹出楊過的風骨和傲氣,因為張國榮本人就有這樣一面。影片最後三四分鐘,讓楊過滅掉連郭靖、小龍女都打不過的大魔頭,匆匆結束。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 第5《書劍恩仇錄》87
導演:許鞍華
還原度:★★★★★
觀賞性:★★★
上下兩集《書劍恩仇錄》+《香香公主》,是在內地實景拍攝,打破了港片空間侷促虛假的弊端。影片營造出驚濤拍岸、長河落日、大漠孤影的壯麗景象,甚至運用了空中攝影。在武打設計上,許鞍華聽從胡金銓的教導,拍武打片最重要的是節奏、要像跳舞,不能都是動作。在情節上,本片十分貼近原著,保留了小說的基本敘事脈絡。許鞍華想拍出日本電影《柳生一族的陰謀》那種歷史真實感,塑造出兄弟之情和民族大義的衝突一面。
在上集裡,陳家洛有著胸懷十萬甲兵的豪邁,具有儒將風度。但是到了下集,他就像變成另外一個人,為了他所謂的「民族大義」,犧牲掉香香公主和紅花會群豪。許鞍華在片中貫注了她的個人感觸,充滿失落感與背棄感。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 第4《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93
編導:王晶
還原度:★★★★
觀賞性:★★★★
《倚天屠龍記》原著裡最引人入勝的篇章,是張無忌在光明頂隱瞞身份,一一戰退各大派、保全明教。在本片中,則讓他一上來就自報家門,匆忙浮躁,正如整部影片的風格一樣。影片將龍抓手、九陽神功、太極拳這些著名武功變成現實。片中讓黎姿和張敏進行性感挑逗,還只是一種點綴,顛覆最厲害的則是張無忌的形像。原著裡的張無忌心慈手軟、優柔寡斷,沒有什麼雄心壯志,本片中則把他堅忍頑強的一面放大,變得城府極深、工於心計。這是王晶自作聰明的改編。
影片本來是要像《鹿鼎記》那樣分成上下集拍攝,但是本片上映後僅收穫1100多萬票房,因此續集不了了之。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 第3《鹿鼎記》92
編導:王晶
還原度:★★★★☆
觀賞性:★★★★☆
王晶對金庸小說的改編,在《鹿鼎記》中是把原著裡的微言大義改得調侃戲謔。原著對於歷史公義、政治官場、複雜人性等方面的表述,被王晶消解了其莊嚴性和正義性。
本片的拍攝,是在王晶去徐克的公司看了四個小時《東方不敗》後,特意把程小東找來合作。在下集結尾的決戰,讓周星馳、邱淑貞學足了東方不敗與愛姬的造型。而早在韋小寶失身給建寧公主的一場戲,劇情安排也出人意料。通過周星馳和其他經常在他電影裡出現的演員的誇張表演,使得這部金庸電影深深打上了周星馳的烙印。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 第2《笑傲江湖》90
導演:四人合導
還原度:★★★★☆
觀賞性:★★★★★
1990-1994年,張敏主演了六部金庸電影,第一部就是本片。本片把原著裡五嶽並峙的廣闊江湖,變成以林家染坊、苗區客棧為主的封閉空間。把原著裡的「權力鬥爭」寓言轉換成簡單的「武林故事」——即搶奪《葵花寶典》。在角色塑造上,令狐衝性格裡憂鬱的部分被拿走,兼具豪邁的江湖之氣和放蕩不羈的市井之氣。不過影片主要描寫的還是反派,包括嶽不群、左冷禪、古公公、歐陽全。
《笑傲江湖》之所以能引發香港武俠片又一次浪潮,成功原因之一是把原著裡的劍術和武功`在銀幕上極富視覺動感地展示出來。而影片的意境營造,也貼合了原著裡飄逸恢宏的境界,經典之處便是《滄海一聲笑》。這一場景高邁孤拔、情韻交織,是對金庸筆下琴簫合奏笑傲江湖的完美創造。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 第1《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92
製作:徐克 導演:程小東
還原度:★★★☆
觀賞性:★★★★★
《笑傲江湖》來到第二集,把原著裡出現沒幾頁的東方不敗`刻畫得大放異彩,成為香港電影史上一個非常獨特的人物形象。影片一開始,就是連珠炮似的精彩畫面,著力表現東方不敗像風一樣的迅疾,以及露出真容後對她性別處理的巧妙。
程小東以倒拍的方式,拍出香港電影中的劍術對決裡極精彩的一幕。俠客御劍如風、劃出弧線,造型優美、流暢飄逸。片尾的決戰,則主要表現東方不敗的繡花針絕技,將她的動人外表與駭人武功結合起來。在東方不敗臨死前,她迷離的眼神裡,飽含的是對令狐衝的複雜情感,而不是「皇圖霸業」未竟的遺憾。一代梟雄終究跨不過性別倒錯所帶來的改變。
放眼喧囂江湖時的索然與蕭瑟,不只是令狐衝的一時感慨,也是對金庸小說裡馳騁江湖的古人們的喟嘆。
《十部最經典的金庸電影》節目正片,時長30分鐘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MwNzYzMTky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