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因為一條秒刪的微博,王珞丹上了熱搜。
被刪掉的微博是王珞丹凌晨4點發出的,隨後就刪除了,短短的幾行字。
不想當什麼好演員了
太累了
就想紅
誰知道有什麼翻紅的辦法
還得有尊嚴的紅的方法
跟我說說
字裡行間,透著濃濃的焦慮感。
但或許沒有人能夠給王珞丹想要的答案,因為在娛樂圈,「紅」是一門玄學。
演了二十多年的演員劉敏濤,一直不溫不火,戲紅人不紅,無論是《琅琊榜》裡的靜妃,還是《偽裝者》中的大姐,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劉敏濤這個名字,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依然很陌生。直到今年五月份,偶然參加江蘇衛視的一臺晚會,唱了一首《紅色高跟鞋》,突然就火了。
網友評價劉敏濤唱歌時的表情是:「三分涼薄,三分譏笑,四分漫不經心」,仿若喝醉酒有些微醺,沉浸其中,短短兩天的時間裡,上了2次熱搜,那段視頻播放量超過千萬次。
劉敏濤也很訝異,演戲多年都沒火,怎麼忽然間就因為一個並不起眼的小動作就出圈了?
可見,在娛樂圈,紅需要一點點運氣,還需要一點點「偶然」,當然,還需要一點點「手段」——營銷。
娛樂圈是個名利場,也是個大染缸,進入這個圈子的人,沒有不想「紅」的。
楊紫曾坦言過:我不想出名那是不可能的,希望有更多人能認識我,這樣我就有更多的機會去演戲。
但出名不是想就可以的,拋開種種外在因素之外,能不能「紅」,還要看你是否有「商業價值」,殘酷的市場規律無形告訴圈內明星們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沒有商業價值,就會很快被市場所淘汰,甚至你精心準備好的角色也會被換掉。
這一點,楊紫深有體會。或者說大部分演員都有著類似的感受。
不難從王珞丹的微博中看出,她對自己的定義是一位「好演員」。
然而,為了成為一名好演員,出道的這些年,王珞丹並不容易。
1984年,王珞丹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裡成長起來。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從小父母對兩個女兒的期望就特別大,因此,家教也很嚴。
王珞丹和姐姐
姐妹倆兩個性格迥然不同,姐姐乖巧、文靜,漂亮,長長的睫毛,還有一股子的文藝氣息。而王珞丹小時候則非常調皮、淘氣,性格更像個男孩子,還常常給父母「惹事兒」,會和班上的女同學打架。
但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王珞丹,文藝的事情一樣沒落下。在學校裡,彈遍了能找到的樂器,還打得一手的好架子鼓,學校裡每年舉行的文藝匯演,少不了王珞丹的身影。
姐姐成功考入北京舞蹈學院時,王珞丹也順利進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但在這個美女雲集的學校,王珞丹的外形並不是最出挑的。
顏值無法取勝,只有在演技上尋求突破口,也是在那段時間,王珞丹養成了大量閱讀劇本的習慣。
2004年,以愛情劇《蝴蝶飛飛》正式出道的王珞丹,又先後接了3部戲,嘗試了酒店高級管理員、冷酷叛逆的十足少女,到嬌俏的少女,再到農村婦女的大女兒大桃,王珞丹一直在等一個「紅」的機會。
2006年,這個機會才降臨到王珞丹的頭上。這一年,王珞丹因為答應廣告商不剪短髮,而錯過了一部電影,卻陰差陽錯撞了大運,「撞」上了趙寶剛、王迎聯合導演的青春勵志劇《奮鬥》。
這部電視劇當年在上海衛視首播之後,又在多個電視臺多輪播出,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也成了當年廣泛討論的「現象級」電視劇。文章、佟大為、李小璐、馬伊琍因此走紅,王珞丹飾演的米萊也成為觀眾熱議的對象。
但這部戲裡米萊這個角色,趙寶剛最初想要找的並不是王珞丹,而是白百何。但當時白百何正在和男友陳羽凡在德國度假,錯失了這個角色,也成就了王珞丹,後來想起這檔子事兒,白百何依然後悔不已。
在趙寶剛的心理預期裡,米萊這個角色應該是一個個子高、洋氣還皮膚白皙的女孩,最後定下王珞丹之後,雖然王珞丹氣質獨特,但擔心她「不夠好看」,還專門修改了劇本,將米萊的爸爸設定成了一個「土大款」。
電視劇播出後,王珞丹迅速走紅,憑藉《奮鬥》裡米萊一角,還提名了2008年金鷹最佳女演員獎。2009年,又提名飛天獎最佳女演員獎。在「80後新生代娛樂大明星」評選中與黃聖依、楊冪、劉亦菲共同獲得了內地新「四小花旦」的稱號。
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成為無數80後少男少女的偶像。
走紅之後的王珞丹的「野心」並不在於此,她不想在同類型的角色上一成不變,將演員的角色固定在米萊這個人物上,因此,從2006年開始,她便已經開始尋求突破。
然而,轉型之路哪有那麼好走?
拍戲的空檔期裡,她就徹底讓自己放鬆下來,甚至跑去知乎上回答網友提出的問題。
王珞丹說,不拍戲的時候,偶爾坐飛機出席品牌會,用新鮮的食材煲養生湯看劇本,彈琴,拼樂高,寫字畫畫,敷面膜。
當然,最多的還是在考慮自己轉型的問題。
在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裡,嘗試出演了一個不再相信愛情的小姐,憂鬱,傷感,卻又不忍放棄愛情。
在《烈日灼心》裡,甚至有了一段王珞丹演藝生涯中從未有過的大尺度「脫」戲,那場戲的爆發力驚呆了觀眾,也能看出王珞丹確實一直在尋求突破的決心。
在《邊境風雲》裡繼續尋求突破,又出演了一個被毒販(孫紅雷飾演)收養的幼女,兩人之間的感情糾葛,讓觀眾看得柔腸百轉。
王珞丹無愧於一個好演員的稱號。
但比起那些憑藉綜藝節目賺取無數流量的明星們來說,總難免有些讓人意難平。
同時期被稱為「四小花旦」的黃聖依,《功夫》、《天仙配》之後,已經很少有過硬的作品拿出手,卻憑藉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一直在製造話題,活躍在娛樂圈的頂層。
楊冪退居幕後當老闆,推出的《三生三世》系列也賺得盆滿缽滿,在各類綜藝裡如魚得水,成為了演藝、商業的「雙贏家」。
至於劉亦菲就更不用說,去年到今年,在好萊塢出演的《花木蘭》就一直話題不斷,熱搜不斷,國內外口碑都不錯,戲裡,李連杰、鞏俐、甄子丹等大咖都甘當「綠葉」。
王珞丹的壓力可想而知。
出人意料的是,今天早晨九點,在秒刪微博之後,王珞丹又發了一條新微博。
最近才知道
不是所有的向陽花都向陽
向海葵
不少網友對這蜜汁操作表示看不懂。
但聯繫被刪除的微博,我的理解是,或許王珞丹也明白,其實,想翻紅而又要有尊嚴地翻紅,難度挺大的。就像向日葵,每天沐浴在陽光下,也未必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但調整一下心態,誰又說得清楚,下一次,會因為什麼就紅了呢?
記得劉敏濤突然走紅的那段時間有網友這樣評價:劉敏濤這次能夠大紅,也是因為過硬的演技和口碑,換一個其他作品站不住腳的怕是會被群嘲,這說明大家還是在熱愛好演員,而且特別喜歡有個性的好演員。
陳寶國也曾說過一段令人深思的話:演員的道理很簡單,演員永遠要靠角色說話,別的都沒有用。
曇花一現的紅,能夠帶來流量,但永遠不是讓觀眾記住的最好的方式。
王珞丹有作品,有演技,難道還擔心自己不能「翻紅」嗎?我想,只是缺少一次機遇罷了。不過在那之前,我想,她需要戒驕戒躁,更加冷靜地磨礪自己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