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五月天的十年情詩
作者 | ZOO
轉眼,距離我與他們的第一次相遇,已經十年了。
2007年某個夜晚,寫完作業後刷著電視頻道的我,無意中看到了湖南衛視的「音樂不斷歌友會」,熒幕中的五個陌生的大男孩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時的五月天正在節目上宣傳《為愛而生》。
可能是從小開始學習音樂的緣故,對編曲較為敏感的我第一時間就被《為愛而生》繁複的編曲和濃重的異域元素深深吸引,他們的現場表演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多種樂器碰撞組合時擦出的火花是那樣的神奇。儘管這張專輯一直被很多歌迷和樂評人詬病,但《為愛而生》對我卻是意義非凡,因為正是這張專輯帶我正式走進了五月天的音樂,還開啟了這一發不可收拾地「一戀十年」。
為了了解他們更多的歌曲,第二天,我便跑到學校附近的唱片行買了這張專輯的卡帶,還隨便挑選了他們的另一張卡帶——《Finalhome 當我們混在一起》演唱會記錄。
可以說,因為這兩張專輯我已經徹底淪為了五月天的歌迷。《為愛》中的每一首歌都為我開啟了一個不曾踏入的全新世界——《前傳+為愛而生》的絕妙搭配讓我覺得這首歌宏大如電影配樂;生活閱歷尚淺的我被《摩託車日記》和《一千個世紀》帶到了一片未知的神秘國度,阿信的歌詞更是讓第一次明白——歌詞也可以寫的如此憂傷和壯烈;被馬世芳老師稱為「本格派搖滾」的《香水》和細膩又溫柔的《忘詞》則是完全刷新了我對「鼓」和「鋼琴」這兩種樂器的淺顯認知,最後一首《胎音》則是每次我想驅走所有世間紛擾的絕密武器…
《Finalhome》更是帶我認識了很多藍三時期的歌曲,同樣,每一首歌我都能說上一大段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內心戲真的很重的我XD)。總之,在最容易多愁善念的少年時期,五月天的歌曲成為了我情緒的出口,想像的來源,並第一次讓我有想要了解一組藝人的衝動——到底是怎樣的五個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歌曲呢?
那時,如果想要了解一個明星,貼吧是必不可少的打卡地。如果沒記錯,那時候「五吧」回復量最多的帖子,應該是那篇「大家一起為怪獸媽媽加油打氣吧」,裡面匯集著來自天南海北的五迷們,對怪獸媽媽的溫暖祝福。「這個組合的歌迷,也太有愛了吧。」每當看到這個貼,我的心裡總要默默的讚嘆一下五迷的溫暖和強大。
數年後,我了解到五迷自發組織的「珍珠計劃」,更是感受到五月天已經真真切切的將自己對這個世代的愛和能量傳遞給了五迷,五迷再將其散播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混在五吧後,我開始和身邊的好朋友推薦五月天,並囑咐唱片行老闆,把新進的五月天卡帶多留一份給我。他們代言的BenQ,成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個MP3,福滿多則變成了我和三五好友某段時間的固定午飯(直到他們向我求饒真的不想再吃方便麵XD)。而只要提起他們的「當代歌壇」,也一定會讓我買來好好收藏。對他們的熱愛甚至擴散到了多年戰友梁靜茹(當然除了一起加入相信,還有別的原因XD),後來才發現,很多人同時都是五迷x魚迷,五迷x綺貞老師粉絲,五迷x奶茶粉絲…年少的我,就是這樣一邊試圖理解著,貼近著他們的音樂,又一邊像所有痴迷的粉絲一樣,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支持著有關他們的一切。
我一直有聽廣播的習慣。那時寫完作業,打開收音機總是點歌節目,為了讓更多更多的人知道五月天,我有時也會點上一首他們的歌。時間久了,甚至連DJ都知道那位尾數是5619的朋友,是五月天的粉絲。在某一晚的節目中,由於只有我和另一位聽眾一直點五月天的歌,DJ便打趣的說今晚兩名五迷包場,也許可以相互認識一下。因為這樣,我認識了這位可以說影響了我人生軌跡的第一位五迷朋友。
這是一位比我大三歲的學長,成績優異,性格溫和。五月天讓我們相遇,我們因為現實生活太多共同的交織而熟識。在相處的日子裡,我們一起分享五隻的歌曲,分享學校的趣事,分擔生活的煩惱與憂愁。可惜,生活終究是生活,當他偷偷翹課去隔壁城市看演唱會,鼓起勇氣打給我那通想要直播「溫柔」的電話,我卻緊張到不敢拿起聽筒, 只能任鈴聲在一次次響起後終於沉寂的那一刻,仿佛已經宣告了,這個故事將擁有一個並不那麼圓滿的結局。在與異性對視都被視為越矩的環境中,我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勇敢。
經歷了這場青春期最隱晦卻又真實的失戀後,我並沒有停止對五月天的關注,卻還是儘量減少去聽那些和學長有著共同記憶的歌曲,並開始將精力轉移到了其他方面。升學後,由於課業愈發繁重,上網和看雜誌仿佛都成為了生活的奢侈品。買卡帶和CD漸漸變成了與他們連結的唯一方式。和以前一樣,抱著讓更多人聽到他們音樂的決心,當朋友當選為校廣播站站長後,我開始用薯片和奶茶「收買人心」,讓她在放學後的廣播中多放一放五月天的歌曲。那時,和煦的陽光總是灑滿校園,看著打籃球的男生,手挽手散步的女生,「小太陽」的前奏總是適時的響起。時間長了,同學會隨口來一句玩笑的抱怨:「誒廣播站怎麼總是發五月天的歌啊,這首都會唱了!」聽到這些話,我總是望著遠方絢爛的金色天空,痴痴地傻笑說:「因為這首歌很好聽呀。」
再後來,朋友們漸漸遠去了。我來到了全新卻陌生的校園,認識了新的朋友,也迎來了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這個時代中,容不得唱片行的存在,音樂雜誌也逐漸消逝,聽歌軟體和微博漸漸成為我了解他們的方式。可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懷念著那個抱著錄音機看著雜誌,任藍色夢想肆意的時代。我仍然非常欣賞五月天的歌曲,並開始憧憬著聽一場他們的演唱會。這個想法,無關舞臺,無關絢爛的螢光棒,只關於音樂,關於他們,關於我與他們的回憶。
終於,在不能為所欲為的青春期裡,在錯過了「Final home」「離開地球表面」和「D.N.A」後,我登上了「諾亞方舟」,獨自看了人生中第一場屬於五月天的演唱會。
散場後,隨著數萬名歌迷一齊湧上馬路時,我的心頭突然冒出了一些從未有過的想法——這麼多年,終於追上了你們。初次見面,你們還滿意我們的表現嗎?成軍十幾年了,面對這麼多演唱會,面對越來越多的爭議和指責, 請你們,一定不要放棄啊。
我想那是我第一次跳出了粉絲的心態,以一個局外人看著這幾位當時快到平均年齡快到四十的中年大叔們,害怕這個早已超脫偶像定義的,漸漸老去的他們,會受到世間紛擾的傷害,會不堪重負,會像無數個陪伴了青春結局卻都是單飛或解散的團體那樣,揮手後就再也不回來。溫柔待人,面對爭議卻總是隱忍的老陳;風格大氣文筆細膩的石頭;不善表達卻時刻微笑的老實人冠佑;一個微笑就能暖化人心的怪獸和傲嬌文藝敢愛敢恨的莎莎...如果你們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吧。
這場演唱會後,我也開始進入了「為逐漸清晰的人生規劃而加倍努力」的新階段。充實的生活中,我開始在學校幫一些喜歡唱歌的同學當起了鋼琴伴奏。選歌時,我總是會「有意無意地」提著建議:「誒這首五月天還你自由版的溫柔很不錯,或者他們LIve版本的笑忘歌也很適合你呢。」在圖書館當志願者時,也會「不小心」在書籍推薦的記錄冊上,寫下一本叫「浪漫的逃亡」的書籍。但拋開這些小心思,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我都只能埋頭和試卷搏鬥或和音符角逐。有時我也會想,我這個歌迷,真是越來越不合格了。鮮少上微博的我,關於他們的記憶,好像只有每年#五月天329成軍日#的一條微博和偶爾對團員微博的評論和點讚,在社交網絡,我也未曾認識任何一位五迷朋友,貼吧帳號最後的上線時間也早已停留在幾年前。跟不上大部隊的我,只能我在我自己的小世界裡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喜歡著他們,幸運的是,你們從未曾改變,而我也未曾走遠。
在去兼職的擁擠公車上,在每個下雨天失眠的夜晚,在心中突然響起旋律的每一刻,在考試前惴惴不安的走廊中,在實習時從地鐵站到公司門口每天都會爆哭的那段路,在遞交辭職後的釋然的那瞬間,在終於踏上異國土地的班機上..五月天的歌聲就這樣再一次跨越了我的學生時代,而我,也終於結束了大學時光。在另一個國度開啟了全新的人生。
沒想到在異國的日子裡,竟無意發現幾個工作夥伴也是五迷,大家自然地成為了好朋友。一起吃著笑著聊著五月天,心中竟燃起了久違的感動。原來有人一起分享心中的美好,也是一件無比美妙的事。雖然之後因為各自不同的規劃,大家無法一直相伴左右,但直到現在仍然會保持著聯繫。因為你們,能夠認識在不同的空間卻依然可以並肩的夥伴,誰說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呢。
再後來,因為工作關係,我去往了另一個陌生的國家開始了新的生活。不同的氣候,不同的文化,全新的環境和人際圈,的確讓我努力適應了好一陣,卻還是不得不承認——這一次,好像真的沒那麼順利。工作上的瓶頸也讓我開始有些沮喪,直到我看到了五月天澳門演唱會的消息。
那天本想點選另一個軟體,卻不小心點開了旁邊的微博APP,五月天澳門演唱會的廣告就這樣出現在我的面前,雖然只有短短三秒,卻一下子讓我找到了一個答案。
「自傳」發布後,我還和十年前個學生一樣,買CD,聽歌,聽詞,聽曲。看演唱會...?好像是很久遠的事情了。
「我想臨時請三天的假期。」當我對著前輩說出這句話時,距離澳門尾場演唱會,只有4天了。
「嗯,好,你自己決定就好。」意外地是,對於橫跨整整三個工作日的假期,主管竟然沒有多問,只囑咐了我注意到時返回的籤證手續問題。
當晚整理好往返的籤證,機票,住宿,打點好所有工作上的事情,聯繫了微博上熱心五迷的轉票,第二天,我真的從氣溫35度的國家中,飛向了只有6度的澳門。
到了澳門和家人報平安時,媽媽才反應過來:「你真的去了?就為了貼在書柜上海報裡面那五個傢伙?!」
我憨憨地在電話那頭笑著,媽媽說的是我在09年購入的那張臺版D.N.A演唱會CD裡附送的海報。
「好啦,反正注意安全。」媽媽沒多說便掛斷了電話。
對於早已離開校園的我,竟然真的從繁忙的工作中暫時抽身,從異國專門飛去澳門看演唱會。「到底是哪來的勇氣和決心啊?」回頭想想,自己都覺得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開場前,和轉票的小夥伴見面了。看到場館外許多稚嫩的臉龐,手上的應援絲帶,貼紙,精美的「加班」紙板...那一刻突然有些恍惚:「生於這個世代的小孩,不僅仍然可以聽到五月天,還能創造出這麼多繽紛可愛的花樣,真是幸運呀...
嗯沒關係,我也有攢半天零用錢只為買一卷卡帶,珍而重之停之又聽直到背熟每一段樂句的珍貴經歷呀。」不服老的我笑笑安慰自己,已經步入了不惑之年的他們尚且還在臺上打打鬧鬧,我為什麼不能和這些新時代年輕的臉龐一起並和你們笑鬧呢?
嘿,又見面了,
你們聽到我的聲音了嗎?
從澳門回歸工作崗位後不久,我收到心儀大學研究院的錄取通知書——終於還是下定決心重回校園充電的我,再過幾個月後,又要開始全新的旅程了。
馬上就要到你們成軍21年的日子了,「如果我們不曾相遇,我會是在哪裡?」幸好,我們相遇並相伴了10年。你們總是用溫柔的歌曲撫慰著在這個兵荒馬亂的世代中奔波的我們,是的,不僅是那些仍在考卷中奮鬥的他們,還有已經遠離了校園,步入了工作,甚至已經組建了家庭的我們。仍然記得10年前你們在上海演唱會結束後的雜誌專訪中說過,五月天築建了一個「藍色的大大的夢」。那麼10年後,這個夢不僅沒有消失,並且愈發浪漫 :)
歌聲永遠不會停,我們的故事也永遠不會停。在那片更無垠的天空中,我期待著更多的精彩和感動。
·ENDLESS·
小編依然在這裡等著大家的投稿,
說出你和五月天獨一無二的自傳。
發送你的文章至郵箱:mayday_home@163.com
記得投稿時備註微信名,
同時添加益達微信:jiaweilovemay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