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甄穎
2020年12月14-17日,已經走過18個年頭的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以線上線下混合的形式如約而至,迎來了自己的成年禮。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紀錄產業內容的拍攝製作發行及紀錄片節展均受到重創,本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可謂紀錄片國際行業人士面對危機攜手共克時艱的體現。此次紀錄片節的內容更首次向公眾免費開放,並將內容悉數上線至GZDOC官網和優酷,支持全國觀眾在線觀看,普惠更多紀錄片愛好者及從業者。
BBC、國際地理、探索傳媒集團、澳大利亞SBS、ARTE/ZDF、PBS NOVA等海內外頂級廠牌,及坎城電影節、加拿大Hotdocs國際紀錄片節、法國陽光國際紀錄片節等國際節展策展人齊聚線上,回顧疫情後的解決方案,展望未來全新發展趨勢。迪士尼、BBC、探索中國區高管還親臨現場,分享國際媒體的中國視角。
同時,本屆紀錄片節在線上舉辦了六場國際大師班,邀請享譽國際的奧斯卡獲獎導演凱文·麥克唐納(Kevin Macdonald)和馬克·哈裡斯(Mark Harris)、奧斯卡入圍導演克裡斯蒂安·弗雷(Christian Frei)、BBC熱門作品《地球脈動II》、《王朝》的製片人麥可·岡頓(Michael Gunton)、國際著名製片人馬可·阿萊西(Marco Alessi),以及加拿大王牌節目《公路事故救援行動》製片人馬克·米勒(Mark Miller),從多角度、多案例出發,進行高階創作分享,公開獲獎紀錄片的要訣。另特別邀請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的紀錄片大師弗雷德裡克·懷斯曼(Frederick Wiseman)、被譽為中國紀錄片之父的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司徒兆敦以及周浩、趙琦、範儉、張僑勇等知名導演與觀眾分享。
新媒體平臺代表優酷、騰訊、嗶哩嗶哩均有登場。優酷舉行了獨家專場發布會,分享優酷在行業趨勢上的全新判斷和平臺策略。嗶哩嗶哩作為年輕人的聚集地,從2018年開始製作了多部富有話題和地域特色的優秀紀錄片,在國際上合拍了多部全球紀錄片佳作,嗶哩嗶哩在本次發布會上分享2021年紀錄片新內容。騰訊視頻詳細介紹多樣合作方式,探討以產品思維打造內容鏈條新方法,並就平臺如何為內容助力,開創以用戶為本的紀錄片格局等方面,與行業分享驅動年輕用戶觀看紀錄片的多重核心要素。
繼2019年聚焦非虛構的商業化主題之後,本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源於真實」論壇也跨界邀請來自紀錄片行業、網絡播出平臺、社交平臺、專業研究機構的有關嘉賓,對非虛構內容領域在全球全產業鏈的視角視角下展開的再一次集中討論,深入探索真實IP走向大銀幕的產業路徑。
有著十幾年記者經驗,從電視記者轉型到影視行業的前媒體人,HBO、Netflix 訂製並在全球近兩百個國家播出的頭部華語劇集《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5分)和《誰是被害者》的製片人湯升榮在分享時談到,HBO和Netflix等國際頭部機構很重視犯罪和現實主義題材在全球約35%的受眾關注度,中國臺灣的新時代劇集通過OTT平臺走向全球。
作為論壇嘉賓,來自加拿大雷鳥影業的創始人Mark Miller也提到了基於現實的犯罪和現實主義題材在西方很受歡迎。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過程中,湯升榮的虛構改編團隊還在前期通過大數據收集了幾乎所有無差別殺人案中各方的立場和想法,發掘很少被各方注意到的背後的因素,使故事天然成型。編劇有時需要進行多年的田野調查,才能完成一部現實題材。
對此,在騰訊爆款熱播的視頻紀錄片《口罩獵人》的創作者「花總」談到,真正的田野調查或真實IP的收集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儘管《口罩獵人》獲得在網際網路上獲得了極高的流量,但其實這個故事只是冰山一角,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離真相其實很遠。正是拋開預算和時間以及變現的壓力,才找到這樣的好故事。」
「無論是劇情片中有多少是我想像的部分,我從來都不會失去田野調查這個機會,因為田野調查過後會讓我更加自信。無論是我看到的人物還有事件,哪怕這個人物事件真的是跟我的電影毫無關係,但我一定要做這個工作。」《春潮》導演楊荔鈉也談到。
Mark Miller同樣是一位有著20年記者經歷轉型為紀錄片後又轉型到劇情片製作人的前媒體人。他認為就創作本質而言,真實是幾乎一切創作的源泉。 同時,他分析了真實IP改編的電影《黑暗的心》與《王冠》,提到在戲劇性和真實性中間尋找平的重要性,並表示目前真實改編的作品越來越受觀眾的歡迎。
目前現實題材作品來源比例和行業情況是怎樣的?曾出品《安家》、《心術》等熱播劇的耀客傳媒副總裁孫昊以疫情為主題的劇集《在一起》為例,披露了該劇的出爐歷經10個月的全方位調查,創作中的所有人物和故事都是有原型的,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去進行創作。
「首先我認為IP是一個虛概念,是一個影視圈向資本化和網際網路化過程中,被資本方強加給的一個概念。」同樣有著多年記者和非虛構作者經歷的馮睿導演,曾在《GQ》上發表過「白銀殺人案」非虛構爆款文章。在談到真實改編的時候,他舉例《少女哪吒》和《灰燼重生》(原名《追·蹤》)這兩部他作為製片人創作的電影都改編自小說:「小說曾經是我們對生活經驗的高度提煉的藝術呈現。而電影是對這種藝術呈現的一種影像翻譯。我們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和情感體驗越來越複雜。尤其是網際網路介入之後,短視頻平臺如抖音、快手這種記錄生活的方式,這些自媒體形態和更多的社會新聞給我們提供了海量的故事素材,它們一方面將我們的生活體驗切成很碎片化的呈現狀態,另一方面又鮮活生動,接地氣。這也驅使我們創作者需要更清晰的,從真實的生活和社會流動的真實中提煉出新故事來源的能力。所以,跟過往相比,影視作品有可能進一步貼近真實的生活,因為這才是真正的富礦。」
論壇主持嘉賓真實影像創始人邱嘉秋在回應嘉賓觀點時也談到,網際網路發展帶動的信息交換與傳播規律改變給全球新聞媒體尤其調查報導行業產生了衝擊。因此,國際上一些影視機構、媒體和基金會也在嘗試提供專向的資金和資源,對現有的新聞工作者尤其是調查記者提供關於源於真實題材虛構化創作的支持,以推動新聞題材影視化新興產業的發展。
孫昊提到,例如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等國內基金也在提供項目孵化扶持,包括相關調研的相關費用和資源申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各地可能都會有類似的扶持項目出現,對於一些田野調查者來說,或者故事獵手來說,一方面以個人的名義去申報這樣的項目,也可能可以與一些文化公司來合作,共同向基金會申請相關扶持。獲得2016年奧斯卡金獎的電影《聚焦》中的故事原型:前波士頓環球報主編、普立茲獎得主Walter V.Robinson在論壇最後向中國的新聞記者發出了堅持深度報導的鼓勵,而在其多次國際場合的分享中也提到,正是因為新聞人和影視人的相互需求和支持,正是因為彼此需求和支持,真實故事IP的發展才會取得成功。
作為經國務院批准向全國複製推廣的唯一一個文化貿易項目,自2004年啟動的中國(廣州)紀錄片節「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已步過16載。
2020「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共徵集到了來自33個國家與地區的199個紀錄片方案,其中境內165個,境外34個。從時代波瀾到個人夢想,從旖旎自然到社會紀實,在歷史、自然、夢想、親情、生死、藝術、生活等豐富題材中,創作者通過不同的角度展現了影像的魅力,講述深入人心的故事。
因全球疫情及旅行限制,決策人無法親臨現場,提案大會改為全線上舉行。48位國內外決策人坐鎮提案大會,雲上精挑細選優質方案。國際決策人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國際知名播出和製作機構代表,包括英國廣播公司、國家地理頻道、探索頻道、ZDF、ARTE、SBS、Channel 4、日本放送協會(NHK)、韓國放送公社(KBS)。多國頂尖紀錄片節展代表匯聚一堂,Hotdocs加拿大國際紀錄片節、Sunnyside of Doc法國國際陽光紀錄片節、Vision Du Reel瑞士尼翁國際紀錄片節等。
通過初評、複評,最後有28個方案入圍方案預售終評,亮相2020「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經過線上的層層篩選與嚴格評審,12月16日,「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十佳方案及最具市場潛力紀錄片方案正式揭曉。其中,由界面新聞出品,界面旗下箭廠視頻製作的紀錄電影《離江去》獲得廣州紀錄片節國際提案大會十佳方案之一。
2020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線上板塊還召開了由菲律賓THE REALCOM 傳媒、菲律賓亞典耀孔子學院、中國真實影像傳媒公同合作推動的THE NEW新興國家電影節的首次新聞發布會。
該電影節初期將在中國和菲律賓一地主辦一屆,交替進行,主辦地隔年逐漸開放給其他新興國家。電影節設文藝電影、商業電影、真實電影、實驗電影等板塊,設評獎系統、影展系統、論壇系統和影視作品交流系統,評委將由中菲兩國和其他有代表性國家的知名電影人、知名媒體人擔任。
2021年9月,首屆THE NEW新興國家電影節將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屆時來自中國、菲律賓、泰國、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印尼、伊朗、南非、墨西哥等20餘個新興國家的數百部精選入圍優秀電影將參與競獎角逐,並在菲律賓馬尼拉、宿霧和達沃三大城市展映。
THE NEW 新興國家電影節是全球首個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主、聚焦新興國家的國際電影節,旨在為全球新興國家之間的優秀影視作品交流與國際合作搭建新型、專業和高效的國際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