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導演: 中島哲也
編劇: 中島哲也 / 山田宗樹
主演: 中谷美紀 / 瑛太 / 香川照之 / 市川實日子 /伊勢谷友介
類型: 劇情 / 歌舞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06-05-27(日本)
片長: 130 分鐘
又名: 花樣奇緣(港) /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臺)
「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不是嗎?但是一旦長大,沒有一件事會遂自己心願。」
她總是想著辦法,即便是些常人看起來怪異可笑的辦法,來面對不太公平的生活遭遇。
用喜劇的手法來拍一部悲劇,你會發現最後笑得前仰後合,而眼裡卻掛滿了淚水。討厭導演,以戲謔來戲謔戲謔,讓人唏噓。《一生荒廢,哀愁如我。》
很多人也都已經看出來了,松子一生故事的源頭皆在於她與父親的關係。而我則忍不住要對此說幾句。 很多人一輩子也走不出原生的家庭,松子也是如此,曾經成長的那個地方是那麼地重要啊!她老了的時候就搬去了這樣的一條河邊,看上去很像家鄉的荒川,然後每天坐在那兒,回憶著無休止的過往。
中國人說「逝者如斯夫」,河流在任何的意象裡都是流逝如同時間,「荒川」的名字正如枯坐的松子,一生荒廢,哀愁如我。
男人,我們先不談男人,因為既然一切都與童年有關,那就先講童年。
在原生的家庭裡,有這樣幾個人物,父親,松子,弟弟,妹妹,母親。
與很多父權至上、男性主義的家庭一樣,在松子的家裡,父親是主導和中心,所有的重大的決策都是由他做出。而家庭單位中另一個最重要的角色,母親,很遺憾,是個幾乎沒有分量感的人物。中國和日本,東亞的很多國家,傳統上都是這樣的家庭。
心理學家們說,在一個家庭之中父親和母親最為重要,他們之間、他們與異性或同性子女之間任何的不平衡,都會影響子女的未來一生的人格和心理。
存在感微弱的母親使得父親的角色更為突出,這樣的失衡造成諸多問題。
對於與母親同性的松子來說,她習慣於忽視母親,或曰女性角色對她來說並不重要,她不能從心底認同母親,其實也就是不能從心底認同自己的女性身份,不能認為這種身份是值得尊敬的,是可愛的,是有價值的,或者更徹底來說,她自己是有價值的。
另一方面,父親的光芒則被過度放大,他是她世界裡的神,是她的一切,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為了得到他的愛。如果父親愛她,她也許會非常享受這種愛,以至於或者成年之後仍然對父親或類似的男性有深切的依戀,或者會因獨佔了父親而對母親懷有愧疚,從而在兩性關係上極為保守。如果父親不愛她,正如電影所言,松子會更加想要得到這種愛,以至於她成年之後一直不斷地尋求來自各種男性的愛。父親愛或不愛她,這是一個無論如何都會出錯的道路,根本原因在於父親和母親的關係存在問題,由於他們的角色失衡,子女就像處於夾縫之中的孩子,無論如何也無法正確起來,幸福起來。
松子的父親對自己的妻子沒有完滿的情慾,那他的愛投向了哪裡呢?電影裡出現了另一個讓松子糾結了一生的角色,那就是她的妹妹。
妹妹與松子同是女性,妹妹可以說與松子處於同樣的位置。不同的是妹妹得到了父親的愛,而松子沒有,妹妹是被父親寵愛的女兒,而松子則是那個接過父親重重的公文包、目送父親直上樓梯探望妹妹的人。
既然妹妹與自己處於同樣的身份,為什么妹妹可以得到愛,而松子不可以?所以松子,本來可以像愛自己一樣愛妹妹的人,發現這個躺在那兒什麼也不用做就可以輕易獲得那個男人的愛的女孩,是那麼的可惡。
家庭中的同性是這樣有趣,他們之間有一種共生的關係,尤其是子女同性,他們或者她們,要麼是像照到鏡子一樣深愛彼此,要麼是像看到競爭者一樣憎惡對方。姐妹之間相愛的也有,看到對方就像看到自己身上最討厭的部分的也有,而更常見的可能是這兩種感情同時存在。
松子的確是,她給妹妹講自己的約會事件時,顯然主要是愛的力量,而後來多年來競爭失利的力量佔據主導,以至於有那麼一下她是那麼地恨她!
片中其實還有一個角色,個人認為也非常有意義,那就是松子的弟弟(香川照之飾),也就是笙(瑛太飾)的父親。這個人物在過去的敘述和現在的鋪展之中都有出現,甚至,他根本是連接這兩者的線索——是他來到東京瑛太的寓所,告訴吉它蒙灰的兒子你的姑姑去世了,你去收拾她的房間,這才通過瑛太的調查引出了松子的一生。
人們常說俄狄浦斯情節,而我已經提到家庭中的同性是一種共生關係,其實常說的父子間衝突,搞不好跟父子和諧是同一種東西,至少我這麼覺得。
兒子如果想要感到自己存在,必然在家庭中會碰到父親這個像銅牆一樣的人物,在他的面前兒子是不是會感到自己有一點無能為力呢?如果說對父親叛逆、與父親起衝突是一種自我存在的證明,那麼其實變成像父親一樣的人,也是一種讓自己存在的方式吧?
父親很強大 → 我不承認他強大 → 我強大
父親很強大 → 我和他一樣 → 我強大
以上雖然是心理學的常論,對於我個人來說仍是一種揣測,畢竟我不曾做過兒子,大概是這樣吧?
其實我只是想說,松子的弟弟變成了松子的父親。
他見她的2次,一次告訴她父親死了並與之斷絕了家人關係,一次告訴她妹妹死了並把她遣返車站。他儼然已經成了家裡的家長,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對這個不體面的姐姐完全有處置的力量。甚至,斷絕關係的那次,地點正是松子小時候與父親擁有「獨處」的「美好時光」的遊樂場,這可以視作松子對家庭關係仍擁有最美好的記憶和最大的渴望,也可以視作她對這個儼然家長的弟弟懷有對父親一樣的熱情。旋轉木馬轉啊轉,一切是那麼地童話和夢幻,這個男人在身邊啊,我希望他愛我。
總結一下,首先,松子是一個 愛男人的女人 + 排斥女人的女人。
愛男人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排斥女人是怎麼回事?其實與母親和妹妹的關係已經很能說明問題,或者再根本一點,這與愛男人是一回事。
有些女人,心裏面是沒有女人的。松子只有一個好姐妹,而她在與男人的關係中趕走了她。這樣的女人,是為了與男人的愛而存在的,她因此極度性感,因為她就是愛!
而我有時會想她是真的愛他嗎?在她不能理解自己生命的本源的時候,沒有看到自己的覺醒的時候,她愛的是那個人嗎?亦或她愛的只是「愛」,只是一個肩負頭銜的對象,一種關係?
其次,松子一直不懂,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她以為只要用力就可以被愛,但她不明白的是,愛一個人的時候為什麼會這樣疼痛?
為什麼?nang de...
片中很多次,她都這樣問著。她顯然,不能很好地衡量自己與男人的關係,她怎麼能呢,她在童年的時候,就不能衡量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常常被他弄得一塌糊塗呢!
三者,松子有比較嚴重的分離創傷。當她要求龍洋一(成年,伊勢谷友介飾)不斷地對她說「不離開你」,並且對自己心理暗示道「比起孤零零一個人總要強些」的時候,這一點非常明顯。這當然是因為小時候父親沒有給她應得的愛,又隨著每一次被男人的拋棄而不斷加重。
人們說DV(domestic violence家庭暴力,非digital video數碼攝像機...)受害者常常很難由外界做出援救,因為受害者本身對這種關係有很強的依附。我想根源在於,既然關係的形成是一種雙方的行為,那麼DV關係其實是一種受害者和施害者雙方都在某種程度上給予自覺或不自覺的認可的關係,不管是類似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認可也好,還是如同松子這般因為極度渴求關係而決定忍耐暴力也好,其實受害者在這種關係中也獲得了某種滿足。
其實作家八女川(宮藤官九郎飾)毆打松子的時候,我確實在那一剎想起了另一部日本影視《最後的朋友》之長澤雅美和錦戶亮。附帶說一句《最後的朋友》確實值得一看。
anyway,松子之所以不能離開她那一個又一個暴力的男友,基本上是:
分離創傷 → 渴求關係 → 選擇可以給她這種強烈關係的男人 → 這種男人常常也有自己的問題 → 她害怕分離 → 她忍耐和付出 → 關係破裂 → 分離創傷進一步加劇 → 她更加渴望關係 → 再次尋求 → 力氣用盡 → 絕望。
最後,本片的最終主題是回歸。
o ga ya li。歡迎回家。ta da yi ma。我回來了。
片中松子多次說到這兩句,在迎接男人回家時,或在自己回到獨居的寓所時。
其實松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回到融洽的、被愛的家庭之中,她這樣努力著。所以,o ga ya li。歡迎回家。ta da yi ma。我回來了。
其實應該是另外一個順序,ta da yi ma,我回來了 → o ga ya li,歡迎回家。但松子似乎沒有什麼這樣的機會,無論是作為被歡迎的那個,還是作為歡迎的那個。
其實這是松子在成人的關係中模擬兒時的願望,而在原生的家庭中,雖然那麼多年都是被打擊和被排斥,但後來,她離家那麼多年之後,那個家庭曾經也出現了與她和解和接受的跡象。
她偷偷回家,看到父親靈壇前的日記,自她離家後父親每天寫下的最後一句話都是關於松子,這一刻曾經的傷口有沒有被一片遲到的手掌撫摸到呢?妹妹發現到她回來了,向她表達感情,而她因為難以接受而匆忙逃走了,這其實是一次很好的和解的機會,是松子人生得到拯救的一次機會,但是很遺憾,對於松子來說,太難面對的事情,太難和解。
也許真正與妹妹的緩和,在於得知她死去的那次,「姐姐,你回來了」,松子捂住了臉,終於哭了起來。
也許傷痛太沉重了,錯誤也太多了,即便多年後家人表達了接受,松子也難以回去了。松子就這樣死去了。
死去之後,當鏡頭像蝴蝶一樣穿過花叢和草地,又飛過波光粼粼的水面,直到夕陽西下無限溫暖的記憶,人生的一幕幕閃過直至童年,在過去每晚家人們食用晚餐的榻榻米,父親和弟弟都轉過頭注視著,松子走向旁邊向上的樓梯,樓梯上是妹妹的房間——松子美麗的聲音唱起她兒時就在唱的童謠,她一步步向上走向那有很多光的地方,而父親、弟弟、生命中一個個傷害過或愛過她的男人也一起隨她歌唱——這真是終極的寬容、仁慈、和神性的愛!松子邊唱邊步上樓梯,她是在走入天國吧!
這就是回歸。
另外,關於結尾的這個處理,我以為是相當不錯的。曾經有抹大拿的瑪利亞,或聖ji之說,人來到世上為了一遭修煉,松子在其痛苦而似乎不怎麼光彩的一生,盡她所能地向男人們施與過愛(不論這愛的性質是什麼),她被侮辱、被遺忘、被蔑視,而每個人,祝你們都幸福,不論你們是怎樣的男人,或怎樣的女人,或怎樣的男男女女。
如果有興趣,其實可以討論一下本片裡的宗教因素。
再另外,雖然片子主要集中描寫個人的人生,以至於似乎跟世界沒什麼關係,這部電影裡其實有非常強烈的社會壓抑。多處使用的電視節目這種大眾傳媒,或作為背景陳設,或作為剪輯穿插進來的畫面,都不失時宜地傳達著某種信息。甚至一些人物,比如龍洋一的人生軌跡,在我看來有著極強烈的社會印記。日本乃至東亞社會的壓抑,我個人時常能夠感受得到。
再再另外,因為內容太震撼了,大家談論的時候大多集中在了故事和人物身上,而電影製作的技術就被忽略了,很可惜。其實這是一部從製作上來說也非常優秀的電影啊。zan ni dei si。
再再再另外,本片的卡司和音樂什麼的也非常優秀啊。
卡司很強大,柴崎幸和谷原章介我是看到了,土屋安娜是在哪個地方啊?武田真治?蒼井空?
音樂也非常棒,單獨拿出來聽都很好聽,何況跟劇情搭配得絲絲入扣。有趣的是在監獄的那一場,用的是西方的歌舞片套路,用節奏化和編排化的動作和演唱達到很強的敘事效果,因為在我們這幾國的電影中非常少見,所以看上去很有新意。慚愧,導演中島哲也慣用的手法我並不了解,他的電影我只看了這一部,曾經看到《下妻物語》充滿蕾絲的封面就自動跳過了……所以不知道這段歌舞是他自己學過去的,還是因為劇組中有外國人成員?在看到片頭製片公司有這個amuse soft entertainment的時候,我就懷疑有合作背景,這個公司怎麼看上去那麼像美國的amuse entertainment,兩者是有關係的吧?但是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原創音樂是個老外……
以上是關於電影的部分。
幾年前剛得知這部電影的時候就很想觀看。有個朋友還問我為什麼被這個電影吸引,我說它講的什麼我不知道,但只是名字就牢牢地抓住了我。我是說,中文名。
被。被嫌棄。被嫌棄的松子。一生。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今天突然想起來要看的時候,竟然記成了「被嫌棄的金子的一生」。
這是什麼,《親切的金子》嗎?
還是「金」讓我覺得更親切?
哭得我腦仁疼。
看部電影有這麼強烈的回應,肯定有個人的投射包含其內。
這個我心裡倒是非常清楚。
影評轉載自豆瓣,僅代表個人立場。
作者 豆瓣ID Jessiestone
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可以查看原文頁面。
倫叔的微信平臺最近開始發力,以後除了電影推薦以外的所有的文章都會是我們自己原創,或者是來自外網的第一手資訊,希望大家可以持續關注,也可以將我們的公共帳號推薦給更多的人。
真的非常感謝各位對倫叔的支持,倫叔以後也會做更多更好的東西來分享給大家的!
最近新建立了一個微信群,來方便大家的交流,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直接在微信群裡諮詢倫叔,加倫叔微信 alphatraderallen ,倫叔手動加你進群!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參與。
更多理財資訊,掃碼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