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533個字,閱讀需要5分鐘
建議你給好友發條信息
你最好的朋友是誰?
看到這句話時,你的腦海裡會浮現什麼樣的畫面?是準確地出現一張面孔,還是有很多張不同的臉在閃爍?或者是,像幻燈片一樣,從現在到過去,每個階段都有一張或幾張熟悉又陌生的、微笑的臉龐?
你還記得幼兒園時的好朋友嗎?
電影《再見我們的幼兒園》就反映了幼童的友情和思想世界,看完後不少人感慨,原來小孩子也懂得這麼多,這麼敏感多思,有著豐富而又真摯的喜怒哀樂,隨即紛紛懷念起自己久遠的幼兒園時代。
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幼兒園第一次參與集體生活的,也是在那兒,第一次交到了不是以父母為主導的好朋友。也許你昨天剛被他撓得哇哇大哭,第二天還是會帶上媽媽買的好吃的分他一半。
你們曾經一起堆沙子、一起滑滑梯,一起吃下午老師發的小點心,一起參加畫畫、跳舞、管弦樂等興趣班……還不懂什麼叫「永遠」的你們,已經萌生了想跟好朋友一直一直在一起的念頭。
但是人一長大就會分離,且後會無期。
一群12歲的孩子,偶然間得知了幾十公裡外的森林裡有具屍體的消息,於是開始徒步前往,只為了搶先發現這具屍體,從而出名。
這四個孩子性格迥異。他們缺少關注和愛,渴望做出轟轟烈烈的事情。
戈迪有個非常優秀的哥哥,哥哥去世後,父母一直沉浸在極度的悲痛中,仿佛失去了世間的一切,並沒有注意家裡還有一個需要關心的孩子。哥哥在世時,父母也幾乎視戈迪如無物,但是好在哥哥很愛這個弟弟,總是會關心被忽視的他、鼓勵他。哥哥去世後,戈迪連這唯一的安慰都失去了,還要承受著父母言語之間的「為什麼出事的不是你」這樣扎心的情緒指責。
克裡斯是四個人裡最有主見的一個,他獨自住在搭建於樹上的小屋子中,性格獨立,敢於冒險,但是由於並不光彩的家庭,經常被他人誤解,他也乾脆做出自暴自棄的樣子掩飾自己的難過。泰迪是四個人裡性格最瘋狂的一個,他會故意站在車軌上等到火車駛來再驚險閃過。維恩則是每個班裡一定會有的那一個小胖子,調皮又有些懦弱。
悶熱的夏季,一群12歲的少年,每個人都穿著利落的T恤衫,背著包走向遠方。他們經歷了軌道險躲火車、翻牆慘被狗追、野外露宿猛獸四伏、冒險過泥河渾身吸滿了水蛭等一系列事情,有過打罵、爭吵,也有過互訴衷腸。
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他們被老師汙名、被家人忽視、被同學嘲笑……但是他們從未喪失內心的正直與勇氣。
因為成長軌跡不一樣,他們後來還是漸行漸遠了。長大後成為作家的戈迪寫道:「雖然我和他已十年不見,我知道我會永遠懷念他。我後來再也沒交到像十二歲時那幫人一樣好的朋友,也許每個人都是如此吧?」
只要能跟喜歡的同伴在一起,是人是妖或是鬼,又有什麼關係呢?
陳輝和楊素瑤相遇於小學五年級,兩人都是老師口中「複雜」的小學生。他們因為相似的思想和閱讀愛好越走越近,每天都進行深入的精神交流。陳輝和楊素瑤總是一起去舊書店,一看《無畫的畫冊》《哈克貝利·芬歷險記》《短劍》《牛虻》……
小學畢業後,經過短暫的分離,他們在初二又相遇了。陳輝和楊素瑤繼續一起聊天,一起閱讀,但是他們感覺到似乎跟對方有些疏遠了。因為性別的原因,青春期的他們無法像小學時那樣親密無間,想彼此深深相擁的靈魂被世俗觀念硬生生地扯開了。
我們現在想要親近,但是不由自主地親近不起來。很多話不能說,很多話不敢說。我再不能對她說:妖妖,你最好變成男的。她也不敢說:我家沒有男孩子,我要跟我爸爸說,說你當我弟弟。
……
還不如我們永遠不長大呢!
我認為陳輝和楊素瑤是非常純粹的、不摻和任何雜質的、靈魂完全相通的朋友關係。他們彼此吸引,本應該並肩前行直到天荒地老。但是後來,楊素瑤一次次地沒能等來自己最重要的摯友陳輝,陳輝也一次次陰差陽錯地與楊素瑤擦肩而過。如果身為人類無法一直相知相伴走下去,那麼不如做個痛快的水怪。但是終究敵不過命運開的玩笑,他們走散了。
人世險惡,海水洶湧,無所謂人還是怪物,他們都只想跟摯友永遠在一起,奈何「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看《地久天長》時,我滿腦子都是中學時循環過的《勞斯萊斯》的歌詞:「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著愛」。
小紅、大許和小王(「我」)就是一對組帶著愛的密友。
下鄉勞動的三個年輕人,在雲南這片土地上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們一起放牛、一起曬稻穀、一起遊泳、一起看書、一起跟教導員作對,一起談天說地……他們形影不離,每時每刻都恨不得窩在一起,永遠不分離。
她(小紅)一本正經地說:「你們別這樣了。我不會喜歡這一個就忘了另一個的。你們兩個我都喜歡。你們都來愛我吧,我要人愛。」
我也很高興。她又說:「將來咱們都不結婚,永遠生活在一起」
我也像應聲蟲一樣地說:「不結婚,永遠在一起。」
他們深深地愛著彼此。
後來小紅生病了,回北京看病,大許跟小王輪流用自己難得的的探親假去看望她。因為在他們三個人的心裡,彼此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人,地位高於其他家人與朋友。
「你能勝利,我知道你能勝利。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永遠在一起生活!」
信的末尾小紅寫了幾個字:「王,我愛你。你的信我很喜歡。我要為咱們三個人爭奪。一直要到很久很久以後,你還會叫我小姑娘。」
最後,小紅去世了,大許和小王在一起生活了兩年也分開了。他們平分了小紅的信件,遺骨跟衣物也由兩人分別保管。最後大許和小王「收拾好行裝,反鎖上房門。離開那裡,走向新的生活。」
二十郎當歲的年紀,他們三個人遇見了彼此,愛上了彼此,很難區分這種感情具體屬於哪一種。其實我一直很反感「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說法,好像愛情的親密度和濃度一定是高於友情的。我更願意形容他們為超乎愛情、友情、親情的第三種情感,它濃烈地盛放永不消殞,直到地久天長。
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相遇與告別。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朋友,他們分別陪伴了你一程又一程。然後消失不見。
曾經的快樂都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陪伴更是真的,但是人就是很容易在不同的軌道上走散。大多數都沒有什麼戲劇般的愛恨情仇,生離死別,就只是平平淡淡,無法逆轉也無需逆轉地漸行漸遠了。
有很多當時曾經形影不離的好友,你們在人群中分別後,也許餘生再不會相見。有些日後有機會相見的,再見時也只是淡淡地打個招呼,說聲「你好」。人與人的緣分如露水,難以日積月累成河流,但是露水也曾在陽光下折射出絢麗的光芒,便足以回憶一生。
小新的每日贈書
●你有曾經親密無間但走散了的朋友嗎?
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綜合留言質量和熱度選出1位書友,贈送新經典好書1本。
點擊圖片可購買
限時單本包郵
《綠毛水怪》
王小波 著
王小波短篇小說集,其中同名小說《綠毛水怪》是王小波小說處女作,可以一窺作者創作的源頭及其後的發展走向。小說中肆意的想像力、幽默的調侃以及人對自我意志的彰顯,是作者最突出的寫作風格,也是一以貫之的精神內核。
版權說明:
本文版權歸新經典公司所有
圖片來自網絡/本期編輯:慄百萬
歡迎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