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
《步步驚心》裡若曦和幾位阿哥的感情,相比於八爺的點到即止,十四阿哥的朋友義氣,十三爺的知己哥們,四爺的愛情顯然更具有征服力嗎,也更虐心。
若曦是從現代穿越到古代的,所以圍繞她構造起來的愛情觀和當時身處的環境是格格不入的。尤其是,在四爺當上皇帝後,他和若曦的愛情就開始變了味兒, 這當中究竟是誰錯了?
若曦與四爺之間,本身就存在著長短不一的認知溝渠,有很多問題未解,再面對四爺以深愛為基礎的控制與保護,若曦只覺窒息。她是具有思想的當代新女性,她做不到坦然接受這樣的君主愛。
最後四爺放手,若曦離開,才在悲戚中抹上一絲清明。
在愛裡,你越想保護對方,往往會使用近乎偏執的方式,因而忽略了對方的真實感受,遺忘了愛情是雙向奔赴,對方自然更難以感受到你的愛。
所以說,愛是需要留白的。
01初識:不是冤家不碰頭
在《紅樓夢》中,史太君瞧著賈寶玉、林黛玉的鬧彆扭、冷熱戰,慈而悲地說出一句:"不是冤家不碰頭啊!"
在《步步驚心》中,四爺與若曦也是如此。有趣的愛情往往起源於有趣的誤會,因這誤會便點燃了愛情的火種。
無論是尷尬的、幽默的、驚訝的、溫馨的還是冤枉的誤會,如果雙方互通了印象,覺得有趣,都可以算為日後的愛情鋪墊~
四爺和若曦這對冤家的初識,準確來說,在於若曦驚馬一事。
慌慌張張的若曦驚了四阿哥的座駕,險些出事,好在四爺武藝高強,從四爺安撫好馬匹審訊地盯著若曦來看,若曦給他留下的印象不小。
而熟識歷史的若曦,當然是把四爺記了個透。
其實,若曦作為"過來人",一開始並不想和未來的皇帝扯上關係,奈何命運之手已至,若曦接下來的生活,終究與他千絲萬縷地聯繫上了。
但,值得敲重點的是,雖然我站這對CP,我也明白,他們之間註定是虐戀。
愛情觀的分異,身份的懸殊,性格的差別……都是他們愛情路上必吃的苦。
02相知:你來我往,恰到好處
四爺與若曦的相知, 雙方你來我往,又恰到好處,可謂"大女主的戀愛範本"。
自若曦進宮當了奉茶宮女,與四爺等人的接觸更為頻繁了起來。
深諳歷史的若曦面對著未來的皇上,總免不了更加小心,飲食茶水尤其待他不同。
所謂言者無意,聞者有心,四爺見若曦如此殷勤,也免不了放在心上,更比尋常人多了一分紫禁城內特有的複雜心思,若曦當然並不知情。
這時的愛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最為純粹,也很動人,滿滿都是戀愛時的糖分——也許是牛軋糖。
後來在機緣巧合下,雖然誤會解了大半,但四爺與若曦的羈絆就此結下了。
更為出彩的你來我往,在於太子求娶若曦的時間段,這件事,也為真正的心動情深猛添一把力。面對太子求娶,八爺斷絕,若曦最終選擇的人是,既有能力解決而又相對值得信任的四爺。
四爺答應了。雖然後來的求娶不了了之,但若曦和四爺卻也因此契機,有了一個約定:在合適的時機,四爺會求娶若曦。
若曦主動,四爺坦然。
03傾心:棋逢對手,一波三折
最好的感情狀態,一般是棋逢對手。
這麼比喻可能不太恰當,其實意思就是能夠接得住對方傳遞來的信息,並給出默契的反饋。
比如在太子求娶事件後,若曦真正走進了四爺的心,她自己也逐漸了解到四爺這個身份後的男人是什麼樣的。
這是前提。
他們的"對弈",是什麼樣的?
若曦問四爺,想不想名正言順地坐上龍椅,四爺坦率回答,想。
這其中體現的正是他們之間獨特的感情交流,一個敢問,一個敢接,可不正是棋逢對手。然而這對佳人的經歷也是一波三折。
不論是四爺被參,十三頂罪,還是四爺為若曦擋箭,若曦被皇帝賜婚給十四,但她抗旨不遵,被罰至浣衣局,都是大事將成前的考驗,對愛情的考驗,對朝野的考驗。
最終,四爺登基為帝,二人重逢。
04縛繭:控制欲增強,過猶不及
本以為苦盡甘來,他們的故事應當美滿得水到渠成。然而,卻是虐戀的開始。矛盾被一件件掀出,問題被一個個揭露,痛苦、糾結與矛盾常常淹沒了欣喜的甜。
若曦一直擔心成為帝王以後的四爺,再不是她所認識的四爺,這一點成為了現實;她只能眼睜睜看著曾經摯愛的親人們,在皇權之下俯首貼耳乃至被賜死;若曦渴望並篤定愛情應當是一生一世一雙人,最後一點,四爺也無法做到。
四爺不愛若曦嗎?他只是把她當作一個有趣的工具人嗎?
才不是。
四爺真是深愛若曦。哪怕若曦不願意當已是皇帝的他的妃子,哪怕若曦時常觸及他的底線,哪怕若曦輕易能影響他的情緒與判斷,他都捨不得放手,還想著全力去呵護、保護她。
但他也接受不了若曦屢次與他作對,不能聽從他以為理所當然的命令,不能理解若曦為什麼不懂他的保護與寵愛。
最終,他們尚未出生的孩子也沒了,曾經的溫存再難尋回,年少的鮮衣怒馬,斑駁殘破。
四爺用錯了方法,過猶不及。而對若曦而言,使她最終下決心離開的導火線,仍然是四爺讓她喘不過氣的保護欲。
05放手:與其兩傷,不如放手
在若曦生命的最後,四爺忍痛許她離開紫禁城,這是無上的榮寵,也是萬般的無奈。若曦終於又可以成為那個純真的姑娘,愛憎分明,無所顧忌。
在十四爺的陪伴下,若曦留下詩一般的遺言,懷著對四爺五味陳雜終化柔水的感情,離開了這個世界。
四爺得知消息趕去,只剩一抔灰。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四爺從此成了個無情的好皇帝,若曦回到現實世界悵然若失。
若曦在她的世界步步驚心,我們在感情世界也應時時留心。
若曦和四爺本應該學習這個道理,但他們沒有機會,我們卻也需要,且有機會。
每個人都是成熟而獨立的個體,沒有誰能忍受對方一味地強加控制與保護,哪怕打著愛的旗號。
氣球的氣壓太滿,會爆,風箏的線太緊,會斷。
我們在建立與維繫歸屬感與安全感時,當然應當付出豐富的愛意與疼惜,但是也需要給愛人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彼此保持私人的領域,能夠看見自己這個個體。
正如國畫所以耐人尋味,雋永珍貴,不正在於它的留白藝術嗎?
四爺與若曦從剛開始各自有所保留時的坦然溫馨,到後來強加全局的掌控欲,以至於分離,也不過是在說明開篇的道理:愛需要留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