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讓我們一起看看
各具特色的下城綠道吧!
東河綠道(下城段)
綠道級別:市級
綠道類型:城鎮濱水型
遊徑類型:步行道
長度(公裡):4
綠道簡介
東河綠道有著寬敞的遊步道和人性化的地下棧道,遊客沿河往北遊步,可從菜市橋一直走到環城北路的京杭運河邊。
綠道沿線的寶善橋壩子橋附近設有免費公共自行車租賃點。水上航線下城段有 3 個碼頭,分別設在壩子橋、新橋和太平橋。夜晚頗具特色的閃爍燈光、便利的遊行條件和設施,共同為東河綠道插上了旅遊的翅膀。
如今的東河不僅僅是杭州市民的清水河,更是國內外遊客的觀光河。
南應加河綠道
綠道級別:社區級
綠道類型:城鎮濱水型
遊徑類型:步行道
長度(公裡):2.4
綠道簡介
南應加河是上塘河的支流之一,橫貫下城區朝暉街道中部,因地處北應加河(現已填沒)之南,故名南應加河。河流東接上塘河,向西經玉公橋,積公橋、南應加河橋、南應加河西橋後,經壩閘注入京杭運河。
南應加河有著「濱河長廊,銀杏綠道」的特色風情,綿延百米,每到秋季就具有「風輕徐弄影」的獨特景觀。清澈的河水、岸邊的美景、蜿蜒的遊步道、錯落有致的綠植等,讓南應加河綠道成為了廣受攝影愛好者和居民群眾追捧的城市樂園。
上塘河綠道(下城段)
綠道級別:市級
綠道類型:城鎮濱水型
遊徑類型:步行騎行綜合道
長度(公裡):11
綠道簡介
上塘河又名上塘運河,是杭州歷史上第一條人工河,是市級一類河道。上塘河上的跨河古橋——「歡喜永寧橋」為國家級文保。南宋時期,無論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軍事方面,上塘河都是最重要的一條河。上塘河與其縱橫交錯的眾多水系支流編織出杭城東北部的美麗水鄉風景線,千百年來,滋潤著萬頃良田,養育著沿岸數十萬人民。
上塘河綠道設有商業、文化、交通、旅遊、休憩等五大類配置設施,結合綠道驛站、公共實施用地,形成八大配套設施集中區。綠道沿線有浙江工業大學、汽車小鎮、城北體育公園等。
貼沙河綠道(下城段)
綠道級別:市級
綠道類型:城鎮濱水型
遊徑類型:步行道
長度(公裡):2
綠道簡介
貼沙河歷史悠久,開鑿於唐鹹通二年(861),元末張士誠於至正十九年(1359)改築杭城時,將城東向外拓三裡,設侯潮門等十座城門,故至今不少老杭州人仍稱貼沙河為城河。自 1931 年興建杭州自來水廠,貼沙河被劃為水源保護區,數十年來一直是杭城自來水的水源之一。
近年來,貼沙河全面整治,截汙分流,駁坎河岸,疏浚淤泥,引水蕩腐,美化兩岸綠道。現今貼沙河河水清澈,樹影婆娑。入夜「燈火沙河」,逞其詩韻畫意,妝抹「天堂」東門風姿。風和日麗的午後,與家人一同漫步於貼沙河綠道之上,迎著陣陣微風,與都市生活中的「小確幸」來一場不期而遇吧。
中河綠道(下城段)
綠道級別:市級
綠道類型:城鎮濱水型
遊徑類型:步行道
長度(公裡):2.2
綠道簡介
中河(下城段)是市中心的一類河道,南起鹽橋(慶春路),北至新橫河橋,全長 2120 米。中河擁有千年歷史,古今往來,孕育了繁榮的經濟和豐富的文化。歷史上也稱之為城中運河、大河、鹽橋河。
在改革開放後實施的中河治理工程中,中河成為了市區的一處美麗窗口。清澈的河水從南而北流淌,千年的古橋風韻猶存,秀美的河道恢復了青春活力。
近年來,中河(下城段)陸續打造了休閒健身路徑,貫通濱水綠道,在中河田家橋長運路段鋪設彩色透水瀝青綠道,構建起城市休閒健身的活動空間。
目前,下城區範圍內已建成上塘河綠道、中河綠道、東河綠道、貼沙河綠道、南應加河綠道、回龍港等綠道,長度累計約63km。以斑斕多彩的外貌,隨時隨地迎接著廣大市民用腳步丈量美麗下城,領略自然風光。
猜你想看:
來源:區融媒體中心、區住建局
原標題:《下城的綠道都在哪?漫步其間,感受愜意慢生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