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徐冬冬
2017年的國慶檔涵蓋了中秋佳節,長達8天的假日收穫26.5億元票房,同比漲幅達51%。這也創造了內地國慶檔票房首次突破20億大關的新紀錄。中國影市似乎早習慣了「逢節必漲」。
影城經理
《湄公河行動》逆襲質量決定票房
2016年國慶檔,我在青島一家影城做經理,當時我最看好的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因為愛情喜劇片比較符合假期的氣氛。但在10月2日的時候,《湄公河行動》口碑發酵特別厲害,我們影城根據情況迅速調整了後期排片,把更多場次都給到了《湄公河行動》。
其實,一開始大家都不太看好《湄公河行動》,因為根據往年國慶檔情況來看,2014年的《心花路放》和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都拿下了票房冠軍,觀眾在這種重要檔期還是比較喜歡看一些喜劇,不太喜歡看比較硬朗或主題嚴肅的片子。
從演員陣容的流量來看,《湄公河行動》相比其他三部片子優勢也並不明顯,甚至還存在一定劣勢。郭敬明導演的《爵跡》裡面全是流量明星,並且有很強的IP支撐,又恰逢假期學生放假,有很強的觀眾基礎;《王牌逗王牌》雖然口碑不好,但好歹有劉德華和黃曉明在裡面支撐;《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當時演員陣容算是很強的,有鄧超、白百何、楊洋、張天愛、嶽雲鵬等。但通過2016年國慶檔期,我們也能夠看出來,隨著咱國內市場和觀眾越來越成熟,大家還是比較認可質量過硬的一些片子,就是影片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影片的票房。
專家
國慶檔首次下跌票房降溫敲響警鐘
2016年的國慶檔共有15部影片扎堆上映,在已習慣「影片扎堆上」的各大檔期來說,影片數目屬正常,類型分布上有動作警匪、特效奇幻、文藝愛情、動畫及喜劇類電影。「總體看來,今年4部『參戰』強片優勢平均,各有賣點,但很難看到有『爆款』的趨勢,出現單片破十億的情況根可能性不大。」 正如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宋維才所言,2016年國慶檔並未出現「一片獨大」的局面,四部強片沒有一部實現突破10億的「救市」夢想,其餘11部「小片」基本上全淪為炮灰。中國電影家協會原秘書長饒曙光表示,票補、保底發行等市場行為步入冷靜期,經歷過非理性消費以後,在上升的票價面前,觀眾變得越來越挑剔,票房自然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宋維才說:「《湄公河行動》的逆襲就是觀眾成熟的一個體現,他們已經總結出了什麼影片值得看的經驗,再也不盲目相信鋪天蓋地的宣傳,更多注重後期口碑發酵。一直以來市場都在追求短期的高速增長,國內影市基本用電影之外因素來獲得票房,例如票補、粉絲電影、保底發行,而這些用了一兩次就不能循環再用。製作商一定要回到電影本身,去掉浮躁的額外因素,沉下心來做作品,用好影片來提高並培養觀眾的觀影頻次。」
李晨
主旋律影片選國慶檔比較合適
2017年1月,我執導的電影《空天獵》開機,當時就是衝著國慶檔(9月29日上映)這個檔期去的。主旋律電影在國慶檔上映還是比較合適的,因為在一個舉國上下,大家都在歡度國慶的時刻,看到一些主旋律片,我相信觀眾朋友們還是能夠在情緒上搭建起一座橋梁。
2017年6月中下旬《空天獵》殺青,在9月份開始路演,路演的時候每一次在影廳裡我都能夠看到很多戰士軍官、退伍老兵來看電影,他們都很激動,看完片子以後,他們會跟我提問溝通,我都會跟他們說感謝,其實就像最後電影的一句話:「歲月靜好,是有人為我們誓死捍衛」。
10月4日,跑完路演的最後一站銀川,10月5日我就正式進組《八佰》了。9月28日還去拍了一天,為什麼我印象這麼深刻?因為《空天獵》第二天就上映了,我第一天還在《八佰》劇組拍戲。當時時間錯不開,有一場戲必須要帶到我。有一點讓我特別感謝的是,《空天獵》上映的時候,《八佰》劇組還包場支持了影片,感謝大家。
徐冬冬
兩次參與國慶檔都與劉德華合作
小時候,國慶節都是在老家哈爾濱和家人團聚,節日的氣氛還是挺濃的。後來的記憶就是看電影。做演員之後,有生之年能夠參與過一次國慶檔,出演其中一部熱門片,不管它票房是不是理想的,我覺得就已經很知足感恩了。
2017年國慶檔上映的《追龍》中,與劉德華算是兩次合作了,我們跑路演的時候,他在臺上說話,特別幽默,每次都能烘託現場氣氛,把整個場合弄得比較熱鬧。我真的在這兩段的跑路演過程中,學習到了人生中很寶貴的一些經驗。
《追龍》的口碑很好,它的好是整個影片各個方面共同凝聚的結果,我在中間只是一個小小的受益者,並不代表我有多麼優秀,我能夠參與其中,可能也是網劇《餘罪》中的大嫂形象,給導演一種直觀的感覺,覺得我的形象與角色比較像。
市場分析專家
「票補大戰」成就票房再創新高
2016年出現了國慶檔的第一次遇冷,但在2017年國慶檔重回升溫,6部主力影片對決,情況主要還是「一家獨大」,《羞羞的鐵拳》領先第二名《英倫對決》整整約10億票房,完全碾壓同檔期競爭的影片。同時,不少觀眾反映,這屆國慶檔算是「影片品質最佳」的一次,影片的口碑完成度也比較高。6部電影有3部的豆瓣評分都超過7分。
這個國慶檔口碑與票房基本形成了正比,票房表現體現了觀眾越來越高的審美眼光,好片子可以逆襲,低劣的粗製濫造會在更短的時間內被淘汰。市場分析專家蔣勇表示,「電影倚重於口碑競爭似乎已經成為了各個熱門檔期的制勝關鍵,而那些依靠明星噱頭、IP製作、營銷炒作的電影越來越經不起推敲,口碑越來越成為電影競爭的核心因素。」另外,這次國慶檔票補在吸引觀眾購票加入觀影熱潮上有很大助推力,「2017年國慶檔取得輝煌戰績與重出江湖的票補大戰也有關係,六部主力影片均推出低價搶票的活動,如果口碑夠好,觀看一部電影就成為潮流,票房自然逐步看漲。」
李鴻其
演完《縫紉機樂隊》打鼓成了生活習慣
我每次回想起來拍《縫紉機樂隊》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抿嘴一笑,那是很歡樂的創作感。因為是拍一個開心的戲,同時又有對音樂的追求和熱愛。記得我第一次看劇本的時候,就覺得「炸藥」是個很帥的角色,因為他是個鼓手嘛,但在真正拍這部戲的時候,發現這個角色還挺傻的,因為他只會想著麗麗。能參與這樣一部關於音樂和夢想的電影,而且是在國慶檔期間,我非常榮幸,也因為整部電影拍了三四個月,所以打鼓已經在這個過程中成了一種習慣。這個習慣不僅在拍攝的那些日子,包括現在一旦放假、沒事兒的時候我就會打鼓,也會把自己作為「炸藥的帥氣」分享在微博上。國慶檔在我印象裡一直很好,影片要不就很開心,要不就可以讓大家看到一些之前新鮮的、能讓更多人理解中國文化的內容,我覺得這樣很好,這樣一段長時間的假期成為每個人去分享電影夢想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