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董露茜
小眾嘻哈音樂人的春天來了嗎?
今年,華語嘻哈音樂人Lu1備受矚目,多位業內人士都對音樂財經聊起過他。這位出生於上海14歲隨父母定居美國洛杉磯的華語爵士嘻哈新人,不過在2015年才發行其首張專輯《男孩》,隨後的全國七城巡演就已場場爆滿。今年,他聯合上海地下說唱音樂人Cee推出了新專輯《午夜列車上的告別》,隨後在7月啟動了Lu1xCee的全國巡演。
「Lu1平時在美國,也就是網上發發自己的EP而已,就這麼火了,後來做巡演,竟然每一場都賣爆了,讓我對這個市場很好奇。」上海獨立廠牌竹露荷風主理人了子古古馬上就會做一個嘻哈廠牌,這源於去年7月Lu1在Onstage 的一場現場演出,現場來了近200人,還有人擠不進去,了子古古當時就被現場的火爆和熱情的樂迷驚到了。「上海本身嘻哈的受眾群體就蠻大的,我趕緊籤了三組組合,分別是杭州的U180,上海的GALI 和KOZAY。」
9月4日,出道已經十年的老炮兒、新街口組合在北京樂視體育生態中心(原五棵松體育館)舉辦了專場演唱會。過去這些年,新街口組合幾乎每年都要發行一次新專輯,最近兩年舉辦了17個城市的巡演,還做了近50場的校園巡演。
2016年初,嘻哈中堅力量小老虎宣布加入樂視音樂負責嘻哈頻道。在剛剛結束的八月,小老虎就身穿品牌美特斯邦威的服裝來了一次「音樂+品牌」的商業合作。
今年6月,嘻哈廠牌精氣神十周年北京專場在751東區故事.DLive生活館舉行,現場火爆,搖滾教父崔健也來捧場。今年4月,樂視音樂把美國號稱最潮的嘻哈廠牌Stones Throw請來北京辦了專場,這場演出還吸引了竇靖童,這位當下炙手可熱、冉冉升起的新星當晚去了後臺。此外,樂視準備了Stone Throw的一箱黑膠唱片,現場五分鐘就被搶光了,這大大出乎樂視工作人員的預料,「我自己也很吃驚,原來嘻哈已經形成了一條很成熟的產業鏈,只是之前沒被主流關注到而已。」樂視音樂CEO 尹亮對我們感嘆。
一手推動優土嘻哈活動的優酷土豆音樂中心總經理李宇看到,90後00後已經進入潮範兒,下一波音樂潮流就是EDM和嘻哈音樂了。2013年,土豆音樂開始打造國內第一個專注嘻哈音樂的平臺,2014年由土豆音樂主辦的「臥虎藏龍嘻哈之夜」,也進一步嘗試推動嘻哈音樂的影響範圍。2015年優土合併舉辦了嘻哈巡演的「原創橙live夏日演出季」,今年除了播出節目,優土還聯合主辦並直播了「中國嘻哈頒獎禮」。
張震嶽和頑童MJ116的大淵
「Hip-Hop早前雖然是窮人玩的音樂,但是現在不一樣,歐美排行榜上大部分都是Hip-Hop,反觀我們華語音樂大部分還是主流的情歌,要死不死的,很無聊。」張震嶽在啟動華語樂壇少見的Hip-Hop演唱會上曾如此對媒體表示。「兄弟本色」是由張震嶽與嘻哈歌手熱狗MC HotDog、頑童MJ116所組成的嘻哈團體,由熱狗擔任團長,於2015年正式「出道」。
頑童對音樂財經說:「華語嘻哈音樂正在準備爆炸的階段,我們也看到內地很多年輕人玩饒舌,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網絡上,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時代,任何人都有機會成名。」在頑童看來,饒舌歌手最大的價值就在於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每個人把自己的觀點講出來,有的人認同,有的人不認同,這也是嘻哈好玩的地方。
文化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可以無聲地發育。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嘻哈音樂在中國現在已經有了數量不小的受眾。網易雲音樂上的「中國嘻哈榜」,在6月10日更新之後3天已經達到272萬次的播放量,美劇《嘻哈帝國》第一季在搜狐上的總播放量達到2925萬。現在你在百度搜索「嘻哈」二字,會出來「嘻哈中國」、「中國嘻哈榜」、「嘻哈後院」、「中國嘻哈陣地」等等和嘻哈相關的網站、榜單,它們每日及時更新、從未間斷,已形成自己的小生態。
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嘻哈文化進入中國,但發展一直非常緩慢。直到十年前,嘻哈音樂才算在中國掀起了第一個小高潮。
「我十年前開始做龍門陣唱片,小老虎那會還在傳媒大學上學,我籤他來和Wootacc做了一個爵士說唱組合C.O.U.,我當時確實是非常想做中國版的Def Jam。」野馬現場創始人、資深樂評人李宏傑一直很喜歡嘻哈音樂,Def Jam是美國一個非常傳奇的嘻哈廠牌。當時李宏傑在朋友、「麒麟童唱片」廠牌程進(曾是唐朝樂隊經紀人兼紅星唱片創始人)支持下,做了中國第一家嘻哈廠牌「龍門陣唱片」。
「那時候我們做的幾張唱片在中國嘻哈音樂歷史上還是能被記住的,我們做系列演出,每個月都在星光現場演,當時地下Hip-Hop圈的音樂家基本上都在我那演過。」李宏傑回憶,當時他主理的龍門陣籤了劉佳、MC肆[MC4]、張楠、李俊駒等當時一批非常優秀的嘻哈音樂人,那幾年,龍門陣陸續出了《龍門陣合輯》、《Crazy for Hip-Hop》、C.O.U.的《有機》、李俊駒的專輯《牛A的弟弟》、隱藏的《花天酒地》、李小龍的《我不是Hip-Hop MC DJ》等。
「還算是比較成功的嘻哈廠牌,Nike那時常年贊助我們穿的衣服和鞋子,我帶龍門陣團體也去了英國的皇家大劇院演出,這可能是嘻哈音樂人登上的最高級別的舞臺。」我們問起當年那些事時,李宏傑哈哈笑,還挺懷舊。「那個時候出了挺多人才,雖然最終沒有變成一個大生意,但做了一些事情,奠定了中國嘻哈音樂的基礎。」
實際上,2005年-2008年期間是嘻哈音樂在中國內地的一次小高潮,現在比較火的小老虎、南徵北戰那時候就已嶄露頭角,陰三兒、隱藏、爽子等就已經非常活躍。
2006年,大二學生蘇子涵做了一個論壇OURDEN,專門討論Hip-Hop音樂。蘇子涵回憶,「開始我們就自己瞎搞,今天你發點東西,明天他搬張專輯,都是一些很'土'的事情,但沒幾個月忽然就發現有很多人來註冊了。」這個社區堅持到2009年,儘管積累了幾十萬註冊用戶,但是隨著微博微信崛起論壇時代的一落千丈,OURDEN也不得不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選擇轉型成為專注嘻哈音樂視頻的字幕組,品牌得以延續發展。
2007年,小老虎出了自己第一張爵士嘻哈專輯《有機》,獲得廣泛好評。之後從2012年開始,小老虎保持每年一張專輯的速度,探索嘻哈音樂,交出自己的實驗作品。小老虎也是那時候兩屆龍虎鬥的冠軍,現在Battle的視頻網上依然可以搜到,「非常好看」,李宏傑說。
推動嘻哈文化發展的力量,除了像小老虎這樣的音樂人,也有像孔令奇和陳爾寧這樣的忠實樂迷。2006年,孔令奇和陳爾寧,出於對Hip-Hop文化的喜愛,在北京做起了中國第一個關於Hip-Hop的廣播電臺節目——嘻哈公園電臺節目。
為了做一部嘻哈紀錄片,2006年,「嘻哈融合體」創始人ComeLee(本名:李海欽)毅然放棄了全職工作,拎上背包開始了自己的「徒步嘻哈之旅」。從北京完成紀錄片的拍攝後,為了繼續推廣嘻哈文化,ComeLee在2007年找到了騰訊,和騰訊合作開設了一個嘻哈的網絡電視頻道《Hip Hop Fusion》,除了每天24小時播放嘻哈的視頻之外,還實現了很多大型街舞比賽的線上直播。
自此,ComeLee和他的團隊一路堅持了下來,在這10年裡,「中國國際嘻哈文化節」、「中國嘻哈頒獎典禮」、「中國南北街舞對抗賽」、「嘻哈全明星歌會」、「Listen Up說唱歌曲創作大賽」、「SMC DJ大賽……等全部9個品牌相繼問世。街舞劇《當街舞愛上芭蕾》、歌舞電影《青春方程式》、音樂合輯《龍咆》、電臺節目《中國嘻哈榜》也陸續上線。
小老虎
2013年,小老虎在《逍遙客》專輯的發行的同時開啟了全國大規模巡演,在那一次巡演中,他見到了全國各地的說唱組織,而在此之前小老虎也未曾想到說唱文化早已在中國生根發芽。
小老虎說:「十年前大概只有北上廣有一些自發組織(成立)的Hip-Hop組織,都是半地下的狀態。但是現在每一個地區由方言作為基礎、由本地城市的樂迷作為根基,形成了很多自主創造力、組織能力特別強的組織。」
關於中國是否有嘻哈音樂這個話題,一直存在爭議。在百度上,關於「數來寶」與說唱,到底差在哪裡?如何改掉說唱數來寶?這樣的問題比比皆是。過去,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周杰倫相當於現在韓國BIGBANG,真正用嘻哈音樂元素做到了本土化,把自己做成了一個IP。
到底什麼是Hip-Hop?張震嶽對音樂財經定義道,「Hip-Hop本身就是早期的黑人音樂,就是用藍調、早期的R&B、爵士搭配出來的一種音樂,所以Hip-Hop是個很黑的東西。」
知名樂評人、DJ張有待看到嘻哈在中國發展有許多局限,第一、因為嘻哈的文化屬性太強,現在這一批人聽的只是R&B和現在美國流行的那些Hip-Hop音樂,然後去模仿,不關心Hip-Hop音樂的根源在哪裡,沒有再創造力;第二、Hip-Hop音樂對人的要求會非常高,無論是Flow的掌握,還是詞的內容,都不容易掌握。張有待說:「現在的問題是口水太多,沒有什麼有深度的東西,這也是對Hip-Hop在中國發展最大的局限性。」
「如果單看嘻哈音樂的話,只要這個音樂、歌詞表達的是真實的自己,這就是嘻哈。國內有一些藝人,明明沒有經歷過槍枝、毒品、黑社會,卻偏偏把自己寫成一個匪幫的形象。」 ComeLee在談到他對嘻哈文化的理解時表示,沒有必要去硬搬黑人的東西,那都是虛的,沒有靈魂。
Lu1
對於Lu1和小老虎這一類比較受市場歡迎的嘻哈音樂人,一位90後樂迷對音樂財經說,「Lu1的爵士說唱風格比較城市,還是在小圈子裡火。國內很多年輕人很喜歡這種平和的Hip-Hop,因為節奏感好,不罵人。」不過,這位樂迷個人還是比較偏愛那種街頭範兒的說唱,覺得平和的說唱很做作,「因為我本身是重慶人,不爽就罵的方言說唱聽起來就會很接地氣。」
南徵北戰組合龍(趙辰龍)強烈反對「中國沒有嘻哈音樂」的觀點,他說:「電燈也是國外發明的,那誰都別用了,這種觀點太狹隘。我們原來從嘻哈這邊沿襲過,想替嘻哈發聲,可是我們還不夠格,夠資格發聲的人也許根本就不屑,然後就會說我們中國沒有,這是黑人音樂,那Eminem也不是黑人。嘻哈樂的始祖級人物也會去其他國家宣傳嘻哈文化和音樂,使其傳播。所以這早已成為了一種年輕人的文化,包括舞蹈、打扮穿著和生活態度,而不只是簡單的音樂形式。」
樂視音樂高級副總裁姚謙對於「數來寶」持有不同見解,他認為「自己的再定義很重要」,Hip-Hop需要找到本地化的解決方法!姚謙正在試著說服一些恨不得認為自己就是黑人的說唱歌手,「說唱最大的意義是通俗化,臺灣Hip-hop這些年已經開始接『地氣』了,更多的閩南語、更多的當下事件(時事)。韓國的Hip-Hop更本土化,大陸還沒有。」
「北京普通話有相聲的傳統,一不小心就掉到數來寶那裡去了,所以為什麼大家一直願意學黑人就是覺得更洋氣一點,實際上我覺得那也是一種Hip-Hop本地化的解決方法。」 姚謙說,在周杰倫還不Rap之前,你要Rap稍不留神就會很土,會說你很「臺客」,周杰倫實際上把臺客高雅化了,他就是典型的臺灣國語。
姚謙還聊起了最近臺灣的人氣饒舌樂團玖壹壹。突然有一天,姚謙發現計程車司機上都放他們的音樂,「他們最早在臺中表演,音樂是從臺中的計程車司機中間紅起來的。因為他們的歌詞有點搞笑,跳舞跳得不地道,MV 特別簡陋,但就會很有趣,唱的是二十幾歲錢不夠又娶不上媳婦的狀態,這群年輕人就會很喜歡,突然有一天YouTube上他們MV的點擊量就破紀錄了,大家才知道,哦,原來司機們放的音樂是這個叫玖壹壹樂團的。」
南徵北戰
在中國,很多業外人士對嘻哈音樂的未來並不樂觀,最主要的原因是「罵人」很難得到主流的認可,比如去年文化部下架的眾多低俗歌曲中,就有不少是說唱歌手的作品。「我覺得是外界對嘻哈的誤解比較深,去年下架的很多歌曲都是偏早期的作品。」黃木佳解釋道,其實現在嘻哈音樂人做的歌蠻主流的,是非常悅耳,也比較流行的音樂。「比如廣州的講者,他就是一個玩十年以上的嘻哈人,詞也很有意思。」
南徵北戰認為嘻哈音樂走上主流有兩大挑戰,一方面,一些做得有點意思的嘻哈音樂人沒有話語權,會被上層建築的人一票否認,而那些真正有能力做資本運作的人,又根本不懂嘻哈;另一方面,很多人哈黑人那一套不好的東西,流於表面形式,覺得那才屌,玩是純正黑人的Rap,實際上是在傷害嘻哈文化在中國的發展。
「為什麼黑人的歌詞不錯?因為說的都是他們的生活,他們要用音樂發聲,他們有諸多的生存問題和時代背景,有情有理不是在無病呻吟。但是現在一些人說的東西沒有任何讓你深思的內容,裡面沒有故事。」龍認為宋嶽庭的歌詞就很好,雖然他坐過牢,別人沒坐過牢,但他在詞裡說下班後打開冰箱吃冰冷的食物就會很有共鳴,而現在很多人的詞是這樣的:「我最牛X,我有車,我有錢,吹牛、炫耀,通過貶低他人提升自己,說一堆亂七八糟沒有共鳴和想法的東西。也許你翻半天字典堆砌出來的雙押韻讓人覺得天花亂墜,但在這背後,你的歌詞有任何意義嗎?」
汀洋和尼成兩個人都不喜歡網上那些「對罵」的視頻,汀洋說:「我們不應該有那麼大的憤怒,喝著酒,抽菸,什么正事都不幹,在音樂裡說點髒話,回家了還有奶奶疼,爸媽可能罵幾句,這個時候就覺得家庭不如意怎樣的……這不可能出好音樂。你不能讓消費者花150元進場,聽你這種東西。可能我花了一次錢,就不會有第二次,那市場就別更聊了。」
南徵北戰的音樂裡帶著很多「正能量」,特別是在他們漸漸脫離單純的嘻哈元素,從嘻哈升級到多元流行後,他們在主流市場和電影音樂市場闖出了一片自己的天空。在電影《唐人街探案》片尾曲之後,今年南徵北戰為好萊塢大片《忍者神龜2》量身定製主題曲並上陣演唱拍攝MV,把說唱元素融入到電影主題曲中。
熱狗發展出來一套他自己的特色,所以熱狗的歌裡面更多是喜怒哀樂,這種情感其實更豐富。他的音樂裡會有Party的舞曲元素,也會有比較憤怒的歌詞,會有比較溫馨的故事,他的音樂帶有中國人內斂式的反省和批判。熱狗對音樂財經說:「美國的Hip-Hop會更直接,歌詞中有很多有爭議的問題,比如毒品、性、槍枝等,他們可以明目張胆地去宣揚,但這些東西在我們華人世界裡肯定是不允許的,我會覺得寫這些進去不適合,所以要有一個篩選,這就是文化的不同。」
在Lu1眼中,爵士饒舌在內地市場很有希望,原因在於美國的嘻哈節奏感很強,律動感很強,美國人喜歡旋律感沒有那麼強的嘻哈。但是東方音樂注重旋律,所以爵士饒舌是一個很好的向大家介紹嘻哈的一個突破口。
南徵北戰對於嘻哈的心情特別矛盾,在南徵北戰三個小夥伴看來,嘻哈音樂還沒到主流市場裡,他們希望嘻哈音樂圈能夠出來一個代表嘻哈的音樂人,目前看到很多好苗子,但不知道是否能堅持下去,畢竟市場真正起來需要的是大樹,不是幾朵蘑菇。
MC HotDog熱狗
2016年,一些業內人士們開始希望為嘻哈文化製造一個爆點,把這個早該進入主流的小眾文化推出去。小老虎說:「主流音樂不該只是港臺口水流行歌,很多大牌歌手的音樂早就融入了Hip-Hop或者爵士風格,現在的小眾類型才是未來的主流音樂。無論是群眾基礎還是行業力量,中國已經具備了發展的實力,現在就缺少一個大事件把各地串聯起來了。」
確實如此,今年樂視和優土等網際網路視頻平臺都在做Hip-Hop,Livehouse裡的巡演增加了很多Hip-Hop演出,票房都不錯,不少音樂節也在增加Hip-Hop舞臺以及Hip-Hop藝人的演出。
我們還看到,在香港和臺灣,說唱已經漸漸成為了主流音樂的一種。廣東周邊就有很多嘻哈藝人唱方言,表達自己的日常生活,已經形成了有商業收入來源的圈子。至於川渝地區,更擁有著數量龐大的說唱歌手。一些獨立廠牌和綜合性的音樂公司也在著手布局嘻哈音樂。四川的明堂唱片、廣州的易聽唱片和香港的 LYFE MUSIC 旗下都有各自的嘻哈音樂人,摩登天空也正在布局嘻哈音樂領域,去年 5 月,摩登就與「爽子與瓷」樂隊籤約。
熱狗認為,(華語嘻哈音樂)正發芽,現在很多流行歌手、偶像歌手也在做Hip-Hop音樂,他們會借用Hip-Hop元素或這種音樂形式做他們的歌。熱狗說:「這是大家看到的檯面上的現象,其實臺面下面是風起雲湧,非常多的年輕人在做Hip-Hop音樂,他們通過網絡、社群、媒體來經營自己的音樂。
樂視音樂今年拿下了《Show Me The Money》第五季的轉播權,中國版也即將與巨匠文化合作投資,集合全國各地的Rapper製作。《SMTM》是在韓國成功播出了4季的綜藝節目,這檔於2012年開播的節目,在開播之初並沒有形成大範圍的影響力,但隨著節目製作的成熟,到了第四季,其話題熱度甚至超過韓國國民綜藝《無限挑戰》。
不過,一名嘻哈音樂人對音樂財經透露,這檔節目的中國版由於條件不夠成熟,今年可能做不成。「從我們的數據看,韓文版的《SMTM5》比一些中檔的電視臺綜藝節目收視率還要高。」尹亮解釋道,中國版的《SMTM》還一直在籌備當中。
時間往回推到2015年4月底,一支名叫「說唱家」的APP創始團隊參加了在北京Modernsky Lab舉行的「影響城市之聲」論壇。在側廳舞臺上,我們第一次見到帶著鴨舌帽、酷酷地「說唱做路演」的創業者。這款APP可以讓用戶上傳原創伴奏、錄製原創的說唱作品並分享,是一個聚集了全國說唱歌手和說唱音樂粉絲的垂直社區。不過,令我們遺憾的是,目前「說唱家」的 iOS 的應用在 App Store 裡已經消失。安卓商店中應用還在,不過已經不能使用。
曾經的說唱家APP截圖
為什麼接連投資籤約三組嘻哈藝人?了子古古說:「U180在杭州本土有些知名度,自己自主製作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感覺他們挺穩定挺認真的。KOZAY他是之前Busy Gang(上海挺有名的嘻哈組合)的主創,挺有才華的。GALI算事嘻哈圈90後中比較出挑的,各方麵條件都不錯。」
了子古古希望通過公司的運作能讓這三組嘻哈音樂人有所提高,比如會投資他們的音樂,邀請優秀的嘻哈音樂製作人給他們做歌,企劃MV,拍宣傳照等。不過,了子古古也很清楚投資音樂根本收不回成本,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要靠現場演出。
自從2007年、2008年迷笛音樂節和草莓音樂節開始增設「Hip-Hop舞臺」,嘻哈音樂在音樂節市場就逐漸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5年,華語樂壇極為少見的嘻哈專場演唱會(「兄弟本色」演唱會)順利舉辦,票房火爆。2016年4月中,「兄弟本色」演唱會又開到了北京的首都體育館,當時據主辦方非凡京奇透露,由於這次是熱狗第一次在北京正式舉行演唱會,票房也很火。
「我們的演唱會氣氛特別熱烈,大家都會站起來跳舞,不是只坐著跟著唱或者揮舞銀光棒,說誇張一點,大家都想帶酒進去喝,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做演唱會的原因。」 熱狗說,「現在不管是內行人,還是外行人,喜歡Hip-Hop的,還是不喜歡的人,後來會被朋友拉進來,他們看過之後也會漸漸愛上這種音樂形式和表演。有人說Hip-Hop是全世界最屌的一個外交政策,因為世界各地每個地方都會有一群年輕人,擁護和喜歡這種音樂和文化,在中國也一樣。」
不過熱狗一路走來十分辛苦,他堅持做Hip-Hop演唱會,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一開始就喜歡他們,之前幾場演唱會的票房也並不理想。但熱狗覺得一定要持續不斷的做下去,不停地去中國各個城市做巡演,只要有華人的地方他就會去。
總的來說,中國內地一年超百場的音樂節仍以搖滾樂和民謠陣容為主,今年電子音樂節也非常火熱,但沒有專門的說唱音樂節。演唱會以流行為主,說唱演唱會也很少見。
龍對嘻哈音樂節抱悲觀看法,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認為圈裡人的素質還沒有提升:「其實之前有嘻哈音樂節,我們也看過一些嘻哈組合很沒有素質,一個人在那霸佔舞臺N久然後被演出方趕下臺,主辦強行把電拉了。其實我會覺得,哇,很丟人!外人看到會覺得這個圈子的人都這個樣子,這怎麼會有市場?」
尼成說:「投資方或者想要做嘻哈音樂節的人,可能以為中國的嘻哈就是這樣,所以做這個事情就是想嘗試一下,我覺得應該會失敗。」
汀洋是組合裡最先覺得嘻哈沒用的音樂人,2009年,他厭倦了只做一種音樂元素,他開始琢磨怎麼在嘻哈的基礎上,突圍到主流市場去。「你要做出自己的東西,你就必須先突破到市場上,而不是說點消極的東西就覺得能引起共鳴,其實你可以寫很多可以引起大家共鳴的歌。」
龍認為,所有國家的嘻哈市場能發展起來,都是因為做出了符合自己國情的音樂,韓國日本法國德國的嘻哈都不一樣,本土化做得非常好,中國也應該是這樣,他們希望中國的嘻哈也是正能量的。
什麼是應該往好的方向去發展?南徵北戰的態度是,首先,音樂審美上要有內容,詞要寫好,音樂必須是原創;其次、把音樂的後期做好,質量起碼要達標;第三、有演出一定要把演出內容做好,其實如果一個聲音從頭到尾一直在那裡『說』,會非常容易審美疲勞,舞臺、音響設備做好,要對得起觀眾;第四,把前面三點都做好,再來談怎麼把嘻哈市場做起來。
「我們這代音樂人要帶著點使命感,你先讓大家都喜歡你,接受你。現在平臺上總能拔出幾個不錯的蘑菇,但蘑菇也是軟的,我們要的是大樹。」南徵北戰整體的觀點是,嘻哈和市場還是好好磨合吧,不管做什麼音樂,都要勤奮,先把自己磨好。
一些從業者正在等待合適的時機,希望推出專場音樂節,李宏傑心裡就為嘻哈音樂節籌劃了好幾年,但一直沒出手。後青年旗下的Hip-Hop廠牌希望能在深圳打造一場中小型的Hip-Hop音樂節,小老虎也提到了Hip-Hop音樂節,對於領域內的人來說,他們已經深入參與到推動嘻哈音樂商業化的大潮中。
黃木佳比較樂觀,他說:「中國Hip-Hop受全球影響在這兩開始發展起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接觸到嘻哈這種文化,我們在最近的演出中也發現90後和95後的觀眾最多,也出現過不少00後的中學生來買票看演出。」
一些獨立嘻哈廠牌也正在崛起,譬如精氣神、說唱會館、Sup_Music、Freedom Plant、明堂唱片等,相信未來隨著內容的繁榮,會有更多嘻哈廠牌湧現起勢。同時,我們看到每年出現很多新的Hip-Hop廠牌,前幾年不再活躍/停運的廠牌也很多。
「有才華的小孩都不好管,你得有專業能力,懂他們,和他們打成一片,讓他們服氣……」在李宏傑看來,做嘻哈廠牌對人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一個人單玩還行,真要去幫助別人經營事業就會非常難。
來源:小鹿角
說到嘻哈商業文化,我們不如看看《嘻哈帝國》這個故事的背景地——美國。
在唱片業蕭條、營收下降的時期,說唱歌手Jay-Z和Dr.Dre未受過多影響,反而登上了福布斯富豪音樂人榜單。這與他們專注嘻哈文化、多元化發展的商業路線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在唱片工業時期,好歌手的成名都靠業內人士的發掘與推廣,無論是Dr. Dre還是Jay-Z,都在自己的音樂得到認可後進行了商業化的探索。被MTV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說唱歌手」第一名的Jay-Z,曾經靠毒資出專輯一炮而紅,之後在2009年與Live Nation建立了經紀公司Roc Nation,籤約了眾多說唱歌手和製作人,日婆Rihanna被Jay-Z一手捧起,侃爺Kanye West為Jay-Z製作了《Blueprint》才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度。
Kanye West
之後Jay-Z也拓展了公司發展的方向,建立了體育明星經紀公司Roc Nation Sports,買下了音樂流媒體Aspiro整合成Tidal。儘管後來Jay-Z的大部分投資都與說唱沒有什麼關係,但無論是經營服裝潮牌還是體育公司,都是嘻哈精神的體現。
另外一位捧紅Eminem的說唱界大佬Dr.Dre,也幾乎是同一條商業化線路。早期通過自己的西海岸痞子說唱而成名,之後與朋友共同建立的Death Row Records廠牌,籤下了當時的超級新星2Pac,後來自己單獨新建的公司Aftermath,更是籤下了Eminem、Snoop Dogg,培養了這些現在的天王級說唱歌手。當然,Dr.Dre在2008年與Jimmy lovine共同建立的Beats,成為了其後來大賺一筆的好生意。
2015年8月,阿迪達斯和侃爺Kanye West合作的球鞋Yeezy Boost 350在上線一小時後被搶售一空。根據統計數據,2006年-2014年,阿迪達斯在美國的零售份額已經從18%下降到了7%,而與侃爺的合作正是阿迪達斯高層做出拯救零售額的策略之一。
除此之外,Drake主理的服飾品牌October’s Very Own人氣也一直居高不下。2015年OVO和喬丹合作的球鞋OVO x Air Jordan 10發售後,被歌迷從300美元競拍到了10萬美元,除了對Air Jordan品牌的認可,也是最後這位女歌迷對Drake的支持。
Drake
如果稍加總結就會發現,Jay-Z和Dr.Dre都是先以音樂才華成名,再挖掘藝人把說唱做大,最後跨界商業,多元化合作產生巨大收益。此前國內眾多個人運營的嘻哈平臺,未能成功的原因一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爆點,二是沒有強大的資金支撐。
2015年11月,Vice出品的一條關於陳冠希的紀錄片《觸手可及》火爆全國,鏡頭下,陳冠希展示了他的嘻哈生意如何給自己帶來源源不斷的美元和安慰。陳冠希深諳街頭文化的玩法,他說:「現在我們每年都有1000萬美元的營業額。」
「其實我們養了三年嘻哈音樂市場,但接下來我覺得還需要再有三年。目前嘻哈在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圈子,都玩得挺好但沒有全國性的,所以比較難出來一個偶像式的歌手。」李宇對於嘻哈音樂的態度是樂觀中帶著理想,嘻哈要真正起來還要再養養,差一首好歌曲,差一個爆點,畢竟《董小姐》出來之前,民謠也是一片死寂。
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看到,中國的Hip-Hop音樂人缺一個超級明星,所以現階段也很難做專場音樂節,去發現在說唱上有天賦、有可能走上主流市場的年輕人,商業上取得成功也就順理成章。「嘻哈得有自己的明星,現在這個階段還是循序漸進吧。」
嘻哈是否能走上主流?未來還會有更多觀點及爭論。不過,在主流與分眾之間,我們反而比較清晰的能夠感受到分眾的吸引力,未來「大眾」只會越來越少,嘻哈不一定會成為主流,但它一定是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分眾」之一。
事實上,嘻哈音樂在中國從來都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外來音樂流派落地生根發芽的故事。有時我們知道一些事情正在被一些人的努力所改變,爭論一直在發生,誰在聆聽、誰在演繹、誰在努力、誰在創新?都是鮮活的、真實的、正在發生的和值得尊重的。
主編郵箱:dongluxi811@163.com
音樂人報導:382275269@qq.com
創業公司報導:sodaflower@shihangroup.com
市場合作:437327413@qq.com
還想看點別的?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招聘丨音樂財經第三波招聘,等你一起來戰!
商業丨「嘻哈融合體」創始人李海欽:「嘻哈超越民謠和搖滾,我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