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金像獎作為全球最為著名的也是最有影響力的電影類獎項,一直都是所有電影人最嚮往的榮譽。
別的不說,看看小李子為了這個小金人花了多大努力就可以知道它的分量有多重了。
但這個小金人並不是簡單的說誰電影拍的好,誰演技好,就把獎給誰的。
為什麼?還是那個答案,因為有資本在幕後操縱。
不過一般來說,明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因此資本一般也不會幹的太過火。
但今天要說到的第71屆奧斯卡卻是個例外,不客氣地說,這一屆奧斯卡簡直是個笑話。
原因很簡單,因為資本為了捧「自家人」上位,連基本的功夫都懶得做了,那吃相著實難看。
第7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1999 年 3 月 21 日的洛杉磯舉行,評選的是1998年所上映的電影。
這一年的電影界雖然不如1994年那樣神仙打架,但優秀的片子也都非常多。
《拯救大兵瑞恩》、《楚門的世界》、《美麗人生》(1998年才在美國上映)《她比煙花寂寞》、《細細的紅線》、《中央車站》等等......
其中特別是史匹柏的《拯救大兵瑞恩》,當年的呼聲非常高,基本上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非它莫屬。
然而,最後拿到最佳影片獎的,卻是由「小辣椒」格溫妮絲·帕特洛主演的《莎翁情史》。
嚴格來說,《莎翁情史》也是有它的可取之處的,並不是一部純粹的爛片,而且歷史片、傳記片在當時的奧斯卡評委眼裡還是比較吃香的。
但問題在於,質量不算太爛不等於就具備奪得最佳影片的資格。
或者通俗點說,這部電影跟《拯救大兵瑞恩》、《美麗人生》、《楚門的世界》等可謂一個天一個地,屬於「層次上的差距」,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關於這點其實只要看過這幾部電影都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出來,《莎翁情史》雖然是歷史片,但就如它的名稱一樣,講的其實是愛情故事,而且還屬於那種相當套路,波瀾不驚的老套愛情。
然而,這電影不但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格溫妮絲也憑此拿到了影后的位置。
這又是另一件成為日後大眾笑談的事兒,因為就憑格溫妮絲的演技,這個影后位置她是無論如何都坐不來的。
這點看看當年跟其他提名最佳女主的女演員就知道了。
出演《伊莉莎白》的凱特·布蘭切特,這位女星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其演技基本無懈可擊,即使是不喜歡《伊莉莎白》這電影的人也絕對不會否認凱特在其中近乎完美的表演。
出演《親情無價》的梅麗爾·斯特裡普,獲得奧斯卡提名超過20次以上的常客,這本身就是評委乃至民間對她的實力認可。
出演《她比煙花寂寞》的艾米麗·沃森,這位女演員跟後來的小李子一樣,為了小金人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她在電影裡的角色是一名音樂家,她在出演之前進行了數個月的超高強度訓練,甚至手指裂開都沒有停下來。
出演《中央車站》的巴西女演員費爾南德·蒙特納哥,雖然名聲不高,但在這部電影裡的演技實在非常震撼,在所有提名者裡面,她是呼聲最高的。
事實上,在五個提名者裡面,格溫妮絲可以說是最沒有競爭力的,這四位女演員也基本只把彼此當做競爭對手。
因此,當影后這個獎項頒給格溫妮絲的時候,她們都震驚了,看看表情就知道估計她們真不敢相信這事。
另外,這部《莎翁情史》在當年是奪得了13項奧斯卡提名過並斬獲其中7項(這紀錄都快能跟《鐵達尼號》相比了)
當然,這部影片能取得這個成績,不得不說離不開背後的那個資本,哈維·韋恩斯坦。
這人大家應該不陌生,在好萊塢勢力滔天,韋恩斯坦影業的頭頭。
當年為了捧自家的「小辣椒」上位,還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比如聘請水軍抹黑《拯救大兵瑞恩》,拉著格溫妮絲到處給奧斯卡學院派送禮拉票等等,基本上能用到的公關手段全都給用上了。
也因此,當年格溫妮絲拿到影后後,上臺第一個感謝的人就是韋恩斯坦。
而不少媒體也知道,這背後都是因為那個男人在操縱。
在《莎翁情史》擊敗《拯救大兵瑞恩》後,也引來了無數媒體為後者嘆息,影片質量那麼高,導演是傳奇名導史匹柏,主演還是「雙湯」之一的湯姆·克魯斯
特別是後來韋恩斯坦事件爆發之後,外網不需再顧忌哈維的臉皮,基本都是大肆為當年的《拯救大兵瑞恩》鳴冤。
拿到影后的格溫妮絲也不好過,大多數人都知道她「才不配位」,因此極盡所能地各種諷刺。
比如,在美劇裡能看到她的梗。
甚至還被列為最討厭的明星NO.1。
實際上,你要是說幾部90分的片子,其中一部靠公關手段最後拿到了獎項,那大家也不會說什麼,因為本來這幾部就是一個水平線的作品,誰拿都一樣。
然而,你強行把一部六十分的片子拉到一堆八九十分電影的頭上,還要拉自己家的女演員把影后位置拿了,又怎麼可能不成為笑話呢?
雖然如今韋恩斯坦已經倒臺,但奧斯卡最近新出的那些規定,又進一步限制了好片子的發揮。
且看今後的奧斯卡又會怎麼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