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思輿情監測:學霸君破產傳聞不斷發酵 在線教育如何應對負面?

2021-01-10 騰訊網

近日,樂思輿情監測中心關注到有關在線教育頭部機構「學霸君」倒閉的傳聞甚囂塵上。目前為止,官方未有明確通知發布,給予了負面輿情發酵的機會,導致一傳十十傳百,企業形象已受到巨大損傷。

據報導,一位學霸君教務主管在朋友圈中稱,12月26日下午得到的通知,學霸君部分被收購,相當於倒閉破產,全體老師、班主任、規劃師均被辭退。學霸君要求員工日常使用的工作手機交還給公司,該教育主管稱,公司此舉意在阻止教職員工和家長、學員繼續聯繫。

維權群中,據家長們自發統計的數據顯示,剩餘課時費多在1萬-3萬元之間,最高達到6萬餘元。由於學費金額過高,不乏有家長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選擇了分期付款、背上了培訓貸。

12月28日下午,微博話題#學霸君破產倒閉#下方匯集了教師和學生家長的群體聲討,三個小時內,話題閱讀量從1438.6萬突破2000萬。

就「網傳學霸君經營不善、學員申請退款、教師被辭退」等問題,海清工作室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加以回應,「工作室與學霸君的代言合作已經終止,海清女士與學霸君已不存在代言關係。截止當前,學霸君仍拖欠工作室代言期間的款項。」

當前,一些高質量的課外輔導,以小時計費,個別單價甚至高達千元。急功近利的野蠻生長方式是對教育的傷害。

樂思輿情認為在線教育因為疫情帶來的快速發展勢頭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疫情終將過去,退潮之後誰在裸泳是關鍵。能否抓住疫情窗口期鞏固流量紅利帶來的客戶數量、培育和打造自己穩定的盈利模式是每個企業面對的現實問題。

而在應對輿情時,企業應遵循以下五個原則

1、及時動態發布信息,回應公眾關切

2、縱橫聯動合力應對,加快調查處置進展

3、可視化發布,增強通報說服力

4、 藉助第三方力量,給公眾解疑釋惑

5、舉一反三補齊短板,從源頭避免重蹈覆轍

信息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文

相關焦點

  • 樂思輿情監測:宣傳廣告引抨擊 企業如何應對此類輿情?
    近日,樂思輿情監測中心關注到全棉時代廣告內容引發廣大爭議,涉及醜化女性、偏見、惡意、無知。整體輿情負面情緒激烈。 樂思輿情認為所有廣告都是為了儘可能引發更多人的關注,但前提是廣告內容要建立在公序良俗和法律的基礎之上。一旦這條底線被突破,廣告不僅失去了該有的靈魂,也難免構成一種公共冒犯。面對再三出現的「翻車」廣告,廣告發布者和品牌方應引以為戒,多一點價值上的堅守,作為受眾的圍觀者也應該站穩該有的價值立場,不為那些廣告「買單」。
  • 樂思輿情監測:星巴克拒收硬幣引眾怒 企業輿情管理需考慮細緻
    近日,樂思輿情監測中心關注到星巴克拒收硬幣一事引發廣大網友關注,激起一陣不滿,甚至討論到違法等問題,對企業聲譽造成了短暫衝擊。1.做好輿情監測,建立完善的應急制度 受網際網路特性的影響,企業輿情危機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為避免危機爆發時企業處於被動地位,所以輿情管控工作的第一要務是做好輿情監測,建立完善的應急管理制度。
  • 網絡負面輿情信息如何解決?
    與疫情一樣,網絡上的負面輿論也極具破壞性。對於企業來說,一旦陷入其中,不僅會引起對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的誤解和懷疑,還會損害企業的長遠利益。那麼,針對網絡負面輿論,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呢?
  • 在線K12教育平臺學霸君破產的消息不脛而走
    近日,在線K12教育平臺學霸君破產的消息不脛而走,甚宣塵上。12月29日,獵雲網來到學霸君處於北京瀚海國際大廈的分公司進行探訪核實。到現... 近日,在線K12教育平臺學霸君破產的消息不脛而走,甚宣塵上。
  • 樂思輿情監測:福斯為何將發布最新小型跨界休旅?
    樂思輿情監測發現,陸續推出多款休旅車的 Volkswagen,已宣告在 10 月即將於美國推出一款小休旅,極有可能是產品定位在 Tiguan 之下,與中國 Tharu 相同車款的
  • 樂思輿情監測:樂華娛樂被行政處罰 回應:已接受相關處罰
    樂思輿情發現,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網站顯示,北京樂華圓娛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於今年5月被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執行行政處罰。27日凌晨,@樂華娛樂 發表聲明回應被行政處罰一事,稱對於樂華娛樂韓國子公司在工作對接中出現的問題,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
  • 樂思輿情監測:匿蹤特仕版!新奔馳 GT全黑好霸氣
    樂思輿情監測發現,在7月時,Mercedes才剛剛發表了GT系列的頂級版本AMG GT Black Series,擁有強大的730匹馬力和誇張的寬體空力套件,可說是史上最強AMG
  • 樂思輿情監測:霹靂遊俠計劃重返大螢幕李麥克與夥計將再度攜手
    樂思輿情監測發現,相信對於六七年級生而言,幼年或學生時期都曾看過當時著名的影集
  • 漫展輿情監測:哈爾濱漫展現低俗不雅拍照
    中國網發文《漫展現不雅拍照行為主辦方回應:與當事人沒有任何合作》,以及中國新聞周刊官方微博@中國新聞周刊發文等等,引起網友和新聞媒體紛紛轉發評論,輿情傳播達到高點,單日信息轉載超過5000條。微博平臺上,#哈爾濱漫展主辦方回應不雅拍照#和#哈爾濱漫展不雅拍照女方發聲#相關話題被閱讀超過1.3億次,討論超過4000次。
  • 樂思輿情監測:停產寶馬i8 「青春紀錄」樸寶劍開起來就是帥
    樂思輿情監測發現,在本周一(7)、二(8)於韓國有線電視臺tvN首播的全新月火劇《青春紀錄》,是由上月底入伍的大勢演員樸寶劍及憑藉電影《寄生上流》大開知名度的樸素談主演,首集播出後便締造了
  • 高校熱點事件中的涉法輿情風險及應對建議
    編者按:近年來,高校輿情頻頻引發輿論聚焦,部分事件還發酵成為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公共輿情。一些熱點輿情事件包含涉法話題,往往需要政法機關特別是公安機關介入處置,而政法機關一旦應對失當,很可能誘發負面輿情,折損自身權威。
  • 紅麥聚焦:品牌輿情風險管理到底該如何做?
    但從網友的聲音來看,相較於瑞幸曝財務造假,此次事件中愛奇藝的相關話題網絡情緒仍以負面為主,但負面比例比瑞幸高出將近一倍。 同時,要不斷進行與企業相關關鍵詞的議題準備,建設企業品牌傳播議題資料庫,並將各類議題不斷發送到各種媒介渠道中,保持與大眾的溝通,緩解輿論監督帶來的壓力。對於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尤其是對外的公關、市場、宣傳、設計、法務等部門做好相關輿情防控知識的培訓工作,以不斷提升企業內部的輿情風險防範意識。
  • 企業負面信息如何處理?
    但在網絡營銷實踐當中,企業會經常遇到危機公關的情況,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危機十分考驗企業危機公關處理的能力。網絡危機公關是指利用網際網路能對企業的相關品牌形象進行公關,儘可能的避免在搜索企業的相關人物與產品服務出現不良信息。但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有時候做不到「未卜先知」,而只能選擇「亡羊補牢」去應對危機公關。
  • 一周負面輿情回顧:麥當勞就安以軒被外賣燙傷致歉
    新的一周開始了,首先提醒大家,央視3·15晚會將在7月16日晚八點舉行,屆時梅花網MICE將發布今年的3.15晚會輿情觀察和輿情報告,敬請期待。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回顧一下上周又有哪些負面輿情事件: |麥當勞就安以軒被外賣燙傷致歉| 7月8日上午11點,演員安以軒在微博發文並配視頻稱,作為孕婦的她在取出麥當勞外賣中的奶茶時,奶茶掉出並翻倒在身上,導致被燙傷,至今難以消除。安以軒質疑麥當勞為何要把高溫熱飲裝進紙袋,甚至都沒有墊厚紙板。
  • 我區舉行網絡輿情處置及網絡輿情監測專題培訓
    {"title":"我區舉行網絡輿情處置及網絡輿情監測專題培訓",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tongnan/tongnanxinwen/2020-12-18/3441541.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
  • 「樂思輿情」福建泉州指定隔離酒店倒塌事件分析
    該事件引起各媒體及網友的廣泛關注,據樂思輿情觀察發現,該輿情在微博聲量最高,截止3月10日晚,引發微博多個相關話題,其中#泉州坍塌酒店為密切接觸者隔離酒店#引發3.9億人次閱讀,6.3萬人次討論;話題#福建泉州一酒店坍塌#引發3.1億人次閱讀,5.7萬人次討論。本報告圍繞泉州酒店倒塌輿情跟蹤監測了3月7日至3月10日這一時間段的輿情動態,並作簡要分析,僅為輿情研判提供參考。
  • 樂思輿情監測:愛奇藝超前點播事件落幕 法院判賠吳先生1500元
    樂思輿情認為付費已經是大趨勢,只是如何落地可以使用戶更能接受這些細節是需要斟酌的。在這方面,愛奇藝沒有開好頭。平臺的預告策略和價格策略的不合理,導致用戶無法接受這樣的付費模式,又不得不承擔這種後果因而產生不滿。此外,出品方將播放版權高額賣給平臺方、經濟大環境給予常年虧損的視頻平臺更大的盈利壓力、以及近期行業廣告收入下滑,也讓平臺方在定價策略上變得更為「激進」。
  • 2020年10-12月中國家裝行業輿情監測報告
    二、2020年10-12月中國家裝行業輿情輿論態勢監測行業典型輿情事件一:瀘州一裝修公司「跑路」近70戶業主被坑幾百萬元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顯示,輿論在2020年10月15日達到討論熱度高峰。大部分網民對「瀘州裝修公司攜款跑路」事件持負面態度,網絡口碑僅為37.8。行業典型輿情事件二:滿堂喜裝飾集團「失聯」 客戶房子「爛尾」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顯示,輿論在2020年10月28日達到討論熱度高峰。大部分網民對「滿堂喜裝飾集團'失聯'」事件持負面態度,網絡口碑僅為37.2。
  • 綜藝節目疑採摘瀕危植物「道具」說辭難消負面輿情
    圖片來源:@極限挑戰輿情反饋相關話題經媒體報導後,迅速引發關注和討論,@中國新聞周刊發起微博投票「你如何看待綜藝節目公開採摘瀕危植物「藝人疑似採摘瀕危植物」 媒體報導與網民評論高頻詞此次事件在輿論場引發軒然大波,首先是因為涉事節目人氣頗高,受眾多,任何違規行為都可能迅速引發圍觀;其次,涉事藝人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其行為對公眾具有較大的示範作用,而他卻隨意摘取植物學家科考時連標本都不捨得採摘的珍稀植物,如此強烈的對比,負面輿情瞬間引爆
  • 輿情報告|上海迪士尼遊客毆打辱罵表演者事件
    伴隨著事實真相的澄清,網絡輿論從對「女子無辜毆打辱罵演職人員」行為本身的憤怒譴責衍生到對「精神病人打人」複雜情緒的集中釋放,社會輿情由此不斷生成、發酵。研究概述:近段時期以來,有關精神病人隨機無差別傷人的事件屢屢發生,其中既可能是「有驚無險」的個人糾紛小事件,也可能造成無辜受害者死亡的惡性刑事犯罪案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