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我國電信在業界率先發布《5G SA安全增強SIM卡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旨在清晰用戶卡的開展方向,為工業鏈合作夥伴供給5G卡的技能要求與參閱輔導,共促5G商用深化推進。
但該新聞一出,竟然引起誤解:用5G就得丟掉原來4G卡?
對此,我國電信今日敏捷回應:5G安全增強卡主要將面向有更高安全需求的運用場景,現有4G用戶無需換卡,只要更換成5G手機就能在5G信號已掩蓋的區域運用5G事務。
在筆者看來,這也就是說此次的安全增強SIM卡,不是給一般消費者用的,是面向給醫院、港口、礦山、工廠、交通等領域的5G終端。
現在該卡處於研製測試階段。
為何添加新機制?打造更安全的SIM卡
現階段用戶通過運用運營商已發行的4G卡接入5G網絡,現有的4G卡短少5G標準中定義的新功能和新增的卡文件與服務,用戶身份數據在通訊過程中運用明文傳輸,方位信息不夠精準,已經不能滿意5G網絡的信息與安全要求;單一認證鑑權形式無法習慣運營商開展第三方事務運用需求;
NATIVE的卡片架構,隨著5G職業運用的深化拓展,不能很好地去應對各種事務開展的要求,用戶享受不到5G網絡帶來的全新體會與事務服務。
根據5G開展戰略及5G網絡特色,需求一種全新的5G SA 安全增強SIM卡作為接入 5G 網絡的身份辨認模塊、 加載各種 5G 職業運用的支撐載體,5G卡完成包括用戶身份隱私維護、GBA第三方的運用鑑權等功能新特性,為用戶數據和事務運用供給安全保證,將助力運營商開展第三方移動運用事務。
白皮書主要添加了兩大機制,即SUCI機制和GBA機制,根據SA中心網絡,面向智能製作、車聯網、長途醫療、才智城市等職業運用領域,滿意更高安全增強需求。
其中SUCI計算方案利用高安全等級算法對用戶身份加密後再傳輸,可維護接入連接設備用戶的身份隱私,防止被跟蹤攻擊。
5G SA安全增強SIM卡(以下簡稱「5G安全增強卡」)新增的 GBA 功能則為職業合作夥伴運用供給統一的事務接入認證才能,可創建安全數據通道,滿意差異化安全需求。
根據5G網絡,GBA認證較傳統的簡訊認證、帳密認證等方式,安全性更高,非常適合5G車聯網等安全要求高的場景。
除趕緊建5G網,為何還發力安全?
5G年代萬物互聯,5G+雲、大數據、AI等充分調用,數據信息在高效交互過程中的安全性是新出題。
本年4月底,我國信息通訊研究院副院長、IMT-2020(5G)推進組組長、5G運用工業方陣秘書長王志勤以為,5G不僅是技能變革,更是新生態體系的構建,需求在5G網絡布置規劃、運行維護、融合運用等多個環節同步構建安全才能,全面提升5G網絡安全保證水平。
作為基礎電信企業,我國電信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安全,並將其作為5G建造的重中之重來布局。白皮書發布彰顯了我國電信致力打造安全可靠的5G網絡和產品,全力為用戶供給智能安全服務的決心和才能。
大目標:推進5G SA商用加快落地
該白皮書的發布進一步加快了5G SA商用落地。2018年,我國電信全球首發全面闡述5G技能觀點和戰略的5G技能白皮書;2019年,牽頭在GSMA(全球移動通訊體系協會)制定《5G SA布置攻略》。
一系列白皮書為5G終端、5G網絡、SIM卡以及相關職業運用開發供給重要的技能參閱,凸顯我國電信引領工業推進SA工業規劃商用向縱深開展,瞄準未來5G職業運用市場,加快5G中心技能和運用立異,打造更優的用戶5G服務體會。
2020年5G建造步入全速開展的階段,我國電信全力推進5G SA全球首發商用。
據了解,現在,我國電信正在聯合工業鏈合作夥伴,根據白皮書進行5G安全增強卡的研製測試,未來將隨SA網絡布置進展,結合有需求的職業運用同步推出。
我國電信期望攜手工業鏈一起推進5G事務開展,共建安全、高效的5G工業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