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侵佔香港的舊照:關在赤柱監獄的英國人,戰敗歸國的日本女人

2021-01-08 觀看的感悟

【日軍侵佔香港的舊照:關在赤柱監獄的英國人,戰敗歸國的日本女人】二戰期間中國各個地區都遭到了無恥的侵略,香港也不離例外,1941年12月日軍大舉侵佔香港,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宣布投降,日軍正式侵佔香港,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香港被侵佔三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而這段時間香港經歷了哪些事呢?讓我們來看看當時的舊照。

1941年12月22日均已經侵佔了金馬倫山,以及淺水灣,香港的英俊雖然頑強抵抗,但是仍然不敵日寇,大部分地區已經失去戰鬥力,只有赤柱炮臺依然堅守。在這時,日寇綁架了港督私人秘書的夫人,以此要挾守軍投降,而身後的布上卻寫著「peace(和平)」,實在是諷刺。

摩星嶺炮臺於1909年建設,設有海防炮,圖為駐港英軍在這裡進行軍事訓練。但是由於日寇侵佔香港時並沒有從正面進攻,而是從後面偷襲,因此摩星嶺炮臺並沒有發揮作用。

圖為日軍的炮兵,他們正在用炮轟炸香港地區。

1941年,英國駐軍在修頓前出操,駐軍看上去訓練有素、姿勢標準,但實際上並不具備戰鬥力。當時日軍的兵力並沒有駐港英軍的數量多,但卻僅用了18天時間就攻陷了香港。

日方拘捕西方的銀行家。為了擴大日本的影響力,香港的外國銀行均遭到清盤,包括有利銀行、渣打銀行、滙豐銀行等,荷蘭、英國、美國的銀行都被住到小酒店。橫濱正金銀行以及臺灣銀行這兩家由日本控制的銀行營業。

日軍逮捕了很多香港居住的英國人,並侵佔他們的財產,這些英國人都被關在赤柱監獄,當時的赤柱監獄是一個戰俘營。

圖中左側的司令為日軍總司令酒井隆,侵佔香港後他成為了香港軍政廳的最高長官。偷襲珍珠港時酒井隆指揮軍隊從深圳入侵香港。酒井隆在香港的統治僅有2個月的時間,但手段卻極其嚴苛,制定了眾多的法例,所有的戰俘都被囚禁在深水埗以及赤柱戰俘營,同時還組建了憲兵隊。

圖為日寇戰敗後歸國的日本女人,有老又少,全部神情沮喪。但是在戰爭中她們並非全是受害者,也有加害者,日本婦女在這場戰爭中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日本的婦女會公然支持抗戰,還引導普通婦女成為抗戰的支持者。婦女親自歡送兒子上戰場,認為這是為國爭光。

侵華戰爭之恥不應當被遺忘,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點讚、留言、轉發!

本文系大壯史說原創,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香港赤柱,不只有監獄
    5 / 10 / 2018那段時間工作壓力較大,便趁著病假外出走走,走過一座山頭,下了車便是赤柱。下車前只知道,在香港取消死刑前,所有的死刑都在赤柱監獄內執行。(香港最大最神秘的監獄)而我所想到監獄旁的浪濤聲,大概就像是誰站在萬仞之上,在風暴中厲喊吧。
  • 日本戰敗後,兩萬日軍躲在長白山拒不投降,至今未能發現其行蹤
    ▲日軍士兵舊照 當時的中國被列強瓜分,其中,日本看中,中國的東北部,在清政府援助朝鮮戰敗後,日軍直接突破防線攻佔瀋陽,籤訂巨額條款。世界諸國都希望在這片東方土地分「一杯羹」,所以,沙俄也同時加入爭奪戰中,幹擾了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佔計劃,因利益衝突,掀起雙方在中國東北的戰爭。 此次拉鋸式的戰鬥維持了十九個月,日本動員上百萬兵力,投入十五億,而沙俄也沒有討到好處,士兵錢財一樣損失慘重,可謂是兩敗俱傷。戲謔的是,兩國之間的這次戰爭是以中國為賭注,主戰場也放到中國。
  • 揭秘香港赤柱監獄,前特首也曾被囚於此!
    在香港,有一座經常出現在電影裡的監獄歷來被很多人討論猜測——赤柱監獄。
  • 香港的赤柱
    現在在香港,好像擱淺在一個沙灘上,太小了,沒什麼可看。更何況長長七八個月悶熱潮溼的天氣,根本不想出門。終於,熬到了十月底,當北方的朋友告知天氣變冷的時候,香港忽然涼爽起來,仍可以穿短褲T恤,是最舒服愜意的季節。雖然是好天氣,還是不知到哪裡去。想了半天,去了赤柱。這是位於香港東南角海邊的一個地方,最早的時候這裡是個漁村,據說還出過一些有名的海盜。
  • 香港前特首入獄後,過這樣的生活!解秘香港赤柱監獄
    據悉,曾現時正囚於赤柱監獄內的院所醫院,而香港懲教署今日(2日)安排傳媒參觀赤柱監獄的高度設防設施,除了參觀院所內印刷工場和廚房外,較少向外曝光的院所醫院及「水飯房」亦一併開放參觀,為你揭開這個只有一張床、不鏽鋼坐廁、膠製椅子的獨立囚室面紗。
  • 揭秘香港赤柱監獄!一種你想不到,更不想要的人生!
    2017年2月22日,72歲的香港前任行政長官曾蔭權被判監禁20個月罪成入獄。也讓一直保持神秘的香港赤柱監獄進入了大眾視野。
  • 揭秘香港前特首入獄後,赤柱監獄裡過這樣的生活!
    被裁定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判監20個月的前特首曾蔭權爵士,現於高度設防的赤柱監獄內服刑,其牢獄生活情況,均成為外界茶餘飯後的話題。赤柱監獄的醫院派駐有香港衛生署高級醫生歷史悠久的赤柱監獄同時也是香港著名的景點,赤柱地區共有超過10條巴士公交車線路途經「赤柱監獄」站。
  • 揭秘香港赤柱監獄!前任特首要在此坐監20個月!
    赤柱監獄簡介赤柱監獄(Stanley Prison),位於香港島赤柱東頭灣道99號,現在是香港高度設防的監獄之一
  • 日軍侵佔香港後,為何沒有佔領澳門?日本商人對何鴻燊說出實情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後,大舉進攻中國香港。 12月25日,總督楊慕琦宣布投降,香港淪陷於日寇之手。
  • 香港監獄狠人傳
    前面說到的監獄狠人,都是電影虛構的。那麼現實中的香港監獄,是不是也像這樣關了一堆狠人呢?現實中最著名的香港監獄,肯定是赤柱監獄。諸多香港監獄電影的原型,都是這座監獄。他們先動手將一名警員扣作人質,其他人一擁而上,打算打開監獄大鐵門,大搖大擺地出去。但消息傳播得很快,外圍警員迅速包圍監獄所有出口,這次逃獄宣告失敗。赤柱監獄也加強了安保,比如安裝了電網,重刑犯單獨監控,與其他犯人完全隔離。
  • 八一八那些年香港監獄關過的大佬...
    發生這次罷食故事的赤柱監獄(原香港監獄)是香港最大的的高度設防監獄,主要囚禁男性被判終身監禁及較長刑期者,自1937年建成後,香港的死刑全部轉於這裡進行,以絞首死刑處決比如上世紀香港臭名昭著的「三大賊王」——張子強、葉繼歡與季炳雄,其中後兩人目前就在香港赤柱監獄服刑。
  • 香港赤柱監獄82名在囚人士進修考獲良好成績
    人民網香港1月10日電 香港赤柱監獄82名在囚人士昨日在該院所舉行的儀式中獲頒發學業證書,以鼓勵他們繼續在學業進修上作出努力。  去年赤柱監獄有九十七名在囚人士共考取一百二十六張各類學業課程及公開考試證書,包括香港公開大學考試、英國城市專業學會考試及英國倫敦工商會考試。  學員報考的考試科目包括語文、商業英文、商業財務、商業統計、商務數學、簿記及會計等。其中兩名在囚人士獲香港公開大學頒授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他們在入獄前,分別只有小六及中五程度,經過多年刻苦學習,終於學有所成。
  • 赤柱——香港南端的海濱風情小鎮
    去赤柱旅遊,不僅可以享受悠閒的時光,還還可以飽覽深水灣、淺水灣海濱風景。 赤柱 (Stanley) 位於香港島區之赤柱半島,淺水灣以東、石澳以西。赤柱自古便是香港島主要聚居地之一。明代重要地方志《粵大記》已標有赤柱地名。1841年5月由英國人進行的首次人口統計,在香港島的3650名原居民其中,超過2000人就是住在赤柱一帶。
  • 他是赤柱監獄4大魔王之一,被稱為「雨夜屠夫」,殘害4名女性!
    說到香港的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警匪片,尤其是曾經黑幫題材的電影更是風靡港澳臺以及大陸,掀起了一股江湖道義之風。其實,除了這類題材的電影,香港的犯罪片亦或者叫做限制級電影也十分的出彩。像黃秋生主演的《人肉叉燒包》等。
  • 香港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黑暗歲月:歪曲歷史的試題令人心寒
    香港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黑暗歲月:歪曲歷史的試題令人心寒 海外網6月16日消息,6月14日,香港《文匯報》披露了一段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香港時期的經歷。
  • 老照片:侵佔東北的日本開拓團 整村移民防止逃跑 日軍的後勤基地
    日本為了將中國東北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並最終實現其侵佔全中國的野心,一直預謀在中國東北推行殖民開拓政策。將大量的日本農民移民到中國東北,一方面可以減輕日本國內土地和糧食不足帶來的壓力,還能利用這些接受過軍事訓練或曾經服役的日本移民,擔負起保護交通線以及必要時充當支援部隊的任務。
  • 港媒:黎智英繼續在赤柱監獄關押,旗下壹傳媒同涉案高層今去探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多案纏身的「亂港分子」、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欺詐被起訴,完成檢疫程序後,懲教署18日將黎智英轉往赤柱監獄繼續羈押。香港「東網」報導稱,20日上午,本身也涉案、曾被警方拘捕的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到赤柱監獄探視黎智英。
  • 穿囚衣、戴手銬,黎智英被單獨囚禁16天後轉往赤柱監獄羈留
    穿囚衣、戴手銬,黎智英被單獨囚禁16天後轉往赤柱監獄羈留 央視新聞12月18日消息,多案纏身的亂港分子、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自12月3日還押荔枝角收押所,至今日(18日)已被單獨囚禁16日,也完成了為期
  • 黎智英今押高院申請保釋 如被拒將返回赤柱監獄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2月23日電香港「東網」23日報導稱,官司纏身的亂港頭目黎智英,被控欺詐後再被控違反《香港國安法》中的「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他因有潛逃風險被拒保釋,目前還押於赤柱監獄。
  • 日軍撤離東北後,人們在舊工廠裡發現神秘大鐵箱,然而打開一看驚呆了
    眾所周知,日軍侵華期間,不僅侵佔我國土地,屠殺我國國民,還曾搶掠我國各類文物國寶,堂而皇之地將它們帶回日本。 具體有多少珍貴文物被日本人毀壞或是奪走,其實至今也沒有準確的數字,但數量絕對不少。這些損失對中國人來說,既是遺憾也是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