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名媛」後,「喜寶」成了拜金女的最新代名詞。
這個詞出自同名電影《喜寶》,最近剛上映的新片,郭採潔主演。
和《第一爐香》一樣的「書改片」,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
《第一爐香》前段時間選角被群嘲,但《喜寶》更慘,豆瓣開局3.4,甚至喜提「2020年度大爛片」。
點開它的豆瓣頁面,幾乎有一半的評論都在問:
「這....是小時代5?」
郭採潔在電影裡飾演女主角,姜喜寶。
網友卻在評論區敲下質疑:「破案了,原來女主叫姜顧裡」。
跟小時代扯上關係,只因兩者有相同的女主角——郭採潔。
01
郭採潔告別了「顧裡」
卻成了「南湘」
《喜寶》上映前,觀眾是期待的。
亦舒最經典最為出圈的一部小說,熾烈高傲又貧窮的女孩喜寶,為了拿到錢供自己讀書,不惜成了老頭子的情人,浪漫卻墮落,清醒卻又麻木灼傷自己。
即使沒讀過這本小說,也肯定聽過書裡著名的那句臺詞。
女主角喜寶說:「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很多很多的錢也是好的。」
單從這句話就能知曉,書中的喜寶是個極度渴望愛但又世故物質的女人。
電影裡,故事是同一個,但從氣質到內核都變了味。
在歐洲名校念書但家境清寒的女孩姜喜寶,偶然結識了富家女勖聰慧,結果卻與姐妹的有錢老爸勖存姿萌發了一段忘年戀。
一句話概括:我把你當姐妹,你卻想當我後媽?
實際上,喜寶勾搭上老男人,是為了賺自己的學費。
她只想要錢,在讀大學時就懂得通過和男生談戀愛賺取生活費供養自己。
她也太知道自己漂亮,利用美色養活自己是姜喜寶早就學會的技能。
用現在的話,可以說她綠茶,甚至前段時間的「名媛」也能給她套上。
不同的是,「上海名媛」拼單包裝自己釣魚,姜喜寶用美貌和劍橋的學歷當魚餌和籌碼。
書裡,喜寶的美是明豔的、危險的、理性的,欲望是渴望的、熱烈的,複雜又純粹。
而電影裡郭採潔飾演的喜寶,卻是冰冷的。
一會是縮手縮腳的窮酸學生,一會是沉迷戀愛的傻白甜,一會是被金錢砸昏腦袋的志氣高昂。
母親突然離世、渣男父親上門要錢,她崩潰大哭;浪漫甜蜜的忘年戀愛,她笑著沉溺。
她想表達的情緒很多,卻總是一副不鹹不淡的臉色,別說打動不了觀眾,就連片中對戲的演員都看不出情感的交流。
郭採潔被嘲得厲害:「《小時代》之後,郭採潔演什麼都是顧裡上身,出不來了」
於是觀眾們開始場外指導「夢幻聯動」。
觀眾「驚喜」表示。
郭採潔還沒徹底擺脫顧裡,就用「喜寶」過渡成了南湘。
甚至還「取其精華」地借鑑了林蕭的文藝矯情和唐宛如的單純自由。
喜寶對著好姐妹女二:「簡單來說,就是我和你爸睡了」(顧裡臉
當「姜喜寶」變成了「姜顧裡」,這是《喜寶》不願意看到的。
蟬主想,更是郭採潔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電影上映前,不少文章用「郭採潔告別顧裡」當標題宣傳。
但如今觀眾無一都在失望:「裡腔裡調的喜寶,毀了經典」。
「顧裡之後再無郭採潔」,一時間不知該替郭採潔開心還是悲哀。
02
從鄰家到高級
差了10個顧裡
在《喜寶》影評區,有這樣一條評論:
「論郭敬明是如何把一個氧氣臺灣女孩半永久顧裡化的」
現在提到郭採潔,儼然已成了「女王」的代名詞。
但一開始的郭採潔,是個不折不扣的氧氣女孩。
一個唱甜歌的鄰家小女生,甜美歌姬郭採潔。
剛出道發布第一張專輯,在籤售會上又唱又跳彈吉他的郭採潔,甜美嗓音,玲瓏外形,除了元氣和氧氣,想不到第二個詞形容她。
一個冷知識。
那首膾炙人口的《愛情公寓》的主題曲原唱是郭採潔。
《我的未來式》出自2007年郭採潔第一張專輯《隱形超人》,後來被用作電視劇《愛情公寓》的片頭曲,由另一歌手陳每文演唱。
在臺灣以歌手出道,唱優則演,很快郭採潔就拍了偶像劇。
和張棟梁搭檔的《無敵珊寶妹》,飾演可愛率真,賣三寶飯的女孩胡珊寶。
故事主角都清新但劇情較狗血,中規中矩的臺偶劇,這時的郭採潔也還沒找準風格。
2010年,《一頁臺北》裡的書店店員Susie,郭採潔第一次披上了「文藝」的棉布衫。
2012年,在鈕承澤的《Love》裡,郭採潔飾演的小霓戲份不是最重的,但所有演員裡她拿了最多的提名。
在「顧裡」之前,郭採潔走的都是小清新人設。
《小時代》上映前,很多人都曾為她擔心,「嗲嗲」的顧裡女王真的不會太違和?
但事實證明,一頭短髮、穿著高奢禮服、塗著大紅唇轉頭睥睨著鏡頭的郭採潔,活脫顧裡本裡。
高傲又精緻,之前那個甜美唱跳的氧氣女孩蕩然無存。
即使片子本身爭議四起,但郭採潔對顧裡的演繹觀眾還是很吃的。
一夜之間,「顧裡」一角爆火,成了郭採潔身上最出圈的標籤。
這個標籤可以說給了郭採潔,鋪天蓋地的知名度和附帶的各種資源。
嚴格地說。
顧裡火了,不是郭採潔。
郭採潔靠作品真正出圈的,暫時來看只有《小時代》,被罵著史詩級爛片卻連拍了四部的《小時代》。
就算今年在《喜寶》裡演一個和顧裡無論從家境還是性格都不一樣的角色,評論區依然在刷屏「顧裡的傳說」。
郭採潔真逃不掉「顧裡」的魔掌?
我覺得這件事裡,觀眾更奇怪。
在《喜寶》之前,郭採潔最出圈的角色是顧裡。
這部全員撕逼尬演的高級MV裡,有郭碧婷前後鼻音分不清的迷之口音、楊冪矯情空洞的眼神、還有其他角色的各種除顏值外的bug。
郭採潔當時被誇是整部電影裡臺詞和演技最到位的。
這段顧裡和林蕭的經典對罵,郭採潔確實演得更入戲,也看得懂情緒。
如今《喜寶》出現,郭採潔卻被嘲「演什麼都是顧裡,還是那麼爛」。
而同時又有人說「顧裡真是郭採潔演過最好的角色了」、「看了喜寶,《小時代》的顧裡簡直吊打」。
發現了嗎?
在這些輿情裡,觀眾的情緒很矛盾。
一邊嘲諷著郭採潔脫離不了顧裡的「爛片女主光環」,一邊又誇著顧裡和郭採潔的「相互成就」。
誇了再罵,罵過了掉個頭又能誇。
「顧裡」好累,郭採潔挺冤。
實際上,顧裡在《小時代》裡是塑造得較為入戲的角色,在所有演員裡是突出的。
但不可否認,《小時代》是部連故事都沒講完整的爛片。
在一部爛片裡塑造了一個不錯的角色,蟬主不知道這算好事還是尷尬。
無論是「矮子裡拔將軍」還是「對比出真知」,顧裡都和郭採潔鎖了。
《喜寶》裡看得出郭採潔在努力擺脫影子,但就像被下了魔咒一樣,觀眾並不願意「放過」她。
忘不了顧裡的觀眾,想告別顧裡卻被觀眾或自己綁住腳的郭採潔,都在擰巴。
估計饒有興致看著這一切的,只有郭敬明了吧。
03
「比差競賽」狂歡後
良幣的被驅逐
不是陰陽怪氣說胡話。
豆瓣上,《小時代》的提名次數比給《喜寶》打一星的人還多。
「《小時代》居然贏了?!」
「想給《小時代》致歉!」
蟬主不懂,一部片子爛為什麼要給另一部片子道歉?
爛片,過了多久依然是爛片,出了比它更爛的片子,它的爛也不會減一毫。
還記得前段時間刷屏「顧裡的生日」嗎?
8月18日,女王顧裡的生日屠榜熱搜,全民穿上高跟鞋晚禮服帶上紅酒杯出席宴會,可謂是人滿為患。
除了在評論區背誦Kill part臺詞和哈哈哈的狂歡外,還有哭倒一片請求重映的。
如果說顧裡的生日刷屏是莫名其妙的震驚,那請求重映《小時代》的呼聲則是真的讓我慌了。
七年前對《小時代》露出老人地鐵手機表情的觀眾不再憤怒,不僅能從中找到樂子,甚至還在對它緬懷。
曾被嘲進史冊的爛片《小時代》,居然能在今天引發眾多的「共鳴」和眼淚?和時間賽跑,《小時代》就這樣翻盤了?
有一條評論雖戲謔,但毒辣見血:「這電影能拍四部,在場的95後沒幾個是無辜的。」
在爛片中找高光時刻自行高潮的網友們,確實沒幾個是無辜的。
最近掀起腥風血雨的《演員請就位》裡,王智和張大大同臺競演片段。
表演結束後,演得毫無人物感的張大大被導演們單獨出來solo一段,並對他的演技進行了批評、教育和指導。
全場的焦點都圍繞在爾冬陞和張大大的互動上。
一番唇舌交鋒後,旁邊的王智才怯生生地對導演們說:「您下回能多看看我的表演嗎?」
因為夠爭議,演得最差的張大大聚集了所有的焦點,而發揮優異的王智卻無人關注被忽略。
挺可悲的。
在《小時代》之前,郭採潔有過故事和口碑都不錯的作品,像《一頁臺北》《那一年的幸福時光》等。
在《小時代》之後《喜寶》之前,也有反響不錯的作品,《愛造飛機》《不能說的夏天》裡每個角色的情緒表達也到位。
但觀眾記住的永遠只有「顧裡」。
就像七年後,被群罵的《小時代》還能憑藉「顧裡的生日」在網上掀起一波全民狂歡。
也許對郭採潔來說,這是她鑲入觀眾記憶裡的最牢固方式,但也限制了「郭採潔」在大眾視野裡的轉身。
把顧裡放進喜寶裡比較,該反思的不僅是導演和郭採潔,更是「公眾情緒」。
當「顧裡們」成了評判角色演技的一個「標杆」,「張大大們」越罵越火,當黑紅成了一條被親測有效的走紅捷徑,關注度先於質量。
劣幣驅逐良幣,怕的不是良幣被趕逐,更怕的是,被看見的只有「劣幣」。
在「顧裡生日」刷屏全網時,有網友說:「小時代在七八年後還有這樣的熱度,真的丟人」。
《喜寶》評論區裡,有觀眾寫:「這麼一看,小時代還是很好看的」。
比差競賽的可悲,也不過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