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特別重視風水,即使是現代人,在買房子或選墓地的時候,都會請風水師先看,古代皇帝建造陵墓時,一定會命人去尋找最好的風水地點,對陵墓的所有布局和結構都要反覆考慮。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陵建築群,建於1409年,1645年全部完工。明十三陵中只有一座皇帝陵墓被挖掘出來,那就是定陵,即萬曆皇帝陵墓。在明十三陵,郭老主宰著發掘工作,這是史無前例的考古學工程,因為當時我國科技落後,陵墓開鑿時,幾乎所有的寶藏都受到了嚴重的氧化和侵蝕,部分絲織品竟憑空蒸發,真是痛心之極。
1956年,郭老帶領團隊在獲得墓園開掘許可證後,開掘沒過多久就發生了許多奇怪的事情,這些詭異的事情似乎都在提醒著郭老不要再繼續開掘了,可郭老偏不信邪,他就是要堅持開掘,最後果真發生了事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定陵挖掘工程
1956年春,帝王墓挖掘計劃正式啟動,到底該選擇十三座陵墓中的哪一座合適?自然環境中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長陵。可查員勘察了許久,始終找不到長陵的開口,於是將目標對準定陵,直到同年5月,考古學家發現定陵有一塊城磚脫落,作為突破口,正式開始挖掘活動。
兩位專家先沿著裂口挖出一條很深的溝渠,然後在溝渠中找到一塊從牆上脫落的石條,把石條上的灰塵擦掉,才發現上面刻著「隧道門」三個字。挖掘了十天之後,考古學家們又在城牆下發現了一道券門,兩側是用石磚砌成的兩面石牆,中間有一條隧道直通地下,由此可以看出,這條隧道一定通向地下地宮。
之後,考古隊並沒有深挖第一條深溝,只在第一條深溝的邊緣挖出了第二條深溝的入口,差不多挖了一個多月,考古隊仍然一無所獲,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第一條深溝的隧道居然憑空消失了。
挖掘深溝時,考古隊看到了新的希望,直到九月,他們在第二條深溝下面發現了一塊碑文,碑文上寫著:從石頭到金剛牆的前皮有十六尺長,到五尺深。根據明朝的說法,陵墓地宮的牆壁是「金剛牆」,顯然這句話指的是地宮所在的位置。
在這句話的暗示下,考古學家又挖出了第三條深溝,因為地下的土層比較厚,考古小組一直挖到第二年五月,才發現了陵墓的外牆,在外牆上,考古小組看到了一個梯形的開口,應該是通向地宮的開口,萬曆帝埋在地宮下面。於是,定陵挖了整整兩年又兩個月,直到1958年,才全部挖完。當定陵被打開時,裡面的寶物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目瞪口呆,因為裡面有很多的寶物。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這種喜悅之中的時候,沒過多久,這些珍寶就被黑暗籠罩了,因為它們在與空氣接觸之後就氧化成黑色。考古隊壓根沒想到,他們沒有事先準備好專業的器具來隔絕空氣,此時再後悔也來不及了,因為文物已經變黑,再也無法復原,真是可惜。
同一年九月,從定陵挖出的陪葬品在展覽廳內展出,首次與公眾見面,展覽結束後,專家們開始修復文物,並籌備博物館,同時複製一些文物。在這些作品中,萬曆皇帝和他的皇后的屍骨還被專門送到中科院請人修理,隨後工作人員又請來兩位雕塑家,照著帝後的屍骨又做了相應的模型,可是,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的萬曆帝,到底怎麼造的?
於是,他們只能在心中造出萬曆帝的形象,當時,萬曆帝在大眾心中的形象並不是很好,就像一個財大氣粗的地主,於是,老師傅就把萬曆帝造成了地主的典範,隨時剝削窮人。而且萬曆帝身邊的皇后滿身金銀財寶,釵粉珠繯,可模樣十分惡毒,活脫一個地主婆。
二、奇特的棺材
一年後,定陵的文物修復工作幾乎全部完成,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館正式開放,很多人聞風喪膽,可大家並沒有看到真正的棺材,當天早晨,定陵博物館的館長叫人把原來的棺材搬走,放上手工製作的模型。工人王啟髮帶領其他工人卸下了棺材周圍的銅環,同時,他也接到了卸下此棺材的指示。
因此,工作人員把這些棺木直接運往寶城,扔進了山谷。據稱,當地村民在偶然中發現了這些棺木,認為其材質不錯,便將其撿回家中,改作日常用品或自己的棺木。但最奇怪的是,凡是把棺木留在那裡的村民都死得很慘,就在1990年的秋天,有人到定陵考察,才得知當年撿到棺木的村民有七人,最後全部喪生,而且大部分都是殺人犯,至今沒有找到兇手。
據說,定陵挖掘過程中還發生過不少詭異事件,比如:連續兩個月連續下雨,附近村莊的婦女們都瘋了似的瘋了,連下了兩個月雨。當定陵剛出土時,天空中突然閃過雷鳴,兩百多年來守著定陵的石獅竟被一頭劈成兩半,順帶上的兩個守陵人也被活活劈死了。
和棺材裡見過面的一對夫婦,商量著要做一對自己的棺材,沒想到棺材剛剛做好,那對夫婦就哭了起來。還有一位村民撿到了棺木,家裡有四個孩子死在了棺木下,一個孩子死在了上面。對照之下,村裡人流言蜚語,都在談論皇帝的事,千萬不要亂碰,普通人是吃不消的。
一九六六年,全社會開始了瘋狂的反封建運動,凡是被認為是舊封建的東西,都不會被燒毀或砸碎,當然也包括萬曆帝和皇后的屍體,那些曾經被視為無比珍貴的歷史文物,最終都會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