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有三個大女兒:大姐姐宋靄齡、大姐姐宋慶齡、大姐姐宋美齡。國父的妻子是宋慶齡,蔣介石的妻子是宋美齡,而且兩個人都是當時政壇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在兩人面前,她們的姐姐似乎一點光彩也沒有。
不過,實際上宋靄齡是蔣宋關係的策劃者,是孔祥熙發財的決策者,也是當時政治背後的調製者,她人雖不在政界,但她的影響確實隨處可得,連蔣介石也得敬服她三分。
宋家的長女宋靄齡於1889年7月生於上海。由於是長女,所以宋父對她既寵愛又嚴厲,宋靄齡自小便在一個愛慕有加,又注重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家庭長大,這種教育方式與她以後的成功無關。
1905年,宋靄齡開始出國留學之旅,那時她才16歲,是宋家第一個出國留學的孩子,也是美國喬治亞州衛斯理安女子學院首位中國女留學生。宋靄齡才華橫溢,很快就適應了國外的學習生活,她掌握了三種語言,還會彈小提琴。
更令人驚訝的是,少年時的她就在內心深處種下愛國的種子。有一天,老師在教室裡問一些有關美國歷史的問題,宋靄齡用英語侃侃而談,回答得很全面也很有條理。老師非常滿意,誇獎她是一位好美國公民。
誰知道宋靄齡突然站了起來,用義正詞嚴的語氣對老師說:「我是中國人,不是美國人。短短十個字體現了當時宋靄齡的大情懷,讓人敬佩不已。此外,她在美國也有許多世面(比如1905年由姑姑帶著去美國白宮參加宴會),這些經歷使她的視野更加開闊,也使她越來越堅定了自己的目標。
宋靄齡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1910年在衛斯理安的全部學業,之後,她飛快地飛回家鄉。回到家鄉後,經父親介紹,她成了孫中山的秘書,同時也是同盟會的會計員。
作為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她協助孫中山先生進行翻譯、寫英文稿,陪孫中山先生到各地開會,最後還陪他去了日本,一路上照顧他的生活。宋爸爸覺得兩人的關係過於親密,於是火速送宋靄齡去辦婚事,也就是從縣城出來的小有名氣的孔祥熙。
孔祥熙是個生意人,他和宋靄齡都很精明,兩人的價值觀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在人世裡過得平平淡淡。宋靄齡是一位理性人,她看重孔祥熙的才幹,重視孔祥熙的前途,她知道婚姻應該是利益最大的結合,所以她選擇了與孔祥熙成婚,兩人的婚禮也是宋家三姐妹唯一投票通過的,得到了全家的祝福。
宋靄齡是孔祥熙的賢內助,她對孔祥熙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在她的幫助下,孔祥熙開辦了一所學校,幫助孔祥熙建立了一個與宋靄齡關係密切的銀行。到目前為止,宋靄齡還為蔣宋,即宋美齡與蔣介石的聯姻作了很大的貢獻。
蔣介石初見宋美齡時,宋母、宋慶齡和宋子文都非常反對兩人的婚事,宋美齡有妻子和情人。國共內戰後,蔣介石擁有巨大的軍事力量,但是他沒有任何名分,沒有任何政治地位,所以他仍然在極力追求宋美齡。
觀察宋藹齡的情況,知道宋孔兩家聯姻已將政治、財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若能與蔣介石聯姻,那可真是如虎添翼,所以她舉手贊成三妹與蔣介石結婚,也成了二人聯姻的大功臣。後來,情況也的確如她所料,宋子文和孔祥熙的名聲越來越大。
後來,宋靄齡還充當了宋子文、蔣介石和孔祥熙三人矛盾的調解人,雖然從來沒有處理過政治問題,但政治問題已經完全掌握在她手中。正如宋慶齡所說:「大姐是男的,委員長早死了,他要在十五年前統一中國。」甚至連沈醉也說:「宋靄齡是男的,他就不得了了。」
一九四七年,宋靄齡因政治變動舉家前往美國。宋靄齡共有四個孩子(二女二子),也是三姐妹中唯一有自己孩子的人。四個孩子也都闖出了一片天地,每個人的故事也都非常精彩。一九七三年,宋靄齡病逝,與丈夫一同葬於美國。
這篇簡明扼要的文章概括了她的一生:
「這世界上一位令人感興趣的、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具有獨特魅力的居民,昨天在一片沉默中辭世。這個女人在財務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機智謀利的最富有的女人,也是介紹宋美齡嫁給蔣介石的媒人,也是宋家神話的創立者,也是宋家王朝的掌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