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小S的一個綜藝節目,吐槽去大S家裡,兩個侄兒不會主動跟她打招呼。
就連自己主動跟兩個小孩說:「小阿姨來咯,玥玥、弟弟!」
兩小孩也是完全不予理睬,而是非常淡定的從小S眼前飄走了。
小S覺得應該從小教育孩子有禮貌,就忍不住勸說姐姐大S來了:「應該現在開始跟小孩說要跟人家打個招呼比較好。」
大S嚴肅的說:「 她是一個個體,我們沒有權利去幹涉她想要過得人生。他們愛幹嘛就幹嘛,我們沒有權利去把我們認為是對的東西加注在他們身上。」
一旁聽小S吐槽的蔡康永說:「是一個有趣的態度,可是我很少看到有人真的執行。」
小S非常肯定的表示:「大S執行的很徹底。」
大小S雖然是親身的姐妹倆,但她們育兒的理念南轅北轍,只能說家家有本育兒的經。
小編認為: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科學育兒是最好的,每個人的思維想法、成長模式、受教育程度,學習的育兒知識和經歷實踐完全不同,
每一個孩子剛出生,意味著一對年輕的夫妻升級了,第一次當父母,身份要轉化、觀念要轉化、精力要轉化。
比如:孩子的吃喝拉撒成長問題?是照書育兒,學習後根據娃成長過程的效果,進行調整、反思、改進?還是照搬聽從老人的經驗?
就像熱播劇《安家》裡面,公公一邊給大寶看動畫片一邊餵飯,大寶已經上中班,也就是五六歲了,完全可以獨立吃飯,卻還要人喂。
宮蓓蓓看了非常生氣,理由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對視力和腸胃不好,還會養成不獨立的性格。
宮蓓蓓教育大寶,讓他改掉這個不良飲食習慣,大寶聽信爺爺奶奶的教育:「你不給我看,我就不吃飯。」
請尊重每一個小生命,他們有獨立的人格。也尊重每一位父母的育兒理念,因為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父母才最有話語權。
人都是在不足中成長和完善的,讓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長,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魯迅說:「 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於孩子的發達。」
小編挺喜歡大S的育兒理念的,足夠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控制孩子依照條條框框:你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的!
掌控欲十足的父母,對什麼事情都要插一槓,都要按照它們的標準來,不如他們的意,就隨意的指責謾罵,太可悲。
再比如:疫情期間,口罩成了必備品,但對於小孩子是很不願意對口罩的,束縛了呼吸不舒服不願意戴。
小編家的熊孩子出門口罩還沒戴一下就要拉掉,反覆給他說:「外面有病毒,大家都戴口罩,你要戴啊。」還是記不住。
後來在網上看到各種圖形的兒童口罩,把圖片讓孩子自己選擇:「你是喜歡戴小豬的口罩還是貓咪的口罩?」
孩子手指著圖片:「我喜歡這個小豬的口罩。」
到貨後就給他說:「寶貝自己選的小豬口罩好好看,真能幹,戴著小豬口罩一起出去打病毒啊。」
後來真是小豬口罩不離開小臉了。
還有小編比較會讓孩子自己挑選他穿的衣服,指著網購圖片問孩子:「你是喜歡這個紅色的衣服還是黃色的衣服?喜歡這個哪吒的圖案還是兔子的圖案?」
一是在購物過程中,教會孩子辨別各種顏色,二是識別圖片增加詞彙量。
三是讓孩子認識網購、手機付款、時代的進步。(我家孩子3歲不到的時候,在外面玩看到別人售賣各種玩具,我們告訴他沒帶錢呀。他會說:媽媽的手機可以買東西。)
四是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和愛。
因為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從小培養他思考能力。自己可以做主挑選自己喜歡的,幼小心理的認可感能促進獨立意識的萌芽。
木村久一說:家長要善於細心地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支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慾。
原創作者:夢醒長歌。感謝閱讀文章的朋友們。和我一起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塑造靈魂、治癒心靈吧!感謝點讚加粉關注喲!(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