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今天已經是4月18號了。
往年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在上海展會約完會,各自休整。可與往年不同,2020年註定我們要晚些再見了——我們收到展會方通知,2020年的上海展要取消了,接下來是成都8月、天津9月、FHC上海11月、廣州12月,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順利見面。其實,我們想你了,每年展會上都能見面的朋友們.
品牌的十年之間,B+帶來了一共四款電子秤,包括bonavita電子秤、bonavita智能電子秤、Brewista二代智能電子秤和Brewista水粉比智能電子秤。
bonavita電子秤算是B+的元老,早在2012年就經過ISWM美國國際稱重計量協會認證,是一臺達到實驗室級別的超精密電子秤。
在那時,bonavita是全球僅有的一臺精確度達到0.1g的千克級、反應速度1毫秒的電子秤。向著秤盤吹口氣,克重都會馬上顯示出來。只是那時還是用電池或者插電源線的。
金屬機身,高強化玻璃面板,Led的數顯屏,渾身都散發著堅實強悍的魅力。講真,這臺電子秤到現在依然是我們辦公室吧檯使用率最高的。
可以說2015年B+已經開始了電子秤「斜槓「模式——就是手衝/意式都適用。15年初,bonavita規劃了第一款智能電子秤,那時候市面上幾乎沒有找不到即可以兼容手衝與意式並且可防水的電子秤。
為了意式使用,這款稱不僅僅做了防水,而且,把體積做了強姦式的壓縮,最薄處僅13mm,重量只有310g,導致工廠技術攻關做了很久,直到2016年3月,才真正的上線。這也可能是導致這臺電子秤成為B+電子秤裡最短命的一臺稱的原因。因為當年11月,Brewista來了。
從bonavita誕生以來,在手衝器具當中一直獨佔鰲頭,讓bonavita名聲大噪的是2012-2016年,WBC、WBrC世界冠軍歐選用B+的溫控壺,其中也不乏使用B+隨心杯電子秤的人氣甚至冠軍選手。
時間推移到2016年11月的廈門,集團的大兒子-bonavita粗曠的風格在亞洲追究精緻細膩的東方世界慢慢開始不被買帳,集團內部資源被重新分配,小兒子Brewista帶來了更新更細膩的產品,包括被熟知的改良款溫控壺也就是第三代的Brewista0.6L,和品牌下第二款針對意式咖啡也適用於手衝的電子秤-Brewista二代智能電子秤。
Brewista的二代智能電子秤持續加強意式操控的預設模塊,4種意式常用操控、2種手衝常用操控模式。
從這一代開始,B+稱不用電源線、不用電池了,改為usb充電式。依然防水、增加了矽膠保護蓋,和一個透明保護殼(其實如果你有這個殼子,不要浪費,它不僅可以保護電子秤,也是隨時可以稱豆子的豆盤)
二代電子秤的體積變得更小,意式功能的強大,手衝功能模式的增加,很快便幹掉了哥哥Bonavita的第一代智能稱……
產品的更新迭代不完全是競爭,有時,也是一種彌補,比如2018年,B+的第三款智能電子秤-水粉比電子秤,意式可用,但手衝功能更強大。
稱重、計時的本職工作之外,ta還替代了你計算水粉比的計算器,衝煮的過程再加以進度條對比提示,臨近結束再閃爍屏幕來告訴你注水最好到此為止。
2019年這款水粉比電子秤除了自動,手動模式,還增加了Scale模式,也就是基礎模式,回歸最初,最簡單的電子秤操作層面。
特別提示,由於部分用戶反應,相比於Brewista兩臺電子秤的橙色LED,bonavita的白色LED顯示屏更加清晰易辨識。故,自2020年五月後出廠的Brewista電子秤將更改顯示屏顏色為白色。
時至今日,B+已經有過4臺電子秤了,儘管他們功能略有不同,適用領域,甚至兩代B牌的風格都不同,但是,熟悉的B牌唯一不變的,是統一的,高技術要求;
從第一臺到第四臺,每臺秤都是精確度0.1g、反應速度1毫秒的實驗室級別千克級電子秤,對於咖啡高級玩家來說,可能任何的花哨噱頭,都不及反應快,精度高來的實在。
請留言告訴我們,
您更在意電子秤的哪些功能或特性。
比如:價格便宜?精準、迅速??操作簡單?智能化操作?小巧便攜?顏值即正義?防水?好清理?……
或許下一代的電子秤就是按照您的喜好來的。
最後,我要碎!碎!念!
本來這篇推送計劃下周跟大家見的,因為這周一收到了咖啡沙龍年刊,企劃最先下手留了三本,想作為感謝大家互動的禮物,不料業務部耍流氓,搶了我們2本,要是再不把這個推送和互動禮物發出來,怕是連這一本也保不住了。
現在我正式宣布,留言獲得認可最多的用戶,我們將把這本《咖啡沙龍年刊》送給你。
此處,手動@業務部。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