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化名)的學生證顯示:他所學專業為航空服務管理,學制四年,入學日期為2011年9月,照片蓋有「北京物資學院」的鋼印;但他在學信網上的學籍信息顯示:專業為人力資源管理,學制2.5年,層次為專科。張宏供圖
還沒經過高考,高三學生王羽(化名)卻已開始了大學生活。4月的一天晚上,在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的一間男生宿舍裡,王羽正與幾個同樣是中學生的「大學生」聊天。
他們並不是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這些「大學生」的專業都與空中乘務有關,就讀學校全稱叫「北京電影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教育教學部」(以下簡稱「北影職教部」),與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僅一條馬路之隔。
「我們不需要高考,但今年10月要參加成人高考獲得學籍,畢業後是本科學歷,學校會面向各大航空公司推薦工作。」王羽說。
入學無需高考,畢業推薦工作,這無疑是一條「看上去很美」的求學之路。筆者調查發現,北京近十所高校的「教學部」都聲稱可以不經過高考招收空乘專業的學生。
然而,根據教育部今年5月公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等學校名單》,上述獨立發布招生簡章的教學部,均不在該名單之列。
無需高考提前上「航空院校」
今年年初,王羽意外地發現一個「招生圈子」:11所大學,都位於北京,都開設空乘專業,入學都依據面試結果,都承諾畢業推薦工作。這當中不乏「211」、「985」院校。
在南方某省念高中的王羽學習成績平平,自認為只能考上三本院校。一次閒聊時,王羽聽同學談起空乘專業,他上網搜索招生信息,這才發現一系列「航空院校」。
隨後,王羽在一家網站填寫了個人資料。令他沒想到的是,有好幾所北京的高校打來電話。「對方詢問了我的身體條件,說符合要求,如果現在入學,主要參考面試結果;但如果是高考後入學,就要依據高考分數了。」他說,有的學校還邀請他來京參觀。
在北京市大興區林校北路,王羽參觀了北京物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大興教學部(以下簡稱「北物資大興教學部」)。他很快發現,那兒的校園是4所大學共用的,「感覺像個培訓機構」。
經歷某大學失敗的面試後,王羽最終被北影職教部國際空乘專業錄取。他在北影職教部校內參加的那場面試時長約15分鐘,包括中英文自我介紹、才藝展示、綜合知識問答等環節,當場宣布錄取結果。「據說,考官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
於是,當同學還在備戰高考時,3月初,王羽提前上了大學。截至5月初,近100名新生陸續前來報到,有的學生甚至還在讀初三。
「第一學年要交給學校3.9萬元,第二學年3.5萬元,第三、第四學年大約每年1萬多。」王羽說,他與學校籤訂了入學協議,校方承諾畢業後向各航空公司推薦工作。
目前,王羽正在複習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課程。因為按北影職教部的通知,學生要參加10月舉行的成人高考,通過就可註冊國家承認的成教本科學籍。他還被告知,滿分450分的考試只需要考100多分就可以通過。
王羽不知道的是,這樣一場成人高考,曾讓北物資大興教學部航空服務管理專業2011級學生張宏(化名)發現一個秘密——在他的準考證上,「報考專業」一欄印的是「人力資源管理」,而非「航空服務管理」。
「但考完試,學校就把準考證收回去了。」張宏說。
張宏告訴筆者,在後來參加一家航空公司面試前,老師又囑咐他們:報名表的專業也要填「人力資源管理」。老師對此的解釋是,「航空服務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方向。
自己到底學的是什麼專業?這成為張宏心中的一個疑問。今年4月,他打開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教育部唯一指定的高等教育學歷查詢網站,以下簡稱「學信網」),查詢結果讓他有點意外。
學信網的信息系統顯示,張宏所學專業是「人力資源管理」,學制2.5年,2012年3月入學。但在學生證上,他的專業是「航空服務管理」,學制4年,入學時間是2011年9月。學生證上蓋的鋼印是「北京物資學院」。
筆者發現,在學信網的系統中,張宏的學習形式、層次分別是業餘、專科,學籍照片為空白。而張宏顯然屬於全脫產的學生,畢業後的學歷是成教本科。
根據我國學籍管理的規定,學籍信息應以學信網的註冊信息為準。
「爸媽不懂報考,家裡條件也允許,加之學校承諾可推薦工作,我就沒去已被錄取的那所三本院校。」張宏回憶道,當年高考結束後,多所北京高校的招生電話也接踵而來——這恰恰發生在他給空乘招生網站留了信息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