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仔最近的電影是真的多。
先是由劉德華監製並主演的電影《熱血合唱團》宣布定檔,影片將於2020年11月13日正式上線。
然後是早在7月22日,中國電影院復工第三天,就已經發布定檔預告,成為了2020年首部定檔賀歲檔的《拆彈專家2》。
還有就是最近才定檔2021年春節檔,也是由劉德華監製並主演,翻拍自日本電影的懸疑片《人潮洶湧》。
拋開距離我們較遠的《人潮洶湧》先不談,華仔剩下的兩部電影裡,比起走溫暖治癒向的《熱血合唱團》,《拆彈專家2》無疑更抓人眼球。
三年前的五一檔,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姜武、宋佳主演的《拆彈專家》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以4.01億票房逆襲成為2017五一檔票房冠軍。
雖然電影在人物刻畫上還是有些許遺憾,但是勝在故事完整,場面好看,是近些年值得一看的良心港片。
影片還獲得了第37屆金像獎最佳電影,劉德華也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第37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於是這部三年後的續作,不僅依舊有邱禮濤和劉德華,還請來了劉青雲,倪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劉德華和劉青雲繼《嚦咕嚦咕新年財》後,時隔18年的再度合作,而且還是在警匪片裡重逢,是否能重現當年《暗戰》的輝煌,著實令人期待。
整部電影投資近3億,超出系列前作1億多,無論是爆炸場面還是特效都肉眼可見的全面升級。
像是青馬大橋被炸、貨輪沉沒,海中心出現巨大蘑菇雲等,
還有兩次預告中都出現的撞車站的大場面,是在香港的地標性建築完成了實地取景,可以看出無論是爆炸場面還是特效製作都相當震撼。
片中威脅香港的炸彈直接升級到了世界上最小的核彈之一的大衛克羅炮,同時為了呈現出這些宏大的場面和最好的爆炸特效,劇組還花費了10個月來完成後期製作。
甚至為了拍出理想效果,片中的動作戲份劉德華均親自上陣。
從預告來看,肉搏打鬥、奔跑、翻滾飛躍等鏡頭就有不少,都是來真的,這也是華仔繼2017年墮馬意外康復後,動作場面最多的電影。
劉青雲更是直接被吊到了8層樓高,看來不止華仔一個人在拼命。
截止到11月10日,《拆彈專家2》的貓-眼想看人數突破21萬,淘-票票上的想看人數也已經超47萬,穩居貓-眼賀歲檔想看榜第一。
但好演員和製作決心不是一部電影的全部,無論什麼電影都是離不開敘事這個內核的,而從《拆彈專家2》的預告來看,還是讓人隱隱有些許擔憂,恐怕很難再現前作輝煌。
而這讓人擔憂的點,就在劇情上。
《拆彈專家2》是全新的故事,與第一部《拆彈專家》並無關聯,但從預告來看,故事依舊老套。
故事的主線採取的是香港警匪片慣用的套路,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是一個曾經的拆彈專家,因為在一次拆彈過程中,沒能成功拆除炸彈,炸彈爆炸,潘乘風昏迷,不僅失憶,還斷了一條腿。
正因為他昏迷在現場,不由得讓警方懷疑爆炸案他也牽涉其中。
為了尋找真相,他不得不逃亡。
在逃亡過程中,好友董卓文(劉青雲飾)和前女友龐玲(倪妮飾)分別給他講述了兩段截然不同的經歷,讓事情真相更加撲朔迷離起來。
與此同時,有計劃的爆炸案接二連三的發生,接下去究竟該如何收場?
稍微捋一下就能發現,這部耗資巨大的續作裡還是有很明顯的港片元素,其實總結近幾年的港片,「失憶」「臥底」「兄弟情」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當然,這的確是能有效地推動故事情節,而且因為有了反轉也讓故事本身變得撲朔迷離更加吸引人。
但與此同時,看多了港片千篇一律的套路,也確實容易讓有一定觀影量的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對於案件真相也基本是看了個開頭就能摸到線索。
因為故事太過套路化,於是也就有了續作都不如前作的結果。
《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太注重渲染兄弟情而忽視對人物的刻畫,導致故事單薄,連兄弟情都讓人無法共情。
同樣的,在《掃毒2》裡也是,爆炸戲很搶眼,最後的地鐵戲也確實刺激,但是人物動機過於薄弱,繞來繞去最後還是回歸到兄弟情上。
《追龍2》更是被網友戲稱高配法治在線欄目的破案故事,當港片少了它原本的味道,想要繼續抓住觀眾是很困難的。
多說一句,《掃毒2》的導演編劇班底和《拆彈專家2》是一樣樣的,這不由讓人擔心《拆彈專家2》會重複高票房低口碑的現象,只希望它千萬別辜負這麼拼命的華仔。
當然,如果降低對港片續集的要求,那麼《拆彈專家2》或許還是可以期待的吧。
青石電影編輯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