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小夥伴們大家好!昨天咱們聊了經典寶可夢的故事!!本期聊聊咱們童年大家一定不會忘記的經典《數碼寶貝的故事》吧,文章末尾的主題歌值得回味喲!!!!
PS:前些日子數碼寶貝全新作品《數碼寶貝——生存》已經公布了,不過當時只公布了遊戲截圖和一些介紹,並沒有遊戲更加詳細的信息。
現在《數碼寶貝生存》公布了遊戲的首個預告片及5分鐘的實機試玩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出,《數碼寶貝生存》為RPG遊戲,有探索和任務等元素。另外遊戲戰鬥為回合戰棋模式,戰鬥的視角沒有鎖死,因此可以360度旋轉和放大縮小。我們也可以看到亞古獸進化和釋放大招等操作。
《數碼寶貝:生存》將塑造一個2D和3D互相融合的幻想世界,參加露營的主人公一行人突然被捲入到危險的異世界當中,這裡遍布各種兇猛的野獸,一場生存大冒險就此拉開帷幕。主角名叫「百束タクヤ」,搭檔為「亞古獸」。
PS:小時候對數碼寶貝印象最深的就是片頭曲和進化曲很好聽
無限大響起的時候是激動的感覺,因為新的一集就要開播了,I wish響起的時候卻是結束的時候,是我從另一個世界返回現實,開始寫作業的時候……
現在回想起來,那個只需要寫作業、看動畫的童年夏天,實在是太無憂無慮了。
光叔走的那一晚,我感覺我的童年也一起離開了...
最喜歡的是第三部,留姬一直是小時候的女神,上個月還跳著看了幾集
小時候覺得真紅蓮騎士獸帥爆了!當然墮天地獄獸更帥!還有又帥又慘的獅子獸,我覺得這部裡算是最慘的
PS:光丘事件 是第0集 也是我心目中整個系列的頂點作品 ,它幾乎包含了全部的8個個性, 滾球獸和八神兄妹的友情, 嘉兒給與滾球獸的愛, 八神太一面對入侵鸚鵡獸的勇氣 ,八神兄妹對於來歷不明的滾球獸的誠實 ,以及作為兒童的純真 ,嘉兒的口哨帶來的希望 和嘉兒性格所帶來的光明 ,這一集幾乎撐起了我的整個童年! 第一次真正感受到 別人口中的文藝作品給人帶來的力量!!!
在數碼獸動畫 15 周年的企劃中,東映動畫宣布將製作《數碼寶貝大冒險》的新劇場版,既緊接著 TV 動畫《數碼寶貝大冒險》兩部之後的《數碼寶貝大冒險Tri》。
從 2015 年到 2018 年,這部跨越三年,篇幅多達六章的劇場版也終於在 5 月 5 日《我們的未來》上映後落下帷幕,本想就著這次劇場版的完結寫點什麼,感嘆一下一個時代的結束,
可沒想到就在 7月 29 號的數碼寶貝感謝祭上,官方公布了 20 周年的新劇場版,暫定名為《數碼寶貝大冒險》,還發布了 22 歲的太一與阿和的角色設定,我.激動了!!
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髮型..
這次新劇場版從設定上看仍然是大冒險系列的續作,時間線上也是緊隨《數碼寶貝大冒險tri》,太一和阿和都成為了大四高校生(此時八神光19 歲哦),估摸著還是上課上得好好地,突然亞古獸又出現了,然後世界又被入侵了,被選召的孩子們喲,數碼世界和日本需要你們拯救等等的老套路,至於劇情上能玩出什麼花來,就只能靜靜等待劇場版上映的那一天到來。
PS:新劇場版情報要素過少,《數碼寶貝大冒險tri》又實在是.無話可說,那麼今天我就為大家捋一捋數碼寶貝的前世今生,聊一聊數碼寶貝這個系列。(有不足之處歡迎指出)
拓麻歌子—數碼暴龍說起《數碼寶貝》,那不得不提它的老祖宗拓麻歌子,這款在當時風靡全球的電子寵物機,在中國當然也免不了大規模的山寨出品,小時候攢了好久的零花錢之後去小賣部買來的電子雞,光是給裡面的小像素餵飯和鏟屎都玩的不亦樂乎,要是一不小心把寵物養死了還會找同學哭訴一番.這樣的經歷,大多數 80、90 後都深有體會。
這玩意大家應該都很眼熟
而在當時,哪怕是正版的拓麻歌子也只具備寵物的養成功能。在 1997 年,萬代南夢宮為了打開市場,推出了男孩子所玩的拓麻歌子——數碼暴龍機,在養成系統的基礎上加入了進化和對戰的元素,可以說數碼寶貝系列從這裡便開始了。
數碼獸大冒險V馴獸師在暴龍機被推出並獲得好評之後,萬代很顯然並不滿足於現狀,彼時的數碼寶貝雖然有進化的概念,但它們不會說話,也沒有故事內容,要想把這個系列延續下去,就必須要有劇情來支撐。於是在 1997 年的夏天,由藪野展也和井澤寬所創作的短篇漫畫——《數碼獸c'mon》便橫空出世,但因為其單純的故事和人物描寫使得它更像是暴龍機的宣傳廣告而獲得失敗。
當時的男主隱隱就有太一的影子。。。不過這個數碼獸怎麼到最後都沒進化啊
然而在這部作品中,描寫數碼獸來到現實的這一概念得到了延續。
1998 年 11 月 21 日,兩位作者在《數碼獸c'mon》的基礎上重新出發,從《月刊V Jump》 1999 年 1 月號開始連載新的數碼寶貝漫畫——《大冒險V馴獸師》,介紹了迷失在數碼世界的少年·八神太一和夥伴斯路瑪魯打倒圖謀超究極體復活的究極魔獸,描寫馴獸師本身以及和數碼獸夥伴友情的作品,最終大獲成功。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漫畫的連載時間和 TV 動畫放映時間幾乎同時進行,但兩部作品的太一併不是同一個人,儘管他們的外表和性格都很像。
可以看出這裡幾乎就是太一本人了
數碼寶貝大冒險漫畫再好看,當然也比不上蹦蹦跳跳還能開口說話的動畫。萬代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暴龍機推出後不久,便和東映動畫聯手宣布對數碼怪獸進行動畫化。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原作參考,完全原創的故事,東映動畫的工作人員只能依靠暴龍機上的數碼獸中尋找創作靈感,從人類角色的數量和年齡劃分,到對應數碼寶貝的種類和進化方向,當時的製作人關弘美和導演角銅博之可謂是絞盡了腦汁,也得益於他們的努力,才有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被選召的孩子們。
1999 年 3 月 6 日,在「99 年春 東映卡通博覽會」上,數碼寶貝第一部電影版——《滾球獸的誕生》上映,緊接著次日,《數碼寶貝大冒險》TV 動畫便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首播。雖然這部電影只有 20 分鐘,更像是如今我們所熟知的 TV 動畫第 0 話,但在當時,這種電影電視同時放映的現象在日本業內是少有的。根據當時的製作人關弘美所說,這個計劃也是在公布 TV 動畫之後才決定的。
目睹光丘事件的泉光子郎,這部劇場版處處為TV動畫埋下了伏筆
提到數碼寶貝,很多人能聯想到的一定是這部《數碼寶貝大冒險》和光叔的《Butter-Fly》。作為系列首部 TV 動畫,《數碼寶貝大冒險》為我們的童年塑造了一個世界,我們為亞古獸的第一次進化感到興奮,為巫師獸與迪路獸的遭遇感到揪心,還有結局裡經典的「飛帽殺」配合 BGM 更是讓無數人感動落淚。在 2001 年大陸引進後的那幾年,不管是街邊的小攤還是路邊的商店,都擺著形形色色的數碼寶貝周邊商品,不論是小學還是高中,都有無數人討論動畫的劇情和角色,可謂是轟動一時。
而經典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就是因為它經得起重複。兒時我們在《數碼寶貝大冒險》上更多地是收穫了熱血和感動,或者是對某個角色的喜愛(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位同學聽說二年級有個學生長得和八神光特別像,他就經常下課去「騷擾」她,最後被潑了一整袋牛奶)。而當現在再去回顧的話,就能發現動畫中更深層次的對所謂人性的刻畫,8 個孩子的 8 枚徽章,每一枚徽章代表著不同的個性就是最直接的描述,對每個孩子成長的描寫也非常到位,在他們的經歷中多多少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這種代入感也是當時的動漫中所少有的。
神聖計劃,配合數碼暴龍機使用真是當時中二的代表。。。
八神光我老婆!
PS:至於其他方面在這裡就不多敘述了,每個人心中也都有對《數碼寶貝大冒險》的評價,我們都知道這是一部經典之作就完事了。而在當時的日本也同樣如此,僅從周邊銷量來看,據說《數碼寶貝大冒險》當年的手辦銷量甚至超過了高達(也有說略遜於高達),以至於最新的兩部劇場版都是寫太一他們的故事了.
最後說一點題外話,比起《Butter-fly》,我更喜歡片尾曲《I wish》。
PS:本期數碼寶貝故事咱們就分享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下期咱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