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姚瑩故居裡的舊時光

2021-02-13 六尺巷文化

姚瑩故居位於桐城市區寺巷內,東臨清澈綿長的龍眠河,北依古樹參天、墨香筆舞的桐中。


老宅似耄耋老人,固守著北大街靜觀四季變換,透著幽獨與滄桑,讓五彩喧譁的城市在這裡安然沉澱。

 


2018年10月17日下午約四時許,隨著鑰匙向右轉的咯吱聲,姚瑩故居緊鎖的門被打開,秋風染著院內桔子的香味,迎接闊別已久的主人:姚瑩的玄孫姚謙先生的到來。


姚先生以年逾八旬之齡,從深圳出發,輾轉合肥,回到家鄉,在宗親們的熱心陪伴下來到故居。

 

當雙腳踏進故居,時光的發條開始慢慢逆轉,回到了七十多年前,已經遠行而模糊的記憶被喚醒,逐漸有了輪廓,有了色澤。於是,一個個炊煙嫋嫋、鍋碗瓢盆熱鬧不休的生活場景在腦海裡復活。

 

高祖父姚瑩,桐城派著名作家,嘉慶十三年成進士後,歷任福建平和、龍溪、臺灣、江蘇武進等縣知縣。道光年間,出任臺灣兵備道,在鴉片戰爭時期力挺林則徐、鄧廷楨,抗英保臺,屢戰屢捷。

 

曾祖父姚濬昌,監生。歷任江西湖口、安福、湖北竹山、南漳縣知縣。詩文著述宏富。育有五子:永楷、永樸、永概、永棠、永樛。

 

故居的東側正房,由姚瑩的長孫姚永楷居住。三十八歲的大祖父姚永楷過早離世,撇下妻子方氏,和兩個兒子東彥、農卿(後由叔父姚永樸、姚永概撫養成才)。


兒時的姚謙先生,每年過年過節,都來看望祖母(姚永概夫人),常常是從後面小巷進來,再從一個小門進去,直通二院,首先看望住在偏房的祖母,再看望住在正房的大伯父東彥和大伯母(二層樓也是姚永楷留給姚東彥的)。


大伯父姚東彥從日本留學歸來,是孫中山接見過的老同盟會員,在財政部任一等秘書,後又做過鹽鐵專賣使等職,退休後還鄉。


抗日戰爭時期,大伯父曾搬到山裡在黃家鋪、葉家灣、姚家大屋幾處住過。抗戰勝利後,又從山裡搬回老宅,那個時候伯父也老了。


大伯父的長女姚琦參加革命工作,在1943年秋接妹妹姚瑜途中,不幸被國民黨發現,因此落入監視迫害之中,姚瑩故居的東側便被侵佔,以作監視。


同年秋的一個晚上,一批特務將大伯父的長子姚培抓到中統,用盡酷刑,雖花很多錢贖出,此後便送外地讀書,但姚培肉體與心靈摧殘都是致命的,以至後來自殘而終。


1945年,大伯母不幸離世。她是位非常慈祥、賢淑的女子,很少對外交際,高高瘦瘦,體質不是太好,大伯父的一切起居家務都是她料理。兒子被抓的打擊、兒女不在身邊的思念,讓她憂憤成疾,鬱郁以終。


大伯父個高,方臉且文雅,跟小孩話不多。從抗戰時期,舉家從山裡迂迴的遷居,兒子出事後心情的低落,時隔一年永失妻子的悲痛,三個女兒參加革命均不在身邊的孤獨,在連連打擊下,常喝酒解悶,麻醉自己,於1948年撒手人間。


小伯父姚農卿被姚永樸帶到北京,後成為北大文史教授、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姚農卿三子姚坰(北京京劇院副院長)

人生如草木,榮枯生滅,看似稍縱即逝,實則艱難無比。親在,遙不可及,親離,則思無寄託。縱觀姚瑩時代文人輩出,為國捐軀在所不辭,愛國傳承時至今日。目睹斷牆殘壁,耳聽世事無常,姚先生忽想,這所老宅不光文墨飄香,也是革命的搖籃。


幸得政府時下關注老宅,幸得北大才子方博琳董事長帶著感恩之心,從北京回鄉創建桐城文學小鎮,才讓無人問津的這所老宅有機會向世人訴說自己的歷經滄桑。

姚先生在被問及其伯祖姚永樸時,感慨道:


「二伯祖工作從北京到上海,從上海又到北京,後到了桂林。他的家在桐城另外有個園子,叫『亦園』,現已記不清楚了。我去過,記得二伯祖母經常到我們家來坐坐,聊聊天。


因大哥在安慶讀書考學不幸夭折,母親極度傷心,痛哭數日,很長時間處於悲痛中。一日,二伯祖母前來看望,母親難過之餘,言語中埋怨到她的孫子姚景石有所責任。


二伯祖母回去後便狠狠地罵了孫子,以至景石也受了一些委屈。當時留下小小過結,其實我們眼裡的二伯祖母仍是很好的二伯祖母。


抗日戰爭時期,二伯祖父曾回到過桐城,因日軍到了安慶,身體欠佳的他只好避難去了桂林。他的子女都在外地上學,二伯祖父約兩年後逝世,靈柩運回桐城安葬,二伯祖母亦回桐城『亦園』定居,守護孫兒姚鏞(景石)及曾孫兒女。



聽著風雨飄搖的故事,望著傷痕累累的老舍,踏著幽靜寂寞的院落,人生的故事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完美,況是亂世中人,喜樂哀怨,愛恨錯綜,其實才是生活的本真。


秋風飄進門檻,拂去封存記憶的塵,陽光落進長廊,溫潤著老人的思緒。在被問及祖父母住室時,姚先生指著西邊的小門小院,侃侃而談:


「祖父姚永概住在西側房,原一大間,後隔成一間小客廳、一間小臥室、一間小書房。還有個小天井院子。


祖母中等個,常年吃齋念佛,喜靜。因上學,平時很少來玩,但過年過節是一定要來拜望的,禮節性的磕頭,祖母給個小紅包,然後大人們聊天。祖父因患癌症於五十多歲去世,祖母一人寡居,由小姑照顧,很是放心。


小姑本已出嫁吳姓人家,因吳家婆婆厲害,嫌姚家嫁妝太少,有些虐待,不讓孩子與其同住。小姑便帶著兒子回家陪伴母親,年來年去,祖母也很健康安適。」



聽著漸次遠去的故事,望著鬢髮已白、鄉音未改的老人。歲月更迭,多少人事早已面目全非,不曾改變的是老宅所留存的舊日情懷。順著長長的院子,姚先生尋找兒時那顆核桃樹,喃喃低語:


「院子走到底,邊上有顆核桃樹,很高很大。小時候,每年在核桃成熟季都來打核桃,有時拿石頭砸,有時用竹竿打,然後撿起來就吃。堂哥姚增也來打過核桃,我們一起爭著搶著很開心。


院子左邊有個圓門,進門有個小院,在一直走進去穿過第一道中廳直達正房,正房是二層小樓,是大伯祖及其長子姚東彥(直之)住處,再後有後院,隔牆那邊就是我們家,我父親當時就住在那邊僅一牆之隔。


寺巷臨北大街口第一個鐵門就是我們家的老鐵門,寺巷一號,原來是白鐵門上面釘了密密麻麻的釘子。進去有個大院,左邊離牆不遠,有顆廣柑樹,據說高祖父姚瑩從廣州回來帶的樹苗。


經日機轟炸,上面枝幹被炸飛,幸好樹下部無損,日後生長很快,枝繁葉茂。每年成熟季,柑子掛滿枝,那時能在內地吃到廣柑不易。再往前,裡面牆邊有顆石榴樹。


我們家有個抗戰歷史,原來尚好的房子遭日機轟炸,變成一片廢墟,只剩下木柱和一堆殘磚亂瓦,遍地狼藉。無奈只得將木柱、磚瓦翻找收集,重建簡易房舍,房子四周磚砌而成,隔牆用竹編作牆的筋骨,再糊上泥巴,塗上石灰,俗稱編籬算是可以入住。


殘渣亂瓦堆向牆邊的那顆石榴樹處,堆成牆一般高,奇怪被埋的石榴樹不但沒壞,反而長得更歡,每年都結石榴。那顆石榴樹下的瓦礫堆邊,留下了我和堂哥曾經砌磚堆瓦、玩沙弄土的快樂時光。我們離開老宅時,枝葉已爬過牆頭。


院子被毀後,改成菜地,我學著種些蘿蔔、白菜、莧菜等。現在想看看石榴樹、瓦礫還在不?那是日機轟炸桐城的一個標記。」

 

姚先生回憶童年是快樂的,雖然戰爭帶來艱辛,但父母、堂哥、廣柑、石榴,一切都是美好的,仿佛時光還停留在昨天。


姚先生說:「我十二歲讀完小學,就去了合肥,因為那個時候大哥走了,母親很傷心,小弟還沒出生。作為男丁,父親對我很重視,所以就把我帶到合肥,讀了初中一至二年級上。


因合肥文宣會搬到蕪湖,又隨父親去蕪湖讀初二(解放前安徽省博物館叫文獻委員會),解放後大概幾個月,還是覺得桐城不錯,又有些想家,於是又回到原地,在桐城的聯合中學讀初三。


十五歲時,高中讀了一年不到,父親就把我們又接到蕪湖。在往返桐城居住期間,我二弟也在北街小學讀書。學校乃桐城姚氏房屋,私辦姚氏家族公學,在校所有工作人員和學生都姓姚。」姚先生用肯定的語氣說著過去。

 

「四祖父姚永棠沒見過,但曾在北京拜望過。五叔祖父姚永樛,他的子女都在北京。姚瑩故居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就是姚瑩的長房長曾孫姚東彥一家居住正屋,我祖母帶小姑居住西廂側院屋。」

 

我們邊走邊聽著姚先生的敘述,回到來時的門前,準備離開,望著落寞的院落木門。此景又串起來老人的記憶,他對著文昌街道王建海書記和方總說:


「如果你們要修繕這座房子,原來的門樓是比較漂亮的,對開的大門,在門檻兩邊有兩個圓形的石頭凳子,大門有兩個鐵環,經常大門不關,是敞開的。」



姚先生諄諄囑咐:「建桐城文化小鎮必需突出愛國文化!修復姚瑩故居也應突顯姚瑩愛國護臺、愛國保疆的精神文化為主題呵!」


是啊,這座飽經風霜的宅院,曾經迎來送往的門樓,走出了幾代聞人志士,是何等的光華。就算歲月再動蕩、時光再湮逝,也不會磨滅桐城姚氏的愛國豪情、浩然正氣。

 

望今天姚瑩故居大門的打開,是今後敞開迎賓、播散愛國精神的開端。我們知道,她即將告別無人問津的寂寥孤獨。

❖ 精華推薦 ❖

【桐城麻溪姚氏】 昔日園林

姚瑩後裔呼喚臺灣同胞共建大中華

【桐城麻溪姚氏】 先世源頭考辨

姚瑩後裔回鄉探訪

【麻溪姚氏】 我家這一百多年

【桐城麻溪姚氏】 修譜聚族群英譜

舉天下之美,無以易乎桐城姚氏

相關焦點

  • 種能洞的舊時光——尋訪臺北閻錫山故居
    以前來臺灣看的多是自然風光,而這裡更有著許多的歷史記憶:遷徙來臺的國寶、民國大家的足跡、鄧麗君的歌聲、林青霞的影片……於是就有了再次來臺,遇見舊時光的人文之旅
  • 國內旅遊:福州「倉山老洋房」——都市裡的舊時光
    國內旅遊:福州「倉山老洋房」—— 都市裡的舊時光小時侯,我喜歡在街巷中漫步,總是一步步慢慢地走著,有時也會回過頭看一看走過的痕跡,好像生怕迷失回家的路。長大了,我開始厭倦在街巷中一步一步的走著。於是,我開始放快腳步,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
    參觀富厚堂 文:姚起 編輯:文翟 湘中小城,落日溶金 曾經威風凜凜的毅勇侯府 仍像當年一樣肅穆 大門口暗香浮動的荷塘 豈只是十裡飄香
  • 舊時光
    作者:惜緣 來源:黑暗中的一盞燈 dengxingtianxia1飲一杯歲月的酒,獨酌,來邀你一起,回憶舊時光的掠影,你來,對酌成三人,你不來,獨享舊時光的零零碎碎,夢初醒,該是微醉嫣然的腮紅,舊時光的歡聲笑語襲空而醉了眸光裡的緣淺情深,獨醉!
  • 【吃】「躺」進舊時光,「浸」在咖啡裡!
    文 | 黎天王圖 | 黎天王懷念舊時光等於懷念所有失去的美好東西,青春、讓我們回憶,讓我們重溫,曾經那些記憶片段裡的畫面。| 「躺」進舊時光 堂舍 |◆| 浸在咖啡裡 堂舍 |◆只可惜黎天王去的那天,不知為何,盛咖啡的杯子換成了彩瓷杯,不過放在如此復古的桌子上,透著那獨有的懷舊氣息,配著微微的光,足以靜心下來,慢慢品嘗著回憶的味道。
  • 我們年華的舊時光,在思念裡煙花般妖嬈的呼吸
    有沒有很多的時候,你會很懷念舊時光裡的那座城。當你再走上那條曾經無數次經過的路,是否會悵然若失。遇見曾經朝夕與共的同學朋友,又是否記得那擱置的溫情。也許,我們的青春尚在,我們的年華依舊光澤熠熠,可是我們總是要背負太多的離別,在孤獨的時光裡默默新生,在青春的旅途裡漸行漸遠,參與一場一場終將散去的盛宴。我們的回憶裡總有某一段故事還流淌在某個靜謐夜晚的月色。沒有人聽得到你懷念,亦無人知曉你的悲歡,我們總是一個人上路,一個人來去,只是自始至終,總是有些人事成為心底的刺青,抑或淡如雲煙,每每念起,不禁地笑容可掬,恍若隔世。
  • 《你好,舊時光》青春
    青春是最美好的時光,作為90後的我們還會繼續看青春偶像劇嗎?是不是會覺得幼稚,哈哈。從17歲是我們一生中最好的時光,正如電視劇《你好舊時光》中所說,17歲,那是一個很純粹的年紀,那是一個懵懂而無知,餘周周,舊時光裡的她
  • 葉羅麗:回憶中出現了錯誤,孔雀轉變成白光瑩
    在浮雲樓內,羅麗、亮彩、茉莉、孔雀、黑香菱和白光瑩六位仙子成為了仙境銀行的新守門人,她們將代替辛靈仙子看管浮雲樓的秘密。從辛靈仙子的留言中,我們得知只有六位葉羅麗仙子都找回完整的自我,才能召喚仙境銀行中隱藏的強大力量。這股力量過於強大,甚至強於維護平衡的靈犀之力。
  • 你好,舊時光
    ,回到過去說一句你好,舊時光!食物的香氣裡有一條通往過去的路回憶起成長時光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幀幀畫面閃現小時候最大的樂趣不是來自IPAD而是從街口拐角的小賣部裡用一毛兩毛找到的快樂和朋友排坐在路邊吃冷飲五毛錢一袋的咪咪蝦條細嚼慢咽可以吃一整個下午
  • 懷念舊時光 熟悉的老街 夏日雨中曇華林
    免費慢遞,你內心的需求是什麼,將你的心願寫在一張信籤上折進信封裡,曇華林古街郵局時光慢遞郵箱,可以幫你完成願望。武昌區曇華林小學學生沒有返校,校門關閉著。武漢疫情防控,學校延遲開學,學生在家裡線上學習。除了高、中考升學的班級。
  • 捷映|幸福的舊時光電子相冊,回憶逝去的美好時光
    我們會感嘆時間的流逝,感嘆那些逝去的年華,歲月無情,帶走了很多美好的事物,但也留下了幸福的回憶,這些回憶將永遠伴隨著我們,它如一壺老酒,時間越長,味道越濃越香醇。迫於生活的壓力,我們會不知疲倦的忙於工作與家庭之間,我們也會厭倦,也會疲憊,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看看窗外的燈火闌珊,腦中回憶著過去那些美好的時光,仿佛一切都回到從前,時光靜謐,歲月靜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淨土,在這片土地上,沒有煩惱,沒有憂慮,只有歡聲笑語。
  • 氤氳在舊時光裡的餈粑 吃學英文
    剛走出北門,就聽到從大喇叭裡播出的《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曲調,心裡還在想:「哈!大城市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叫賣的嘛!」抬眼一看,是個健壯的老伯在賣些什麼東西,旁邊有三三兩兩的人群在圍著。好奇心驅使,我也跑去望了一眼。就那麼一眼,感覺我的心都快要蹦出來了,竟然是餈粑(glutinous rice cake)!驚喜不已的我在買餈粑的時候說話都不利索了,連忙讓老伯給我三塊錢的餈粑。
  • 探秘湘西沈從文故居,發現舊時珍貴「合影」,令人唏噓不已
    而鳳凰古城裡最值得遊客打卡的人文景點則要數沈從文故居。說起沈從文,大家一定都會想起他的《邊城》。《邊城》裡描述的湘西風光和風土人情讓人忍不住想身臨其境感受一番,而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浪漫愛情故事,更讓人想一探究竟。帶著許多猜想,也帶著許多遐想,這次終於來到了沈從文故居。沈從文故居位於鳳凰古城內,整個建築和鳳凰古城裡的湘西建築一樣,頗具湘西特色。
  • 得意居到底是不是蔡鍔故居?
    連日來,開屏新聞、春城晚報刊出《705平方米報價1億元 昆明蔡鍔故居擬出售?》的新聞持續發酵,一時間引起社會各界的議論與猜測:得意居是蔡鍔故居嗎?到底算不算文物保護單位?這樣的房屋可以交易嗎……    現場    暫時謝絕參觀除非買家上門    昨日下午3時許,本報記者再次來到位於金馬碧雞坊商城西南角的得意居。
  • 老蘇州的夏天,舊時光的回憶,00後不會懂...
    合作/ 交朋友,請召喚蘇小叨:suxiaodao0505直逼30°的高溫一下子把蘇州帶入了夏天的節奏,我們坐在充滿冷氣的房間內刷著朋友圈,是否會回憶起過去的時光。那時候的夏天,沒有空調,沒有網絡,但卻有大把歡樂時光,在水塘裡,卷著褲腿,捉龍蝦,抓田雞;在弄堂裡,滿頭大汗地跑,啃一根冰棍;在大樹下,不睡午覺,想看看哪個蟬在吵……
  • 「巷」遇舊時光!梅城這些巷弄,你都走過嗎?
    「巷」遇舊時光!梅城這些巷弄,你都走過嗎?那麼小巷和弄堂就像是遍布全身的毛細血管嚴州曾有七十多條各式弄堂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弄堂都已老去無蹤這些被許多人懷念的童年撒歡的地方如今 還能依稀見到一些舊時光的表情
  • 一次有意思的拍攝經歷:致青春 照片裡的舊時光
    原標題:一次有意思的拍攝經歷:致青春 照片裡的舊時光 從1975年至今,縫紉機樣式似乎一直沒有改變過。陳效松 攝  同個地點,同樣的兩個人,但不同的是,那時還坐在小推車裡的小男孩已經長成了高高的小夥子;而那個曾經推著小推車的奶奶已經白髮蒼蒼,坐在小夥子推著的輪椅上。  改變這一切的,是二十年的時光。今年5月,寧波大學大三學生陳效松在網絡上曬出的與奶奶合影二十年對比照戳中了不少網友的淚點。大概每個人看到這樣的照片,也許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感嘆。
  • 《你好,舊時光》電視劇片尾曲 劉惜君遙遠的歌歌詞歌曲介紹
    《你好,舊時光》電視劇片尾曲 劉惜君遙遠的歌歌詞歌曲介紹  奔跑怪物《你好,舊時光》OST概念專輯片尾曲《遙遠的歌》,音頻明日首發上線寫了首遙遠的歌給回憶裡的你,在舊時光裡,遇見最好的自己。11月,時光不老,青春不變,我們一起等故事長大。
  • 在復甦的城市裡懷念舊時光 喜新戀舊 活得通透
    舊時光也因此變得格外迷人。今天是武漢回歸的第一天,也是武漢櫻花盛開的季節。等待春暖花開時,你我共同重返舊時光。黑白老電視和老式磁帶具有回憶的老照片望著眼前琳琅滿目的「老東西」,或許是心靈得到了引導,不由自主的融入了那個世界;也可能是來自內心深處對舊物的嚮往,在一剎那被釋放出來!
  • 感謝所有關注「池城舊時光」的朋友們!
    而微信公眾平臺更適合發文章傳圖片,讓圈裡的朋友每天都能讀到我推送的文章。所以我申請了微信公眾號,我的微信公眾號是「池城舊時光」,用手中的筆讓許多人和事又鮮活許文字裡。我的公眾號每天都會推送一篇描寫家鄉往事的散文,讓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池州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