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方面總體因素來看,臺軍不足以和大陸軍力對比,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對岸負隅頑抗,憑藉著美國出售的武器,即使是困獸也能給我軍造成一定的損失。尤其是對岸擁有的相當數量的F-16戰鬥機,雖然面對我軍完善的空中作戰體系,其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但這種經典三代機還是有可能遲緩我們的步伐。毫不誇張地說,F-16已經成為對岸少數能夠威脅我軍的武器之一,堪稱其空中力量的頂梁柱。
(臺軍F-16大象漫步)
然而,就是這個頂梁柱,在突發事件的影響下被迫全部停飛。據環球時報11月18日消息報導,由於臺軍一架F-16戰機在17日夜間於花蓮外海飛行時失聯,鑑於安全性方面的考慮,臺防務部門決定從18日開始,所有的臺軍F-16戰鬥機部隊停飛,接受特別檢查。據悉,在進行檢查期間,臺空軍戰備任務由其IDF戰機接替。也就是說,臺軍目前所有的F-16戰機都無法使用,戰備都靠其IDF戰機支撐。
臺軍的這個決定,意味著其空中力量如今已十分薄弱。如果說靠著上百架F-16戰機,臺空軍還算得上是一支有些作戰力量的武裝力量的話,那麼僅剩IDF戰機的臺空軍,就是一隻被拔光了毛的鴨子。從臺空軍作戰序列來看,其戰鬥機部隊的主力為142架F-16A/B型戰鬥機、137架IDF戰鬥機、55架幻影-2000戰鬥機、少量過於老舊的F-5戰鬥機。這些戰機中,最核心的主力莫過於F-16系列戰機。
隨著F-16系列戰機的停飛,現在的臺軍,能夠使用的就只是一些老舊的飛機,不僅數量上大打折扣,在質量上還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下滑。雖說臺自研的IDF戰機也算一款三代機,但從臺軍自己鬥更偏向於使用F-16就能看出,F-16的質量在IDF戰機之上。如今,臺軍的F-16被迫停飛接受檢查,依靠137架IDF戰機,其戰力的下降無疑是非常明顯的。事實上,臺空軍如今的實際戰鬥力,很可能被削減了50%甚至60%,大半的戰力都因為F-16的停飛而暫時喪失。
對於停飛F-16戰機帶來的影響,臺軍方面自己也是知道的,但現實情況迫使他們不得不那麼做。臺軍的F-16已經服役了超過20個年頭,由於島嶼氣候和較為頻繁的訓練,臺軍的F-16比起內陸的戰機損耗更快。從其購進F-16至今,總計有7架墜毀,有3名飛行員失蹤和3名飛行員死亡。而從這一次事故來看,駕駛F-16的飛行員是上校軍銜,擁有2230個小時的飛行經驗,絕對算得上是老牌飛行員。這樣的飛行員駕駛飛機失蹤,很可能就是戰機本身的問題了。
(臺軍F-16和我軍轟-6)
迫於形勢,臺軍不得不對自己的F-16戰機進行全面檢查,這顯然需要不少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臺空軍力量便遭到了決定性的削弱,其戰力出現了巨大的空白。不過,臺軍也沒必要太過緊張,畢竟即使是平常F-16都在的時候,差距仍然巨大,以至於差距再大一點也沒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