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ir Hussain與Rakesh Chaurasia,2012年法國裡昂
文 / 霍亮子
最近在翻看世界音樂雜誌Songlines,有興趣的就搜來聽,驚豔的,便忍不住照虎畫貓搬來分享。
頭一個是Zakir Hussain,印度Tabla鼓最富盛名的演奏者,上面這段現場視頻中與他合作的Bansuri笛師是Rakesh Chaurasia。視頻節選自2012年法國裡昂Les nuits de Fourvière藝術節。
兩人的演奏高度嫻熟又契合。Tabla鼓點松鬆緊緊,散落在Bansuri盤復曲折的旋律裡,如相協而行的走獸與飛鳥。
相較於獨奏,Zakir的表現更為收斂。寂靜時一兩音符,蜻蜓點水;迅疾時密不透風。如果炫技的話,Zakir真可以做到,紐約時報形容他「雙手模糊成一片影子,堪比蜂鳥振翅」。話說回來,驚人的速度當然刺激,不過最好的音樂家難道不是鼓點出其不意又恰恰搔到你的癢處?Zakir便能得此種風流。
Zakir技藝高超,Tabla鼓的表現力也非常豐富。Tabla主要流行於印度北部,一組兩隻,右手較小,鼓身木製;左手較大,通常是金屬(傳統是木和陶)。山羊皮蒙鼓面,內外各增加一圈減震,再以交錯的皮繩箍在鼓身上,之間插木榫調節鬆緊。鼓皮中央銀色的塗層十分特別,以鐵粉、陶土、米漿等混合製成,形成獨特的音色和頻率。
Zakir Hussain
Zakir的鼓藝來自家傳,他的父親Alla Rakha(1919-2000)是印度音樂史上最頂尖的Tabla樂手之一。Zakir回憶說,七歲的時候,他開始了嚴格的印度傳統音樂訓練。凌晨三點半,父親會叫他起床上早課。「我們並不碰鼓,而是唱鼓譜,探討大師和他們的曲子,抽絲剝繭,為我層層打開樂曲的層次和尺度,讓我看明白這一切是如何構建起來的」。三小時之後,Zakir會去經學院背兩個鐘頭的古蘭。接著跨過馬路到對面的天主教學校上學,唱讚美詩。他就是在這樣的撕扯當中稀裡糊塗地長大的。
這跟故事裡的「少年派」簡直一樣,拜印度神、拜安拉、也拜基督,不覺得有什麼矛盾。Zakir還多了一重嬉皮教育。他1951年生於孟買,少年時代著迷搖滾,崇拜亨德裡克斯。差點把Tabla換成架子鼓,還好父親的朋友Beatles成員喬治·哈裡森阻止了他。在嬉皮運動如火如荼的60年代末,他一頭扎進美國,混跡於音樂圈,受到Mickey Hart等人的影響。雖然從父親一輩就開始跨國跨界合作,不過直到Zakir這一代印度音樂才不僅是嬉皮士的靈感,成為並駕齊驅的音樂夥伴。1970年代,Zakir創建Shakti樂隊,融合風格,1977年發行的Natural Elements,印度風情的爵士樂,充滿速度感,電吉他與Tabla鼓相互飆戲,也是開拓性的先鋒作品。
Zakir的經歷不是個別現象,跟他齊名的另一位Tabla鼓手Trilok Gurtu,經歷簡直能與之互換,同樣1951年在孟買出生,崇拜亨德裡克斯,年紀輕輕旅居海外,在西方音樂工業的架構下與世界不同文化的音樂家合作,他後來選擇的音樂方向與Zakir不同而已。此後又都不約而同更為回歸印度傳統。
時勢造了英雄,英雄恰在革命的現場。如果不是冷戰和中國的鎖國政策,很可能這也會是很多同代中國音樂家的道路。印度音樂與西方流行音樂的相融性更高可能是另外一個原因,Trilok Gurtu在一次示範裡說,非洲音樂的節奏型跟印度音樂有相同之處,搖滾、爵士又是在非洲節奏之上發展起來的。總之,純正的文化可能是雜燴,背後的地緣、政治、遷徙、墾殖的脈絡,有些清晰可尋,有些是一團亂麻,有趣極了。
Zakir Hussain and his father Ustad Alla Rakha
Zakir發行了數張爵士、電子、跨界和現代音樂走向的專輯,他也說自己65%的表演是純正的印度音樂,不知道數字是怎麼統計出來的,至少是想表明自己超過一半的演出是傳統的。他一直定居在美國西岸,每年有三四個月時間會待在印度。1980年代中期,Zakir創建了「Masters of Percussion」組合,率領印度傳統音樂家赴世界各地演出。我更喜歡的是這組作品,看過的三場視頻都在近幾年內,長度和人員配備各不相同,以打擊樂為核心,將其它器樂、舞蹈、誦念、歌唱融合進來,音樂家來自印度不同地區和文化區塊,是傳統音樂重新的編排和對話,有不少即興的段落。
他與笛師Rakesh的演出片段就是其中一場。除了一組Tabla,Zakir還另加了兩隻鼓。14分鐘20秒的時候,Rakesh領奏一句,Zakir便用鼓聲敲擊出同樣音階,體現出Tabla除了音色之外,還有寬廣音階的特點。音樂會舉辦地點是裡昂一個露天的古羅馬劇場,聲音效果呈現得非常好,全場觀眾太high了,在樂段中間就不斷喝彩,演出結束時直接把座墊扔上了舞臺,像搖滾樂迷。兩代音樂家接力,Tabla擺脫了單純的伴奏角色,成為能自由表達的強有力樂器。
Zakir Hussain和Rakesh Chaurasia是合作非常多的固定搭檔,在一次演出結束時,Zakir介紹Rakesh是印度年輕一代音樂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伯父(也可能是叔父)是偉大的Bansuri大師Hariprasad Chaurasia,我曾經跟他的伯父合作,現在是他。
這話簡直像是Ravi Shankar的複製,Alla Rakha曾經是Shankar首選的伴奏樂手,後來便是Zakir。
Zakir有兩句話我很認同。他說我不是最好的Tabla樂手,對印度的後進者非常有信心。他還說「你來自印度,以為代表著數千年的歷史,是來教育世界人民什麼叫做鼓點和節奏的。結果你發現,浩瀚的音樂世界是一幅油畫,你只是其中的一個色點而已。」
霍亮子專欄
1. 與五條人一起回鄉
2. 京西古幡樂|元宵神遊
3. 大竹研,吉他的囚徒
4. 李增輝VS李鐵橋|當時當刻的自由
一個民間、民族和世界音樂的交流平臺
微信公號:土地與歌/folk_music
荔枝電臺:土地與歌/FM404427
長按二維碼,關注土地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