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爸媽全身上下也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爸爸一雙鞋破了補,穿破了再補,補的沒法補了才能買雙便宜的鞋子穿著,媽媽更不用說了,天底下的母親都一樣勤儉節約,更不捨得花錢,能攢下就攢下,日子過得艱苦,但對我的疼愛絲毫未減,這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不捨得吃不捨得穿,總把好東西留給孩子。
爸爸家裡的兄弟姐妹日子都過得不錯,爺爺奶奶在家裡的地位很高,也很勢利眼,他們哪個孩子過得好,有錢,他們偏向誰,爸爸就是屬於那種話少肯幹的人,嘴上不會說但是個很孝順的人,可爺爺奶奶就是瞧不上他,所以我自然也成了不受老人疼愛的孩子,從小到大爺爺奶奶都沒有帶過我,對其他的弟弟姐姐妹妹卻是疼愛有加,那時雖小也能感覺到不受他們的的待見,自己也懂事一點不去招人煩,爸爸的幾個兄弟姐妹家務事也都聽奶奶的意見,對我媽都是冷眼相看,時常欺負我媽,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好,說話不中聽等等,雞蛋裡挑骨頭,那時我就能感受到媽媽的不容易,自己畢竟還小,很多事情都被幼稚給掩埋過去了。自己從讀了初中以後,思想成熟了一些,心裡對爺爺奶奶那家人也幾乎沒了感情,每逢大年初一過去爺爺奶奶家拜個年,屁股還沒坐熱,我就回家陪爸媽了,再一整年我都不再踏他們的家門,爺爺去世,我在武漢請了三天假飛回煙臺,爸爸的家裡人一起去爺爺墓地磕了三個響頭就沒再去奶奶家裡了。和他們感情淡,親戚間的稱呼我有時都叫岔了,我對他們更是毫無感覺。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親戚間也表現熱情些了,但我還是提不起對他們的尊敬。我常年在外地,更不會去關心親戚間的交往,我只關愛我的父母,家裡過好了,讓父母過好了比什麼都強。
媽媽家裡的親戚,兩個舅舅,他們過的條件更好一些,對我家裡經濟條件多少也幫助了些,但爸爸媽媽沒他們出力不少。每次蒸幾鍋的饅頭,包子給他們送過去,每次把媽媽累的腰酸背疼,包括這次疫情期間,舅舅想吃豆包饅頭,我媽硬是熬了兩個通宵蒸出來了。這兩天幾乎沒合眼,山東的麵食做起來很麻煩,不是一會半會能做出來的,還是做了三四鍋。還有我帶會武漢的一些,把媽媽累趴下了。外婆在我初一的時候去世了,外公又續了一個老伴。對我媽也不怎麼好,畢竟是後媽,看著我媽每次想我姥姥,我就心疼,希望媽媽有個好身體,有父母在,才有個家。總是或多或少的被親戚幫,他們也會白眼看我們,我長大後,爸媽一直心疼我,怕以後老了給我添麻煩,一直在當地打工,我也很爭氣,有錢就攢著幫家裡,直到家裡買了樓房,我們一家三口努力掙錢把家裡裝修了一下。終於搬離那個一年四季都潮溼昏暗的老房子了。我心裡也很高興,爸媽住的也去舒坦一些了。
親戚幫的再多,也都只是暫時的,不可能幫一輩子,而且還要看別人臉色。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只有靠自己努力才是最實際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在武漢買了房,買了車,爸媽家裡的街坊鄰居也都另眼相看我們家,爸媽也得到別人的尊重,下一步我的打算是爭氣早點完成婚姻大事,把父母接到身邊好好孝敬。媽媽也一直囑咐我好好工作掙錢,不要亂花錢,其實嘴上嫌她囉嗦,內心還是願意聽她的話。日子自己過,努力靠自己的勤勞收穫美好的生活,就是要爭口氣,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