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稱為金馬獎前哨站的影展,是臺灣青年影人融入華語電影圈的「試金石」

2021-02-09 映畫臺灣

這兩天,因為看到臺灣演員鄭人碩的事業走勢,心生感慨,對於電影的夢想與堅持,需要多麼大的毅力與孜孜不倦啊(略雞湯,笑)

鄭人碩如今已經成為臺灣商業電影的熱門男演員人選之一,票房大賣,成為超強IP的《紅衣小女孩》系列,開拍《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正式宣布的男主就是鄭人碩

稍早,今年春節檔,鄭人碩出演的商業製作《角頭2:王者再起》,在臺灣票房破億,他也躋身億元票房演員行列

而在這之前,鄭人碩走的都是文藝獨立製作路線,電影也偏小眾(幾乎每部電影都有堪稱福利的脫戲和激情戲),大多數對電影稍微關注一點的大陸觀眾認識他,都是去年2017年的第11屆FIRST青年影展上,他和塗們一起,獲得最佳演員

當時大陸的觀眾,乃至於業內人士,對鄭人碩的了解極為有限(【映畫臺灣】粉絲們是個例外),就連我們的好朋友,一位著名策展人與影評人老師,在FIRST的一個酒會和鄭人碩合影后,都在群裡問,大家快來看這位帥哥是誰?

當然,更腐一點的人,會知道鄭人碩憑藉張作驥的《醉生夢死》的男男激情戲,而成為「同志天菜」

每次用那張《醉生夢死》的激情戲圖片,都生怕被嚴苛的平臺刪掉,就用一張安全的吧,和鄭人碩合作的黃尚禾,是一位專門到美國攻讀表演碩士回臺灣的演員,現在也漸漸把事業重心移到大陸

很多人喜歡用鄭人碩在《醉生夢死》裡的名字叫他碩哥,我們也就一樣隨大流吧

碩哥在FIRST獲獎的這部電影,名叫《川流之島》,這部據說製作成本只相當於40萬人民幣的臺灣電影,去年FIRST被提名最佳導演(詹京霖)和最佳演員,最終鄭人碩得獎(FIRST的最佳演員是不分性別和主配角的)

當時,評委會對於鄭人碩的評語是:

演員的表演收放自如,張弛有度,在之前作品的基礎上呈現出了更為廣闊的表演空間和良好的成長曲線,為影片增色不少


這是碩哥和《川流之島》導演詹京霖、女主尹馨和演員陳鼎中在FIRST之前一個月的臺北電影節上,尹馨獲得了這次臺北電影獎的影后

大家有發現碩哥對頒獎禮都格外尊重麼,造型都很隆重,而且都是統一的豪華印花西服+黑色襯衫領結,哈哈

碩哥去年在金馬獎上的造型也被時尚毒舌們讚譽過

因為是在西寧拿到的最佳演員嘛,稍後在臺灣上映的鄭人碩是主演之一的電影《阿莉芙》,把第一版預告片裡的「同志天菜 鄭人碩」,改成了終極版中的「西寧影帝 鄭人碩」

FIRST前的第一版《阿莉芙》預告

FIRST後《阿莉芙》終極預告

這裡的西寧,指的就是每年在西寧舉行的FIRST青年影展

其實呢,碩哥去年得到FIRST最佳演員,是臺灣電影及電影人,越來越在FIRST上發光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臺灣青年影人,已經成為FIRST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

去年FIRST,臺灣新銳導演呂柏勳,憑藉《野潮》拿到了最佳短片獎

當時評委會對《野潮》的評語是:青澀的質感與自由的語言,影片的表達內斂而準確。在少年的尋覓與失去的完整現實邏輯中,又潛藏一絲淡淡的鄉愁

而在之後FIRST於全國巡迴的「主動放映」中,《野潮》也取得了相當熱烈的迴響

去年的FIRST上,侯孝賢的弟子黃熙的長片處女作《Missing Johnny》,獲得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的提名,在FIRST放映的時候,觀眾滿場,並且給予了好評

去年的FIRST,臺灣導演胡鈞荃的《異域》,還拿到了最佳動畫和實驗片獎

評委會給出的評價是

影像的不完整成為了一種力量,寄居於不同環境下的人受困於種種交流的困境。在混亂而危險的黑域與細節化的現實空間中,影片並不嘗試給出答案

來自臺北藝術大學的胡鈞荃,身兼編劇、攝影、美術指導、剪輯、音效、音樂等多職

可以說,去年的FIRST,在臺灣電影圈,尤其是臺灣青年電影人中,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力

更大的影響力,來自於三個月後的金馬獎,去年【映畫臺灣】就曾半開玩笑地說,FIRST青年影展,簡直就已經是金馬獎的半個前哨戰和風向標了

結果真的是這樣啊!

FIRST上和鄭人碩一起拿到最佳演員的塗們老師,憑藉《老獸》獲得金馬影帝

而在FIRST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周子陽)、最佳演員(塗們)三個提名,並最終拿到最佳演員獎的《老獸》,不僅在金馬54入圍了四個獎項,還拿到了影帝、最佳原著劇本以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中獎率非常高

雖然碩哥非常遺憾沒有入圍金馬影帝,但《川流之島》卻入圍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詹京霖)和影后(尹馨)

尹馨在去年金馬紅毯也是氣勢不輸

而《Missing Johnny》則入圍了金馬54最佳新導演(黃熙)、最佳新演員(瑞瑪席丹)、最佳原創配樂(許志遠 , 林強),最後外型非常惹眼的瑞瑪席丹獲獎

而在FIRST上獲得最佳紀錄片獎的《囚》,在金馬獎上也斬獲了最佳紀錄片獎

導演馬莉在金馬獎上

而去年和《囚》一起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的《羅長姐》,則是FIRST與著名演員陳坤聯合發起的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的第一期項目,這個項目是用來扶持年輕的紀錄片影人的

金行徵導演的《羅長姐》

去年FIRST獲得最佳影片在內的四個提名,並獲得FIRST最佳藝術探索獎的《笨鳥》(夫妻導演大塚龍治 +黃驥),則入圍了金馬54的最佳剪輯獎,他們請的剪輯師,也是臺灣影壇泰山北鬥一樣存在的廖桑廖慶松

最厲害的,是金馬54入圍最佳新導演的五位導演中,就有四位導演和作品在之前入選或獲得了FIRST提名,除黃熙、周子陽和詹京霖外,馬來西亞導演陳勝吉的《分貝人生》,也獲得了FIRST國際(長片)組競賽單元的提名

不過呢,這屆金馬的最佳新導演,是《大佛普拉斯》的黃信堯,沒辦法啊,阿堯實在太強大了

去年FIRST的評委之一李烈,人稱「烈姐」,是臺灣著名的電影製作人和演員,她和《大佛普拉斯》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大佛普拉斯》中演主要角色的陳竹升,憑藉《阿莉芙》得到最佳男配角獎,就感謝了老闆烈姐

烈姐是去年FIRST評委團唯一的女性

現在回頭看,FIRST還真是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搖籃」呢,最著名的例子,來自張大磊和忻鈺坤

2016年,青年導演張大磊的第一部電影長片《八月》,在金馬53以黑馬之姿拿到最佳影片獎的時候,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八月》劇組在金馬紅毯

那次金馬獎,《八月》入圍了六個獎項,頒獎的時候,孔維一拿到最佳新演員獎,張大磊在最佳新導演獎輸給了生猛的黃進(《一念無明》),他對拿最佳影片,是一點都不抱希望的,儘管之前,這部電影還拿到了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和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沒想到《八月》爆了一個冷,拿到最佳影片獎

《八月》的最早亮相,是在金馬53之前三個月的第10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當時《八月》被提名了FIRST四個獎項

《八月》劇組在FIRST紅毯

2017年的FIRST,張大磊依舊來到西寧,圈裡還將他歸到了「FIRST系導演」的行列中

要說「FIRST系導演」最有名的一位,那就要數忻鈺坤了,他的經歷真的挺傳奇的——如果不是在最後一刻報名了FIRST,《心迷宮》可能就會成為一部賣給電視臺的普通欄目劇,忻鈺坤可能現在還是漂在北京的廣告片導演

《心迷宮》在FIRST的時候,還叫《殯棺》

《殯棺》在第8屆FIRST拿到了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獎

《殯棺》和忻鈺坤在FIRST被發掘之後,在三個月後的金馬51上,入圍了最佳劇本和最佳新導演兩個獎項,那年呢,「皇上」陳建斌火力全開,不僅包攬影帝和男配,還憑藉《一個勺子》獲得最佳新導演獎

不過《殯棺》在金馬影展上頗受好評,觀眾和忻鈺坤也交流熱烈

這個不是忻鈺坤拿到金馬獎,而是拿著金馬獎座過癮啦

不過呢,《殯棺》還是拿到了一個非競賽單元的獎,那就是某個奢華品牌設立的年度優秀獎(獎金不菲喔),這是忻鈺坤和《殯棺》編劇馮元良和獎項贊助商高層合影

FIRST和金馬獎之後,《殯棺》才開啟了它的世界各大影展展映和得獎之旅,至於改名《心迷宮》,並於2015年10月在大陸正式公映,那已經是一年多之後的事了

忻鈺坤當然視FIRST為「娘家」了,去年7月的第11屆FIRST,他的第二部長片《暴裂無聲》成為FIRST的閉幕片,這是這部電影的世界首映

《暴裂無聲》主創在FIRST紅毯

《暴裂無聲》也是FIRST影展並馳實驗室的首個項目,天啊有沒發現忻鈺坤已經瘦成一道閃電,甚至可以和旁邊的宋洋比帥了(論減肥就是一次成功的整容手術)

FIRST首映八個月後,也就是今年的4月4號,《暴裂無聲》在大陸正式公映,豆瓣評分8.6,屬於非常高的分數了,也期盼《暴裂無聲》在今年的金馬獎上,能夠有好成績

據【映畫臺灣】得到的比較靠譜的消息,今年FIRST的評委會主席,將會是一位來自臺灣地區的影界大佬,他對於兩岸電影交流,以及提攜兩岸新人導演,都做出了極大貢獻(再多提示一點就要被你猜出來了),至於是誰,5月4號第12屆FIRST青年影展的發布會,就知道答案了

同時,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徵片正在進行中,距離5月15日徵片截止,僅剩最後兩周時間,還沒有報名的華語青年電影人,尤其是臺灣青年影人要抓緊啦(報名地址請點擊「閱讀原文」或直接到FIRST影展官網報名)

今年7月,西寧見!

附:

(歷屆FIRST影展獲獎的臺灣電影和影人不完全名單)

第六屆(2012年)

「一戟即中」青年電影推選單元

最佳故事片:《到阜陽六百裡》(導演:鄧勇星)

最佳編劇:《到阜陽六百裡》楊南倩、鄧勇星(與大陸編劇葛文喆、秦海璐、席然一同獲得)

「矚目無限」華語電影優選單元

最受青年矚目華語影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第七屆(2013年)

最佳紀錄片:傅榆《藍綠對話實驗室》

最佳短片:施君涵《華麗緣》

第八屆(2014年)

最佳演員:黃河(《原來你還在》)

                   黃璐(《雲的模樣》,出品為臺灣地區)

第11屆(2017年 )

最佳演員:鄭人碩《川流之島》

最佳短片:《野潮》(導演:呂柏勳)

最佳動畫實驗片: 《異域》 (導演:胡鈞荃)

部分文圖提供:FIRST青年影展

(END)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文藝連萌成員


本期編輯:黃豆豆、落山風

聯絡我們,請發送郵件 771539504@qq.com

相關焦點

  • 2018臺灣金馬獎&金馬影展
    金馬獎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自1962年創立以來,獎勵了無數優秀華語影片及電影工作者,知名導演李行、胡金銓、李翰祥、白景瑞
  • 金馬獎請日本影帝做評審,臺灣影人再次怒斥傅榆噁心
    金馬獎請日本影帝做評審,臺灣影人再次怒斥傅榆噁心隨著眾多優秀的華語電影的退出,金馬獎星光黯淡,已無昔日的影響力可言,已經徹底淪為臺北電影獎。作為華語影壇的三大獎之一,金馬獎此前幾乎沒有日本作品參展的歷史,評審團更是甚少出現日本人的面孔。
  • 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獎,「電影回歸電影」說來容易做來難
    2018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現場,臺灣導演傅榆發表獲獎感言事件,引發眾人關注,隨後各方言論紛紛擾擾。時至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舉辦在即,各方消息再次引人注意,「大陸影片是否會參加金馬影展」的問題更是數次出現在網友面前,而就在今日,國家電影局發布最新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
  • 大陸影人不參加、香港影片取消,56屆金馬獎星光必將失色不少
    資料圖創辦於1962年的臺灣電影金馬獎,至今有超過半世紀的歷史,設立之初是為了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雖然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但起初也不過是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一個電影獎項
  • 淺談中國金馬影展:東南亞電影在華語電影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然而,來自東南亞,特別是星馬的電影創作者長期以來都在華語電影圈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並非因為大陸電影的無法參與而崛起,若回望金馬獎的歷史,亦可窺見不同時代皆有來自星馬的電影創作者為華語電影帶來豐沛的養分。最具指標性的時間點,興許是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獲得第5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那無疑代表著金馬獎正式對外界宣告其打開疆域、兼容並蓄的氣度。
  • 55屆金馬獎事件傅榆怎麼了?2018金馬獎事件,去年金馬獎發生了什麼?
    8月7日,國家電影局發出通知,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消息曝光不久後,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就此作出回應:「如果屬實,當然遺憾。目前金馬獎已進入評審階段,各項金馬活動也會照常舉辦。」
  • 大陸暫停參加金馬獎是為什麼 去年頒獎一幕曾令眾人憤怒
    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 去年頒獎一幕曾令眾人憤怒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第56屆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將於11月23日舉行頒獎禮。去年的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網友曬出頒獎典禮上一段視頻,內容是中國大陸演員怒懟不當立場的影人,短短幾句話,不但獲得現場支持的掌聲,更是被網友狂贊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就大陸影片暫停參加金馬獎消息作出回應:「如果屬實,當然遺憾。目前金馬獎已進入評審階段,各項金馬活動也會照常舉辦。」
  • 今晚將拿到臺灣電影至高榮譽的這位影人,才是一位華語電影的俠隱大神
    這兩天呢,華語電影有兩個非常重要「金馬前哨站」,都有大動作一個是昨天7月13號,即將於7月21日在西寧開幕的
  • 觀察丨從金馬獎看臺灣電影的發展歷程
    金馬獎,是華語最具權威的電影獎項,它雖然有「臺灣」這個前綴,不過卻並不是僅供臺灣電影圈自娛自樂的遊戲,而是代表了整個華語電影圈,「臺灣」只是為了表明該獎項的舉辦地域而已。近些年,由於內地許多獨立電影能夠在金馬獎上有所斬獲,因此中國影迷將臺灣金馬獎戲稱為「中國獨立電影獎」,這除了內地沒有任何官方性質表彰獨立電影的獎項之外,也直接地反映了近幾年金馬獎的評選口味。
  • 暫停大陸電影參加臺灣金馬獎.這意謂金馬將黯然失色了嗎?
    ↓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截圖臺灣「三立新聞網」報導截圖 另外,《自由時報》還採取一貫操作,引述所謂不具名的「業界人士」誣稱,今年的金雞百花獎選在與金馬獎同一天是「刻意」,「中國(大陸)影人因此可以順理成章不來金馬獎,形同中國(大陸)政府抵制金馬獎。」
  • 輿論踏金馬:兩岸拔河下的華語電影
    臺灣電影摘下了18座獎項,在部分網友「臺灣電影」復甦的歡呼聲中,無奈被貼上各色政治標籤。金馬獎在疫情期間能齊聚各地影人,執委會主席李安表示非常感動,圖為金馬獎57屆得獎者合影。1997年開始定位為華語電影競賽獎項,逐步放寬語言、人員限制等規定,報名件數也開始從近百部逐步增加,在2018年創紀錄突破600部,被視為是亞洲電影圈的重要獎項。金馬獎也透過金馬學院、金馬創投等,媒合兩岸三地資源;頒獎典禮更被視為是兩岸三地影人齊聚的盛會,也見證了兩岸三地影業的消長。
  • 金馬影展的這個月,臺灣院線有什麼可看?【11月臺片前瞻】
    11月4日,今年的金馬影展,拉開帷幕開幕電影是金馬獎最佳導演得主鍾孟宏的最新力作《一路順風》,據本所的可靠消息,11月4日晚,鍾孟宏將和本片監製葉如芬一起,率許冠文、吳中天、庹宗華、梁赫群、陳以文、林美秀、陳玉勳、黃健瑋等演員,出席在臺北的金馬影展開幕首映許冠文是香港喜劇巨匠許冠文和納豆的老少配鍾孟宏為梁赫群說戲鍾孟宏與監製過很多知名電影的葉如芬在名單中看到陳玉勳
  • 被裹挾的金馬獎:李安的無奈與未知的未來
    語落如驚雷,讓這個原本其樂融融的華語電影藝術殿堂一時間草木皆兵,蒙上了不一樣的色彩。  緊接著,去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塗們、今年最佳男主角徐崢等到場大陸影人立刻在發言中做出表態,評審團主席鞏俐也拒絕上臺頒發最後的大獎,頒獎典禮過後的慶功宴上大陸影人也全部缺席。 過去兩天,關於金馬的最大焦點已經不在優秀電影和電影人身上,而被迫轉移到了藝術之外,這無疑是對這一華語電影圈盛事的巨大傷害。
  • 中國臺灣金馬獎,中國臺灣金馬獎,中國臺灣金馬獎!!!
    宋欣穎露骨的說——「我在法國的時候,有好多歐洲的男孩女孩告訴我說,我感謝你讓我知道世界上有臺灣這個國家,以及原來臺灣有這麼美麗的故事。好死不死,金馬獎也提名了這倆片子。建議直接點開視頻暢快地感受一下話畢,趙濤、鄧超、孫儷、胡歌、曾美慧孜等一眾大陸影人,集體鼓掌致意。大家知道,中國人的原則絕不會變,即使此刻身在臺灣。
  • 金馬獎晚宴,大陸影人集體缺席,網友: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昨晚,11月17日晚金馬獎在臺灣舉辦頒獎典禮,先來看看獲獎人張藝謀導演獲得最佳導演獎徐崢獲得最佳男演員獎謝盈萱獲得最佳女演員獎但是昨天晚上金馬獎舞臺上出現烏龍事件,就是在頒發了最佳紀錄片獎,得獎的是《我們的青春,在臺灣》,令人氣憤的是,這個紀錄片的導演上臺領獎發表得獎感言時,稱:我希望我們的國家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這是我作為臺灣人最大的願望,這句話成功的激起了我們中國人的不滿,在場的大陸演員表情都非常尷尬,當然我們中國人怎麼能不把她懟回去,這個獎頒完就頒了最佳導演獎,我們的國師上去說:希望傳承中國電影,非常的激奮人心。
  • 金馬獎淪為空中閣樓,傅榆又一做法遭臺灣影人猛烈炮轟:太諷刺
    三大獎項都很嚴肅保守,得獎結果四平八穩,含金量和級別幾乎平分秋色,曾在華語影壇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時代車輪滾滾向前,長江後浪推前浪。哪怕已經歷時55屆的金馬獎,因為傅榆這個名字,也似乎只有被拍倒在沙灘上的黯然神傷了。
  • 這個厲害的影展,竟一次就請來陳國富、蔡明亮、葉如芬三位臺灣大神級影人助陣
    陳先生,您覺得臺灣青年導演在大華語青年導演中的優勢劣勢是什麼?陳國富先生說,他沒有對臺灣青年導演群體做一個系統的研究,所以並沒有對他們這個群體的現狀有更深入的了解但是,陳先生說,臺灣青年導演的優勢和劣勢是一樣的,那就是受市場環境限制,製作都比較小,但恰好因為這樣
  • 金馬夢幻焦點影人揭曉 影壇大師貝拉塔爾將登臺
    網易娛樂10月7日報導(圖/文 臺灣報導組 蔡世偉) 2011金馬國際影展今日(10月6日)公布首波重量級焦點影人,這幾位國際級導演,以其傑出的才華、卓越的視野與美學這三位焦點影人皆將來臺與影迷會面,並各舉辦一場導演講堂,與大師面對面的珍貴機會千載難逢,影迷們絕對不可錯過。2004年,在臺灣大部分影迷都沒聽過「貝拉·塔爾」這個名字時,金馬影展首度介紹了這位對吉姆·賈木許和葛斯·范桑有著極大影響的大師專題,貝拉·塔爾詩意魔幻的敘事方法、直指生命本質的哲學凝視,讓他從此成為無數文藝青年心目中的神祗!
  • 大陸女星頻嫁臺灣男星,兩岸電影圈是不是也該親密牽手了呢?
    就在前兩天,楊子姍喜嫁吳中天,成為又一對兩岸影人夫妻檔。大陸和臺灣的電影人頻頻聯姻,那麼,兩岸的電影圈,是否也應該快馬加鞭,親密牽手呢?
  • 大陸影片和人員暫停參加金馬獎 「臺獨」又毀了一座「橋」
    臺灣電影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11月23日於中國臺北舉行,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