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泰劇《戴面具的女人》在安徽衛視晚間十點之後的海豚經典劇場悄然開播。該劇因為兩女爭夫、狗血三角戀的劇情而引發劇迷討論,不少觀眾認為,這樣的劇情模式,其實是在挑戰觀眾的三觀。泰劇方面,善於創作這類噱頭很足的影視劇內容。
《戴面具的女人》截至目前,並未出現自己的豆瓣專區。它的最早翻譯名是《浴火孽情》,並且在豆瓣當中保持了這個名稱。安徽衛視開播之後,出於上星衛視尺度的考慮,將名字調整為了《戴面具的女人》。該劇當中,倒不是真的有人戴面具,而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之意思,說其中有女人進行偽裝。
但這個翻譯名其實並不準確,真的不如《浴火孽情》更為精準。為何呢?「戴面具的女人」顧名思義,就是用道德的大棒去衡量劇中的兩位女主人設罷了。而整部電視劇當中,真正造成悲劇的,到底是誰呢?
《戴面具的女人》當中,劇情確實狗血。六個月前,男主角海上大遊艇求婚女主角,誰知,災難來得太突然,女主角突然就落水墜海了。當大家都以為女主角死了之後,男主角對另一位生意上的豪門女二號發起情感攻勢,並且最終結婚。豪門女二的爹,在生意上幫助男主非常,並且收購了男主的公司。
誰知,男主和女二婚禮當天,女一號突然歸來,並且搶婚,讓男主角二選一。經過一番抉擇之後,男主決定離婚,娶自己的前任,也就是女主。誰知豪門女二的親爹出馬,以經濟方式要挾,讓男主必須和自己的閨女滿六個月再離婚,不然,必然經濟上報復男主。豪門女二的親爹,做了一個緩兵之計,就是給閨女時間,用這六個月,俘獲自己的合法丈夫,剔除這個前女友第三者。
在這樣的前提下,女二和女主之間,展開了二女爭夫的狗血故事。女主過分強勢,做出的很多事情令男主不滿,而女二這位已婚的妻子,則百般溫順,看似正在贏得喜人的局面。在前兩集(安徽衛視播出之後,每集分成兩集前後來播)的劇情當中,基本上把這些大故事背景交代清楚了。稍後的劇情當中,便是兩位女人的「鬥智鬥勇」了。
更為狗血的,則是女二的豪門爹,其實也正在「搞外遇」。而女主的弟弟,卻和女二的妹妹搞在了一起等等。這些,都是正常的社會生活當中所斷然無法出現的巧合。把這些巧合拼湊在一起,就構成了安徽衛視這部極致狗血的《戴面具的女人》。
從看點的角度來講,這部電視劇賣弄的就是兩個女人及其背後的家庭,如何爭奪這麼一個優質男主。兩位女主可謂是費盡了心機,勾心鬥角,並且對這個男人百般恩愛。對於某些嗜好這類電視劇的男性觀眾而言,看到的,其實是另一種「齊人一妻一妾」的渴望罷了。這種變相的「妻妾成群」,早已被國內的影視劇所摒棄了。
我們的影視劇當中,對兩女爭夫的題材,最狠毒的就是《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邊大傢伙都成了悲劇人物,看似互相爭搶男人,實則沒有一個得到好結果的。繼而,用這種「不得好死」的結局,諷刺妻妾制度。乃至於後來的《我的前半生》,對前夫哥這種貨色,也沒有什麼好話講。這是國產影視劇頗為正確的三觀態度。
安徽衛視《戴面具的女人》,從名字翻譯上,就是三觀盡毀的。認為劇中的兩位女主帶著面具,偽裝自己,需要對其進行批判,殊不知,這種狗血事件出現的根源,是這個裝無辜的男主。恩愛非常的女朋友,墜海之後,不去救援,半年之內,便愛上別的女人,並且已經結婚,這樣的男人,還裝什麼聖母男呢?
乃至於出現了前女友回歸,在現任和前任之間如何選擇的問題的時候,這個男主依舊沒有當機立斷。還搞出什麼假裝結婚六個月的把戲。與其說是男主角沒有基本的愛情觀念,不如說,該劇的編劇為了劇情狗血,不惜犧牲掉這些正確的三觀內容罷了。
其實,不少泰劇都是這個路數,就是用狗血的家庭倫理劇模式抓住觀眾。這種兩女爭夫的模式,一邊滿足了某些惡趣味觀眾的審美胃口,一邊又製造了話題點,讓追劇的觀眾兩邊站,分別支持兩位女主,從而製造了更多的話題。然而,現實當中,有這樣的男主,還談什麼優質,早挨打了。還兩女爭夫,讓這男主打光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