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談女性
8月27日馬伊琍在一個採訪活動中表示,自己曾經看到一些關於女性的言論,讓她覺得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但是女人真的就是為了生孩子嗎?每個女人都應該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還很大方地探討「關於要不要生孩子是自己的權力」這樣比較敏感的話題。可謂口氣豪放,無人企及。
最近關於馬伊琍的話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8月25日,馬伊琍在一檔訪談節目中首次談到自己離婚後的生活,她坦言父母不應該以孩子為由維持不幸福的婚姻。還說到,無論在哪個年齡都有權利追求愛情,都有權利談及自己的欲望。
每個女人都應該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當文章把馬伊琍和他的婚姻生活作到熱搜上時,「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馬伊琍用一句愛情婚姻的金句做回應,選擇原諒文章。六年後,馬伊琍還是選擇離婚結束了他們的婚姻生活。
無論她說「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還是選擇離婚,我們不難發現,她怎麼選擇,都是因為她自身有資本定奪她婚姻,來去自由。
所以,談到女性關於欲望、愛情、婚姻和生孩子這幾個與自己密切相關的話題時,在馬伊琍處是沒有設防的。因為她有足夠的經濟基礎決定她的上層建築。
有了新的感悟
那麼,是不是她說的這些理論都適用於當下的女性呢?初心認為,理論+實踐才是上上之道。
第一、即使離婚,我還相信愛情
馬伊琍也說,她很反感很多人一說到哪對恩愛夫妻離婚,然後就不相信愛情了,說到誰誰都結婚了,然後又相信愛情,拿別人的結婚、離婚來衡量自己愛情走向。
理論上是不應該拿別的結婚、離婚探討自己的愛情。但是,我們的愛情可以談十次、八次,我們婚姻還不都是首次嗎?當對自己的婚姻充滿不確定性時,我們是會不自覺追隨模範夫妻,由人及己也未嘗不可。
相信愛情
所以,馬伊琍是婚姻中的過來人,她的言論作為金句可以行得通,我們付諸實踐時,可以通過別人的婚姻來質疑愛情。
馬伊琍說到離婚時,主持人替網友問了一句「你還相信愛情嗎?」,是啊,這位高傲的公主在愛情裡受過傷,她還相信愛情嗎?她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她對文章充滿了失望,她仍然對愛情信心百倍,文章又不等於愛情。
再說了,失愛的是文章,又不是馬伊琍,她為什麼會對愛情失去信心呢?這點毫無質疑,我們吃瓜群眾也一樣。人生在世,誰的生命中不遇到一兩個渣渣敢說自己已經長大?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沒有誰一路走來順風順水的。
40歲後為自己而活
第二、夫妻應不應該為孩子維持不幸福的婚姻
在訪談馬伊琍坦言父母不應該以孩子為由維持不幸福的婚姻,關於馬司令的這句金句,初心頗有微詞。為什麼?
先想知道,既然有錢、有能力、有資本能把孩子養大的馬伊琍為什麼一開始沒有選擇離婚,而是「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難道離開文章馬伊琍就不會再有更精彩的戀愛去談,就再沒有值得珍惜的婚姻去維繫了嗎?
非也,說得是且行且珍惜,這裡讓馬伊琍真正想要「珍惜」的最大的致命點在於孩子,她深深知道,孩子在他們錯誤的婚姻中是無辜的,應該為這個錯誤買單的不應該是孩子,而是當事人他們兩個。
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是有前提的
出於責任也好,出於保護孩子也罷,她是需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環境,等孩子來接受這個事實。不管馬伊琍是不是這麼想,但這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理論上,夫妻不應該為孩子維持不幸福的婚姻,但多少理論完敗給現實?我們不得不考慮由我們自己的錯誤帶給孩子的傷害,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具錯誤的基礎上把對孩子的傷害降低到最小。
婚姻的幸福與否其實與一紙離婚書沒有任何關係,之所以結束,是想更好地開始。如果不能對孩子做出一個更好的交代,試問你更好的生活能開始得了嗎?做人不能太自私,不是嗎?
還有孩子
所以,六年後馬伊琍選擇了離婚,這個時間足以說明,她當初不離婚本來就不是為了「且行且珍惜」,而是權宜之計。
不幸福的婚姻是沒必要維持,但是,是不是馬上離婚就是最好的選擇?考慮下孩子的感受再離婚也許更趨於理性。
回到我們吃瓜群眾身上來,「夫妻不應該為孩子維持不幸福的婚姻」,更是水土不服,馬伊琍為了「且行且珍惜」選擇不離婚,但是她隨時都可以改變她的決定,因為,她有的是資本,完全可以給孩子帶來沒有文章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精神條件,吃瓜的我們呢?
夫妻不應該為孩子維持不幸福的婚姻
我們可能更多考慮的是離得起離不起的問題,還能很好地護孩子的周全恐怕根本顧及不到。
第三、不是選擇不生孩子就是擁有了女權,而是,即使生了孩子以後,還一樣可以支配自己的自由
在說到要不要生孩子時,馬伊琍大方地說,女性的L.子並不是與生俱來為了匹配的,它完全可以獨立存在的。這句話理論上成立,但用於實踐就會水土不服。
是的,作為女性,不應該為了別人而活,應該活出自我,這話不假,可是男性就不應該活出自我嗎?為男性生個孩子,孩子隨父親的姓,那就是為男性做出犧牲了嗎?孩子是夫妻兩個人的,只是傳統所成,孩子隨了一下下父親的姓而已。
努力成為自己
姓什麼真的就那麼重要嗎?即使我們活在新社會,為什麼還要拿傳統的思想來認為姓氏就那麼重要呢?所以,孩子從來都是你們自己的,而不是男方的。這才是現代女性對於孩子姓氏最好的詮釋。
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女性的女權表現在即使生完孩子,你還可以一如既往過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把生孩子當作一種羈絆。孩子本來就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不是嗎?生孩子有什麼不好?
至於《女人30+》節目中她坦言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是成為她自己!
馬伊琍
其實這一點都不矛盾,做母親和做自己本來就存在先自己後母親的序列,但並不代表做自己就不可以成為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