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30+》:馬伊琍談女性活著不是成為母親,而是成為她自己

2020-09-05 初心微視界

馬伊琍談女性

8月27日馬伊琍在一個採訪活動中表示,自己曾經看到一些關於女性的言論,讓她覺得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但是女人真的就是為了生孩子嗎?每個女人都應該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還很大方地探討「關於要不要生孩子是自己的權力」這樣比較敏感的話題。可謂口氣豪放,無人企及。

最近關於馬伊琍的話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8月25日,馬伊琍在一檔訪談節目中首次談到自己離婚後的生活,她坦言父母不應該以孩子為由維持不幸福的婚姻。還說到,無論在哪個年齡都有權利追求愛情,都有權利談及自己的欲望。

每個女人都應該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當文章把馬伊琍和他的婚姻生活作到熱搜上時,「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馬伊琍用一句愛情婚姻的金句做回應,選擇原諒文章。六年後,馬伊琍還是選擇離婚結束了他們的婚姻生活。

無論她說「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還是選擇離婚,我們不難發現,她怎麼選擇,都是因為她自身有資本定奪她婚姻,來去自由。

所以,談到女性關於欲望、愛情、婚姻和生孩子這幾個與自己密切相關的話題時,在馬伊琍處是沒有設防的。因為她有足夠的經濟基礎決定她的上層建築。

有了新的感悟

那麼,是不是她說的這些理論都適用於當下的女性呢?初心認為,理論+實踐才是上上之道。

第一、即使離婚,我還相信愛情

馬伊琍也說,她很反感很多人一說到哪對恩愛夫妻離婚,然後就不相信愛情了,說到誰誰都結婚了,然後又相信愛情,拿別人的結婚、離婚來衡量自己愛情走向。

理論上是不應該拿別的結婚、離婚探討自己的愛情。但是,我們的愛情可以談十次、八次,我們婚姻還不都是首次嗎?當對自己的婚姻充滿不確定性時,我們是會不自覺追隨模範夫妻,由人及己也未嘗不可。

相信愛情

所以,馬伊琍是婚姻中的過來人,她的言論作為金句可以行得通,我們付諸實踐時,可以通過別人的婚姻來質疑愛情。

馬伊琍說到離婚時,主持人替網友問了一句「你還相信愛情嗎?」,是啊,這位高傲的公主在愛情裡受過傷,她還相信愛情嗎?她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她對文章充滿了失望,她仍然對愛情信心百倍,文章又不等於愛情。

再說了,失愛的是文章,又不是馬伊琍,她為什麼會對愛情失去信心呢?這點毫無質疑,我們吃瓜群眾也一樣。人生在世,誰的生命中不遇到一兩個渣渣敢說自己已經長大?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沒有誰一路走來順風順水的。

40歲後為自己而活

第二、夫妻應不應該為孩子維持不幸福的婚姻

在訪談馬伊琍坦言父母不應該以孩子為由維持不幸福的婚姻,關於馬司令的這句金句,初心頗有微詞。為什麼?

先想知道,既然有錢、有能力、有資本能把孩子養大的馬伊琍為什麼一開始沒有選擇離婚,而是「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難道離開文章馬伊琍就不會再有更精彩的戀愛去談,就再沒有值得珍惜的婚姻去維繫了嗎?

非也,說得是且行且珍惜,這裡讓馬伊琍真正想要「珍惜」的最大的致命點在於孩子,她深深知道,孩子在他們錯誤的婚姻中是無辜的,應該為這個錯誤買單的不應該是孩子,而是當事人他們兩個。

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是有前提的

出於責任也好,出於保護孩子也罷,她是需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環境,等孩子來接受這個事實。不管馬伊琍是不是這麼想,但這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理論上,夫妻不應該為孩子維持不幸福的婚姻,但多少理論完敗給現實?我們不得不考慮由我們自己的錯誤帶給孩子的傷害,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具錯誤的基礎上把對孩子的傷害降低到最小。

婚姻的幸福與否其實與一紙離婚書沒有任何關係,之所以結束,是想更好地開始。如果不能對孩子做出一個更好的交代,試問你更好的生活能開始得了嗎?做人不能太自私,不是嗎?

還有孩子

所以,六年後馬伊琍選擇了離婚,這個時間足以說明,她當初不離婚本來就不是為了「且行且珍惜」,而是權宜之計。

不幸福的婚姻是沒必要維持,但是,是不是馬上離婚就是最好的選擇?考慮下孩子的感受再離婚也許更趨於理性。

回到我們吃瓜群眾身上來,「夫妻不應該為孩子維持不幸福的婚姻」,更是水土不服,馬伊琍為了「且行且珍惜」選擇不離婚,但是她隨時都可以改變她的決定,因為,她有的是資本,完全可以給孩子帶來沒有文章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精神條件,吃瓜的我們呢?

夫妻不應該為孩子維持不幸福的婚姻

我們可能更多考慮的是離得起離不起的問題,還能很好地護孩子的周全恐怕根本顧及不到。

第三、不是選擇不生孩子就是擁有了女權,而是,即使生了孩子以後,還一樣可以支配自己的自由

在說到要不要生孩子時,馬伊琍大方地說,女性的L.子並不是與生俱來為了匹配的,它完全可以獨立存在的。這句話理論上成立,但用於實踐就會水土不服。

是的,作為女性,不應該為了別人而活,應該活出自我,這話不假,可是男性就不應該活出自我嗎?為男性生個孩子,孩子隨父親的姓,那就是為男性做出犧牲了嗎?孩子是夫妻兩個人的,只是傳統所成,孩子隨了一下下父親的姓而已。

努力成為自己

姓什麼真的就那麼重要嗎?即使我們活在新社會,為什麼還要拿傳統的思想來認為姓氏就那麼重要呢?所以,孩子從來都是你們自己的,而不是男方的。這才是現代女性對於孩子姓氏最好的詮釋。

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女性的女權表現在即使生完孩子,你還可以一如既往過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把生孩子當作一種羈絆。孩子本來就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不是嗎?生孩子有什麼不好?

至於《女人30+》節目中她坦言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是成為她自己!

馬伊琍

其實這一點都不矛盾,做母親和做自己本來就存在先自己後母親的序列,但並不代表做自己就不可以成為母親。

相關焦點

  • 女人30+ 馬伊琍直言:女性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是成為她自己
    對於婚姻這件事,馬伊琍前段時間,在離婚後,首次在節目《女人30+》上,提到了曾經的經歷,她甚至直言: 「在剛離婚那會兒,最無力的時候都爬不起床,不知道自己起來要幹嘛」。 可能很多女人在遭遇過離婚後,對婚姻難免會失去信心甚至期待,但當主持人問到馬伊琍現階段,是否還會期待愛情的時候。她很坦蕩的回答道::「當然了,這個問題我覺得都不用問,我們永遠擁有愛的權利。」 當問到是否覺得當下一些問題,對女性稍微有些苛刻對待時,她也大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樸實的言語讓她瞬間出了圈。
  • 馬伊琍公開談「性」: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登上訪談節目《女人30+》,大膽談性,展現最真實的自己。夢想著自己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幻想自己將來會與什麼人產生愛情,憧憬著自己將來的美滿家庭。這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有權力選擇。馬伊琍在《女人30+》中說:「20多歲的時候為父母活著,30多歲為孩子活著,40多歲我是為自己活著。
  • 馬伊琍公開談「性」: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今天,馬伊琍的一句話在熱搜掛了一整天,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顆卵子而已。」夢想著自己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幻想自己將來會與什麼人產生愛情,憧憬著自己將來的美滿家庭。這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有權力選擇。馬伊琍在《女人30+》中說:「20多歲的時候為父母活著,30多歲為孩子活著,40多歲我是為自己活著。為自己活著,自己的父母、孩子、身邊的人才會高興。」
  • 馬伊琍說:女性的意義不是成為母親,而是成為自己。我能說髒話嗎
    背景:馬伊琍說:「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是成為她自己」,初看還是挺對的,但是做母親和做自己一定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向嗎?我的想法:矯枉過正的味道,這句話好像在對那些成為母親的女人喊話:喂,你們不能這樣哦,你們沒有成為你們自己哦。
  • 離婚一年後,馬伊琍談女性社會價值: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世間萬千美好,與你一同分享~昨天,離婚一年的馬伊琍重回大眾的視線,她在訪談節目上的一句話在微博上掛了一天,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顆卵子而已。馬伊琍在訪談節目《女人30+》中說:「20多歲的時候為父母活著,30多歲為孩子活著,40多歲我是為自己活著。
  • 《女人30+》裡回首失敗婚姻,馬伊琍:女性的價值是成為她自己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龔衛鋒8月26日,在新一期《女人30+》節目中,馬伊琍回首失敗的婚姻,反思自己的過往。她談到在年輕的時候,曾經認為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但看了《破卵》之後明白到: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是成為她自己。
  • 《女人30+》馬伊琍談「性」,網友:傳統的枷鎖還深深烙印於此
    在《女人30+》中,馬伊琍的一段話迅速上了熱搜,她說:卵子最終的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在《女人30+》裡,大膽談自己的對性的看法。《女人30+》中說:「20多歲的時候為父母活著,30多歲為孩子活著,40多歲我是為自己活著。
  • 《女人30+》馬伊琍: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
    《女人30+》馬伊琍篇在最新一期《女人30+》節目裡,馬伊琍一句「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馬伊琍在節目裡說,20歲我們是為父母活著,30歲是為孩子活著,到了40歲,我們應該為自己活著。,等驀然回首,發現自己已經邁入了40的歲大門,這時候我們忽然意識到,女性應該為自己活著。
  • 離婚一年後,44歲馬伊琍再爆金句:女人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
    ,因為一句話被推上了熱搜:「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不要賦予它過多的使命。」她始終堅持,在任何年齡,都有權利追求愛情,談自己的立場和願望。,30歲的時候,會覺得為孩子活著,40歲以後,我是為自己活著的。
  • 馬伊琍疑似「新戀情」曝光,公開談性: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登上訪談節目《女人30+》,大膽談性,展現最真實的自己。馬伊琍表示自己曾經認為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但看了《破卵》之後明白,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為自己活著,自己的父母、孩子、身邊的人才會高興。所以,在她的心中,女性在社會上的價值並不僅僅是成為一個母親,而是為了成為她自己。
  • 馬伊琍談女性價值:子宮是女人自己的,誰也沒資格逼我們做母親
    人們對馬伊琍最深的印象可能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的婚姻。在馬伊琍與文章的那段婚姻裡,她用實際行動給婚姻裡被辜負的女人上了一課,告訴女人該如何在讓男人付出代價的同時保護好自己。馬伊琍和文章告別後,文章的事業遭到了重創,一蹶不振,馬伊琍的事業越做越大,贏得了人們讚許的眼光。
  • 離婚一年後,馬伊琍再爆金句上熱搜:女人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
    ,因為一句話被推上了熱搜:「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不要賦予它過多的使命。」她始終堅持,在任何年齡,都有權利追求愛情,談自己的立場和願望。20多歲的時候,為父母活著,30歲的時候,會覺得為孩子活著,40歲以後,我是為自己活著的。
  • 「當了母親的女人才完整」,獨立女性馬伊琍也雙標?
    原來在綜藝《女人30+》裡,馬伊琍又輸出了其它女明星從沒說過的價值觀:「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顆卵子而已」、「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並不是為了成為一個母親,我們是為了成為自己
  • 馬伊琍談「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女性應該活出自己
    但由於生活中一些守舊的思想,依舊有人將女性固定在一個套子裡面,遵守著他們認為的責任。可是現代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有去權利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成為一名獨立、堅強的女性。在一檔女性話題的訪談節目中《女人30》中,馬伊琍首次對自己的婚姻有所回應。
  • 女權導師馬伊琍:大膽談性說愛,但不喜歡過分宣揚女性話題
    「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一顆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顆卵子而已。」「女人在這個社會的價值,不是為了成為一個母親,而是為了成為她自己!」馬伊琍近期接受《女人30+》節目組的訪問,輸出力爆表,作為一個有產業視角高度的女演員,在談到女性話題時,金句不斷。
  • 馬伊琍談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惜詞不達,被網友炮轟
    8月27日馬伊琍 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在熱搜是5了,《女人30+》中, 馬伊琍 表示自己曾經認為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但看了《破卵》之後明白,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是成為她自己!」
  • 馬伊琍: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女人的價值不只是成為母親
    文/梅子 8月26日,在新一期《女人30+》訪談節目中,馬伊琍坦言: 在年輕的時候,自己一度認為懷孕對女性來說就是一種使命
  • 女性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而是成為她自己?這句話是錯的
    由A(成為自己)可推B(實現價值),但是C(成為母親)不可推B(實現價值),且C(成為母親)和A(成為女性自己)是對立關係。這句話的問題,就在C(成為母親)和A(成為自己)的關係問題上。恰恰,在自然屬性上來說,C(成為母親)不是非A,且它實則可以是A1,即是A(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成為自己」和「成為母親」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且成為母親在現有社會情境中和女性天然的生理特質上,生孩子這件事,它是性別特質之一,對於大部分女性來講,不可分割。
  • 馬伊琍談女性價值: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為何卻遭網友群嘲?
    近日,馬伊琍的一番言辭惹來網友們的瘋狂討論,並且還因此上了熱搜,看來這是要趁此火一把的節奏啊。事情是這樣的,馬伊琍最近上了一檔節目,名叫《女人30+》,既然是對當今女性的探討,那麼馬伊琍也沒有守著自己,反而將其自身的看法統統說了出來。
  • 馬伊琍為女性發聲: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
    就在8月26號,年近半百的馬伊琍登上了熱搜,原因是她在一檔名叫《女人30+》節目上的言論,她勇敢表達出了自己對於懷孕的看法,她認為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這種言論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但是馬伊琍在經歷了世間滄桑之後認為,卵子的最終使命只是一顆卵子而不是一顆受精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