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羅貓最開始源於泰國,屬於短毛貓的一種,在200年前的泰國,只有寺廟和皇宮才有資格飼養,可謂是「天之驕子」呀!,現在就沒有這種說法了,我們普通老百姓也是可以養的。很多養暹羅貓的鏟屎官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自己的貓咪好像經常顏色不一樣了。
真的有這種情況嗎?難道暹羅貓體內也有變色龍的基因,會隨時變色嗎?有些鏟屎官還以為是自己飼養方法有問題,導致貓咪褪色了。其實這是貓咪本身的「技能」,它就是行走的「溫度計」。自身的毛色範圍會根據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真實原因具體是這樣的。
在很久以前,暹羅貓在泰國的地位至高無上,甚至皇宮內還有專門的廚娘為貓咪準備一日三餐,泰國皇上視這種貓咪為國寶,後來經過流傳,暹羅貓開始進入美國,這時候,人們開始追求寵物的血統純正,各國紛紛開始培育優良的暹羅貓。
這也是科學的定律,一旦開始追求血統純正,越是好的基因會留下,但是隨著而來的就是基因缺陷也會慢慢顯現,這也就是說,也是純正的寵物,遺傳病也會越明顯,比如折耳貓的天生骨骼畸形,加菲貓的心肌肥大導致的呼吸困難等等。
毛色變化就是暹羅貓的一個基因缺陷,這種缺陷帶來的只是毛色會隨著溫度改變,對貓咪自身身體並沒有實質性的傷害,這在其它物種中的基因缺陷算是很好的了。
究其原因,簡單來說就是暹羅貓體內有一種叫TYR基因,是這個東西在控制毛色,而這種基因在很多動物體內也是存在的,它的作用是生成酪氨酸酶,而這種酶的作用就是控制黑色素的形成。本身這個基因是沒有問題的。
一般情況下,溫度升高,體內的酪氨酸酶就會變多,這樣身體裡的黑色素也會變多,而暹羅貓的毛色卻違反了這個規律,就是因為這種貓體內的TYR基因存在缺陷,所以溫度降低時,暹羅貓反而會變黑。
就拿狗狗來說,狗的鼻頭是唯一可以直接接受紫外線的部位,到了夏天,溫度升高,狗的鼻子會變得更黑,而到了冬天,溫度降低,狗的鼻子會褪色。人也是一樣的,如果臉部經過太陽光暴曬,這樣就會產生雀斑。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剃了貓毛後新長出來的毛色是黑色的,因為被剃光的部分皮膚表面溫度會降低,這個區域又開始分泌黑色素了,自然長出來的毛髮就是黑的了。
簡單來說,就是暹羅貓是被凍黑的,所以毛色的變化並不是因為貓咪生病了,主人不必過於擔心,相反,還可以作為一個溫度計使用,天氣冷不冷,就看家裡的貓咪黑不黑,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呀!
你觀察過你家的暹羅貓毛色變化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