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用MPV車型,似乎在6座和7座之間選擇成為了很多朋友的糾結。7座車能多載一人,但年檢需兩年一次(新規實施後,7-9座車也能實現6年免檢);6坐車的法規待遇與5坐車相差不大,而且2+2+2的布局坐起來每個乘員都舒適。隨著「二孩家庭」的增多,很多車企都將力量投入到MPV市場中。
有研究指出,中國家庭大部分的用車時間都在5人以內,所以他們並不是對7座有剛需,而是需要兼顧多人乘坐而已。所以,這一期我們來講講近期上市的新款6座車是如何體現更好的舒適性,它們在座椅、空間等方面進行針對性的設計。
五菱凱捷:8.58-11.68萬元
亮點:第二排四向調節、後備廂「負一層」設計
五菱凱捷在幾天前正式上市了,憑藉對6個座位的理解,創造出了「大4座」的空間布局,靈活的座椅組合也解決了很多家庭用戶的痛點。據官方統計,五菱凱捷預售第一個月已經獲得2萬輛的訂單。
經過調研,家庭用車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4座或者5座,所以五菱凱捷將重點放在了第二排,因為前排的空間是不會出現太大問題的,而第二、三排可以通過設計來變化出多種組合,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五菱凱捷的第二排座椅支持四向移動,其中前後調節範圍可達560mm,而橫向移動則可以讓第二排座椅變成並排,亦可以讓出中央通道,給第三排乘客上下車。
而有意思的設計在於,當第二排向後移動時,可以拉近與第三排乘客的距離;如此一來,當家庭裡的兩個孩子分別坐在第二、三排(4個座位均配備ISOFIX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時,母親可以在第二排自由移動座椅,在路上可以同時兼顧兩個孩子。當母親累時,可以放下靠背、提起腿託,躺下來休息。
第三排座椅支持5/5比例放倒,當5人乘坐時,第六張座椅可以放倒,以擴展後備廂空間。值得一提的是,五菱凱捷的後備廂有「負一層」的設計,即將備胎前移(備胎移至第二排地臺的前方,類似於奧德賽/艾力紳的設計),後備廂向下挖空一層,所以大件的行李箱也可以豎著放置。另外,第三排座椅放倒後可以完全收納在這個「負一層」裡面,地臺是全平的。
在亮相前,五菱就對凱捷的安全性能進行了全面的測試,其中包括了從車輛多個方向、各種速度、不同角度進行模擬了正面碰撞、側面碰撞、追尾卡車鑽入車底等項目。值得一提的是,五菱凱捷採用五菱凱捷籠式+網狀乘用車BFI一體化車身結構設計,並配備環抱式安全氣囊、一體式氣簾、ADAS駕駛輔助系統等。
廣汽傳祺M6:10.98-15.98萬元
亮點:第三排可向前翻著&向後收納
傳祺M6,以前叫傳祺GM6,在2020北京車展前後改的名字,以年度改款的形式更新。作為廣汽傳祺的第二款MPV車型,傳祺M6更符合家庭用車的需求,它也有相當巧妙的空間布局。傳祺M6提供6座和7座車型可選,除最低配為7座版外,其他車型均可選擇6座。
新款車型對內部空間進行了優化,其中乘坐第二排時,肘部空間達1535mm、腿部空間達950mm,這個數據是比奧德賽都要好的,中間通道的寬度達到了190mm。座椅方面,前面4張座椅的設計和填充材料都是相同的,但第二排座椅的頭枕向航空睡眠頭枕靠攏,對頭部的包裹更加到位。
第二排座椅支持前後移動,還有「休息模式」,即放平靠背、放下扶手(扶手支持4級調節),儘管沒有腿託,但整體的舒適性還是不錯的,加上包裹性上佳的頭枕,可以穩穩地睡上一覺。值得一提是,第二、三排的地臺均為全平。
第三排的空間也相當出色,肘部空間達1420mm、腿部空間達885mm。通過對座椅的人機工程學優化,第三排可以獲得更接近平常的坐姿,而座椅支持椅背可前後調節,角度可調至23.2°,加上可傾斜的坐墊,可免去坐在小板凳上腿部的憋屈與難受感。
此外,傳祺M6的後備廂同樣擁有「負一層」的設計,畢竟它跟奧德賽同屬廣汽集團,借鑑這一優秀的空間設計能惠及更多的消費者。收納之後,後備廂地臺全平,加上原本內部的布局規整,所以空間利用率大增。不過比較遺憾的是,傳祺M6並沒有配備奧德賽上的「釣魚模式」,即第三排座椅向後翻,椅背變成坐墊、坐墊變成椅背,外出時可以坐在後備廂上釣魚、野餐等。
除了空間上的優化外,內飾設計及配置都有所升級,新增皓月灰的外觀配色、內飾包裹材質和地毯面料材質得到優化、搭載最新的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另外,2021款車型全系標配了負離子空氣淨化系統、PM1標準的空調濾芯,可有效過濾空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1微米的顆粒物。
比亞迪宋MAX:7.99-12.99萬元
亮點:坐第二排中間通道寬190mm
雖然宋MAX並不是比亞迪的首款MPV,但宋MAX的出現讓比亞迪在MPV市場中打出名堂,曾經月銷1.5萬輛並長期霸佔國內MPV排行版前三,如今宋MAX通過不斷的改款升級,仍保持著相當強的競爭力;在幾款推薦的MPV中,宋MAX無論是駕駛還是乘坐都最接近於轎車的車型。
同樣地,宋MAX也提供了6座和7座可選,但其7座為2+3+2的布局。筆者認為這樣的7座布局也能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畢竟在放倒第三排座椅後,仍能乘坐5人,還可獲得比普通三廂轎車更大的後備廂空間,不過當使用7座時,第三排乘客進出就顯得不那麼方便、直接了。
回到6座車型,第二排座椅採用獨立設計,並支持4向調節,坐下來後會發現它的坐姿與前面介紹的兩款車型相差較大,顯得更像轎車,這與宋MAX的設計思路有關。兩張座椅之間的通道同樣為190mm,進出第三排的便捷程度與傳祺M6相當。
不管是7座還是6座版,第三排座椅均為兩座設計,配備兩個隱藏式頭枕,通過對底盤結構的設計,讓第三排乘客同樣能獲得較為舒展的坐姿。而這兩張座椅可以按5/5比例放倒,並且放倒後能獲得全平的後備廂地臺。
作為改款車型,2021款宋MAX對配置進行了大升級,我們可以看到全系標配的同級獨有手機NFC車鑰匙,新款車型還配備了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胎壓數字顯示監測系統、12.8英寸自適應旋轉懸浮Pad、DiLink智能網聯繫統、後排獨立空調、PM2.5綠淨系統(CN95高效濾芯)等。
在安全方面,新款車型還搭載了同級獨有360°高清透明全景影像,既能環視四周、又能洞察車底,降低了視線盲區。另外,工程師還對宋MAX進行了3H超高強度全方位碰撞吸收安全車身的優化及提升,更好地保護車內乘員的安全。
吉利嘉際:9.48-13.98萬元
亮點:搭載全新零壓舒適座椅
吉利嘉際是吉利汽車旗下的首款MPV車型,上市初期它還提供了兩種形式的7座版車型,而到後期,則加上了5座版本,相信也是考慮到大部分家庭用戶的用車情況,5座或者6座可以換來更加舒適的乘坐環境和更好的儲物空間。而不變的是,它仍提供多種動力:1.5TD MHEV、1.8TD、1.5TD PHEV。
作為新款車型,吉利嘉際在原有空間的基礎上升級了車內的座椅。據了解,新款車型換裝了吉利自主研發的全新I-SOFA零壓舒適座椅,從研發設計到測試生產,採樣中國人大數據樣本,滿足環保、安全、舒適全方位的需求。
吉利嘉際的軸距達到了2805mm,第二排能夠輕鬆應對180cm身高的乘客,座椅較靈活可以前後移動,靠背調節幅度很大,支持調到近平躺(165°暢睡模式)。而座墊略微向後傾斜,坐下之後不會讓上半身的重量壓著下肢往前滑動。
關於7座版本,吉利嘉際的第二排採用三個尺寸完全相同的獨立座椅設計,加上全平的地臺,三個座位都能擁有完全相同的乘坐感受與空間。儘管是6座版本,第三排的乘坐體驗還是有點欠缺,隨著地臺的升高,整個臀點變低,導致了留給垂直方向的腿部空間只有25cm左右,坐姿並不舒展。
除了座椅升級之外,吉利嘉際還帶來了其他變化,例如車前logo換裝了吉利全新黑標、高配車型的日行燈由此前的橫向變為了豎向設計、窗框飾板增加了鍍鉻亮條、全景天窗的面積升級到1.06平方米、中控周圍成了INS工藝製作的木紋壓花飾板等,都是從細節上體現升級。
另外,吉利嘉際還給12.3英寸的中控屏更新了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車聯網互聯方面獲得了大幅升級。系統支持在線下載海量主題與壁紙進行替換,支持在線app下載和更多網際網路多媒體平臺。值得一提的是,還打通京東智能生態家居控制系統,可以遠程操控制空調、電視、冰箱、熱水器等20種智能家居。
結語
雖然與7座車僅有一個座位的區別,但6座車可以讓乘坐空間變得更加合理、舒適,今天介紹的幾款車型也讓我們看到了車企的設計師/工程師在第二、三排做出的創新,如備胎前移後備廂偷空一層等,都是讓消費者在用車的時候能更加順手、便捷。上述幾款車都呈現出了自己的特色,相信會有一款適合計劃購買家用MPV車型的朋友。(文:太平洋汽車網 黎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