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梅雨堪稱「勞模」。自6月1日入汛以來,上海已出現4次暴雨過程,對上海防汛能力敲響警鐘。
下午14時30分,上海環球港外牆上一幅大型戶外廣告被扯開,暴露出內部的金屬背板和部分電氣結構。一名檢測人員「從天而降」,緩緩下移,逐個檢查固定部件是否鬆動,並查看電線保護措施是否有效。
「儘管現有檢測技術已較為先進,但大幅廣告背後的死角和細節,仍離不開人工的近距離觀察。」上海建設結構安全檢測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薛少偉表示,上海近期大風大雨天氣增多,看似穩如泰山的大型戶外廣告設施其實是最需要緊盯的潛在隱患之一。
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市容部門了解到,目前,全市2.7萬餘名環衛一線職工、296支綠化應急搶險隊伍、50支林業應急搶險隊伍、118支戶外廣告和招牌應急搶險隊伍已經整裝待命,隨時準備投入防汛防臺工作。
在環衛保潔方面,目前上海已梳理860餘條暴雨易積水路段,環衛工人將增加沿街廢物箱清理頻次,提高林蔭道落葉清掃頻率,降低落葉地面滯留時間。同時,堅持跨前一步,加強道路排水口周邊垃圾清除,確保道路排水暢通。
在綠化林業方面,各區綠化部門會同電力部門,加大修剪力度,排除樹木與電力架空線的安全隱患,重點做好風口和新種植行道樹的疏枝、綁紮和加固等工作,預防林木倒伏。
針對今年汛期上海「降水總量略多,影響颱風強度偏強」等氣象情況,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上海綠化市容部門近期全面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重點針對設置在人員密集場所、設置期限長、設施體量大的各類戶外廣告、招牌、景觀照明設施及商家隱患整改情況開展抽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截至目前,上海已發出安全告知書21萬餘份,抽查戶外景觀設施12.7萬餘處,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除了增強應急搶險隊伍,一些全新的防臺防汛科技已在北新涇、南京東路等街道投入實戰。上海市綠化市容局景觀管理處處長丁勤華透露,一批物聯網傳感器已嵌入廣告招牌內,一旦這些戶外設施出現角度傾斜,又或者受力發生變化,傳感器將即刻「捕捉」到蛛絲馬跡,並向安全責任人發送預警。
另據透露,綠化市容部門正考慮將行業相關數據與統計路徑納入防汛信息化系統的城運信息災情直報模塊,做好「一網統管」防汛信息化系統建設,提升戶外廣告、店招店牌、樹木倒伏、道路積水的隱患發現能力,及時做好市民投訴受理移送、處置、督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