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雙十一報告

2020-12-2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極光JIGUANG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2020雙十一電商行業研究報告》,從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及電商細分行業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年雙十一電商行業的方方面面,展望電商行業發展前景。

極光觀點:

1. 雙十一期間人均裝載4.2個購物app,跨平臺買買買成為人們「剁手」時的主流消費習慣;

2. 相較於往年,電商行業雙十一期間活躍度整體僅有小幅提升;

3. 電商行業雙十一活動期間新增用戶日均達2500萬左右,新增用戶主要來自於下沉市場;

4. 直播有效縮短B端與C端間的鏈路,賦能傳統線下實體經濟,推動著傳統製造業迭代升級,同時能有效打通流量池,實現流量復用與品牌長期服務。

一、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

2020雙十一購物節重大意義

疫情後的雙十一對於電商行業意義非凡,消費需求爆發疊加商家復甦焦慮,平臺競爭白熱化。

雙十一作為疫情之後全球最大的消費季,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商家或者電商平臺而言,均具有重大的意義。疫情後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商家期待雙十一拉動上半年萎靡的銷售業績,且更多平臺玩家入局,行業形成大混戰,特別是爭奪直播新戰場。

2020雙十一購物節定位轉變

依託強大的流量吸附力,雙十一不止是打折促銷的陣地,更升級為品牌聲量的「放大器」。

雙十一補貼空前,方式趨於「簡單粗暴」,天貓補貼翻倍,京東推出頭號補貼和雙百億補貼,蘇寧易購補貼主打線上線下商家和大牌商家 。雙十一依託於強大的流量吸附力,逐步升級為品牌新品發布主陣地,今年電商平臺迎來新品大爆發,越來越多品牌選擇雙11期間發布新品。

2020雙十一購物節創新模式

「短視頻種草+直播收割」創新模式成為雙十一最大亮點,為消費者創造獨特的消費體驗。

相比於傳統營銷模式,「短視頻+直播」形式更能夠有效建立博主/主播與買家粉絲之間的情感聯繫與信任感,基於此博主/主播能極大激發消費欲望,同時幫助消費者做出購買決策,大大提升商品的轉化效率。「短視頻+直播」相結合形式一方面推動傳統電商和內容平臺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促進電商平臺探索內部功能模塊的創新和迭代。

2020雙十一購物節渠道變化

雙十一電商平臺營銷策略更加凸顯全渠道融合,線上線下聯動更為深入。

相比於以往雙十一活動,今年更加突出線上線下聯動,全渠道融合力度大幅提升,比如支付寶新增「數字生活平臺」角色,打造吃喝玩樂第一入口,而京東全球熱愛季統一線上線下價格和服務質量等。全渠道融合的價值是為用戶打造了統一消費入口,聯動新資源,服務於多元化場景,以數位化方式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創造全新消費樂趣。

2020雙十一購物節營銷創新

在營銷創新上,今年重點以延長活動期限、完善直播生態鏈和優化消費體驗助推購物狂歡。

在線上流量漸趨飽和,以及上半年商家大幅虧損的狀態下,電商平臺普遍選擇延長購物節時間,或者分兩輪銷售,給商家更長的銷售時間。直播作為今年營銷方式的重頭戲,電商平臺創新性以主播為聯結,為消費帶來更優的消費體驗,也推出更多的激勵政策以完善直播生態鏈。

二、2020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

跨平臺購買成為主流消費習慣

雙十一期間人均裝載4.2個購物app,跨平臺買買買成為人們「剁手」時的主流消費習慣。

電商行業活躍度整體小幅提升

行業整體活躍度較往年有所提升,提前出現小高峰,但11.11當天的活躍度同比增長放緩。

今年雙十一從10月21日正式開啟,電商行業DAU均值超過2019年和2018年同期水平,但相比起2019年較之於2018年的大幅增長,今年行業活躍度的提升有所放緩,電商行業整體已趨於飽和。11月1日迎來了第一波「付尾款」,當天DAU均值達到5百萬的小高峰,成功提前預熱,貢獻一波銷售熱度,隨後幾日的活躍度也有波動。雙十一後期,DAU的增長幅度放緩,今年11月11日當天DAU的同比增量為30萬,遠低於2019年11月11日當天的同比增量320萬。

新增用戶主要來自下沉市場

今年雙十一對拉新用戶的貢獻作用依然巨大,在線上電商用戶趨向飽和之時,雙十一新增用戶主要來自於下沉市場。

直播成為提高轉化率的新工具

作為今年創新營銷工具,直播不僅有助於吸引流量,且相比傳統模式,更能提升營銷轉化率。

與傳統電商店鋪6%-8%轉化率相比,利用直播帶貨,轉化率能上升2-3倍,整體達到20%左右。直播帶貨依託自帶流量的知名主播,單場直播轉化率也能保持在12%-16%以上,營銷模式更貼合用戶需求。

早、晚高峰是用戶消費活躍時段

晚上20-22點是多數平臺用戶「剁手」的尖峰時段,拼多多尖峰時段還出現在早上8點。

雙十一期間,傳統電商平臺(如淘寶、京東、蘇寧)用戶使用峰值主要集中在上午10點及晚上20-21點。拼多多的用戶活躍時間段出現三個峰值,分別是早上8點,中午12點及晚上20點,拼多多用戶傾向在碎片時間進行「剁手」。

低線城市用戶消費需求提振

雙十一活躍用戶下沉城市均衡參與剁手,因渠道下沉疊加消費力提振,低線城市消費需求釋放。

以頭部電商為例,雙十一期間新一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的活躍用戶數量比例相對較高,下沉市場成為活躍用戶主要來源。小紅書在新一線及三線城市中活躍用戶比例最高,分別達到22.7%和20.1%,但小紅書在低線城市的活躍用戶比例有所下降。拼多多的活躍用戶明顯向三線、四線及五線以下城市聚集,下沉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雙十一用戶評論聚焦直播帶貨

得直播者得天下,直播引領今年雙十一熱門話題,成為今年雙十一最重要的輿論熱詞。

直播是今年微博十大熱門話題及十大熱詞之一。直播的資訊關注度,包括網民資訊指數和媒體指數,都較往年大幅躍升,直播成為本年度最炙手可熱的話題。

三、2020雙十一電商細分行業分析

直播電商行業雙十一數據表現

受今年雙十一分兩輪銷售的影響,直播電商行業在10月31號和11月10號出現兩個小熱潮。

由於今年雙十一分為兩輪預售,淘寶雙十一直播數據呈現兩個小高峰,時間點均為尾款的前一天,包括10月31日和11月10日。淘寶直播在10月31日和11月10日不僅迎來了雙十一期間當日觀看次數的小高峰,也是雙十一期間主播吸納最多粉絲的重要時刻。

直播電商行業各細分品類數據表現

傳統電商場景裡較冷門的品類,在直播電商中煥發新生機,突破客單價和受眾門檻傳統限制。

由於直播能更好展示商品特性和功能,且主播能有效傳達品牌價值,有效激發消費欲望,即使是傳統電商較冷門的品類,比如客單價比較高和受眾門檻較高的珠寶和手錶,在直播電商中也成為受歡迎的品類。目前彩妝和服裝、美食以及其他日用商品是直播最受歡迎的品類。

直播電商帶貨銷售額和粉絲價值

淘寶薇婭和李佳琦佔據直播帶貨銷售額榜首,但蘑菇街兩大主播粉絲價值遠超其他平臺主播。

由於商業模式的區別,各平臺直播關注的重點有所側重,淘寶更注重店鋪和商品的全面豐富,更聚焦在公域流量,在帶貨銷售額相對更為領先,而抖音、快手、蘑菇街更注重達人,更聚焦於私域流量,在粉絲價值優勢上更為凸顯,目前蘑菇街和抖音相對領先,特別是11月10號數據顯示蘑菇街兩大主播粉絲價值遠超其他平臺主播。

跨境電商行業雙十一數據表現

今年雙十一跨境電商app活躍用戶量明顯較往年低,海購流量向綜合頭部平臺聚集或已成趨勢。

與以往不同,今年雙十一活動期間跨境電商的DAU一共出現三個波峰,分別是10月21號預售活動、11月1號付尾款活動以及雙十一當天;但對比前兩年,今年雙十一垂直跨境電商的DAU明顯減少。根據海關的數據,今年雙十一國內進出口的指標均較去年有增長,由於疫情的關係,電商及免稅店成為國內購買海外商品的主要渠道,因此用戶對於海購的需求實際上並沒有減少;垂直跨境電商用戶量下降的原因很可能是,近年來天貓和京東等頭部平臺的國際供應鏈愈發成熟,在速度、價格上的優勢顯著,吸引到更多的海購用戶流量。

二手電商行業雙十一數據表現

二手電商在今年雙十一出現往年沒有的流量波峰,用戶轉手/拼購預售商品或是主要原因。

今年雙十一當天,二手電商的活躍用戶出現活躍度小波峰,而從往年數據來看,雙十一對二手電商的用戶增長沒有很明顯的刺激作用。今年雙十一二手電商用戶活躍度的提升,一方面反映出用戶對於頭部電商平臺「預售+尾款」等新的促銷玩法也有自主的對應策略,二手平臺成為消費者轉賣或拼購預售商品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二手電商領域的另一頭部平臺轉轉在雙十一期間也推出對應的促銷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用戶流量的增長。

生鮮電商行業雙十一數據表現

生鮮電商在大促當天DAU同比增長11.1%,生鮮品類已成為消費者雙十一「剁手」的標配。

從近三年的數據來看,生鮮電商的DAU在每年11月11號當天均會出現小波幅的增長,而在今年的雙十一生鮮電商DAU同比增長11.1%。隨著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生鮮已成為消費者在雙十一「剁手」的又一大標配品類。

四、電商行業展望

直播電商走向精細化運營

直播成為常態化的標配營銷工具,直播電商亟需精細化運營發展,行業走向規範化階段。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以及品牌商家採用直播手段,直播成為標配的營銷工具,競爭逐步白熱化,直播電商平臺運營亟需精細化。目前直播電商平臺運營整體較為粗放,與各利益者合作方式尚不成熟,生態鏈各環節亟需完善,未來只有精細化運營才能保證選品緊跟用戶需求、直播內容優質化,以及提升成交轉化率和全過程服務體驗。

營銷鏈路縮短,賦能傳統經濟

直播有效縮短了B端與C端間的鏈路,賦能傳統線下實體經濟,也推動著傳統製造業迭代升級。

隨著5G技術普及和直播在電商平臺的推進,未來直播會惠及更多商家與消費者,且直播的強互動性以及可視性,成功地實現商家/企業對消費需求的實時準確掌握,使得廣泛真實的消費需求直達B端。營銷鏈路的縮短,一方面重構信任機制,推動消費決策,另一方面可以倒逼上遊傳統製造企業轉型升級,通過C2B實現反向定製以及新品。

直播打通流量池,實現流量復用

依託於直播與短視頻工具優勢,未來商家將更易打通流量池,實現流量復用與品牌長期服務。

直播/短視頻更適合作為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橋梁,建立商家與用戶的直接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工具,更好服務於用戶社群的運營。商家/企業對通過所謂公域流量(電商平臺/KOL等)獲取新用戶和成交,然後運營私域流量(微信生態)提升用戶整體的生命周期價值。

相關焦點

  • 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 | 雙十一報告
    雙十一作為疫情之後全球最大的消費季,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商家或者電商平臺而言,均具有重大的意義。疫情後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商家期待雙十一拉動上半年萎靡的銷售業績,且更多平臺玩家入局,行業形成大混戰,特別是爭奪直播新戰場。
  • 極光大數據: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雙11報告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2020雙十一電商行業研究報告》,從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及電商細分行業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年雙十一電商行業的方方面面,展望電商行業發展前景。
  • 越南電商也愛「雙十一」:平臺銷量增30倍,直播帶貨成新趨勢
    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電商平臺發展迅猛,加上直播帶貨的普及和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今年雙十一的影響力遠比去年更廣泛。Lazada越南站的CEO James Dong說,今年單身節期間本土和跨境的銷量數據應該能達到以往的30倍,同時期待實際成交的訂單能帶動物流收入比去年增加25%。
  • 淡化「雙十一」背後,直播帶貨櫃否成為電商補貼新常態?
    今年電商直播的火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費者對於「雙十一」的存在感。「今年電商直播從年頭火到年尾,很多商品帶貨價格確實令人心動,我身邊好多朋友不專門挑雙十一來購買商品,平時需要什麼就多關注一些直播動態,到時在直播間裡購買就行了。」小薇對鈦媒體App表示。
  • 雙十一「尾款人」蜂擁而至 李佳琦薇婭撐起雙十一直播帶貨半邊天
    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發布《「雙十一」直播帶貨網絡關注度分析報告》,以2020年10月12日至11月11日為分析時段,從直播帶貨全網關注情況、直播帶貨平臺及主播關注度、直播帶貨關注者畫像等方面解讀「雙十一」背景下的直播帶貨行業。
  • 電商專訪 | 順直播帶貨之勢而為,淺談直播帶貨經驗
    、在線培訓、線下實踐、產教融合」的思路,為更好地普及電商新知識,加快跨境電商和直播電商發展,欄目邀請省內優質電商企業進行線下採訪,通過分享電商人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線上構建賣家之間的溝通渠道,共建電商新生態。
  • QuestMobile2019雙11洞察報告:全網6.6億人剁手,私域流量崛起、直播加入戰局,大變局正在發生……
    這當中,用戶玩兒法是明修棧道,全渠道、全景生態流量才是暗度陳倉:私域流量、小程序、社交關係鏈,成了不可說的秘密,直播帶貨、短視頻更是成了電商分發邏輯的大變局。為什麼這麼說呢?傳統電商本質依舊與線下類似,是人找貨,到了直播、短視頻和社交關係鏈,將這個本質顛覆了,變成了貨找人。
  • 尼爾森報告:七成消費者願意參與「雙十一」 2020年直播電商規模將...
    原標題:尼爾森報告:七成消費者願意參與「雙十一」2020年直播電商規模將達9610億圖片來源:圖蟲創意經濟觀察網記者李曉丹「雙十一」購物節即將到來,消費者對網絡直播購物熱度如何?尼爾森11月4日發布的《中國直播電商趨勢解讀報告》顯示,網絡直播購物參與度到達71%,接近網店直接下單的78%參與度。
  • 直播帶貨比傳統電商強在哪?帶你了解直播帶貨的優點和紅利
    直播帶貨的話題從今年4月份開始話題熱搜不斷,更在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的購物節達到了高潮,直播帶貨相比於傳統電商優勢在哪呢?現在入局還來得及麼?紅利期還有多久呢?今天就個人的一些觀察和思考,鬥膽給大家分析一下直播帶貨。
  • 蘇寧雙十一超級秀未播先火 看看塔尖的直播帶貨怎麼玩
    把直播帶貨和綜藝融合到一場show裡,無論從電商服務還是做節目的角度來看,蘇寧對超級秀都給予了足夠重視。對應的,在雙十一全場景直播金字塔計劃中,蘇寧把超級秀定位在塔尖位置。然而,不止蘇寧,阿里、京東、拼多多等主流平臺的晚會同樣箭在弦上。這意味著,今晚將有多場晚會將與超級秀撞檔。此番情境下,素有「文體委員」之稱的蘇寧,要靠何贏得觀眾手中的遙控器,讓大家目光鎖定超級秀?
  • 直播帶貨下半場:監管愈加嚴格,行業趨於規範
    直播帶貨的興起,讓無數人湧入這個低門檻的行業,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20日,中國上半年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觀看人次超500億,上架商品數超2000萬。 機遇之後,直播帶貨的風向出現變局 進入下半年,在不同的平臺之間,直播帶貨都出現了不小的問題,頻頻翻車、首秀即巔峰再秀一落千丈成為了部分流量平臺的直播常態。
  • 雙11撕下直播帶貨「底褲」 營收模式或迎變局
    「都說甲方是爸爸,可在直播帶貨行業,主播和MCN(新的網紅經濟運作模式)機構才是爸爸,甲方連孫子都算不上。」「汪涵直播翻車」「李雪琴直播被曝刷量」「辛巴被質疑帶貨賣假燕窩」……近期,直播帶貨主播和商家等之間的矛盾更加凸顯:一方面,直播帶貨銷售額不斷創新高,主播置辦豪車豪宅;另一方面,商家不斷喊冤被騙,退款率99%的戲碼持續上演。那麼,直播帶貨的盛宴,究竟誰在渾水摸魚?
  • 2020天貓雙十一帶貨狂潮
    2020天貓雙十一帶貨狂潮在最近出現了一種較做直播帶貨的東西,直播帶貨,是指通過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使用直播技術進行商品線上展示、諮詢答疑、導購銷售的新型服務方式,具體形式可由店鋪自己開設直播間2020天貓雙十一馬上就要到了,在今年天貓等各大平臺從10月21日開始了商品預售的活動,當然直播帶貨的主播們也全部立即發動了起來。這一次的雙十一與一萬都不是很像,這一次直接是淘寶直播帶貨作為主力軍很大一部分的買家都是從直播中獲取優惠和活動,在直播中找到自己想要買的商品。而目前在直播帶貨中最火的兩位主播也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較量。
  • 從「直播帶貨」看出海電商亞米網的轉型升級
    當下,「直播帶貨」已成為電商行業最受熱捧的潮流之一。今年「雙十一」期間,亞米網將「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引入海外市場,同時聘請了海外「網紅」主播「直播帶貨」。這讓原本是國人「狂歡」的購物節日,逐漸融入國際化特徵,引發了海外市場消費者的興趣和關注。
  • 亞馬遜直播的現狀及趨勢,如何抓住電商直播風口?亞馬遜直播帶貨的...
    亞馬遜發展亞馬遜直播基於國內電商直播的啟發,成功複製。國內直播,相信你這兩年也感受到了國內直播的的強大,不管是帶貨還是品牌宣傳直播無疑是國內商家必玩的,已經領先國外兩年,發展到全民直播,全民帶貨的時代。
  • 直播帶貨大勢所趨,從亂象回歸本質
    投稿來源:陳根直播電商曆經四年成長,從一開始只有淘寶和蘑菇街兩個平臺的參與,發展到疫情影響下成為各電商平臺的標配。如今,直播帶貨正以洶湧之勢成為中國企業追逐的熱潮。然而,從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點名汪涵、李雪琴、李佳琦直播間,到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作為2020年最大的風口之一,甚囂塵上的直播帶貨似乎終於進入了冷靜期。
  • 直播帶貨,帶出消費新活力
    沐川縣副縣長姜華和網紅主播走進直播間,為太和村「半邊紅」李子帶貨,助農增收。此次公益助農直播吸引在線觀看人數近50萬人次,極大地緩解了該村李子銷售壓力。  現如今,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種新消費方式,在加強行業滲透、提升銷售效率、加快市場流轉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各方努力下,直播帶貨正朝著專業化、規範化方向發展。
  • 五大衛視7臺晚會「雙十一」提前開戰,「帶貨直播+品牌營銷」破圈式...
    首席觀點:十二年來「雙十一」玩法多樣,從一個促銷活動漸漸演變成一種網絡消費文化。在「雙十一」背後,各大品牌形象逐漸豐滿成為大IP,採用補貼、優惠、晚會、直播帶貨等方式提高聲量,形成其對社會的影響力,漸漸樹立起口碑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 未來十年,沒有直播帶貨,只有內容電商!
    直播帶貨,帶不動了?最近的直播帶貨,可謂「冰火兩重天」。一方面,直播帶貨持續火爆,各大平臺的交易額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又有主播頻繁翻車,直播帶貨的數據屢遭質疑。受雙十一大促的影響,不少主播10月、11月直播帶貨的交易額再創新高。
  • 2020年終盤點|直播帶貨的2020:大夢隨風起,落地細無聲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直播電商用戶規模達3.09億,佔網購用戶的41.3%。 畢馬威與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的《邁向萬億市場的直播電商》報告則估計稱,2020年直播電商規模將突破萬億,2021年甚至有望接近2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