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業務一向被認為是商業銀行最為盈利的業務之一,發展信用卡可以促進個人消費信貸,帶動個人金融業務的增長,客戶是信用卡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信用卡的市場競爭本質上就是客戶資源的競爭,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怎樣做好信用卡營銷?
一、內心強大,轉換思維
做好信用卡營銷,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很重要,很多新人剛開始幾天還能保持一個比較積極的態度,但是過幾天,由於在營銷的過程中受到了冷遇和白眼,被保安趕、被前臺趕、被客戶拒絕,這份積極性也就隨之消退。
這種屬於典型的先前對困難的預判不足,導致對後期結果承受不住,很多人都會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恐懼和自我懷疑,最終選擇放棄。
因此,想要長久的做好信用卡營銷工作,必須保持一顆強大的內心,不斷地提升情緒控制能力,時刻保持優勢心態,營銷過程中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如果內心沒有底氣,估計很快就敗下陣來了。
我們的成交意識跟緊迫感帶給客戶的壓力直接會影響最終的交易情況,因此要將這些底氣外化於你的動作和語言之中,遇到困難越挫越勇,在徵服客戶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用成交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同時,在思維模式上,也千萬不能固步自封,沒有什麼營銷方法真的能做到一勞永逸,營銷人員一定要隨著市場的變化,不斷的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形成主動獲客的意識,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時間真正走出去去拜訪客戶,將營銷信用卡落實到行動力上,不要想著偷懶。
二、「先優勢後優惠」策略
無論是哪行哪業,真的想要更好的營銷,必要的套路還是缺少不了的。
比如,肯德基的甜筒第二支半價活動,如果一支甜筒是六塊錢,兩支就是九塊錢,你買了兩支就會有一種自己賺了的感覺,但如果同樣的甜筒,一支標價就是四塊五毛錢,你就大概率不會願意買第二支了。
或者通過廣告效應、活動效應,在市場允許的範圍內提高該商品的身價,找準客戶最感興趣的點,突出放大產品的優勢,增強客戶的購買慾望,然後再挑選一個特殊的日子或者時點,再以相對於平時便宜的價格賣出去,同時給該商品規定一定的售賣數量,給予客戶一定的緊迫感,驅使更多客戶趕緊購買。
以上都是商家常用的銷售「套路」,當然,真正的套路肯定不止我列舉的這些,這些都是利用不同模式之下不同的策略與營銷方式激起客戶不同的行為反應,但無論是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模式,本質上是要讓客戶覺得自己買這件產品是佔到便宜的,尤其是客戶覺得這個便宜還是別人佔不到的,那營銷效果會更好。
這種策略可以稱之為「先優勢後優惠策略」,就是先讓你看到產品的好,然後通過一些優惠策略吸引你購買。
營銷信用卡也是一樣,你先可以利用廳堂造勢或者其他方式突出放大信用卡的優勢,比如信用卡手續費低,有較長的歷史,可以在xx指定場消費享受幾折優惠,消費返現,消費分期,消費權益,總之就是放大本行產品的優勢與亮點,提高客戶申卡的意願。
如果這時候有人過來詢問辦卡事宜,你可以採取「優惠策略」,對客戶說你人看起來真不錯,如果你辦卡,我就可以免費給你申請一個xx禮品。
其實這個禮品是每個辦卡的人都可以申請得到的,但是客戶並不知情,他覺得自己受到實惠了,無形之中就更增加了他的辦卡意願。
或者你還可以對他說,您可以走團辦的形式,如果他能多拉幾個人過來你就能給你爭取更大的額度優惠,一般客戶也會想辦法聯繫幾個人。
客戶本身就是最好的資源,通過轉介紹或者裂變的方式無形之中為你增加更多的信用卡客戶群體。
三、從行業或者企業開發
除個人客戶以外,銀行還可以從企業或者行業出發以企業團辦的方式進行批量獲客。
行業開發有他天然的優勢,每個行業的各單位就是一個圈子,相互之間的關聯性比較強,而且可以將一個單位的銷售模式進行歸納總結,可以沿用到同行業的其他單位,但是相應的行業開發的難度相比與其他的營銷方式難度要大很多。
這就需要你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人脈資源,從近的方面說,你的親戚你最好的朋友以及你關係比較密切的同學所從事的職業有沒有與你的目標行業有聯繫,往遠一點說,你的上司,或者你以前經營的客戶尤其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客戶,能不能為你做一個轉介紹,讓他們幫忙起一個引薦或者牽線搭橋的作用,找到其中的關鍵人。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度消耗自己的人脈資源,如果對方不同意或者感到為難,也不要強人所難。
找到關鍵人之後,就要充分挖掘關鍵人的需求,努力爭取關鍵人的認可,在滿足企業的需求上進駐作業。
比如如果對方是企業負責人,那銷售人員就可以從大局入手,提出具體的合作方案,並輔以數據支持,利用合作共贏局面打動對方。
如果對方權利有限,但可以影響到推廣執行成效,那你可以適當投其所好,送一點隨手禮,多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注重情感互動,為他們承擔部分力所能及的職責,儘量減少駐點營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獲得對方認同。
同時,銷售人員也應當事先做好充分調查,提前了解企業經營周期以及日常工作負荷情況,儘量選擇再企業經營淡季以及員工相對空閒的時間點團辦,且不要影響到企業日常經營為前提,同時還要最好相應的應急策略,避免相關風險發生,影響到銀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