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瘦女孩用耙子摟院裡的落葉。
▲ 瘦女孩
我請她用僧伽羅文給我寫了一句「我愛斯裡蘭卡」,並請她籤上自己的名字留作紀念。又給了她一些小費,然後和女孩揮手告別。
▲ 瘦女孩給我寫的字
剛要開大鐵門,瘦女孩叫住我們,原來是隔壁的一個老頭問我們去車站租不租他的突突車,我們謝絕了,因為送我們浮潛的那個司機早就和我們商定好了,200Rs送我們去鎮上的汽車站。
很容易就找到了經過錫吉裡耶(Sigiriya)的公交車。我們旁邊坐著一對西方老夫妻,他們是英國人,這已經是他們第三次冬天來蘭卡避寒來了。蘭卡的熱帶氣候還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異域風情特別吸引遊客尤其是西方遊客前來度假,冬天來此避寒度假的人就更多了。
▲ 經過錫吉裡耶的公交車
汽車緩緩開出車站,來到安曼印度廟,繞著神廟開了一圈之後,就停在廟門旁邊。司機、售票員下車走進神廟,參拜諸神祈求平安。我們樂得又仔細看了一遍神廟上的雕塑。男女老幼進進出出神廟,也有人在門前的香爐內焚香,雙手合十,嘴裡念念有詞,神態十分虔誠。
▲ 安曼印度廟
有時覺得人有宗教信仰也挺好的,冥冥中會有個神靈來開啟你的善念,慢慢的,你就會對生命心存不忍,就會約束你不做壞事,也會撫慰你孤獨寂寞的心靈。
▲ 安曼印度廟
在蘭卡坐公交車,近距離接觸普通百姓,是一種很好的生活體驗。
▲ 在蘭卡坐公交車
一路上田野、村莊、寺廟、椰林、沙灘、大海、猴子跳烏鴉飛的,像是一幅神靈的畫作,怎麼看都不夠。
▲ 蘭卡的風景美如畫
馬路邊走著一隊穆斯林女學生,她們身著白裙白褲,腳踩黑皮鞋,頭上繫著白頭巾,像一隊白企鵝似的。白企鵝還撐著花洋傘,逗極了。
▲ 穆斯林女學生
半途,司機在路邊幾間簡陋的小房子旁邊停下車來。售票員跳下車走進房子,不一會兒就抱著幾瓦罐酸奶出來了,跳上車把酸奶碼放在儀錶盤上面,往返幾次碼了得有幾十罐。
▲ 司機在簡陋的小房子旁邊停下車來
▲ 售票員把酸奶碼放在儀錶盤上面
知道蘭卡有這種瓦罐酸奶,一直沒機會買來吃。跟售票員打聽好價錢之後,我們就花350Rs買了兩罐。
「他起碼多收了你們100Rs。」我旁邊的蘭卡小姑娘知道價錢後憤憤不平地低聲對我說。後來我一打聽,售票員也就多收了我們二三十盧比,還不是太黑。
▲ 買了兩罐酸奶
到錫吉裡耶了,售票員提醒我們下車。還沒站穩呢,從路邊趴活的突突車上下來的一位中年男子,就跟我們搭訕起來。他說這裡距獅子巖(Sigiriya Lion Rock)還遠著呢,500Rs他就可以帶我們去獅子巖,他還可以介紹我們便宜入住他朋友在獅子巖開的旅館。按計劃,我們打算下午就去爬獅子巖,第二天就離開這裡,所以不想耽誤太多的時間,500就500吧。
走著走著,司機往旁邊的樹林子裡拐去,也不知裡面是有個飯店、酒吧、公園還是什麼場所,司機說想讓我們去那裡休息一會兒,我們說不想休息,催他趕緊走,他只好不情願的走了。「那裡沒準是他親戚、朋友開的餐廳或者娛樂場所什麼的,讓咱們去消費。」我對阿敬嘀咕道。
司機的朋友開的這家旅館面積還挺大的,房子也不少,但是房子不敞亮,還有點髒。這裡是我們在蘭卡期間住的最便宜也是最髒的一個旅館了。當時我們的腦子也有點短路了,幹嘛非要在這一棵樹上吊死呀,怎麼就沒想到再去別家旅館看看呢?
挑房間的時候碰到一個中國人,這位男士在這兒已經住兩天了。他住的房間不大,房費是1350Rs。
「我從南部逆時針玩。」說完這句話,他轉身進屋拎出一個大塑膠袋,把他從努沃茶廠買來的紅茶一款一款擺在桌上,不厭其煩地給我們作介紹。
講完紅茶,又給我們介紹獅子巖周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一邊說一邊讓我們看他手機中存的海量照片……絮絮叨叨地沒完沒了。突突車司機「madam madam(女士)」地叫個不停,他和旅館老闆幾次瞪那個男的,想打斷我們的交談,也沒成功。那男的還是不緊不慢不疾不徐地拿著手機給我們介紹這個引薦那個的,最後,把司機和老闆都給氣得無語了。
有那位男士的房租和大量的信息墊底,旅館老闆也不敢跟我們多要錢了,這個雙人間最後以2000Rs一晚成交。
旅館老闆給我們換完新床單剛一離開房間,我就迫不及待地吃起了車上買的瓦罐酸奶,酸死了。我知道這種酸奶最好要加楓糖一起吃才好,但此刻別說楓糖了,什麼糖都沒有,所以沒吃兩口,酸的我就吃不下去了。
▲ 瓦罐酸奶
打算先去逛逛街,然後等下午涼快一些再去獅子巖。在旅館門口碰上了和我們聊天的那位男士,他背著大旅行包要走。這位男士真是健談,又和我們天南地北的聊起來。這時,送我們來這裡的突突車司機湊過來要送健談男。
「不用,我坐公交車。」「這裡不通公交車。」司機說。「當然通呀!」健談男提高聲音對司機說。「你看,」健談男指著前面不遠處的小亭子對我說,「那就是公交車站。」司機瞪了一眼健談男說:「要很久才會過來一輛車。」「誰說的?這裡的公交車次挺頻繁的。」健談男看著司機,一副知根知底,別想騙我的架勢說。
司機覺得攬不到健談男這趟活了,嘴裡嘟囔著,怒氣衝衝地走了。
▲ 旅館不遠處的公交車站
健談男說得沒錯,突突車司機剛走,就過來一輛公交車。健談男登上車,就迅速轉過身來跟我們揮手告別。感覺在國外遇到同胞,大家表現得好像比在國內要親近些。
到底是旅遊景區,窄窄的街道兩邊儘是一家挨一家的小雜貨鋪、飯館,但顧客卻寥寥無幾。
▲ 一家挨一家的小雜貨鋪、飯館
要了兩盤Koththu(炒餅),坐在臨街的餐桌上吃。吃完飯,又買了兩個黃金椰邊走邊喝。
▲ Koththu(炒餅)和黃金椰
來到獅子巖景區,我們沿著護城河慢慢溜達。
▲ 我們沿著護城河慢慢溜達
在護城河邊大樹底下的草坪上,我們發現了一條大蜥蜴,它拖著長長的大尾巴爬來爬去的並不避人。「蜥蜴,」我指給旁邊的蘭卡女人看。「這裡有好多呢。」她說。
▲ 發現了一條大蜥蜴
獅子巖的門票,外國人和本地人需要分開在不同的窗口購買。外國人的門票是30美金,當地人的門票估計要便宜得多。
▲ 本地人買票的窗口
▲ 外國人買票的窗口
一般看小說,我喜歡先仔細揣摩序,甚至翻看兩眼結尾部分,然後再慢慢探尋——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這種從容品讀正文的過程,就如同慢慢咀嚼美食的過程,很是享受。
售票處的旁邊就是新落成的博物館。
在看獅子巖——這部被人們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奇書之前,我們也先去博物館看了看它的「序言」部分,簡單的了解了一下它的歷史。
▲ 錫吉裡耶博物館
▲ 不同國家的人眼中的獅子巖
獅子巖位於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東北約170公裡處,是錫吉裡耶城一塊高200米,貌似臥獅的橘紅色巨巖,獅頭已經風化掉落,只剩下獅身了。巨巖上有一座古城堡遺址,古城堡的主人是誰呢?——他就是迦葉波一世(Kassapa)。
▲ 獅子巖
▲ 獅子巖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相傳公元477年,國王的大兒子——王子迦葉波,弒父篡位。迦葉波同父異母的弟弟莫加蘭(Mogallana)帶著對哥哥的仇恨亡命印度。迦葉波擔心弟弟會日後復仇,於是便把首都從阿努拉德普勒遷到了獅子巖,以為孤零零的獅子巖會固若金湯堅不可摧,沒想到18年後莫加蘭率兵徵討,最終,迦葉波被擊敗,於泥沼中自殺身亡。
▲ 獅子巖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成為新王后的莫加蘭又把首都遷回到阿努拉德普勒。後來獅子巖變為佛教寺院,再後來就被廢棄在密林深處了,直到幾個世紀之後的1898年,才被英國人貝爾(HCP Bell)發現。
1982年,古城錫吉裡耶(獅子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在博物館裡,我們通過地圖、照片、出土文物、壁畫的複製品還有獅子巖沙盤模型,把景區大概了解了一下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真跡了。
▲ 獅子巖沙盤模型(圖片來自網絡)
進入景區之前,工作人員會把遊客手中的飲料瓶、礦泉水瓶上的塑料包裝給撕下來的,我估計主要還是怕猴子等動物誤吃會危及生命吧。
▲ 經過內護城河上的小橋進入景區
一條筆直的小路從入口處一直延伸到巨石下面的密林中,小路兩邊儘是陳舊的石塊、磚塊堆砌的殘牆、地基,有的地方還布滿了青苔,似乎時間已經在這裡凝固了。
▲ 似乎時間已經在這裡凝固了
古樹、巨石、舊磚牆中的臺階越來越陡,最後變成了用鐵釺固定在峭壁上的懸空小路了。
▲ 臺階越來越陡
再往前走是兩個直上直下螺旋形的鐵梯子,一個上行,一個下行。雖然整個旋轉梯子都焊上了鐵絲網,但往下一看,那些高大的古樹都變得像沙盤上的小樹一樣了,懸在峭壁上的我頓時感覺腿發軟。戰戰兢兢地來到了繪有天女彩色壁畫的石壁處。
▲ 嚇得夠嗆
那些天女們上半身赤裸,楊柳小蠻腰格外顯眼,頭上身上珠圍翠繞,光彩照人。看來1500多年前的蘭卡人還是挺開放的,以瘦為美也和我們今天的審美標準差不多。天女們有的拈花微笑,有的端花祭拜,還有的似在傾心交談……個個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尤其是那顏色,雖已歷經千餘年的風吹日曬,仍豔麗如初,這些僅存的壁畫真乃蘭卡古代藝術之珍品。
▲ 壁畫上栩栩如生的天女們(圖片來自網絡)
走過懸崖峭壁,來到獅爪平臺——一個相對寬敞的大平臺,頓覺安全了許多。平臺上的警示牌上寫著「這裡是黃蜂攻擊區域,請保持安靜」的警示語。
▲ 獅爪平臺
一左一右兩個巨大的獅爪守護著通往巖頂的狹窄通道。雖然神龍不見首不見尾,只露出兩個利爪,但隱藏於無形中的力量更是駭人。通過小路的人們進了獅口,皆被巨獅所吞噬!
▲ 獅子巖
逃離獅口通往巖頂的路更是驚險萬分,那條路是貼著陡峭的巖壁修建的一個上行一個下行的兩個鐵梯子,走在上面讓有恐高症的我備受煎熬。越恐懼越禁不住好奇心的誘惑,瞟了一眼懸崖下面——房子、樹都變小了,人更是像小玩偶一樣,看罷,登時心中一凜,用力握緊了扶手。
▲ 通往巖頂的路驚險萬分
來到巖頂,眼前豁然開朗。登高向四周眺望,視野無限開闊,莽莽林海一直延伸到天盡頭。一覽眾山小讓我也湧起了一股王者氣概,那茫茫林海就好像是漫山遍野聽我指揮的天兵天將,沒準當年的迦葉波國王也經常這樣眺望遠方,也會有我這樣的幻覺出現吧。
▲ 當年的迦葉波國王也經常這樣眺望遠方吧
發了一會思古之幽情後,我和阿敬沒像大多數遊客那樣在平臺上沒完沒了的拍照,聊天或者坐等看夕陽,我們繞著巖頂四處閒逛起來。這裡的猴子、野狗可不少,它們可能遊人見多了的緣故,一點也不怕人,就在我們面前嬉戲、吃東西。看猴子耍寶成了大家的一大樂趣。在這裡,我還被猴子搶過薄荷糖,詳細經過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這裡不再贅述。
▲ 巖頂的猴子、野狗可不少
巖頂的面積有1.6公頃,上面布滿了被時光染舊的磚石地基。而今,昔日的宴會廳、議事廳、國王寢宮等等瓊樓玉宇早已不復存在,只剩下殘垣斷壁、荒草枯樹,正是「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1500多歲的蓄水池依舊蓄滿了水,默默地等著人們前來這裡舀水做飯、沐浴、澆灌……
▲ 蓄水池依舊蓄滿了水
驀然發現國王的石頭寶座上方有一隻狗,長時間一動不動,呆呆地凝望著遠方。放大照片一看:那條狗神情落寞,尾巴下垂(狗在憂愁煩悶的時候,尾巴就會下垂。),尤其是那望向遠方的眼神更是幽怨哀傷。這條狗不會是迦葉波國王變的吧?!江山易主,宮闕消失,怎一個愁字了得啊!
▲ 國王的石頭寶座
▲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殘陽拉長了我們的影子,棕色的殘牆斷壁漸漸變暗了,我們急忙下山。
▲ 夕陽西下
來到巖下,暮色四合,遊人們步履匆匆地往家趕。忽然傳來一陣陰森神秘的笛聲,我知道那是耍蛇人的笛聲。暮色中,那聲音更顯得陰森恐怖,我甚至連朝那邊看的勇氣都沒有,擁著阿敬疾步離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