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池松壯亮 飾)是個職場菜鳥,在戀愛和工作上都十分笨拙,一直煩惱著自己在社會上生存的意義。直到某日,和靖子(蒼井優 飾)一見鍾情後,他的人生終於露出一線曙光,穩定的日子過沒多久,卻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徹底的改變了他們,讓靖子和宮本的關係降到了冰點,宮本要如何做才能鞏固這份得來不易的愛情呢?
影片《從宮本到你》之所以是一部驚喜之作,並不是因為其集情色暴力於一體的限制級內容。
在2018年,還有一個同名的日劇,2019年的這一部《從宮本到你》正是該日劇的電影版。我沒有看過劇版,但作為一部電影,如果因為沒有看過其劇版而導致對電影裡的人物交待不清,那就是電影的失敗。任何一部電影都應該作為獨立的個體而存在,作為觀眾,更不需要看過原著或看過其他相關作品才能明白影片裡人物之間的關係,這是作為一部電影在劇本創作中必須做到的清晰表達,而不是要觀眾去觀看劇版(或原著)去補課。這是衡量一部電影完成度大小的基礎。
影片從一組跟拍長鏡頭開始(這種跟拍鏡頭在導演的前作《錯亂的一代》中曾被大量使用),背景聲裡是低沉而壓抑的配樂,跟拍結束,反打鏡頭裡,一個男人的正面特寫:一張滿是血跡的痛苦的臉。配樂與特寫,完成了這個男人的情緒呈現,也把一個問題拋給了觀眾:發生了什麼事?在接下來的一場戲中,並沒有急著做出解答。場景切換至一面鏡子前,鏡面汙跡斑斑,映出男主角不明朗的面部,看不清人物真切的表情,男主角開始抽打自己。鏡頭裡,男主角對動作做出反應,於是有一瞬男主角的臉出現在了鏡面的無汙跡部分,扭曲而痛苦。兩場戲,迅速交待了這個男人的境遇。
繼續下來的劇情裡可以得知,這個男人就是本片的男主角宮本浩。從公司裡的對話得知,宮本浩把一個人打傷,自己也因此掉了三顆牙齒。掉了的牙齒成了推動後面劇情中的一個重要道具。
場景轉至宮本浩家中,男主的父母,靖子(蒼井優飾),宮本浩,餐桌前在用餐。吃飯過程中,交待出一些信息:宮本浩要與靖子結婚,並且靖子已有了身孕。在鏡頭與演員的表演中,可以初步窺出一種可能性:孩子應該不是宮本浩的,以及宮本浩作為一個善良且有責任感的形象被塑造出來。接下來的一場戲通過三個鏡頭刻畫出了這些人物的性格,先是父親在檯燈下書寫的鏡頭,背景聲裡傳來低泣聲,父親停筆,微轉頭部,繼而重新進入書寫狀態;下一個鏡頭切至臥室,是宮本浩顫抖的背部特寫;再一個鏡頭,切到旁邊躺著的靖子的面部特寫,靖子無聲的睜著眼睛,之後閉上。這三個鏡頭,已經完整的交待出了人物性格:理解,獨立,自主,開放。這三個鏡頭之後,出現了一個廢鏡,宮本浩的一張淚流滿面的正面特寫,由於前面的背部鏡頭已經完成了此刻的人物狀態表述,這個特寫便顯的畫蛇添足了。
之後的戲份都是劇本A故事的正常敘事,不用一一詳述。在這過程中,出現了影片的第一場床戲(尺度還不小,導演設計的這場床戲大概是學了《色戒》吧),由宮本浩與靖子完成。在這場床戲的前後,一個關鍵性道具出現——金魚。金魚的第一次出現,是在二人吃飯的時候,氛圍溫暖,鏡頭中魚缸裡的金魚也自得其樂著,一副相濡以沫的模樣,映襯著男女主角此刻的關係。在接下來的戲份中,金魚在一場戲劇插曲中因衝突而落地,直到後來的死亡(金魚死亡過程中,也是二人床戲進行時)。金魚從落地到死亡,昭示著二人關係即將出現改變。發現死亡的金魚後,二人埋葬了金魚,並在埋葬處做了裝飾,這暗示了二人之間的關係最終還是會經歷柳暗花明的過程。這種以物喻人的方式,是比較基本的伏筆手段,比如在《只有芸知道》中,馮小剛在影片的前半段設計了一條狗的病逝,用來隱喻了女主角的生命。只不過,《從宮本到你》中這兩條金魚的使用,做的更加恰當且圓潤。
《從宮本到你》貼近古典電影的部分,主要在於情節的構造法——強情節、強衝突、強人物,是非常典型的「情節劇」模式。圍繞中野靖子和宮本浩這兩個性格非常鮮明的人物,編劇構造了一個以戲劇性作為根本動力的故事,不僅「戲劇化」,而且「俗套」。
值得注意的是,《從宮本到你》的平行敘事,並沒有像一般電影所做的那樣,在段落與段落的連接處使用「閃回」強化時空轉換,甚至沒有使用「相似性剪輯」,因而觀眾必須自發地通過上下文理解時空轉換。此類剪輯手法上的誤導和障礙,亦可以視作本片「現代性」的一種證明。
《從宮本到你》本質是一個愛情故事。談到愛情,就不可能不談浪漫。本片無疑是非常浪漫的,但這「浪漫」,也兼具了兩種對立的形態。
日本電影裡最為極端的兩種愛情模式——「小清新愛情」和「肉體戀愛」——都能在《從宮本到你》中找到影子。關於這個,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同樣是藉由穩固的共情鏈條,讓情慾戲和唯美愛情戲都做到(在觀眾心目中)水到渠成,融「情慾」與「純愛」的氛圍於一體。
在影片開場就大尺度做愛的浩和靖子,直到結尾,居然總共就輕吻了一下對方,剩下的都只是擁抱和日劇式的表白。但沉浸於電影中的觀眾根本不可能發現這一點,這就是共情的強大之處——完全被導演牽著鼻子走。
當今主流電影界中,男權與女權,是水火不容的兩種母題。
以男性為中心的電影,如戰爭題材、西部題材,以及部分動作片中,女性角色不是完全缺席、就是純屬花瓶。女性主義浪潮席捲好萊塢後,許多本沒有女性角色活動空間的類型片,都被強行加入了存在感非常強的女性角色,甚至直接採用女性作為主角。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這些女性角色加入後,也僅僅是取代原本男角色的「位置」,並沒有給女性製造一個新的「位置」,好比讓女演員去扮演男角色,不過是商業投機而已。
而以女性為中心的電影,如少女題材、Chick Flick、女同性戀題材,男性角色也是扁平甚至缺席的;部分以「女性覺醒」為主題的投機電影,甚至過度醜化男性來達到同仇敵愾式的淺薄共情,完全背離了這一主題的初衷。
因此,看到日影界竟出現了一部在文本上將「男性爆發」和「女性覺醒」同時完成的作品,簡直驚訝萬分。我們能在《從宮本到你》中看到「女權母題」的呈現:對強姦犯的控訴、懲戒,以及對強姦發生之後男方虛偽態度的戳破與譴責,對女性的溫柔、寬容的肯定。同時,我們又能看到「男權母題」的呈現:以暴制暴、復仇、「男人間的談話」、以及對力量、氣勢、勝負心的追求。
《從宮本到你》能成功統一這兩個母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對男女關係的更深層次的探索。一般的理解將「男性被擊垮」作為「女性覺醒」的必然結果,將「女性被徵服」作為「男性爆發」的必由之路,本是大謬的偏見。本片完全打破了這一偏見,在情節設計上,用自反式的文本同時譴責、同時原諒兩個性別,不偏不倚,建立真正的平等關係。又以「愛情」為錨,成功將男女主角之間的關係定位於一種「周旋」的狀態,不至於敵對,也不至於徹底和解;拉近心與心的距離但不完全相觸,剩下的距離用感情來彌補——
「我不能完全肯定你,但我愛你。」
這是真利子哲也所提供的、對於「男性和女性的理想關係」的一種假想。
在感情發展最初期,宮本浩說,「這個女人我來保護!」,中野靖子說,「讓我做你的女人吧。」這代表中野靖子和宮本浩兩個人都還處在傳統性別角色的局限之中。靖子被強姦、浩對她的保護失敗,無疑是一記重拳,將二人全都打出了性別之框,在框外重新審視自己的性別責任。此時,二人都擁有「自由選擇權」,而他們也因此展開了關於性別的一系列摩擦、爭端、衝突。
《從宮本到你》清晰的傳遞了一個信息:
「傳統性別角色」也可以做到性別平等,甚至能做得更好,至少在戀愛關係中是如此——
只要你理解TA、寬恕TA,並且愛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