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玉皎
核心提示
迎冬儀式具體是什麼時間?「冬神」是誰?迎冬儀式背後有怎樣的故事?12月14日,鄭州富力萬達文華酒店將舉行迎冬儀式的消息發出後,不少讀者十分感興趣,紛紛聯繫諮詢。今天,記者為您揭秘更多關於迎冬儀式的信息。
添燈火、嘗冬味,古人迎冬之盛,一如新年
傳說中的冬神到底是誰?
在民俗傳說中,冬神是黃帝之孫,統治北海。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強」。所謂禺強,就是冬神,還是海神、風神。
「古人對迎冬非常重視。」據主辦方介紹,在古代,到了冬季,人們會享受一年的收穫,少有勞作。與此同時,冬季又是下個四季循環的開始。因此,人們通常會在冬季表達對過去一年的感恩,並祈福新一年的順遂。
當時,天子會率百官舉行儀式,迎接冬神,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且,迎冬儀式的場面非常宏大。《史記》記載,漢朝時祭祀冬神,要有70個童男童女一起唱歌:「玄冥陵陰,蟄蟲蓋減……籍斂之時,掩收嘉毅。」歌詞的意思是說:天冷了,要收藏好糧食。
到了宋代,人們對迎冬儀式的重視達到頂峰。當時還有「賀冬」和「拜冬」的習俗,穿新衣、互走動,禮節之盛,一如新年。
「燃燈、添火也是迎冬的重要環節,這裡包含兩層意思。」主辦方介紹,一來,古人們要燃燈迎冬、以助陽氣。有記載:「家奉神佛前並主人臥室燃燈達旦,主家宅光明,攢火圍爐,合家共坐……」這一場景,猶如「守歲」。
二來,所謂燃燈,也是添火。根據明、清時期歲時習俗的記載,一進農曆十月,京城裡家家戶戶必「添火」,「京師居人例於十月初一日添設煤火,二月初一撤火」,相當於現代人的供熱保暖。
人文、歷史、習俗、文化,各文明「萬達」互鑑
據了解,鄭州富力萬達文華酒店迎冬儀式的具體時間已經確定——12月26日開啟。目前,籌備已進入尾聲,記者也為您打探到一些獨家信息。
當天,活動現場將以「國宋風」為主,大氣、清麗、博雅,重現繁華雅致的大宋之風,令人置身之中,如穿越千年。
當天還有國風樂隊和古典演藝。一字一詞、一曲一闕,帶你體會繞梁三日的美妙;裙裾飄飛、羅袖婉轉,讓你領略宮廷舞樂的曼妙婀娜、蹁躚飄逸。
現場還會有一些「心機」小設計,增強參與感,令嘉賓充分感受古風古韻。比如,籤到處,迎賓人員會身著經典宋朝官府迎接,還設有文房四寶。紅袖添香之中,嘉賓可用筆墨籤到,感受古人揮毫潑墨的雅致和灑脫。
最受關注的迎冬儀式上,會有身著宋朝服裝的宮女手託五穀雜糧,開啟迎冬儀式大幕,表達五穀豐登的寓意。隨後,還有斟酒敬天環節,為新的一年祈福納祥。
亮燈儀式中,依然會有宮女手持宮燈,點亮現場。屆時,會瞬間呈現出燈光燦爛,流光溢彩的場景,如有天光,十分震撼!
「迎冬儀式雖然距今千年之久,但實際是人類對四季變化的感知,更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之舉,這一點,是人類跨越時空所相通的情感共鳴。」主辦方表示,此次活動既是一場人與歷史、人與文化的對話,也是一場人與自然的對話,其背後的多維度內涵,值得深入感受和討論!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玉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