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必看電影 《愛德華大夫》

2021-02-21 粥老師

導讀:愛德華大夫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精神病專家,他被推舉為格林瑪納斯精神病療養院的新任院長,來接替即將退休的默奇遜大夫。年輕貌美的康絲坦絲是該院一名出色的醫生,她待人熱情友善,深受醫院的同事和病員們的愛戴。這兩個人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標題:心理學必看電影 《愛德華大夫》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b15b20100ar7z.html (本文有刪減) 作者:紅葉

內容簡介:

  愛德華大夫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精神病專家,他被推舉為格林瑪納斯精神病療養院的新任院長,來接替即將退休的默奇遜大夫。年輕貌美的康絲坦絲是該院一名出色的醫生,她待人熱情友善,深受醫院的同事和病員們的愛戴。當英俊瀟灑的愛德華大夫出現在醫院餐廳的時候,康絲坦絲不禁為他那迷人的魅力所吸引。他們在餐桌上愉快地交談著,康絲坦絲還引用愛德華大夫在他著作中所論述的觀點,既戶外活動對精神病康復所起的重要作用。她興奮地向愛德華介紹療養院附近的遊泳池,隨手用餐叉在桌布上劃出那些彎曲的泳道。愛德華對她的這種舉動表現出非常不安,面部神經抽搐起來,他說,這些東西看起來簡直令人感到厭煩。

  康絲坦絲被愛德華的異常反應所觸動,心裡不由地產生了疑問。愛德華大夫對康絲坦絲也萌發了愛慕之情,他約康絲坦絲下午一起到外面散步,兩人在彼此了解中建立了感情,他們很快邊墜入了愛河。晚上,康絲坦絲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她尋找藉口走進愛德華的房間。兩人熱烈地擁抱著,突然,愛德華看見康絲坦絲睡衣上那些帶條紋的圖案,他驚恐地推開戀人,似乎在強烈地躲避著什麼.

在醫院的手術室裡,愛德華大夫的精神又一次受到外部事物的刺激,暈倒在手術臺旁。康絲坦絲對愛德華的種種異常的行為,產生了戒備之心。她仔細對比了愛德華大夫在著作上的籤名和他寫給自己的字條的筆跡,發現兩者有所不同,也就是說眼前的這個愛德華是個冒名頂替的人,那麼他又會是什麼人呢?

  

  愛德華終於對康絲坦絲吐露了實情,這令她大吃一驚。原來,真正的愛德華大夫已經被他殺死了,但是他的真實身份卻不得而知,因為他已經失去了對過去的記憶。康絲坦絲憑她做醫生的直覺判斷,眼前的愛德華並不是殺人兇手,他僅既是在幻覺中把自己當成了殺人犯。愛德華不想讓康絲坦絲為他擔心並且受到連累,他獨自一人離開療養院,來到紐約帝國飯店暫時住下來。康絲坦絲見到愛德華留下的便條,隨後立即趕到帝國飯店,尋找自己的戀人。她發現愛德華在飯店登記的姓名是約翰.布朗。布朗對她的真誠和善良感到無比激動,他們彼此擁抱著,發誓永遠不再分離。

  康絲坦絲嘗試幫愛人找回失去的記憶,但是經過多次努力都沒有結果。新聞界披露了他們在一起的消息,兩人被迫前往康絲坦絲的老師布魯諾夫博士家。康絲坦絲一到那裡,就向老師介紹自己的"新婚丈夫」約翰.布朗。但是經驗豐富的博士從布朗的眼神裡看出他的精神病傾向,深夜,他一個人坐在書桌旁看書,果然見到發病的布朗手裡拿著一把剃刀,向樓下走來。布魯諾夫給他一杯放有鎮靜劑的牛奶,巧妙的化解了這種危險的局面。康絲坦絲請求老師給布朗治病,他們一起分析布朗的夢境,發現其中很多次出現天使谷滑雪的場面。

  

  康絲坦絲與布朗來到天使谷,希望能喚起布朗的記憶。布朗一直害怕自己將面對殺死愛德華大夫的事實,因為他的內心深處埋藏著一段童年時可怕的往事。他回憶起自己因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手,釀成了弟弟死亡的悲劇。康絲坦絲把它與愛德華事件聯繫起來,得出了一個答案:愛德華大夫與布朗一起在山谷裡滑雪,突然愛德華在他前方偏離滑道,墜入了深淵。布朗因此認定是自己殺死了愛德華大夫。當地的警察不久便在出事地點附近,找到愛德華大夫的屍體,經法醫檢驗是被槍擊致死的。於是,警方立即逮捕了有重大嫌疑的布朗。

  布朗被捕以後,康絲坦絲回到了療養院。雖然她堅信布朗是清白的,但是真正的兇手仍然逍遙法外。默奇遜醫生與康絲坦絲交談時,無意中透露出他曾經與愛德華大夫有過來往。康絲坦絲頓時醒悟到了什麼,她回去仔細分析了布朗奇怪的夢境,發現默奇遜有殺人的嫌疑。

  她來到默奇遜醫生的辦公室裡,當面分析布朗的案情,以便觀察默奇遜的反應。當她說到布朗夢中出現的手裡拿著一個輪子的人時,馬上聯想到這可能是一隻手槍的象徵。不料,這時默奇遜把作案的兇器,一把左輪手槍掏了出來,並且用它對準了康絲坦絲。

  

  默奇遜讚賞她的心理分析能力,不過他指出可惜她是個愚蠢的女人,不該把這一切告訴兇手。因為對兇手來說,殺一個人同殺兩個人並沒有什麼區別,所受到的懲罰都是一樣的。面對槍口,康絲坦絲表現得異常冷靜。她對默奇遜說,第一次犯罪警方因證據不足,也許不能對他實施法律制裁,他可以繼續從事他的工作。但是如果他愚蠢地再次殺人,兩罪並重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默奇遜聽到這番話,心理充滿了矛盾,最後他掉轉槍口畏罪自殺了。

相關評論:

  

  《愛德華大夫》是希區柯克在二戰後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也是電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學為主題的影片之一,雖然佔據了同類影片鼻祖地位,但影片的粗糙簡陋也是有目共睹的。

  簡單圖解弗洛伊德,編造一個病例式的曲折故事,是影片最大的失敗之處。從情節到細節,影片充滿了最基礎的弗洛伊德心理學的圖解和術語,諸如"我來給你解夢,那樣你就知道你是誰了」之類的臺詞到處都是。而希區柯克特意請來達利製作的夢境圖景,雖然不無趣味,但條理分明一一對應絲毫不爽的準確解釋把心理分析過度簡化,顯得乏味而膚淺。在達利的設計中,剪開畫滿眼睛的幕布,似乎還在重複他在《一條安達魯狗》中的超現實主義趣味。

  

  拋開影片中心理分析的因素不談,單看某些段落的懸念設置,才真正顯示出希區柯克的大師風範。最出色的段落,是在阿利克森家的一段,JB恍惚中殺機暗藏,小老頭則仿佛渾渾噩噩,接著就是第二天早上彼特森看到老頭歪倒在沙發中,再由突然坐起的老人講述昨夜的危機。驚慄懸念兼而有之,起承轉合滴水不漏,讓人嘆服橋段設計之精妙和大師處理手法之高明。

  "女人能成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專家,但一旦墜入愛河,就可能是一個典型的病人」。這句話出自阿利克森之口,卻道出影片潛藏的另一個小主題:情感與科學是否對立。

該注意的:

  1944年的這部影片,已體現了某些行為主義的色彩,透射出正反辨證的思維,以及後來人本主義意識的萌芽。作為熱愛心理諮詢及初期從事心理諮詢的人來說,在觀察劇情的同時,可以獲得有關心理諮詢知識的感性認識。實際上,在促使人們心靈康復與成長的過程中,相對於學識、閱歷和思維,諮詢師的愛心與直覺顯得更為重要。在助人技巧方面,則可以借用劇中的一個詞並加以擴展,那就是:擊中。

  本片多處運用了經典的心理分析與治療的方法和技術(如精神分析等),使觀眾無不跟隨主人公的心理發展的變化而變化,故事情節離奇、懸念徒生,是一部經典的心理分析片。曾榮獲奧斯卡最佳戲劇片和音樂金像獎,及最佳故事片提名獎。

  精神分析理論是由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創建的,《愛德華大夫》這部影片體現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論觀點:

  1、釋夢。弗洛伊德認為,夢不像其表面顯示的那樣只是一堆毫無意義的表象,它是通向無意識的捷徑,是打開人格最深層的鑰匙。在影片中,一個留鬍子的人象徵愛德華大夫,夢中戴面具的賭場老闆是默奇森大夫,小輪子象徵手槍,等等。通過對夢進行分析,從而揭示出被人壓抑到潛意識中的過去事件。

  

  2、自由聯想法。精神分析理論對人潛意識的了解是通過自由聯想來完成的。在影片中,心理大夫讓約翰?布朗說出他想到的任何事物,然後再對他說出的事物進行分析,這種方法就是自由聯想法。通過這種方法來揭示人的潛意識。

  

  3、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童年經歷對人具有重大的影響。在影片中,約翰?布朗回憶起童年時代一段讓他不堪回首的經歷,兒時因頑皮造成弟弟意外身亡,使他受到嚴重精神創傷而產生強烈的內疚和罪惡感。這種罪惡感被壓抑在潛意識中,因此當他面對愛德華大夫被殺這個事件時,潛意識起作用了,認為自己就是殺人兇手。在康斯坦絲的鼓勵和反覆告誡下,他的罪惡感才得到解除並提供了破案線索。

  

  《愛德華大夫》成為許多年輕人對弗洛伊德和心理學最初的了解窗口,如果你真的希望對精神分析理論有更深刻的了解,還要看諸如《釋夢》之類的書哦!

 點閱讀原文,瀏覽更多心理學文章

相關焦點

  • 老電影《愛德華大夫》觀後感
    《愛德華大夫》是一部探討心理學的電影。所以任何一部電影如果沒有愛情的點綴便失去了其魅力和它所具有的意義。畢竟人類的生生不息無不是和情愛相關。《愛德華大夫》這部影片正是基於這個事實之上,給觀眾展開了頗為神秘的心理學領域——所有成年後的心理陰影無不和童年有關——向醫生說出你的痛苦,不正常或混亂才會有所緩解。
  • 《愛德華大夫》Spellbound
    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弗洛伊德病例引出了影片的女主人公,精神病院的心理大夫彼特森,這是個專心學術的美女。這所醫院原來由莫奇森醫生主管,將要由醫學界著名的愛德華大夫接手,彼特森就是愛德華的崇拜者之一。   新來的愛德華大夫雖然英俊不凡,但似乎太年輕了點,他和彼特森很快產生了彼此愛慕之情。
  • 看電影合集:美國經典愛情懸疑片《愛德華大夫》原聲完整版
    醫院裡年輕漂亮的女醫生彼特森(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飾)和他相愛,然而竟發現眼前的愛人不是愛德華大夫,而真實的愛德華的秘書,還前來指出這個冒牌人士是殺害愛德華的兇手。  面對戀人撲朔迷離的身份,彼特森始終不相信他是殺人兇手,然而默奇遜院長卻用精神分析法印證了「事實」。更為棘手的是,這個假愛德華也相信自己有罪,他甚至連自己是誰,經歷過的事情也不知道。
  • 譯製片:美國電影《愛德華大夫(1945)》
    譯製片:美國電影《愛德華大夫(1945)》導演: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編劇: 本·赫克特 / 約翰·帕爾默 / 希拉蕊·聖喬治·桑德斯 / 安格斯·麥克費爾 / 梅·E·羅姆主演: 英格麗·褒曼 / 格利高裡·派克 / 麥可·契訶夫 / 裡奧.G.卡羅爾 / 朗達·弗萊明 / 更多...
  • 20部必看經典心理學電影
    20部必看經典心理學電影,心理學電影往往與犯罪、驚悚電影連在一起,可能剖析心理,本是件令人害怕的事。
  • 看電影合集:美國經典愛情懸疑片《愛德華大夫》中文字幕原聲版
    / 維克託·基利恩 / 馬特·摩爾 / 艾迪生·理查茲 / 厄斯金·桑福德 / 戴夫·威洛克 / Richard Bartell / Teddy Infuhr / George Meader / Constance Purdy / Clarence Straight片長: 111 分鐘 / 118分鐘 / 95分鐘(加拿大)         精神病院的默奇遜院長即將退休,接手的是年輕有為的愛德華大夫
  • 希區柯克作品《愛德華大夫》,這是一部完爆諾蘭的懸疑電影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希區柯克的經典懸疑電影《愛德華大夫》,當希區柯克遇到弗洛伊德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化學反應?《愛德華大夫》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漂亮的女心理醫生彼特森在醫院一見鍾情了一個名為愛德華的新主任醫生,女心理醫生芳心暗許。但是在無意之間,大家發現了一個秘密,真正的愛德華醫生其實已經死了,她帶著愛德華逃到自己老師家,並成功幫助愛德華恢復了失去的記憶。
  • 《愛德華大夫》:揭秘希區柯克電影價值體現及製造懸念的底層邏輯
    為了研究清楚希區柯克的創作手法,許多人開始從他的幾部熱門電影入手進行分析,而我今天想要談的這部電影,卻是希區柯克眾多作品中較為冷門的《愛德華大夫》,儘管它相對其他經典作品來說並不起眼,但這部電影卻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 電影展播||《愛德華大夫》+精美禮品,我們又來了!
    本周五下午19:00,昭通學院2019年「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之「心理電影展播」第二期將於六教學樓202教室進行。本周播放的電影是↓↓↓劇透時間:女心理醫生與一位假冒「愛德華大夫」的英俊精神障礙患者相愛了,而有關心理分析的驚險故事。
  • 8部高智商的心理學電影,你看過嗎?
  • 《愛德華大夫》格利高裡·派克和英格麗·褒曼為情曾想私奔
    /意亂情迷Spellbound》(1945)片場,總是那麼和顏悅色,連格利高裡·派克Gregory Peck(左)也跟著沾光《愛德華大夫》是電影懸念大師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二戰」後在美國好萊塢拍攝的第一部懸疑片。
  • 20部經典心理學電影
  • 心理學電影推薦
    有人說學心理學有什麼用?生活中真正去找心理諮詢師的人畢竟是少數。當你把理論和現實生活打通來看的時候,會發現懂心理學的人,生活變得有趣、生動,每一件發生在身邊的事,都可以投射到自己和他人,同樣的一輩子,仿佛多活幾個人生,簡直妙不可言。
  • 97歲美國演員朗達·弗萊明去世 曾出演《愛德華大夫》
    97歲美國演員朗達·弗萊明去世 曾出演《愛德華大夫》 時間:2020.10.17 來源:鳳凰網娛樂 分享到:
  • 50部必看的經典心理學電影
    為什麼看電影?「對於心理學工作者來說,理解電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部成功的電影反應了民族集體無意識的再現與映照,聲色光影中有大量的隱喻與投射」—本體心理學創始人 安東尼奧·梅內蓋蒂心理學是一門治癒的科學,
  • 30部心理學經典電影
    《充氣娃娃之戀》 lars and the real girl心理學看點:孤僻症,妄想症。雖然不是RYAN的經典之作 不過他表現得很好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心理學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3. 《大象》 elephant心理學看點:青年心理學4.
  • 和小聽筒一起看電影吧| 心理學相關電影推薦
    簡介:女醫生彼得森工作的精神病院的默奇遜院長即將退休,即將上任的新院長是年輕有為的愛德華大夫。彼得森與愛德華一見鍾情,但種種跡象表明這位「愛德華」並不是真正的愛德華大夫,且可能是殺害愛德華的兇手。對此並不相信的彼得森帶著戀人逃到了心理分析教授家中,並一步步揭開真相.
  • 7部觸動人性的經典心理學電影
    《愛德華大夫》推薦指數★★★★★關鍵詞:經典精神分析精神病院的默奇遜院長即將退休,接手的是年輕有為的愛德華大夫。醫院裡年輕漂亮的女醫生彼特森和他相愛,然而竟發現眼前的愛人不是愛德華大夫,而真實的愛德華的秘書,還前來指出這個冒牌人士是殺害愛德華的兇手。面對戀人撲朔迷離的身份,彼特森始終不相信他是殺人兇手,然而默奇遜院長卻用精神分析法印證了"事實"。
  • 30部不可不看的心理學電影
    《充氣娃娃之戀》 lars and the real girl心理學看點:孤僻症,妄想症。雖然不是RYAN的經典之作 不過他表現得很好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心理學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3.
  • 心理學:極度燒腦的心理學電影
    一.愛德華大夫(1945年在美國上映)。在格林瑪納斯精神病院,剛剛上任的愛德華院長與女大夫康斯坦斯一見鍾情,但事實上愛德華院長並不是真正的愛德華,而是一名患有「健忘症」的精神病患者,甚至會忘記自己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