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春宵一刻值千金」,後面的才是精華,但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

2020-12-23 騰訊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多的文化都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至今,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等,這些全都是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文化財產,是人類永遠的精神財富。在浩如煙海的文化瑰寶中,那些流傳至今的名作供後人欣讀、品鑑,本來就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從中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才華和超凡的感悟能力,他們的學識值得我們深刻的學習。

文學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食糧,創作出流傳千古作品的靈感是用多少錢都買不來的,一部好的作品、一段佳句、一首優美的詩歌它們能夠讓人領略到不一樣的人生風採,感受到不同的人生風格,甚至讓你醍醐灌頂。其中很多人還會用這些名人的詩歌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砥礪前行。

古人們寫下的詩歌數不勝數,經過數千年時間的洗禮,歷史長河的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每一句都經得起打磨、推敲。同時我們要提起的就是這一句耳熟能詳的千古佳句「春宵一刻值千金」,但是這一句中的下一句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可為何就沒人提起呢?

每每提到「春宵一刻值千金」這句話的時候,讓人聯想到的就是「男歡女愛」。其實對於古代的男子,一生中有兩大重要的時刻,一個是金榜題名,另一個就是金榜題名時。對於金榜題名而言,還是洞房花燭夜更容易實現。對於古代而言,人們普遍是非常保守的,初次進行男歡女愛之事都是在入洞房時才會實現。這樣美好的夜晚當然便和一刻千金來形容。

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下一句漸漸地被埋沒。其實當初蘇軾寫這首詩詩整句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而蘇軾的關注點並不是「春宵」。我們細品下一句「花有清香月有陰」的表面雖然是寫景色,但是從中還可以看出蘇軾看待人生豁達的態度,也是在勸誡人們珍惜美好的時光,不要虛度光陰。含蓄的表達出了對醉生夢死和不惜光陰之人的譴責和唾罵。

相關焦點

  • 俗語「春宵一刻值千金」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想歪了
    而談及「洞房花燭夜」時,我們都會想到「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很多人其實想歪了,它的本意是啥,為啥後半句有人明明知道也不願意說呢?一、「春宵一刻值千金」到底是什麼意思「春宵一刻值千金」,句中的「春宵」是什麼意思呢?「春宵」指春天的夜晚,比喻可貴的歡樂時光,而不是「新婚之夜」或「洞房花燭夜」。
  • 為何人們從來沒有聽過,「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半句,難以啟齒
    在舉行婚禮的時候,鬧洞房是必有的流程,鬧歸鬧,但是親朋好友們都會本著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原則,早早的將新郎新娘送入洞房。一直以來"春宵一刻值千金"被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形容新婚夫婦的俗語,但其實這並不是用來形容新婚夫婦的,而且這也不是俗語。
  • 「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半句是啥?很多人都知道,卻不願意說
    引言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珍貴的文化寶藏,也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言語,比如「春宵一刻值千金
  • 蘇軾:「春宵一刻值千金」,下半句是什麼?為何人們都不願意說?
    不過在詞以外,很少有人知道蘇軾在其他藝術領域也是成就斐然,他精通畫畫、書法,同時一生之中還寫下了很多的詩。宋朝也有很多的人寫詩,甚至宋朝的詩作一點都不比詞作少,很多著名的大詞人同時也寫詩,蘇軾一生中就寫下了很多的詩,並且有許許多多都廣為流傳,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那是他的作品,如「一樹梨花壓海棠」與「春宵一刻值千金」等等,尤其「春宵一刻值千金」更是達到了家喻戶曉,被廣泛引用的地步。
  • 洞房花燭夜「春宵一刻值千金」,你知道下一句是什麼?
    美妙的詩句而古詩詞中的句子,也被人們用做各種警句或是俗語。在日常生活中,給世人以警示或者鼓勵。像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杜甫的"富貴於我如浮雲"、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等等。都被大家所熟知和運用生活當中。這些美妙的詩句,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滋潤了人們的心靈。誇張一點說,它可以使得人們的心境超凡脫俗。就像蘇東坡說的那樣"腹有詩書氣自華"。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是什麼?99%的人都錯了
    說到「春宵一刻值千金」,99%的人會想到溫柔鄉、情愛、兩情繾綣[qiǎn quǎn]。其實,這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理解錯了。「春宵一刻值千金」出自蘇軾的古詩《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旨在告訴人們光陰的寶貴,應該珍惜時光!
  • 農村俗語「色字頭上一把刀」,下半句很巧妙,卻很少人知道
    農村俗語「色字頭上一把刀」,下半句很巧妙,卻很少人知道農村裡面經常會流傳著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基本上都是一輩一輩的口口傳下來的,雖然說它說的很通俗很容易懂,但富含的蘊意可並不膚淺,很多老話都是在警示一些生活的陋習,告誡後輩的人們應該如何去辨別,比方說有句農村俗語,色字當頭一把刀,下半句很巧妙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下半句才是「精華」,大多人不知道!
    說起俗語,很多人都認為那些話是很粗俗的。 不過這都是我們老一輩人在生活中不斷總結出來的,有時說起來總結的那些話語還是很有道理的! 今天,我們就說說俗語:「朋友妻不可欺」。
  • 「恩愛夫妻不到頭」啥意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很少有人知道!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在我國俗語文化中,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一直在我們的腦海中久久留存,因為這些民間的俗語,是生活中的智慧結晶,都是古人們不斷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 為什麼說「春宵一刻值千金」?看了下一句,你就會秒懂
    為什麼說「春宵一刻值千金」?看了下一句,你就會秒懂談及「春宵一刻值千金」,現代人往往欲說還休,一邊紅著臉,一邊自行腦補出畫面。在今天,這句話更多的用來形容時間寶貴,抓緊時間享受閨中之樂,尤其是洞房花燭夜時,或者指那些新婚燕爾。不得不說,這直接脫離了詩句的本意,變得有點汙。
  • 只知道上半句不知道下半句的俗語,99%的人都答不上來!
    俗語,顧名思義就是通俗易懂的語言,一般這些俗語來自民間,其特點就是簡單易懂又很形象 ,都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一看就懂又充滿哲理, 所以經過一代代人的口口相傳,受用至今。說起俗語,大部分人都能 簡單上的說上幾句,比如「飽漢不知餓漢飢」,說的就是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還有很多的俗語,人們只知道上半句而不知下半句,其實有時候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如大家非常熟知的「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俗語表示人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風水輪流轉,強勢的人不會永遠強勢,弱勢的人不會永遠弱勢。
  • 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什麼意思?精華全在下半句!
    對佛學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五戒」,所謂「五戒」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性戒」二是「遮戒」。「性戒」有四條,分別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遮戒」只有一條不飲酒。這五條戒律是一切戒律的基礎,所謂的「八戒」都是以它為基礎演化而來的。
  • 蘇軾隨手寫下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比如說:春宵一刻值千金等等。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說到"春宵一刻值千金"人們都會想到是夫妻二人新婚之夜,洞房花燭之時,亦或是某些特殊的時刻,此時兩心相約,激情澎湃,每一個時刻都如千金般珍貴。但其實這種想法本不是詞人所想表達的意思,只是在浩瀚長河中,人們對它的誤解罷了。
  • 「春宵一刻值千金」是人盡皆知的,但是還有下一句,很是經典!
    詩句的原文是這樣寫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在這首詩中,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就是春宵一刻值千金了。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是什麼?那些不知道怎麼接的古詩詞來了!
    其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只知道其中一句,前後句卻聞所未聞......比如,你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是什麼嗎?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豈是拈花難解脫,可憐飛絮太飄零。——魏子安《花月痕》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 蘇軾:「春宵一刻值千金」 這句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呢?
    有這樣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聯想到洞房花燭夜。但是這句的真實含義真的是如此嗎,這句話的出處,其實就是出自蘇軾的一首叫《春宵》的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詩中的前兩句寫的是春夜的美景和時間的珍貴。
  • 學詩計劃|《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當然,如果我們從深處理解,也可以認為作者在末兩句中,對那些在美好時光裡只知道玩樂的人進行了嘲諷。從創作技巧看,本詩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兩點。第一,是重疊的修辭手法。「花有清香月有陰」,前後重複兩個「有」字,句意顯得緊湊,意象羅列也顯得有邏輯性。適當運用這種修辭手法造句,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獨特效果。第二,三四句的對仗。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是什麼?這首詩作者原來是他?
    「春宵一刻值千金」我們大部分人理解都是指洞房花燭夜,其實對也不對。這一句話出自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名字叫《春宵》原文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特別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後來人們常常用來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暫和寶貴。蘇東坡的詩詞,以風格豪放、氣勢雄渾、激情奔放、想像豐富、意境清新而著稱於宋代詩壇。在這首詩中,他以清新的筆致描寫了春夜裡迷人的景色,寫花香,寫月色,寫高樓裡傳出的幽幽細吟的歌樂聲,也寫富貴人家為了不讓美好的時光白白過去,都在盡情地尋歡作樂,充分體現了他的卓越才華。
  • 「此地無銀三百兩」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令很多人「羞於啟齒」!
    「此地無銀三百兩」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令很多人「羞於啟齒」!文|西瓜與歷史我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學方面更是有著很大成就,特別是在古代的時候,在語言上有著很多的表達形式,還有一種經典的語言表達方式,就是俗語。提到俗語可能大家多少都知道幾句。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老實人懂了才不會吃虧
    很多人都不把老祖宗留下的名言警句放在心上,等到自己真的吃虧的時候才開始後悔,這正應了那句老話:不吃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關於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了解,特別是不要只聽一半,很多人就是有這個毛病,聽話只聽半句,就拿"笑貧不笑娼"這句話來說吧,很多人對這句話裡面的"娼"字印象深刻,以至於把後半句話給選擇性的忽視了,其實這後半句話才是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