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汽車消費市場逐漸成熟,國人對於汽車的認知也更加深入,而且市場競爭激烈,如果一款新車沒有過人之處,確實難以立足。
雖然今年上市的車型不算多,但大多都可以稱得身懷絕技,比如最酷炫的SUV-長安UNI-T,最硬核的緊湊型SUV-坦克300,最高性價比的緊湊型轎車-吉利星瑞,最親民的豪華七座SUV-奔馳GLB等等。個個都靠著自身擁有的絕技,收穫了關注與銷量。
看到上述例子,相信很多都會想到那句話:有一技之長,走到哪裡都不怕!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麼?為此,疆哥仔細查看了今年上市新車的銷量表現,卻意外發現了四款「身懷絕技」的車型,卻不受國人待見。別人都一招鮮,吃遍天了,它們卻是默默無聞,究竟做錯了什麼呢?今天,疆哥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1、雪鐵龍C3L
售價:8.49-10.59萬
11月銷量:175輛
1-11月累計銷量:450輛
絕技:離地間隙新車最高(175mm)
雪鐵龍C3L應該可以算得上今年市場上最獨特的車型之一,三廂式的結構之餘,還加入了SUV車型的既視感。在前臉部分,上部是雪鐵龍標誌性的鍍鉻飾條,中部是橢圓形進氣格柵,雖然不亮眼,但能勉強一看。
不過高高的離地間隙,似乎是SUV車型獨有的設計,雪鐵龍C3L上175mm的離地間隙,比哈弗F7(169mm)、ix35(170mm)等車還高,而在新車的輪眉、裙擺部位,還加入了SUV特有的黑色塑料包裹。明明是款轎車,卻設計成了類似於SUV的形狀,腦洞著實很大。
更有意思的是,東風雪鐵龍還為C3L準備了一臺1.2T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16馬力,峰值扭矩達到了190Nm,變速箱匹配一臺6速雙離合。除了離地間隙高的優點外,外觀不協調、三缸小排量發動機、雙離合變速箱,種種這些都是國內消費者反感的地方,難怪不受國人待見。
2、雪佛蘭暢巡
售價:15.99-17.99萬
11月銷量:227輛
1-11月銷量:1301輛
絕技:雪佛蘭最美內飾
雪佛蘭暢巡是今年2月才推出的純電轎車,其外觀上運用了大量雪佛蘭FNR-X概念車的設計元素,採用了封閉式的進氣格柵設計,修長的燈組與黑色飾條相連接,再搭配上金領車標和低矮的車身姿態之後,看著相當酷炫。
從車身尺寸上看,雪佛蘭暢巡更像是一臺跨界車型。4665/1818/1538mm的車身尺寸,加上2660mm的軸距表現,看起來比普通的兩廂車要高不少,這顯然會增加的頭部空間。
內飾設計上,更是站在了雪佛蘭內飾顏值的巔峰。這款新車的內飾,一改以往雪佛蘭家族的沉悶配色,用上了淺藍+黑的撞色設計,與此同時,檔把、中控屏造型也同樣做了優化。不少網友在看到這套內飾之後,都稱之為「雪佛蘭最美內飾」。
不過,這並沒有給雪佛蘭暢巡帶來良好的銷量。受限於純電身份和類似兩廂車的造型,以及接近B級車的售價(指導價:15.99-17.99萬),並沒有多少消費者會考慮它。
3、凱迪拉克CT4
售價:23.97-25.97萬
11月銷量:2113輛
1-11月累計銷量:14319輛
絕技:最便宜的2.0T後驅車
談到凱迪拉克CT4,應該是最可惜的一款。外觀方面,它用上了年輕化的造型設計,凌厲的線條勾勒出強烈的肌肉感,結合上燻黑的盾狀進氣格柵和標誌性淚眼大燈,整體運動氣息非常濃鬱。
車身尺寸方面,凱迪拉克CT4更是沒有落下,直接用中型車的身材去打壓A級、1系、A3的緊湊型身材,妥妥的就是以大欺小。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2.0T+8AT的動力組合,以及強調運動的後驅方式。對比BBA的入門級車型,前驅奧迪A3的1.4T+雙離合、奔馳A級的1.3T+雙離合甚至寶馬1系的2.0T+雙離合,凱迪拉克CT4都可以將它們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實力確實是出眾了,但銷量卻是不盡如人意,作為凱迪拉克旗下最該走量的車型,CT4每月只賣出了兩千餘臺,和同級動輒六七千臺的奔馳A級、奧迪A3比起來,完全就是一個天一個地。歸結原因,還是BBA降價太狠,CT4優惠力度沒到位。另外,同門競爭,凱迪拉克CT5性價比更高,空間也更符合國人需求。要知道,真正追求操控」的消費人群,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4、吉利ICON
售價:9.98-12.88萬
11月銷量:3069輛
1-11月銷量30199輛
絕技:最科幻的外觀造型
看著這三千多臺的月銷量,應該會有不少網友覺得吉利ICON的銷量並不差。但是,同為ICON對手,且比它遲四個月上市的長安UNI-T(11.39-13.39萬),月月銷輛破萬,顯然這樣的成績就有些黯然失色。
其實吉利ICON還是很有設計感的,特別是它那極具辨識度的科幻外觀,以及格調滿滿的內飾,在一眾SUV車型當中,完全可以算得上獨樹一幟的存在。在車型亮相之初,就有不少的車友表示「一見鍾情」。
不過,讓不少人沒想到的是,這款車全系標配三缸發動機,而且售價要比兄弟車型繽越(7.58-11.98萬)更高,不少粉絲立馬改口,紛紛表示:抱歉,打擾了!
小結
對於一款車型而言,身懷絕技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真正掏錢購買時,消費者還是要考究許多因素的。所以一款車光有突出技能、噱頭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沒明顯短板的競爭力、以及合理的價格。畢竟,網際網路時代,信息資訊更加透明,消費者買車的時候也會「貨比三家」。那麼對於上述的四款車型,你覺得它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