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認知上,汽車大燈只有在損毀的時候才需要升級更換,但真相確實如此嗎?近日,某品牌發起了一項關於中國汽車大燈消費狀況的市場調查,首次針對國內汽車照明現狀,以及車主在駕駛中所面臨的照明安全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調研分析。
❖9成機動車照明存安全隱患,四類車主需警惕
調查顯示,交通事故與汽車照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60%的車禍發生在夜晚,22%發生在惡劣的天氣狀況下,僅18%發生在駕駛光線良好的白天。在2015年車輛年檢中,以山東聊城為例,超9成大車因燈光不達標被卡,年審通過率僅為2%。一方面是因為燈泡老化、燈罩發黃引起的透光率低和光強不足;另一方面,則是由車燈在安裝時沒有經過調校從而發生偏移、大燈光束髮散所引起的。
◆ 在對多家汽車維修廠和改裝店的實地走訪中,調查人員發現,對於汽車大燈普遍存在的照明不佳,車主們並沒有清晰的概念,同時指出在夜間或惡劣天氣等能見度低下的路況,以下四類車主很可能面臨安全威脅。
許多車主都存在這樣一個錯誤觀念:「我開的是新車,大燈肯定沒問題!」今年上半年,美國IIHS發布了一項汽車大燈測試報告,受結果顯示近6成車燈獲「差評」,新車也存在安全隱患。當你察覺車燈不夠亮、夜間視野模糊,你不應該怪自己的眼睛,而是要主動升級汽車大燈。
第二類、二手車升級車主
白天購車時,許多車主會習慣性忽略對二手車大燈進行檢查。調查發現,市面上的二手車普遍存在大燈線路老化、燈泡穿透力不夠、發紅髮暗的問題。夜間彎道行駛時左右大燈亮度不均或渙散,將對行車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建議這類車主需要特別注意在購車後立即對燈光進行統一的更換升級。
當汽車行駛裡程達到一定年限,例如3年或5萬公裡,大燈光衰問題不容忽視。據統計,滷素燈的光衰在10個月到1年就會衰減為70%,氙氣燈的年光衰減超過30%,當車燈光衰達到50%以後,就不應該再用於夜間行車照明。
大燈性能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行駛安全,所以車燈也是年檢的重要內容。檢測中有兩個重要指標,一是車燈發光的強度,二是遠近光束垂直偏移情況。許多私自改燈的車主對此並無清晰的認知,這也是燈光檢測「一次性通過幾乎為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