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在成長,畢業季系列主題報導(5)
這一站溫暖,陪你走過童年時光
——記惠嘉·福米立幼兒園畢業生和老師
孩子,看著你現在活潑可愛、又唱又跳的樣子,不經意想起當初你邁著蹣跚的小步才入園,哭哭嚷嚷要回家的情景。現在的你長大了,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在高興的同時也感到很幸福,因為老師有幸和你一起感受著你的開心,也有幸見證你的進步和成長!我可愛的孩子,但願你成長的每一個驛站都有母愛般關愛的情懷。這一站溫暖,陪你走過童年時光!
田一澤說:
大家好,我是田一澤,記得當時幼兒園畢業典禮上我做為代表發言,第一句話就是「時間就像滑滑梯一樣,三年過去了」,現在我要說「時間又像滑滑梯一樣,四年又過去了」,我現在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每每回憶起在惠嘉·福米立幼兒園的生活,首先感受最多的就是無憂無慮的快樂,同時非常感謝戴老師、冉老師在幼兒園期間對我的教導和陪伴,讓我度過一段快樂和美好的幼兒時光。
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帶給自己的不僅僅是兒時的快樂,更是在快樂中不斷的學習和成長,記得幼兒園的小小圖書館,從那時起就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這個習慣至今讓我受益匪淺;記得夏日的打水仗,讓我們褪去羞澀與約束,盡情的在水中嬉戲;還有樓後邊的小菜地,讓我們了解到莊稼的播種與生長,同時體會到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穫。
幼兒園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我學到了知識的同時,更讓自己懂得了同伴之間的相處,也鍛鍊了我的組織與領導能力,正是受惠嘉·福米立幼兒園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在升入小學後,順利的適應了小學生活,不僅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愛好廣泛,組織管理能力強,在班裡擔任班幹部,也是學校的大隊委員,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的各種競賽,英語希望之星曾獲得一等獎,語文素養大賽榮獲一等獎,魔方、七巧板、跆拳道等比賽中都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努力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
趙子墨媽媽:
孩子在幼兒園老師們的細心教導下,養成的好習慣很多: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和同學們團結友愛;對老師交代的工作認真負責;主動打掃班級衛生;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閱讀課外書,增長知識;通過大班的學習,對一年級的學習生活適應的很好,在各科學習中,對數學知識接受快,理解快,語文的拼音和漢字書寫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參加學校的科學小製作評比,獲得一等獎;林閱少兒閱讀測評,連續三個月獲得「閱讀之星」,一年級第一學期被評為「幸福美德七星少年」,期末考試成績優秀。感謝幼兒園所有老師們對趙子墨的教導和培養!謝謝!
劉軒冰說:
我叫劉軒冰,小名叫兜兜,現在已經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了。回想起8年前,是惠嘉·福米立親子幼兒園陪伴我成長的。我從這裡啟蒙,學會了自己穿衣吃飯,學會了疊被梳頭,學會了自己的事情獨立完成。5歲的時候媽媽就開始鍛鍊我自己單獨一間臥室睡覺,在惠嘉·福米立幼兒園的三年裡讓我養成了遇到困難迎難而上,凡事都需自己努力的好習慣,從而讓我步入小學初期更加順利。我4歲開始學習舞蹈,8歲開始學習漫畫。進入小學校園又開始接觸國際啦啦操,7年的舞蹈時光和得來不易的榮譽讓我更加珍惜今後的成長之路,我要踏實的走,不斷的學,為了我的夢想一直前行!
潘義程媽媽:
程程在高新區小學,自去年9月入學以來,感覺程程的適應能力不錯,總體來講比較順利。我覺得在幼兒園的三年,尤其是最後一年大班非常重要,養成了不少好習慣,一個是守時,簡單的說就是每天按時起床,能夠做到按時進園,不遲到;還有一個習慣就是能專注,對小學階段的學習能夠專心聽每一節課非常重要。程程讓我非常欣慰的就是熱衷於參加各種活動,周日的英文比賽,五一的畫展等等。這一切都非常感謝惠嘉·福米立幼兒園的培養和幫助。
戴繼鳳老師是惠嘉·福米立綠洲園的一名主班教師,擔任著園所的教研組長職務。畢業於滄州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喜歡唱歌,畫畫,製作小手工,喜歡旅行,讀書。戴老師是一位熱愛工作又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
從事幼兒教育已經有13年的她,一直奮鬥在一線,已經帶過四屆畢業班,今年六月份班裡的孩子又要畢業了。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最開心的是感覺自己一直年輕著,自己就是一個孩子王,帶孩子們遊戲,為孩子們能在遊戲中快樂的學習而探索著,在回答孩子們問出的「為什麼」中,她也在不斷的學習進步。
在學齡前期,戴老師和班級的老師們主要培養孩子們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為孩子們進入小學打好基礎。生活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物品從哪拿的放回哪去;在活動、午休時、用餐時輕聲說話,輕聲走路,輕聲關門;如何使用禮貌用語,互相幫助,如何尊重別人;如何整理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書包,學會保管好自己的物品等;跟同學間發生矛盾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做好小主人及小客人等等。學習習慣方面,戴老師會培養孩子正確坐姿,正確的握筆方式,在活動中舉起左手回答問題,活動中認真聽,不打斷別人,想發言要舉手示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園所的每一天,戴老師都會帶孩子們閱讀繪本,也要求家長們在孩子睡前帶孩子讀故事;在活動,或假期後都會帶孩子們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及所想,給孩子布置所學的延伸問題,由孩子回家通過學習尋找答案,給孩子們一個探索的空間,培養他們的探究習慣,保護鼓勵孩子們的好奇心,只要習慣養好,進入小學會非常順利。
大班的孩子們主動性、活動性提高,活動更加有計劃性和目的性,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明顯提高,對自己行為控制,規則意識,堅持性都有所增強,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思維積極活躍,願意學習新東西,總會有問不完的問題,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大班教學活動進行前戴老師都會提前把相關方面的知識收集一遍,以便能更好的解答孩子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在大班時期,當孩子們遇到問題時,戴老師會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在經過自己努力克服困難後,解決問題後的成功會讓孩子們有極大的滿足感和快樂。記得有一次,戶外活動跳繩,當孩子們拿到最後時,有幾個跳繩纏住了,有的小朋友就提出來:「都纏到一起了,怎麼解開啊?」有的小朋友就來找老師尋求幫助,這個時候戴老師都是告訴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有一個叫芃芃的小朋友就在旁邊告訴大家,「應該用這頭穿過這,在穿過哪兒……」,開始時有7,8個小朋友在一起解,中間有的小朋友放棄走了,最後只剩下3個小朋友在解,整個戶外活動他們3個都在哪兒解跳繩,雖然最後還是其他老師給了他們一些幫助,但是最後這3位小朋友都特別開心,他們把這件事告訴其他所有小朋友,經過這次解跳繩,每次在收跳繩的時候,這3個小朋友都會站在一旁提醒大家把跳繩卷好,放好,也總是他們3個人去幫助別人解開跳繩。他們更多的去關注同伴,向他們學習,一起討論問題,懂得了分工合作。戴老師心裡格外高興,為孩子的成長她願意付出更多更多.(文/劉學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