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讀大學?這4個人的答案我最滿意!

2020-12-27 企業管理語錄

網絡上有這樣一則新聞:女孩玲玲考上大學本科,父親雖有錢供她讀書,但認為「撿垃圾都比讀書強」而拒絕提供學費和生活費。

「讀4年書8萬,高中畢業打工掙8萬,來回16萬,拿去買房或開店都能賺錢。」玲玲父親為讀大學算了一筆經濟帳,於是認定讀大學是「肯定會失敗的投資」,他寧願出錢資助玲玲做點小生意,也不願「扔幾萬學費進去打水漂」。

人民日報發文:讀書還有什麼用?提出這個問題本身是一種悲哀。在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讀書的作用,難道還需要回答嗎?這個答案寫在數千年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中,寫在無數普通人家「耕讀傳家」的匾額上。讀書表達著一種願意明事理的姿態,一種超越自身局限、追求更好生活的心氣。

青年作家劉同在一次演講中講到:

高三時和同學去長沙湖南師範大學考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主持系,初試就被淘汰了,我的那些同學都過了複試。於是,在我同學去參加複試的時候,我就繞著整個大學城一點一點地逛。我看到那些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大學生們結伴成群,一起彈吉他,一起唱歌,一起表演話劇,一起去看電影,在英語角用英文隨意聊天……在我眼裡,大學就好像幸福自在的天堂一樣。

這和我在初中、高中單調壓抑的校園生活完全不一樣。我完全不能理解這是個什麼環境,難道大學都是這樣的嗎?

回去之後,我就一直想這個事情。我的家鄉湖南郴州,是一個小得不起眼的城市,生活了十幾年,我周圍的同學和熟人都是一樣的,我的親戚朋友也是一樣的。同樣的面孔、同樣的思維、同樣的習慣、同樣的言談,生活圈子極其狹窄,我稍微有點事,立刻便傳得人盡皆知。大家都知道我成績不好,所有人看見我必說的一句話就是,劉同你很難考上大學,你真不是讀書的料。久而久之,我對這種環境生出了極度的厭惡,周圍所有人都在唱衰我,每個人都認定,你,劉同,就這樣了,這輩子都沒什麼出息。

那時我牴觸所有人。我不是不想考大學,我只是太討厭那些在我耳邊叨叨著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的人,他們好像是情感綁架者,以所謂的「用心良苦」,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給我施加壓力,不斷灌輸給我可怕的理念:考不上大學,一輩子就全完了。

我突然開竅了,眼前似乎打開了一扇門,通往一條從未見過的道路。我不再消極對抗,不再懈怠沉淪,我開始強烈地想嘗試一種新的生活,我想認識更多有趣的人,而不是十幾年來隨時隨地都會諷刺我的那些老面孔;我也想去參加那些社團,接觸全新的世界、全新的人群;我想擺脫父母的安排,不再由別人告訴我該如何去做。

那一刻,我幡然醒悟,整個人都亮堂了。我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我不考大學,留在這個小城,找一份看得到盡頭的工作,那我這輩子就真的全完了,我肯定被自己給堵死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自己之前有多蠢。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在跟成績好的人較勁,好像我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要爭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而我無論如何也爭不到。我人生的全部挫敗都來源於此,我所有的精力、思想,也都集中耗費於此。

我一直以為,讀書是為了父母,為了親戚,為了老師,為了面子。但那一刻,我才清楚地知道,考大學,不為任何人,只是為了自己,為自己能夠展翅高飛,離開一成不變的環境,飛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認識更多更好更有趣更優秀的人。

讀大學的價值在於你明白了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人,你開始有了靠近他們的動力,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你現在努力,未來就會遇見那些和你一樣努力的人,你現在不努力,你未來遇見的人大概也是和你一樣的處境。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清華大學發表的演講:

為什麼要上大學?大學是為了什麼?我相信不少家長到現在還在想這個問題,我作為院長也還在想這個問題。究竟是為了什麼?

當然,我們為了學知識、充實自己,但一定不只是為了學知識!甚至在你這一輩子的過程中,在大學裡學習的知識只是其中很不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也為了學技能、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也不只是為了學技能!甚至學技能也不是大學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那麼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我們為什麼來大學呢?我以為,是學做人。

做人並不是一定要做我們覺得可望不可及的英雄模範,更不是要學八面玲瓏會做人的那個「做人」,我覺得是學做一個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別人的、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大學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這樣的人。大學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幫你樹立社會價值觀、人生觀。

我把自己的兩個孩子帶到河南省駐馬店,到一所農村留守小學,和那裡的小學生一起吃一起住,接受教育。儘管這所小學已經得到當地鄉政府的關照,但是條件還是很差,如果不是農村長大的孩子,你不會知道條件有多艱苦。孩子們很受教育,我也很受教育。當你們在這裡、在清華可以享受所有的優勢和優惠的時候,你們其實應該好好想一想:我承載了多少人的期望?我需要做什麼回饋社會?

有些學生,有時候會陷入一種無端的狹隘—在一些消極的輿論影響下,天天想著找工作,天天想著只為個人奮鬥。其實我告訴你,為個人奮鬥是很重要,但這只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因為你生活在一個大世界中,你看看你生活的這個國家、你看看中國社會方方面面,有多少人需要你的關愛?你超越了多少人才有機會參加今天的畢業典禮?你難道不應該有一點社會責任感?你不覺得到清華以後、如果你的人生目標還只是為自己、為自己的家庭找一份工作,實在是很狹隘?天下之大,有這麼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當你把自己限制到這麼小的一個圈子裡的時候,你的路只會越走越窄。

大學培養你的就是價值觀,我希望大家都樹立自己最認同的價值觀。我真的覺得現在是一個大時代,希望我們畢業生每一位同學真的不要辜負你的老師、你的家長和那些對你充滿期望的人,中國要想騰飛的話一定是我們的學生、我們的青年人強大才會騰飛。我們清華人的奮鬥目標從來不是、也不應該只是簡單地找一份愜意的工作!我衷心希望你們每一個人在追求小我的同時,心裡也要有一個大我—即便在困境,也要有一個承擔起天下的雄心壯志!做事的時候要做到極致,不留下遺憾。生命就是體驗,既然體驗只有一次,何不做到極致!

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鄭強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講到:

人生的目標,讀大學,不是一下就悟到的,是要有一個過程。大學絕對不是讓大家只學一門知識,如果要領會大學的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不在於讀哪一所名校。我衷心地希望大家,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多去體會這所大學的歷史和文化。

我在浙江大學執教已經快17年了,如果說把看錢塘江大潮,看西湖的美景作為浙江大學的榮耀,我說那是分文不值的。浙江大學應該真正珍惜的是從竺可楨老校長帶領浙江大學的學生西遷幾千裡,在遵義的湄潭辦學的那7年,樹立的「求是」校風。所以我歷來主張,大學的文化是應該有歷史的積澱,而這樣的積澱才是送給孩子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公益辦學創始發起人姜嵐昕: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一天,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深山,能夠和城市的孩子一樣同處一片教育的藍天;夢想有一天,能夠讓少數民族的孩子走進華夏這個學院,同鑄民族的情節;夢想有一天,能夠讓農二代的孩子真正同享這份免費的教育。請讓所有的世人見證,我將傾盡一生的心血,用盡一生的力量,貢獻一生的財富,傾盡一生的智慧,把這個事業做下去。

人活一世,終歸一把土,精神才是永恆,我要以終為始的用心踐行使命、以眾為己的用力擔負責任、以死向生的用魂播撒大愛!

歷經磨難、多年打拼、頗有成就的他於2009年收購了華夏管理學院。

2011年11月11日,在他的倡導下由國內百家知名企業共同參與發起成立了一所公益的免費學院——北京華夏管理研修學院。

學院免除所有來校就讀學生的學費、住宿費及實習實訓費用,現已幫助了數以千計的貧困學子實現了上大學的夢想。

自學院辦成公益的免費學院以來,創始發起人姜嵐昕老師創造性地提出了「專精、獨特、引領」的辦學宗旨和「優選、優育、優職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做專、做精」的辦學方針,確立了「同修大愛夢想、弘揚管理大道、培育天下英才、促進世界發展」的辦學使命,確立了將學院辦成「中國管理人才首選培育基地」的辦學定位。

制定了「使命,責任,大愛,榮譽,感恩,共享」的校訓,明確了「道德的楷模,管理的精英,社會的脊梁」的人才培養目標,確立了「住宿書院制、完全學分制、三維導師制」的基本教育教學模式,實行了「早睡早起讀經典、晨思暮省寫日記、孝親尊師做義工」的日常薰習制度。

實行了以做、學、教為原則的教學工作室模式,堅持在教學全過程中突出實戰、實效、實操的培養特色,創造性的開設了企業家課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和實踐課堂,堅持面向全國推舉遴選符合「特困、特優、特長」標準的生源遴選制度等。

學院倡導:放下區別心,大愛全世界,為人類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用生命踐行大愛天下,讓世界同享愛的光芒!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見過最全面的答案
    而這句話,卻是美國作家威爾·施瓦爾貝最愛提出的問題。在他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但能幫助彼此找到共同話題,拉近距離,更能解答「你是什麼樣的人」以及「你將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網際網路時代還需要讀書嗎?閱讀對於個人的意義是什麼?1我時不時會做這樣一個噩夢。我稱之為讀者的噩夢。
  • 關於「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見過最全面的答案
    而這句話,卻是美國作家威爾·施瓦爾貝最愛提出的問題。在他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但能幫助彼此找到共同話題,拉近距離,更能解答「你是什麼樣的人」以及「你將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網際網路時代還需要讀書嗎?閱讀對於個人的意義是什麼?威爾在《為生命而閱讀》一書的序言中給出了自己的思索和答案。
  • 關於「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見過最全面的答案!
    然而,有些問題顯然是網絡無法給出滿意答案的。一些大問題,作家們幾千年來一直致力於解決的問題:有關痛苦、意義、目的和幸福的問題,有關如何生活的問題。沒錯,網絡試圖幫助我們——正如我們可以說任何無生命的東西都在試圖幫助我們一樣。
  • 為什麼要轉業?這是我給出的答案.
    文/隨遇而安昨天看完平臺發布的《說「軍官做夢轉業」的人,這才是病,得治!》一文之後,心裡感觸頗多。為什麼大家想轉業,要轉業呢?可能,每個人想轉業的原因都不同,但是這些不同原因的背後,又有很多相同。對此,我想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說一說自己對轉業這件事的看法。
  • 2020年為什麼要讀大學,知道了這個答案,讓你不再茫然
    2020年為什麼要讀大學,知道了這個答案,讓你不再茫然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考試,小到考前測試,大到高考。這些考試有輕有重,有一些就關乎你的未來,那這場考試就是高考,也是我國最公平的一場考試。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高考是改變人生途徑的必經之路,但還是有很多人在迷茫,為什麼要高考?為什麼要讀大學?大學是一個讓人嚮往的地方,可是很多人並不清楚大學到底是怎樣的,甚至會害怕自己不能適應。那麼,一個讀過大學的人,在畢業之後還會想大學的生活。大學的生活就是獨立自主的,沒有人會在背後「趕你」。
  • 孩子為什麼從小要讀三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既然自己不專業,那就找到最專業的人,一起來完成這件事。有且詢問專業的出版社,找到專業的編輯溝通了解,多次努力之後,他才明白,想要做一套要給孩子閱讀的三國故事,首先要明白:文字怎麼改編?才能既保留原著內容又讓孩子讀得懂插圖怎麼畫?才能既還原人物原型特徵又能讓孩子喜歡和接受什麼樣的一套三國?
  • 為什麼一定要孩子從小讀四大名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人一生為什麼一定要讀四大名著?
  • 學姐直言:讀了十幾年書,我仍舊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原因何在?
    文/芝麻侃教育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初中到高中,從一所二本院校到211重點大學碩士,這是很多學弟學妹的「求學路」。讀了十幾年書,很多人的理想就是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憑藉淵博的專業知識,在合適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 MIT教授:不管你是否讀大學、讀什麼專業,我都建議你了解這門課
    不管你是打算進入大學學習,還有選擇其他方式學習,亦或是直接找一份工作,我都有一個中肯的建議,那就是:數據。具體來說,是要開始學習數據分析。這聽起來似乎很奇怪——甚至比經典電影《畢業生》中,那個向年輕的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推薦「塑料」的老紳士還要奇怪!
  • 為什麼要做一個好人?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許多事,確實看似不公平,我們為什麼還要做一個好人呢?上帝不獎勵好孩子美國有一個兒童心理學家,專門主持兒童電臺,並回答孩子們提出來的問題。有一天,一個叫Alice的六歲小女孩打來電話問了一個問題。她問:我是個好孩子,我弟弟是個壞孩子。爸爸媽媽要求我們每晚9點上床睡覺,每一次我都很聽話,按時上床。
  • 董卿:為什麼要讓孩子讀古詩詞?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經常讀古詩詞的人,總帶著些別人沒有的靈氣,所以散發魅力。讀詩,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冠軍「外賣小哥」雷海為,用事實證明了這一點。熟讀這600首詩詞,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考試、還是大學考試,一定讓你妙語連珠,筆有詩魂文自華。這套書可以說是,大中小學生的必讀之選。
  • 4歲兒子問「媽媽,為什麼要上學?」我在這裡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家孩子這半年送去了幼兒園,剛入園焦慮的時候,生病歇兩周,等逐漸平穩的時候已經是11月份,接著0°的天氣持續了半個月,孩子成了起床困難戶。孩子不止一次地哭著問我,「為什麼要上學?」這樣說似乎都不太好,我是一個習慣在書本裡找答案的人,於是,我找了這樣的一個繪本《小孩為什麼要上學》。當我把這本書攤在孩子面前的時候,我說,「小乖,你不是問媽媽你為什麼要上學嗎?媽媽找了這樣的一本書,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為什麼要讀大學?上大學我們能得到什麼?
    每年在考生和家長都擔心高考成績和錄取院校時,總有那麼一撥人在那裡說風涼話,說什麼大學生不值錢了、讀大學沒用……有些人聽了這些言論,看到農民工一個月也能掙個千兒上萬的,就信了這種說法,認為讀書沒用,不如早點出去賺錢養家。可是這能一樣嗎?讀書沒用嗎?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大學?
  • 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而這句話,卻是美國作家威爾·施瓦爾貝最愛提出的問題。在他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但能幫助彼此找到共同話題,拉近距離,更能解答「你是什麼樣的人」以及「你將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網際網路時代還需要讀書嗎?閱讀對於個人的意義是什麼?威爾在《為生命而閱讀》一書的序言中給出了自己的思索和答案。
  • 男人為什麼要找個女人結婚?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答案
    人為什麼要結婚?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答案:遇事能有個人商量,無聊了,能有個人說說話;累了一天,能在一桌開心地吃個飯;一生太長了,總要有個相知相伴的人。--馬雲中秋國慶都要在一起了,你卻還是單身?對於這個莫名其妙的熱榜話題,單身的網友直接躺槍放棄了抵抗;每過一次節日,都被虐一次,直言:一把辛酸一把淚,啥事都要扯上單身狗。每逢佳節倍思親,單身狗阿輝想回家,卻不敢回家。年邁的父親一直催婚,一見面就念叨:「你大學畢業我很自豪,但你不結婚我很傷心。」她的母親以病要挾,說臨死前沒別的心願,就想看到她結婚。
  • 大學網課答案APP,我給大家安利這幾個,談一下我推薦的理由!
    還有現在為什麼這麼多大學生上網課呢?是這樣的,有時候學生來不及聽課,那麼選擇其他時間就比較方便;有些是學校老師明文規定的,必須學習;有些是某個專業或班級,掛科率比較高,很多學生自主上網課,畢竟有些網課質量還挺高。下面給大家來點乾貨。
  • 曹雲金為什麼要背叛郭德綱?這是我聽過最合理的一個答案
    曹雲金為什麼要背叛郭德綱?這是我聽過最合理的一個答案!因為這件事情,很多的網友還專門討論了一番,至於是為什麼會背叛,我在網上聽到了一個網友的回答,我覺得這是目前最為合理的答案,下面分享給大家,大家看看對不對。
  • 疫情過後,我為什麼還勸你來武漢讀大學?
    不過十分君想說:疫情之後,我依然勸大家來武漢讀大學「。眾所周知,武漢市是全球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80多所高校雲集於此,每年吸引超過30萬年輕人來到這裡,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但數量之外,這些高校與這座城市的閃光點,遠不止那些數字。這裡有波瀾壯闊的往事,有奮發向前的此刻,更有躊躇滿志的未來。那些有趣的/嚴謹的/細微的/宏大的日常,都是你們選擇來到武漢讀大學的理由。
  • 讀大學還有用嗎?同學初中畢業月入3萬,我大學畢業月入八千
    最近一位朋友過來我這邊玩,然後在一起聊天時,他突然很是感概地問我:「讀大學有用嗎?」我說:「為什麼一時發這麼大的感概?讀書當然有用,不然你現在到那裡找到一份這麼好的工作嗎?」他嘆了一口氣,然後對我說:你知道嗎?最近我常常在想一個問題,讀書是不是真的沒什麼用,讀大學就更是沒用。
  • 《開到荼蘼》、《催眠》、《我》——林夕最滿意的三首國語詞作
    詞壇的幾乎所有叫的出名的歌手都演繹過他的作品,並且他獲獎無數,在95年之後的數十年間,十三次奪得叱吒樂壇流行榜填詞人大獎,其填詞作品也時常獲得最受歡迎歌曲和最佳作詞獎。林夕幫無數人寫過詞,其中經典也眾多。而林夕自己最滿意的三首國語歌詞作是哪三首呢?本期羊仔陪你聽歌將為你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