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笑起來真好看》這檔綜藝會撲得這麼慘。
這檔綜藝在正式開播前,不管是粉絲,還是娛評人,都對這部綜藝的期待值是比較高的。
一個是因為宣傳片拍得很不錯,搞笑又落俗套;另外一個是因為這檔節目是湖南衛視與歡樂傳媒共同推薦的。再者,常駐嘉賓是由沈騰、謝娜、李誕組成的,這三位的國民度都比較高,又代表了喜劇界、綜藝界、脫口秀界,也使這檔節目在預熱期就迎來了高期待。
特別是在5月初的媒體嘗鮮試看了(花絮片斷),歡樂傳媒相關工作負責人又進一步對這檔節目介紹——他們將此綜藝定性為一檔喜劇創演藝能秀,旨在從影視劇與舞臺劇演員中,發掘有喜劇天賦的演員,為喜劇破圈。
這檔節目的播出時間也是黃金檔每周五晚20:10播出,這也能看出來湖南衛視對這檔綜藝的期待與信心。
當時,娛評人是清一色的看好。
歡樂傳媒在業內可謂是一個傳奇,早在十多年前,曾經製作過《歡樂總動員》這個現象級的老牌綜藝節目。近幾年,歡樂傳媒憑藉著《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以及《喜劇總動員》等多部口碑載道、交口稱譽的綜藝佳作,不只重新殺回舞臺,並且成為了「頭部喜劇內容製作公司」。
我原本以為就歡樂傳媒的水平,再差也能保持《歡樂喜劇人》《喜劇總動員》的水準,或者改改又做一次。
結果,看完這檔《笑起來真好看》後,我很失望。
在節目開播後,觀眾口碑幾乎一邊倒的給了差評,認為這檔節目非常「尬」,網友甚至於認為這檔綜藝應該叫《尬起來真好笑》......
這幾年,包括喜劇節目在內的綜藝,同質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一周一播的喜劇綜藝秀,節奏非常快,對喜劇資源的開採更集中更頻繁,也就讓段子和笑料匱乏的問題更顯著而迅速地展露在觀眾面前。
比如,歡樂傳媒製作的《歡樂喜劇人》。可以算是專業喜劇人霸屏的現象級節目。第一、第二季都獲得了巨大成功,使得開心麻花、大碗娛樂、德雲社等團隊為觀眾熟知。然而,仍逃脫不了同質化困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僅好的作品越來越少,稍有名氣的喜劇演員也時常「周旋」於不同衛視的類似喜歡節目,讓觀眾有種在看同一個節目的錯覺。
《笑起來真好看》的初衷,原本是想打破這種「老面孔老段子老梗炒著擦邊球」的。
跨界藝人,更偏綜藝向,娛樂向,把喜劇用在了節目當中,讓很多跨界的藝人來玩喜劇。來一起開心,每個人都開心地笑起來。
這樣的理想構建很豐滿,然後現實很骨感。
從節目流程來看,主要分為「即興喜劇」和「迷你情景劇」兩個板塊。
迷你情景劇可以通過提前排練,這點算是中規中矩,倒是問題不大。
然而,即興喜劇部分,成為整檔節目中最為觀眾詬病的地方,也將這檔綜藝節目從「喜劇綜藝」變成了「鬧劇綜藝」。
即興喜劇的這種表演形式在《喜樂街》《謝天謝地你來了》這兩檔綜藝中也出現過,對劇本的未知和嘉賓的臨場反應是最大看點。直到現在,這兩檔綜藝節目依然有著較高的人氣與好評。
為什麼同樣的表演形式,在《笑起來真好看》就變成了鬧劇呢?
即興喜劇是指,演員拿到的劇本不完整,空缺處需要導師提供臺詞。導師提供的這些臺詞有歌詞、網絡熱詞,要求演員將這些臺詞加入到表演中,並設法圓場,讓這些臺詞顯得合情合理。
一方面是因為即興表演需要演員具有極強的反應能力與喜劇功底。而參加《笑起來真好看》這檔節目的,並不是每個演員都有過專業系統的表演訓練。
比如像人氣很高的偶像李汶翰等人,在這種即興環節常出現冷場、尷尬的情況——不是他們不優秀,是將他們完成置於沒接觸過的「領域」中,依靠本能反映去完成,這在某種程度來說,並不符合藝術的要求。
另一個方面,像之前(包括《喜樂街》等)的綜藝中,即興表演的劇情的走向是由主持人單獨提供給每個表演者的,中間不打斷表演。由表演者來自我發揮調節,這是給了表演者一定的空間與時間去做「緩衝」,至少可以讓對戲的演員接得住。
而在《笑起來真好看》中,演員需要拍手示意導師提供臺詞,一個短短幾分鐘的表演因為拍手被切的稀碎,臺上的演員怎麼努力都像在「玩鬧」......誰都接不住誰,「喜」的要求是達到的,但是這不是「劇」的標準。
即使我們換一個標準,不從喜劇的角度出發——因為從喜劇角度出發,很多地方都不合格的。
我們拿綜藝標準來衡量一下,喜劇類綜藝給觀眾的感覺就是要真實且好笑。真實是排在前面的,好笑靠後。
也就是說,我們拋開演員的感受,不提專業的問題。但是,這種稀碎式的表演,也無法給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觀演體驗。
這樣一來,演員在臺上玩鬧著「喜」,臺下觀眾裝著看「劇」......然而,電視機前和電腦(手機)端的觀眾顯然沒辦法感受到好的觀演體驗,便導致節目在初期就喪失了觀眾緣。
事實上,喜劇是一個比悲劇更難發揮的藝術形式。
對於悲劇來說,人性中的任何一個細微的脆弱點都是引發悲劇的原動力,讓人覺得合情合理並讚嘆創作者的體察入微。
然而,人們對於笑總是挑剔的,這也喜劇相對來說更具有挑戰性。
特別是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運營成本陡然增高,這使得原本曾經火熱的市場(產品)需求減少。這其中,綜藝市場可能是受到衝擊最為直接和明顯了。
《笑起來真好看》的開播評價很差,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積極的意義。至少,這樣的節目形式,說明喜劇人在嘗試走出舒適圈,挖掘喜劇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