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在線|濱江永久河人行橋完工!市民出行再也不用「兜圈子」了

2020-12-27 瀟湘晨報

近日,濱江區永久河人行橋完工。12月14日,永久河人行橋完成橋梁靜載等試驗工作,工程質量達標,具備通行條件。

完工現場

區域位置

永久河人行橋工程是濱江區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位於地鐵6號線建業路站東南側綠地。

該項目建成通車後,將加強建業路地鐵站與南岸的規劃公園以及工業用地之間的聯繫,大大縮短地鐵6號線建業路站與對岸高新企業間的通勤距離,方便居民出行。

施工現場

永久河人行橋南岸有網盛網際網路金融軟體產業化基地、柏盛渡口大廈,以及江山小區,北岸有江三加油站以及地鐵6號線建業路站,該片區交通需求大,周邊市民南北跨河出行,需要兜兜轉轉走不少路。

住在江山小區的一位居民說:「以前我們從河北岸回家,需要沿著建業路走240米,往東拐進入濱興路再走240米,過馬路左轉進入江山小區,大概要9分鐘,有了這座橋之後,就方便多了!

而在永久河南岸企業上班,並需要跨河通勤的企業員工,若無這座橋,也得沿著建業路走再往東拐進入濱興路,約11分鐘。有了這座橋,便再也不用「兜圈子」了。

永久河人行橋的投用為濱江區打通了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當更多這樣的「經絡」被打通,城市的活力將更加凸顯。

來源:濱江發布

【來源:杭州交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杭州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造了座橋 回家不用繞遠路了
    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  上周起,住在濱江區江山小區的居民上下班,更方便了。  杭州地鐵6號線建業路地鐵口和江山小區之間,有一條永久河。這條河全長4.74公裡,是濱江區41條河流裡最長的,橫穿濱江西部,有濱江河流「一哥」之稱。  近日,建在這條河上的人行橋完工了。橋的名字,叫永久河人行橋。
  • 杭州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 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不用繞遠路了
    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都市快報訊 近日,住在杭州江山小區、建塘家苑和翡麗灣這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更省時間了。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上周起,住在濱江區江山小區的居民上下班,更方便了。杭州地鐵6號線建業路地鐵口和江山小區之間,有一條永久河。這條河全長4.74公裡,是濱江區41條河流裡最長的,橫穿濱江西部,有濱江河流「一哥」之稱。
  • 杭州這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不用繞遠路了
    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上周起,住在濱江區江山小區的居民上下班,更方便了。杭州地鐵6號線建業路地鐵口附近,有一條永久河。這條河,是濱江區41條河流裡最長的一條,全長4.74公裡,橫穿濱江西部,有濱江河流「一哥」之稱。
  • 縉雲:交通治堵,讓城市更暢通
    導語12月9日,浙江日報刊發《縉云:交通治堵,讓城市更暢通》一文。全文如下: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縉雲縣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但隨之出現的早晚高峰擁堵、闖紅燈、非機動車逆行、車輛亂停亂放等交通亂象頻發,為改善市民出行條件,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縉雲縣治堵辦聯合縣交警大隊通過疏堵結合,多管齊下,多措並舉,不斷提升交通管理規範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全力做好治堵保暢工作,為確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創建安全、有序、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 經典人行橋_2020年經典人行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摘要:在綜合考量了歷史、社會和文化文脈以及場地和設計競賽要求後,建築師提出了自己的人行橋方案,主要的結構因素是一個跨度達70m的經典的拱形桁架,與原來的橋相比高度與跨度比例類似。  振動不僅會給結構性能帶來一定的危害,減少人行橋的使用壽命,而且不合適的振動會影響橋上行人的舒適度,   給行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慌,降低人行橋的使用功能。
  • 空中連廊:到徐家匯「逛吃」不用兜圈子
    原標題:空中連廊:到徐家匯「逛吃」不用兜圈子   隨著徐家匯
  • 解碼十四五丨對話「治堵專家」楊曉光:解開極端通勤的癥結,光是治...
    當我們談論「治堵」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要治堵,應先弄清楚何為交通、何為堵塞?再就是治理『堵車』還是治理『堵人』?」同濟大學城市交通研究院教授楊曉光之問,點開了當下城市的治堵邏輯。在他看來,治堵的關鍵不在於簡單地拓寬道路讓車行更為暢通,而在於是否能吸引更多人利用公共運輸方式出行,以提升交通的通行效率。當市民主動或被動地回歸到「地鐵+公交+自行車+步行」為主體的綠色交通方式時,城市的交通擁堵就有望解開其「囊腫」,擁堵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 汕頭公交加密班次,方便市民出行
    目前,我市正在開展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動」,公共運輸作為市民出行的一大方式,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為進一步方便市民公交出行,同時結合學生返校進程,我市交通運輸部門根據中心城區公眾出行調查分析,研究制定了線路優化提升方案,並從今天起加密了部分主幹道的公交線路班次。
  • 「再也不用蹚水拎鞋出門了」 雨季前下水改造惠民工程完工 困擾...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這次大雨真是一場檢驗,咱小區堵塞十幾年的下水問題終於解決了,這個下雨天我們再也不用蹚水拎鞋出門了。」昨天,河北區建昌道街建明裡小區的居民王浩說。
  • 治堵!長沙道路交通信號優化「點線面」全方位出擊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 通訊員 肖強)治堵,長沙來真的!一案一策,錯峰配時治關鍵「節點」「長沙城區擁堵往往是從節點開始的。」長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指揮中心民警劉俊表示,長沙交警通過市民出行特點、高德等第三方數據平臺分析全面梳理了城區道路擁堵點位及成因,通過錯峰配時、多相位優化等方式修理關鍵節點。
  • 哈囉出行榮獲上海「專精特新企業」 用科技推動共享出行行業發展
    上海本土企業榮獲「專精特新」榮譽稱號共享單車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是綠色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隨著共享單車邁向3.0時代,如何推動治理現代化,更好地實現城市、用戶、政府多方的生態友好,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上海有一家本土網際網路企業,在城市管理有著獨到見解。
  • 切莫「舊堵」未好「新堵」又來
    雖然報導裡說「徵收擁堵費是市民的建議」,但是到底是不是市民的建議,這還真的不好說,即便真的是市民的建議,問題是「個別市民」也不能代表「所有市民」。假如,費用的徵收沒有群眾基礎,則可能引發牴觸情緒,不僅不能「治堵」反而會變成實事上的「添堵」。這裡所說的「添堵」有兩層意思。一個方面是,心理上的「添堵」。
  • 深入研究急緩並重標本兼治下大力氣為群眾出行創造良好環境
    7月29日,針對近期市民反映強烈的中心城區部分道路交通擁堵問題,市長尚朝陽到部分城市主幹道易堵路段,實地調研城市交通疏堵保暢工作,現場研究破解交通擁堵難題。副市長邵春傑、侯欽東參加調研。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相比,中心城區的交通供給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城市路網結構、道路安全設施、交通管理能力、公共停車場等都需要進一步優化提升,特別是市民反映強烈的部分路段路口擁堵嚴重現象,必須千方百計抓緊解決。尚朝陽要求,要聚焦突出問題,儘快緩解交通「堵點」。
  • 濱江親水健身步道、珊瑚公園市民大草坪……兩江四岸渝中區將這樣...
    東水門至儲奇門碼頭岸線提升項目打造濱江親水健身步道據介紹,東水門大橋至儲奇門碼頭岸線提升項目面積約6.4萬平方米,岸線長度約1.39公裡,計劃年內完工。180高程步道可滿足市民、遊客聚集、遊覽、觀景等多功能使用需求;175高程步道更是本次設計更新後渝中濱江景觀一大亮點,可讓市民、遊客更為近水、親水地漫步休閒,總體規劃寬度為6米,包括一條健身步道。同時,利用原有下江通道,打造7座特色山型景牆,景牆上將製作以「碼頭記憶」為主題的文化內容,向市民、遊客展示老碼頭故事及發展歷程等內容。
  • 「朝九晚五」第一天,嶽陽交通治堵曙光在前!
    交通治堵緣何成為城市頑症?從交通本身來看,絕大多數城市以其有限的道路資源,不可能支撐大部分居民將小汽車作為主要出行方式和工具,尤其是上下班通勤出行。因此,城市交通治堵很難走出這樣一個死循環:治堵→緩堵→小車增加→恢復擁堵→治堵 為了跳出這個「周期律」,嶽陽市委市政府打出交通整治組合拳,意在通過部門聯動和全體市民的群策群力,根治我市的交通擁堵問題。
  • 賞江喝茶、極限運動、溼地花海...宜賓翠屏區濱江公園即將亮相
    呈現在廣大市民眼前    11月2日,記者在濱江公園看到,公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工,不少市民在公園休閒玩耍,幾名工作人員正在開展巡查。  據了解,濱江公園提升改造項目是從金沙江鐵路橋(潼關碼頭)延伸至金沙江公鐵兩用橋,全長約4.3公裡,分三段進行施工。
  • 濟南摘得全球智慧城「奧斯卡」 會思考的城市如何改變市民生活
    原標題:濟南摘得全球智慧城「奧斯卡」 會思考的城市如何改變市民生活11月19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第9屆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濟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斬獲產業數位化轉型獎,該獎項被譽為全球智慧城市領域的奧斯卡。
  • 攻堅治堵聚焦泉城(5)消減50%小汽車存量 將小汽車裝進稅費的籠子裡
    2016首屆(中國•濟南)城市交通管理高峰論壇張汝華擔憂地說,城市交通擁堵與時俱堵,堵而不死,沒有最堵,只要更堵。我們擁堵不怕,比擁堵更可怕的是,人類被汽車徵服了。擁堵是打不贏的戰爭,是世界難題,只能緩解,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