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警匪片《火車大劫案》上映。11分鐘的劇情結束,演職員表滾屏,就當觀眾散場離席之時,熒幕突然再被點亮,影片中死去的強盜「復活」,持槍指向觀眾。
這個當時把不少人嚇一跳的鏡頭,現在大家把它叫做彩蛋。電影工業將之稱為STINGER,在增強觀影趣味性的同時,其還肩負另外一項重要任務:向觀眾傳遞與續集有關的情節線索。
事實上,STINGER不止存在於電影裡。幾天前舉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就藏了這樣一枚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彩蛋。
優系統、樹品牌、謀創新、重治理、大基建,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在頒獎盛典上對新氧的2020做了一番回顧,列舉了一組又一組數據,表達的內容很清晰:新氧繼續加強平臺各方面建設,同時在為落成醫美產業新基建努力。
主要劇情講完,彩蛋跟上。演員王智上臺做了「乘風破浪」的主題分享,而她的身份是新氧體驗官「美齒導師」。
這意味著,齒科,這一非典型醫美品類作為業務代表在新氧這場年度盛典上獲得了單獨亮相機會。再聯繫3個月前成都新氧網際網路醫院執業牌照等動態,新氧從醫美向消費醫療延伸的續集主線清晰起來。
那麼,就從彩蛋出發,基於客觀事實,對新氧的新故事做一番提前劇透。
誰也無法否認,新氧為醫美產業新基建所做的貢獻。
近兩年,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已是業界共識。有能力的企業在發力消費網際網路的同時,不約而同地把產業網際網路納入布局之中。前者面向C端,後者面向B端。兩端兼顧,各細分領域的新基建有條不紊地投建。
新氧之於醫美產業,其以平臺之力向C端、B端提供了線上化的基礎設施。
C端,完善的產品和服務覆蓋消費全流程,促成消費習慣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
消費之前,平臺的內容生態、工具矩陣為消費者提供決策輔助。新氧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平臺「美麗日記」累積量已超過350萬篇。另外,魔鏡測臉、皮膚檢測等十餘款AI小工具,在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使用量超8.7億次。
消費環節,新氧電商平臺的屬性能滿足用戶的交易需求,線上購買項目,預約手術時間。
消費之後,消費者一方面可以享受到電商平臺的售後保障,新氧健全的售後體系,涵蓋了保險、維權、術後關懷等多項服務。另一方面,在新氧的社區生態內消費者還可以把經驗向外分享,幫助到更多人。
B端,用戶培育、獲客、消費、售後等各環節體系化的支持方案,新氧為B端提供所有線上轉型所需。
前期面向消費網際網路的服務,新氧對市場進行了線上消費的教育,為B端醫生、機構提供了最基本的成長土壤。然後,平臺推出的精準投放系統、醫生號、視頻面診等產品,則針對B端的實際需求搭建了管理體系等配套支持。
2019年年底,新氧推出了「雙百醫生扶持計劃」,預計在2020年扶持百位醫生達成百萬收入。頒獎盛典上獲得「2020年底直播面診名醫」的鄭輝醫生,就是該計劃的一員,在平臺流量、資源扶持下,十個月後便成為年入百萬的網紅醫生,收入提升的同時他的個人品牌也成功打造。
可見,通過平臺賦能,新氧在為B端修建線上化轉型的快車道。
服務C端、賦能B端,新氧的布局為醫美產業落成了新基建,金星在盛典上也表示新氧2020年圍繞大基建做了很多工作。然而,齒科彩蛋的出現則證明醫美產業新基建其實並非新氧的全貌,在消費醫療乘風破浪才是接下來新氧要講的續集故事。
透過彩蛋,觀眾因故事還有續集而收穫驚喜,但與此同時難免會對續集的質量心生隱憂。畢竟,在電影圈,續集口碑難超前作實屬常態。
借齒科業務的彩蛋劇透發力消費醫療的新氧,何以講好比醫美產業更精彩的新故事?
首先,平臺的入口優勢已經形成,同時醫美和消費醫療業務之間天然聯繫緊密,這保證了新氧戰略擴張在理論上的可行。
今年新氧活躍用戶量持續高增長,到了8月份,移動端的月活用戶已經達到了974萬,大家能看到這個(規模)已經登頂了中國垂直醫療類APP的首位,不僅僅是醫美,而是垂直醫療類APP的首位。
定位理論創始人特勞特告訴我們,市場競爭之道在於搶佔用戶心智。新氧已經成為消費者心智中的醫美第一入口,這一基礎之上把入口的價值最大化,需通過豐富平臺的供給實現。
一是深扎醫美,二是拓張消費醫療。新故事中偏重於後者。實際上,醫美本身也屬於消費醫療的範疇,新氧從醫美到消費醫療並非完全的跨界,而是品類上的拓張。金星此前分享過新氧品類拓張的基本邏輯——消費醫療、謹慎決策。
齒科業務完美契合以上特點,2019年初,新氧開設齒科業務,之後新氧開始向更多品類延伸,皮膚科、眼科等應該是平臺擴張的主要方向。
其次,深扎醫美沉澱的各項能力,為消費醫療品類的開展提供內核支撐,從而使新氧的戰略擴張具備了實踐層面的可行性。
C端、B端成熟且全面的支持方案,從底層看起,可以歸納為新氧平臺各種不同的能力。比如,AI工具矩陣,是人工智慧技術的產品化。對用戶的精準服務,靠的是平臺的大數據算法。良好的社區內容生態,有賴於新氧強大的風控能力實施維護。
品類是新擴的,但平臺的能力是通用的。清楚這一點,對正確審視新氧的戰略擴張至為關鍵。
細看齒科業務的從0到1,可以找到很多具體論據。比如解決齒科機構的流量困境,新氧提供流量池、品牌背書等方面的賦能,為機構實現了數倍訂單增長。
蛋殼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口腔醫療白皮書》顯示,杭州一家名為「華顏口腔」的齒科機構,自2019年年初與新氧展開合作,充分享受了平臺流量的紅利,截至今年6月底,華顏口腔GMV同比上一季度增長超過200%。
理論和實踐層面都具備可行性,且齒科業務已經以實際成績給出證明。由此,續作超越前作,新氧從醫美向消費醫療的品類擴張故事,十分值得期待。
擴張是情理之中,而擴張之後的業績增長以及新氧能夠給行業帶來的改變,或許將在意料之外。
客觀來說,這是由消費醫療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決定的。
金星表示,「目前很多產業都在從基礎服務業向高端服務業轉化,而消費醫療符合高端服務業的特點。」
具體到數據層面,消費醫療市場空間之廣闊更為直觀。如齒科所處的口腔領域,國家衛健委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口腔醫療市場規模為1035億元,且市場仍正處於高速成長期。像眼科等新氧規劃中的主攻品類,同樣也是千億級別的體量。
此外,國民經濟整體的向好態勢,為各行各業的加速復甦再添了一重信心。中國社科院預測,中國明年的GDP增長能達到7.8%。其他第三方機構的預測更為樂觀,稱中國GDP增速預計達到10%。
在客觀條件之上,決定故事走向的還有另外一大因素——平臺的主觀能動性。
新氧作為網際網路平臺,入局消費醫療,線上線下碰撞之後將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收穫意想不到的成果。
除了商業層面,網際網路對消費醫療行業的改變,還能帶來無法估量的社會價值。比如成都新氧網際網路醫療醫院在後續的運營中,就有希望藉助網際網路手段,對線下的醫療資源整合重新分配,解決時空維度的資源分配不均問題。提升醫療效率,讓優質資源更加高效地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
屆時,再說新氧是醫美產業新基建,視野就太過局限,因為其賦能的觸角已經延展至更為廣闊的消費醫療。
當然,這些續集情節都是由彩蛋引發的合理猜想,一切都還需要新氧一幀一幀地搬上熒幕。